有的時候希望台灣爛一點,帶給中國劣質文化制度
個人感覺 中國一堆制度都是抄台灣
其實這是很符合自然規律的
因為台商和中國往來最密切 學術交流因為語言文化相近也密切
我想說台灣人影響中國最深應該不會有人反對
台灣有什麼好的商機或陋習中國幾乎都抄
舉例
歐陸法系 虛坪計算房價 房產證券化 壓榨勞工
公務員退休金比在職上班族高 廣設大學
大學學制 奶茶泡沫 國債規模上限 捷運系統
製造業模式 證券業制度 所得稅制度等等
根據知名經濟學理論,相同區位的經濟容易趨同 因為生產要素流通容易
台灣50歲以上還是有約一半親中
台灣越進步,就會帶好的技術觀念過去中國
這就是我覺得矛盾的地方
可能要十年後,親中的凋零,然後美國歐洲投資協議簽署,台灣人再振興比較妥適
畢竟中國的進步就是世界的損失
不知道這樣想是否太過悲觀?
其實這是很符合自然規律的
因為台商和中國往來最密切 學術交流因為語言文化相近也密切
我想說台灣人影響中國最深應該不會有人反對
台灣有什麼好的商機或陋習中國幾乎都抄
舉例
歐陸法系 虛坪計算房價 房產證券化 壓榨勞工
公務員退休金比在職上班族高 廣設大學
大學學制 奶茶泡沫 國債規模上限 捷運系統
製造業模式 證券業制度 所得稅制度等等
根據知名經濟學理論,相同區位的經濟容易趨同 因為生產要素流通容易
台灣50歲以上還是有約一半親中
台灣越進步,就會帶好的技術觀念過去中國
這就是我覺得矛盾的地方
可能要十年後,親中的凋零,然後美國歐洲投資協議簽署,台灣人再振興比較妥適
畢竟中國的進步就是世界的損失
不知道這樣想是否太過悲觀?
12 个评论
首先我想問中國哪裏抄台灣了?就算有,應該也不如抄蘇聯之類爛國家的多吧?
歐陸法系?且不説中國有沒有「法系」了,歐陸法系的國家多著呢……
奶茶泡沫?上一波奶茶泡沫不是席捲全球了嗎?
台灣好的商機,如黑糖什麽的中國不就沒跟上?
還有什麽叫台灣陋習中國抄?難道很多陋習不都是中國起源的嗎?到底誰學誰……
這個我倒覺得不一定
畢竟如果真的會把好的技術觀念帶給中國,就算本質不變,只要表象變了,一樣可以像另一個對岸和還有一個對岸一樣,成爲「表面上的文明國家」
當然最好是能夠改變本質,但如果改不了,先從表象改起也比堅持無賴本色好
歐陸法系?且不説中國有沒有「法系」了,歐陸法系的國家多著呢……
奶茶泡沫?上一波奶茶泡沫不是席捲全球了嗎?
台灣好的商機,如黑糖什麽的中國不就沒跟上?
還有什麽叫台灣陋習中國抄?難道很多陋習不都是中國起源的嗎?到底誰學誰……
台灣越進步,就會帶好的技術觀念過去中國
……
畢竟中國的進步就是世界的損失
這個我倒覺得不一定
畢竟如果真的會把好的技術觀念帶給中國,就算本質不變,只要表象變了,一樣可以像另一個對岸和還有一個對岸一樣,成爲「表面上的文明國家」
當然最好是能夠改變本質,但如果改不了,先從表象改起也比堅持無賴本色好
>> 首先我想問中國哪裏抄台灣了?就算有,應該也不如抄蘇聯之類爛國家的多吧?歐陸法系?且不説中國有沒...
官僚體系制訂政策要參考文獻 學術資詢
台灣作為文化語言最相近者 很自然能把成套思想帶過去
其實台灣也是抄日本德國美國
只是因為語言不通 所以很多變成大雜燴
台灣和中國語言通 比較容易成套過去
商機我認為很多光製造業100大出口就有1/3是台商 台灣和中國的商業往來還是最密的
至於和俄國我很認可 主要是政治官僚制度和一些文化
至於劣根性我認為倒不是抄中國而是華人共性,但台灣有在慢慢排毒
其實經濟後進過抄先進國國很正常 台灣也是各種抄
只是台灣和中國語言文化商業的緊密性導致影響力較大
......我想沒有這回事喔。
我反而覺得台灣有很多是在模仿中國的文化、受其影響。
比如說網路流行語、或是飯圈文化等等,
前幾個月在小說相關論壇認識一位大學生,對方寫的故事用詞就挺貼近中國網文的。
問過對方之後,他說,他宿舍室友都是這麼對話的。
另外,我就讀小學的姪子常會傳影片給我看。
他傳給我的影片都是簡體字的影片......
(就抖音那類的短片)
......怎麼說呢,我覺得,誰抄誰還不一定吧。
我反而覺得台灣有很多是在模仿中國的文化、受其影響。
比如說網路流行語、或是飯圈文化等等,
前幾個月在小說相關論壇認識一位大學生,對方寫的故事用詞就挺貼近中國網文的。
問過對方之後,他說,他宿舍室友都是這麼對話的。
另外,我就讀小學的姪子常會傳影片給我看。
他傳給我的影片都是簡體字的影片......
(就抖音那類的短片)
......怎麼說呢,我覺得,誰抄誰還不一定吧。
>> ......我想沒有這回事喔。我反而覺得台灣有很多是在模仿中國的文化、受其影響。比如說網路流行...
我指的主要是制度和一些商業
畢竟兩岸學者和商人交流很密切
我也不覺得台灣制度都好 有好有壞
但對中國影響肯定很大的
中國對台灣制度的影響我目前覺得比較少
但縱使中國也影響台灣其實也不妨礙我今天的命題
總之兩岸訊息容易互通 相互影響
所以有時候會希望台灣帶壞中國
文化方面一個有牆一個沒牆
台灣基本日漫 Reddit 中國論壇等等 還有本土衍生 總之有梗就抄 中國有牆比較容易衍生自己的文化圈
至於飯圈? 台灣感覺15年前左右就在哈日哈韓了
>> 我指的主要是制度和一些商業畢竟兩岸學者和商人交流很密切我也不覺得台灣制度都好 有好有壞但對中國...
是喔......不過中國的山寨不是挺嚴重的嗎?
別說台灣了,他們連其他國家的山寨也挺有模有樣的。
就算被模仿大概也沒辦法吧。以中國的流行語來說,那就是「財富密碼」。
中國是以舉國體制發展千人計畫的,如果連美國都免不了的話,那台灣也沒什麼辦法吧。
另一方面,現在的次文化圈子其實不好講喔。
......總之就那樣吧。
鄧小平改革開放就是深度參考台灣的加工出口政策
其他我覺得根本抄不起來了
台灣已經走向完全民主化
中國沒那個勇氣只好開倒車
其他我覺得根本抄不起來了
台灣已經走向完全民主化
中國沒那個勇氣只好開倒車
中國大陸能抄得多的是,不缺你歹丸,現在科技發達,就算看不懂外文,複製貼上給翻譯軟體翻譯也能連矇帶猜。
台灣跟中國大陸的商貿太緊密,以前是對岸沒跟歐美一塊玩,把香港、台灣當資本、自由主義輸入源。現在都入聯入世,台灣曾經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式,哪裡需要再跟台灣輾轉進貨?
現在對岸先不說到底算不算文化輸出國,憑現在出產的娛樂作品,不論質與量都能壓垮台灣本土出產,至少用量就能傾銷台灣的市場,質的話就是用數量去堆屍,億來億去,或多或少能出點名堂(除非這民族品種不行)。
你歹丸在遠東,上有日韓(東北亞),下有菲印星馬(東南亞),對面又是中國大陸/中共,再擺爛下去故步自封,是真的想要以後子孫騎山豬的PTT爛哏嗎...
***
認真講,台灣的出路莫過於抱緊美、日的大腿,這兩國提供軍事支援、經濟文化資源,台灣早年也是靠學/抄襲來的,每個國家要發達,都是先學習/抄襲,然後想辦法本土化,即消化成自己的東西。等到累積夠深,就能夠真的發達,不要想啥彎道超車,是拓海也會填海。台灣現下的狀況是浮躁,得了點皮毛,就覺得自己的東西是寶,現實上是別人不要的過期品,自大跟自卑就是沒有自尊的兩種表現。
當台灣真的內耗、衰弱,每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把子孫的資源吃乾抹淨,屆時台灣人(漳泉客原)變成新台灣人(菲印越馬)也無所謂了。因為台灣的位置,必須是阻撓共產勢力下海,其上的族群微不足道。
本來推翻中共的合法性,即使是居屍餘氣的中華民國也行,台灣共和國也未嘗不可,然而一旦台灣勢力衰朽,那就注定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台灣沿襲中華民國的法系,是源自舊德國、舊日本(歐陸法系),然而之後也吸收不少美國、日本的制度(海洋法系)。現行法體系,海洋法系也是開始注重成文法典,開始將先例明文化;歐陸法系也借鑑海洋法系的先例與習慣,修改法蘭西理性主義的僵化。
海洋法系與歐陸法系沒有高下,只是看你側重非理性的經驗主義,還是理性主義。
中國大陸應該是抄襲蘇聯的法體系,與歐陸、英美,乃至於日本都有差異。
只要中共的專制政體、集體主義、共產社會主義沒有修正,不論上頭是西瓜還是強人,就永遠擺脫不了衰樣,集體的慣性,個人的英明神武無法拯救。專制對自由的壓迫、集體對個人的束縛,中共只是內耗而已(雖說中國老本多),不用太悲觀,要煩惱的是台灣本身不夠強,還有歐美有意識的綏靖。
不能把勝利寄託在敵人的自我潰敗。
台灣爛,先衰的一定是台灣人。
台灣跟中國大陸的商貿太緊密,以前是對岸沒跟歐美一塊玩,把香港、台灣當資本、自由主義輸入源。現在都入聯入世,台灣曾經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式,哪裡需要再跟台灣輾轉進貨?
現在對岸先不說到底算不算文化輸出國,憑現在出產的娛樂作品,不論質與量都能壓垮台灣本土出產,至少用量就能傾銷台灣的市場,質的話就是用數量去堆屍,億來億去,或多或少能出點名堂(除非這民族品種不行)。
你歹丸在遠東,上有日韓(東北亞),下有菲印星馬(東南亞),對面又是中國大陸/中共,再擺爛下去故步自封,是真的想要以後子孫騎山豬的PTT爛哏嗎...
***
認真講,台灣的出路莫過於抱緊美、日的大腿,這兩國提供軍事支援、經濟文化資源,台灣早年也是靠學/抄襲來的,每個國家要發達,都是先學習/抄襲,然後想辦法本土化,即消化成自己的東西。等到累積夠深,就能夠真的發達,不要想啥彎道超車,是拓海也會填海。台灣現下的狀況是浮躁,得了點皮毛,就覺得自己的東西是寶,現實上是別人不要的過期品,自大跟自卑就是沒有自尊的兩種表現。
當台灣真的內耗、衰弱,每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把子孫的資源吃乾抹淨,屆時台灣人(漳泉客原)變成新台灣人(菲印越馬)也無所謂了。因為台灣的位置,必須是阻撓共產勢力下海,其上的族群微不足道。
本來推翻中共的合法性,即使是居屍餘氣的中華民國也行,台灣共和國也未嘗不可,然而一旦台灣勢力衰朽,那就注定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台灣沿襲中華民國的法系,是源自舊德國、舊日本(歐陸法系),然而之後也吸收不少美國、日本的制度(海洋法系)。現行法體系,海洋法系也是開始注重成文法典,開始將先例明文化;歐陸法系也借鑑海洋法系的先例與習慣,修改法蘭西理性主義的僵化。
海洋法系與歐陸法系沒有高下,只是看你側重非理性的經驗主義,還是理性主義。
中國大陸應該是抄襲蘇聯的法體系,與歐陸、英美,乃至於日本都有差異。
只要中共的專制政體、集體主義、共產社會主義沒有修正,不論上頭是西瓜還是強人,就永遠擺脫不了衰樣,集體的慣性,個人的英明神武無法拯救。專制對自由的壓迫、集體對個人的束縛,中共只是內耗而已(雖說中國老本多),不用太悲觀,要煩惱的是台灣本身不夠強,還有歐美有意識的綏靖。
不能把勝利寄託在敵人的自我潰敗。
台灣爛,先衰的一定是台灣人。
>> ,現在科技發達,。台灣跟中國大陸的商貿太緊密,。現在都入聯入世,?現在對岸,憑現在出產的娛樂作...
我覺得你這是理論 忽略實務操作的認識
今天政策落地不是只是表面法規而已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配合社會財政等等一系列的論述
不然哪個國家敢一拍腦門法條抄了就上
這時候台灣經驗是中國官員和學者最容易撿來現成用
畢竟制度需要文化配套 而外國的經驗交流很難對文化有共感
對官員和學者而言,他們求得主要是少錯
有台灣走過抄了基本問題就不大
台灣也很多抄外國制度水土不服的
至於梗我個人認為台灣目前還是華人文化主要輸出
大佛血觀音陽光普照 好電影密度不低
油管節目也很豐富
唯一是對面有牆 我們能看他們的節目他們不能看我們的
那你要精神勝利說這是中國文化贏了我也沒話說
台灣的核心文化是包容 最代表性的是
比如
是在哈囉 這結合台味還有美國文化
我個人認為台灣人很有梗呀
至今中國好笑程度要超過康熙來了的綜藝節目也很少
別當恨國賊了
不過這題外話 重頭還是制度有共同文化參考會容易許多
台灣很多親中學者會提出符合文化社會脈絡的制度
這不是抄抄國外法條可以做到的
>> 我覺得你這是理論 忽略實務操作的認識今天政策落地不是只是表面法規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配合社會...
台湾是民主国家,中国是君主国,这是根本的不同,不能直接套用。相反香港,新加坡的制度对中国可参考性更强。
你不如希望台湾继续进步,创造出一些让中国连抄都不敢抄的完善制度,一抄就有可能开启民智促成政治压力,让中共早日下台。
贊成樓上新加坡式民主是中國社會較佳選擇,
中國從改革後的確是狠狠的消費了台灣和香港,但是"中國一堆制度都是抄台灣"我身邊好像還沒遇過那麼自我感覺良好的鄉親,我只會希望台灣更好而且不是因為要讓別人爛或別人比,是讓台灣人能過更好的生活
中國從改革後的確是狠狠的消費了台灣和香港,但是"中國一堆制度都是抄台灣"我身邊好像還沒遇過那麼自我感覺良好的鄉親,我只會希望台灣更好而且不是因為要讓別人爛或別人比,是讓台灣人能過更好的生活
>> 我覺得你這是理論 忽略實務操作的認識今天政策落地不是只是表面法規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配合社會...
我是純嘴砲沒錯啦,但中國大陸的體制也真擺在那裡,沒那麼好無縫接軌,台灣經驗就比較不會水土不服,我個人是不太信。
台灣的主要基調就兩種,自然衰退的外省人(統括)跟漳泉。客家人強勢但侷限於地區,原住民籠統且人數過少。台灣漳泉兩支閩南系統的觀念就矛盾尖銳,至今仍涇渭分明(例如新北的區劃)。你放大到整個大陸地區,大陸地區也擁有不同民系,它們就算同屬於漢文化區,社會實踐都能與台灣相同,然後直接上嗎?
台灣最容易撿的法律體系是日本,因為文化上還有一二共通之處,但現實上日派學者滿弱勢的。台灣基本上擁有的習慣與繼受法很雜,清代前舊俗(例如祭祀公業)、舊新日本(刑)、英美(商)、德國(刑民行)、法國(民)都有,但最後比較能實踐的,卻是美日,因為台灣附庸於該體系下,而不是文化最相近的。
**
台灣當然還是華語文化輸出主力,但是中國大陸那噁心的產量與市場,多少能堆出佳作。
台灣罩門就是本土內需市場小,不能玩中國大陸那套糞坑掏金的養蠱把戲,所以靠精品狠狠壓制粗製濫造的洪流,但是沒有顧及一般平庸大眾(多數)是不用吃太精緻的,這才是我擔憂的部分。
我根本沒說中國大陸狀況很好...只是說台灣不能忽略堆屍也是種市場機制。
娛樂產業就是得迎合多數人,而為了迎合多數人,標準必須放低,甚至於平庸化,才可能獲取最大商業利益。
台灣同時面對的還有日韓、歐、美的娛樂挑戰,老實說還能堅持台灣的文化產業實屬不易,但也別否定台灣人並沒有必須愛用國貨的觀念,別是國貨品質不能說特優,消費者很容易挑三揀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