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內蒙女官員因外表打扮捱批:中國女性在當前政治風氣下為何左右為難

原文:內蒙女官員因外表打扮捱批:中國女性在當前政治風氣下為何左右為難



燙得整齊的波浪捲髮、乾淨大方的妝容,配上黑色西裝丶黑色耳環和黑色紅邊絲巾——內蒙古一名女高官這身端莊造型,在中國引起巨大爭議。

56歲的李少莉是呼和浩特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該市近日疫情爆發,她10月29日出席疫情防控記者會時宣佈消毒政策,患者家中的牀品及冰箱食物要按醫療廢物處理。

有關政策引起公眾嘩然,但中國網民的不滿情緒很快聚焦在李少莉身上,除了批評她手指著稿子發言過於生硬,也指她身上的耳環和絲巾疑似是奢侈品牌梵克雅寶和愛馬仕產品,售價分別為3萬和4000元人民幣,有「貪腐」之嫌,當地紀委部門表示已介入調查。

除了她的服飾穿搭,輿論更針對她「太精緻」的外表作出各種猜測,指她一副「科技臉」,有刀割雙眼皮,紋了眉毛、眼線,皮膚是靠醫美維持的。



政治風氣轉變?

「對這位女性官員著裝的批判,很符合現在政治風氣,」中國女權學者、多倫多大學語言研究系助理教授郭婷對BBC中文說。「回到傳統文化價值,不至於回到毛時代,但很強調社會主義。這次剛好就是在這一次非常性別化的政治局形成後,就出現這樣的新聞。」

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公布新一屆政治局委員名單,24名成員中「竟無一人是女兒」,打破了過去20年都至少一名女性「入局」的慣例。

郭婷指出,中共「二十大」帶出的方向「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三年前,帶有國家資本和政治色彩的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捕,媒體紛紛關注她的名牌服飾,甚至有專門的公眾號去寫她是「孟公主」,讚美她珠光寶氣。而在更早之前,第一夫人彭麗媛的造型也備受矚目,很多官方媒體和自媒體分析她的穿搭。

但隨著政治風向轉變和疫情後經濟轉差,郭婷說現在已看不到以物質為基礎、以女性外表為媒介的意識形態表達。「幾年前,女性的外表,著裝上、物質上的精緻程度,被視為國力和女性力量的體現,但這個後來就淡出了,現在轉變成是腐敗和墮落的象徵。」



女官員的「雙重負擔」

在李少莉外表引發爭議翌日,內蒙古當局迅速換人主持記者會,改由另一名女官員張曉鶯發言。她是當地教育廳體育衛生藝術與勞動教育處副處長,出鏡時頭髮梳起,不施脂粉,戴著大框眼鏡,身上沒有任何配飾。

但網民對此樸素造型仍不滿意,有人批評「這女的怎麼看上去這麼邋遢呀,頭髮像幾個月沒洗似的」,也有人表示「很討厭不注重儀表,不自律的人」、「不好意思,我只愛看精緻的女人」、「先是侮辱我的智商,現在侮辱我的眼睛」。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講師黃鈺螢博士向BBC中文表示,這反映了女性在父權社會中參與公共空間的困難。「男性政治人物的身體是無性別的(neutral),性別是隱形的,但女性的身體是有性別的,永遠會受注視和攻擊。」

她指出這個現象的普世性,在西方,美國的佩林參選副總統時穿搭備受關注,德國的默克爾多次穿同一套低胸晚裝被批「太環保」,英國前首相文翠珊(特雷莎‧梅)戴什麼項煉也成為話題。而在亞洲,台灣的蔡英文打扮平實被指「顯得國家窮」,香港的葉劉淑儀屢被攻擊髮型和身材,韓國的朴槿惠被指整容。

「男性政客頂多被嘲笑是垃圾桶,不會被人侮辱他的性器官或長相,沒有人會說一個人太帥或太醜不能當總統。但女性政治人物的身體和性別,永遠是可以被攻擊的點。」黃鈺螢說。

她表示,女性在職場上要承受雙重負擔(double burden),必須是及格的員工,同時又是及格的女性,「你不能又老又殘,不能婚姻破裂,不能永遠穿同一套衣服,但又不能花姿招展或者太性感,要求很多」。

有時候,女性特質是「加分」的優勢,卻隨時會變成被圍攻的軟肋。從舊照可見,內蒙官員李少莉一向打扮精緻,有「最美女副局長」之譽,但同一副妝容和髮型在疫情記者會惹起公憤。黃鈺螢直言:「什麼時候要突出女性特質,什麼時候要隱藏?這條界線很模糊,女性官員很難做人,人人自危。」



女性淪「替罪羊」?

在嚴格的防疫封控政策下,中國民眾生活大受影響,怨聲載道,此時李少莉的表現和外貌受到千夫所指,學者郭婷形容是「替罪羊」現象。

她解釋,女性在父權體制下要不被物化,要不被妖魔化,把社會問題的責任轉嫁給女性。「遠的有歐洲獵巫,法國大革命怪罪瑪麗王后,清朝覆亡歸咎慈禧,近一點的有郭美美事件,中國紅十字會本來就很多問題,但郭美美成了替罪羊。」

疫情下中國經濟陷入衰退,黃鈺螢博士預料中國女性將進一步受打壓。「經濟不景,男性一直以來可以自我實現的神話幻滅了,他們就會深深質疑自己的男性特質,這時候會有兩種可能,要麼是轉而消費令他們舒服、可以安撫到他們傳統男性ego需要的女性形象,要麼就是仇女。」

她指出,全球各地都有這種先例,例如二戰後的美國政府著力推動回歸傳統文化,鼓勵女性回到家中當主婦,認為性別分野可以慰藉男性的心靈。在日本,八九十年代經濟泡沫爆破後,流行文化中就出現如早安少女組(或稱Morning娘)的少女組合,符合男性眼中溫柔、服從、性感、容易消費的女性形象。韓國如是,近十多年經濟進入瓶頸,向上流動的階梯已失效,一方面大量女團興起,另一方面厭女浪潮越來越高漲,甚至公然仇女的總統也能上台。

黃鈺螢說:「經濟差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回退到最傳統的框架、習來的偏見,因為大家覺得最安全,可以保障自己利益。社會資源少了,人們自然會想,哪些人不屬於這個地方?哪些是不應得的人?這時候弱勢群體更容易被排擠,包括女性,我們就會發現,原來近年女性正在享有的權利是一個幻覺,權利仍然是別人給的,他們隨時可以收回。」

在此風氣下,女性動輒得咎,兩位學者都表示對中國女權前景擔憂。郭婷說:「在國家決策的最高層,女性根本是隱形、看不到的,至於其他的女性官員,也只會越來越低調。」




只是轉發中國女性權益可能有下降趨勢的文章也可以有這麼多倒讚= =?

我不明白留言的人到底是在對誰生氣?你們為何會覺得女性要求的是特權?
說實話,所謂的「女權」也只是希望和男性有同等權利罷了,同樣的福利、同樣的待遇、同樣被社會所尊重。
明明只是追求平等,為什麼你們都要搞得好像男性和女性是敵對的群體...?



我不了解中國網路上性別對立的前因後果,也不想吵架,只是單純轉發一篇我覺得值得一看的文章而已。
3
分享 2022-11-06

44 个评论

白左图样,中国的女官员有几个干净的,还扯女权
>>白左图样,中国的女官员有几个干净的,还扯女权

盼习近平下习明泽上
BBC真是不接地气,现在还忙着打拳呢。内蒙古女发言人会被喷,直接原因是因为对清零和封城的不满,根本原因是疫情居民的收入不断下降和官员待遇不降反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说的好像换个男发言人就不会被喷,真是图样图森破。
名人都跑光了,谁来转移视线呢?这女领导也是大聪明,平时带奢侈品就算了,发布会还穿戴
呼市前有那母亲跳楼,已经被洗成母女吵架才跳楼,后有昨天一男子跳楼,已经发文件不准传播

搞笑的是北京3万人马拉松开跑了,这些人都是那免核酸免参与社会面的人吧
>>白左图样,中国的女官员有几个干净的,还扯女权

『中国的女官员,不是操她的人牛逼,就是操她妈的人牛逼』
題外話,個人滿喜歡蔡英文的簡約大方風

怎麼被指「顯得國家窮」?至少網路上我台灣人好像沒看過@_@
狗屁不通 胡說八道

自己查一查有多少男性官員因為穿帶名牌被曝光也下馬



「男性政客頂多被嘲笑你垃圾桶,不會被人侮辱他的性器官或長相」

這就真的是精神錯亂才說得出的結論了,有任何一個政客(不論男女)沒有被評論過長相嗎?

習近平虛胖腎虛
奧巴馬英俊瀟灑
Boris johnson頭髮像十年沒洗
馬克龍姐弟戀也經常被討論



「二戰美國後經濟不景,所以嗌女人回家當主婦是打壓女人」

一句論述可以全是常識錯誤

二戰後美國經濟不錯,剛脫離大蕭條

經濟不景時 不是嗌女人回家,沒人能嗌另一個人不工作。真正原因是女性從事的第三產業在經濟危機時受衝擊較大

女人只能回家當主婦 男人也只能打工,這不是也在打壓男人嗎




「少女組合,符合男性眼中溫柔的形象」

有偶像明星不是符合異性審美的嗎?
貓王的性感、James dean的不羈、到韓國男團的童顏巨肌,哪個不是女人愛的? 有人控訴物化貓王了嗎?


「法國大革命怪罪瑪麗皇后」
有怪罪瑪麗多於路易16的???


「科技臉,醫美」

自己查一查馬英九整容被笑了多久
普京整容也上新聞了


「郭美美成戴罪羊」

自己跳出來炫富怪誰,說的好像她沒犯錯被推出來頂包一樣。






這權女權就是披女權皮的自戀型人格,實際上他們要的就是特權,就是女性犯法都不應被抓
>>BBC真是不接地气,现在还忙着打拳呢。内蒙古女发言人会被喷,直接原因是因为对清零和封城的不满,根本原...


這些文章本質上是和 女人看韓星,男人看AV一樣的東西,就是無腦爽文
有一说一,中国从上到下,都热衷于欺负女性。
最近不是有一个说错过她女儿成人礼的被骂了吗?
当然她说的话本身有问题,但是她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很大原因是人们需要一个发泄的窗口,来表达对封控的愤怒,所以就把怒气转移到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对象,也就是她和她女儿的身上。而共产党也很有可能把她推出来,让她成为那个化解愤怒的出气筒,因为支国对待女人一贯的做法,就是危险时让女人先上。
武汉肺炎刚开始的时候,重症率极高,当时入武汉都是一种赴死的行为,而派驻去武汉一线的医疗团队几乎全是女性,之前看过一个数据说90%在一线的医护都是女人(当时最危险的时候)
这就是支国对待弱势群体的现状,窥一斑见全豹。
小时候接触外国非常少,第一次看泰坦尼克,沉船的时候,男人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才模糊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男人。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有些骨子里的优雅支国人恐怕一辈子都学不来
>>有一说一,中国从上到下,都热衷于欺负女性。最近不是有一个说错过她女儿成人礼的被骂了吗?当然她说的话本...


中國女人被欺負不是因為「女人」的身分,而是因為所有弱勢者都會被欺負

人與人之間缺乏愛 缺乏互相尊重

今天是女人被欺負 明天是窮人被欺負 後天是沒有權力的人…




另外談女權就不要談紳士風度貴族修養了,裡面壓迫女性的東西更多。人不能魚與熊掌兼得
本质理解 灰名单 回复 yundi
>>有一说一,中国从上到下,都热衷于欺负女性。最近不是有一个说错过她女儿成人礼的被骂了吗?当然她说的话本...

那个女官员说自己没能参加女儿的成人礼却被喷是因为她装逼。
缺席个成人礼这种不痛不痒的小事还要拿出来说,不被骂才怪。
BBC显然已经沦为中共外宣的走狗了—至少也收了不少钱,看来换个首相确实不一样
这个女发言人之所以会被盯住打扮,本质是因为其他问题墙内根本无法发声,她单字念的那片稿子里的内容—抄家式消毒,可以说是(根据某些渠道)另一起跳楼自杀事件的罪魁祸首,可以说能侵犯的人权已经大满贯了。但是墙内根本无法对此进行声讨,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盯着可能的个人财产问题(当然我们都知道肯定是“合法合规”的),这本身就已经体现了墙内对舆论的扭曲,本来是指望外媒能补上的。
但是BBC在干什么,故作姿态象征性顺着指导意见发了一篇男女对立的稿子,这不是中共典型的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打扮的权利?那被抄家的女性自杀的时候她的健康权和财产权有没有保障?她女儿在母亲自杀以后甚至被关在几步之外只能惨叫的时候她的人身自由权在哪里?她们的人权她们的女权在哪里呢?中共系统的欺压普通人权,欺压女权的行为视而不见,反而指着中共一份子的打扮大做文章,这么说是不是伊朗女性抗议黑袍也是因为黑袍颜色太单调不好看?应该换成彩袍就OK咯?
>>狗屁不通 胡說八道自己查一查有多少男性官員因為穿帶名牌被曝光也下馬「男性政客頂多被嘲笑你垃圾桶,不會...

怪罪瑪莉還真多於16,甚至還有的民間傳說把火種認為是鑽石之爭,最有名的片段也不是16的什麼而是瑪莉其實沒說過的『何不食蛋糕』
>>BBC真是不接地气,现在还忙着打拳呢。内蒙古女发言人会被喷,直接原因是因为对清零和封城的不满,根本原...

至少換個男發言人就不會噴到bbc都看得見
按照你的說法,對封城防疫相關(衛生部門和專家)男性應該也有很多人噴。但這種人也就牆外能見到
至少說明中共現在允許你噴女性穿搭,但大概率不允許噴防疫專家
看了這位內蒙女性官員的外型,以我女性的身分看,我能感到濃濃的貴婦味
而且致詞時也很不不專業的念稿...
但是這跟我看中國男性官員的感覺並沒有差別,我一直都覺得中國男性官員也是身穿高級西裝手戴名錶一臉狂妄,一樣不專業念稿...
這種外型+不專業的態度讓人生氣也是當然
既然男女都一樣,這位女官員會被抓出來講,當然是因為數量少就容易被放大檢視,其實劣質官員是不分男女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政治人物可以私底下濃妝cosplay、穿小短褲慢跑都沒關係,但是當工作時都盡量穿很醜的制服背心,減少花式搭配就減少被抓出來挑講閒話的可能性
只能说现在像我这样干干净净的女官员不多了
但這種人也就牆外能見到

笑死咯,在抖音快手看看,男大白和男干部照样被喷好不好
BBC现在就这水平?关注点不放在记者会内容上非要扯上女权问题,中共就喜欢这样转移矛盾的了。
中國女性在當前政治風氣下為何左右為難
發什麼神經的標題?

現在不是這女人打扮、衣著出問題
而是這女人身上穿的東西的價值出問題
她那薪水多少?
她身上全套是值多少?

這標題有夠會轉移話題

這他媽的扯什麼女權?
貪污問題
她講話像小學生那樣用手指指點自己的講稿一字一字讀
結果身上穿奢侈名牌
而且問她職位負責的問題,她完全答不出來


這帖說女權???
這什麼鬼轉移話題到底?
至少說明中共現在允許你噴女性穿搭,但大概率不允許噴防疫專家

你应该是通过外媒了解中国的,防疫专家现在不出镜,取而代之是各地卫健委,你告诉我怎么喷专家?
>>至少說明中共現在允許你噴女性穿搭,但大概率不允許噴防疫專家你应该是通过外媒了解中国的,防疫专家现在不...

中國人記憶真的不如金魚喔?3年不到就一個不記得了
魔怔了,你这样跟小粉红在乌克兰视频一个劲喷美国有什么区别?
建议庆丰让位给明泽,自己当太上皇,当幕后黑手。这样一定可以给世界女权的前进方向指明正确道路。
>>魔怔了,你这样跟小粉红在乌克兰视频一个劲喷美国有什么区别?

這就魔征了?是你扯出不知道真假的噴防疫啊
這就魔征了?

这还不魔怔?你从头到尾都在说那些防疫专家怎么怎么,可防疫从决策到执行起主导作用都不是他们
是你扯出不知道真假的噴防疫啊

总比你看些不接地气的外媒然后来指点江山要强,让我想起19世纪末的俄国民粹派
我记得好像英国政府砍了BBC的拨款?缺钱了?开始不要B脸的到处收其他钱了?
打扮又怎樣,又是那些死毛左借機批判所謂資產階級墮落,順道幫官方轉移焦點
bbc还是比很多所谓的反贼更有脑子,看得到问题的焦点和背后的本质。
其实女性的精致打扮一直是小资,小布尔乔亚的需求。可以看看毛泽东林彪身边的女人,江青,叶群,都是脚踩解放鞋,哪怕家财万贯权势滔天了,也每次亮相都 打扮的一副八路军的灰头土脸村姑模样,这种模样就是他们的挡箭牌,就是他们的政治正确。美其名曰无产阶级,实际上就是农民土匪对文化/高雅/美的蔑视,一种野蛮对文明的侵略。
再看看中共这些年推出的各种打击“佛媛”“病媛”“画廊媛”“程序媛”的大字报,可见一斑。恩格尔系数很高的地区才会有女性打扮,才有人在乎个人形象和美感,这种说白了就是走资派特征。共产国家只要吃饱饭就该感恩戴德了,追求个人品味?朝鲜人只有18种发型和灰色衣服。
最近这个李少莉,我从一开始就嗅到了不对劲的气息,群众脑子又没坏,怎么可能会不满意一个女人精致的打扮?明明让人赏心悦目,只要你对民众负责,你工作尽职,那么这就是加分项。
我在微博上仔细查看了大量相关内容。发现有人在带节奏,都是一些五毛大v。故意引导到什么梵克雅宝之类的东西上,下面评论的群众都在解释,我们在乎的其实不是这个,而是不科学防疫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发言人不称职的水平。
但是这些群众再怎么解释,还会有大量政府的发声筒继续发表文章引导舆论,标题上写着“女发言人奢侈打扮引众怒,纪检委已介入检查。”你点进去看评论区,群众不停辛苦解释,这级别官员三万的围巾很正常,我们在乎的不是这个,而是防疫政策…
整个微博看下来,令人心惊,群众的原本观点被无数大v扭曲,无数个政府发声筒到处带节奏。

政府可谓一石二鸟,带了节奏,又转移了重点,让群众反对高雅审美,本来就是他们的固有计划。这样带节奏,可以影响一批人的心智,大家都懂的,中国人是从众的,本来观念就很容易被“大多数人”的主流意见带着跑,现在一看全民都在抵制这种精致打扮的现象,那么人们的思维就会更加接近文革时期。
而防疫和政府业务水平低下这些引起众怒的最开始的焦点,也被人们忘记。
至于bbc提到的,群众更关心女性的外表,更容易审视点评女性的形象,我认为更应该仔细看看是谁代言了“群众”。
>>是你扯出不知道真假的噴防疫啊总比你看些不接地气的外媒然后来指点江山要强,让我想起19世纪末的俄国民粹...

我怎麼指點江山要強了?你算江山要強嗎?
不接地氣的外媒比不考核查實的阿貓阿狗可靠太多,只是不會說你愛聽的話
>>這就魔征了?这还不魔怔?你从头到尾都在说那些防疫专家怎么怎么,可防疫从决策到执行起主导作用都不是他们...

主導作用的這不也是男的,也沒挨罵?
我已經考慮到你國人罵不出主導者,退而求其次說防疫專家了
你才是魔征吧,不然為什麼對防疫不滿要罵穿搭?是說防疫期間不許時髦,還是說疫情都是女性的錯??
不然為什麼對防疫不滿要罵穿搭?

身上的耳環和絲巾疑似是奢侈品牌梵克雅寶和愛馬仕產品,售價分別為3萬和4000元人民幣,有「貪腐」之嫌

你看懂了吗???
至少換個男發言人就不會噴到bbc都看得見
按照你的說法,對封城防疫相關(衛生部門和專家)男性應該也有很多人噴。但這種人也就牆外能見到
至少說明中共現在允許你噴女性穿搭,但大概率不允許噴防疫專家

这样还不算指点江山???
不接地氣的外媒比不考核查實的阿貓阿狗可靠太多

太可靠了,外媒总搬运阿猫阿狗的聊天记录和微博
你才是魔征吧,不然為什麼對防疫不滿要罵穿搭?是說防疫期間不許時髦,還是說疫情都是女性的錯??

不知道是谁魔怔呢,谴责无权力的防疫专家,却为有权力的女官员辩护
主導作用的這不也是男的,也沒挨罵?

地方政府执行的男官员也挨骂好不好,只不过你们不关注罢了
只是不會說你愛聽的話

建议你去reddit鹅组,里面都是你爱听的话
习近平同志的理想女性是台上彭丽媛,台下张玉凤。头顶天大的绿帽子不比多说。
閣下理解錯誤,對女權的認識極為不足。

“自己查一查有多少男性官員因為穿帶名牌被曝光也下馬”
問題不在於能不能夠穿名牌或者誰不能穿名牌,而是在於人言可畏,社會輿論的壓力給予女性不合理的規範。就好像伊索寓言裡面父子齊驢的故事那樣,父親騎驢被指責虐兒,兒子騎驢被指責不孝,父子共同騎驢則是虐待動物,父子一起不騎則是笨蛋。無論怎麼做,都會被輿論指責為錯誤,都會在壓力迫使之下放棄自己的自由,這才是女權最想要解決的問題,而父權所壓迫的並不只限於女性,男性也會受到壓迫,因此閣下指出男性也有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習近平虛胖腎虛
奧巴馬英俊瀟灑
Boris johnson頭髮像十年沒洗
馬克龍姐弟戀也經常被討論”
Again,不是有沒有被討論外表那麼簡單,而是有沒有因為性別而受到輿論壓力的迫害。習近平會不會因為太胖而被說不是男人?覺得奧巴馬英俊是你個人意見吧?你覺得女性要是有一個像BJ一樣髒亂的髮型還能當選嗎?馬克龍的婚姻明明是私人生活,既無犯法,也沒有騷擾別人,為什麼會引起人們關注?正正是因為人們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為什麼人們對夫嫩妻或者一般婚姻沒有那麼大的關注呢?一個社會的思想不夠開放,受壓迫的是所有人,去比較男和女哪個比較慘是沒有意義的。

“女性從事的第三產業在經濟危機時受衝擊較大” 那為什麼女性當時只能做服務業?同樣地,要是在當時那個社會環境,如果男性想要當家庭主夫,又會遭到何等指責?

“有人控訴物化貓王了嗎?”不是說女性有沒有物化貓王的問題,而是貓王的形象本來就是父權的產物,在灌輸給大眾對男性的要求。風流多情、性生活開放、參軍、嗓音低沉,alpha male之中的alpha male。在貓王那個年代,你試試安排明星走韓流小鮮肉風出道能走紅嗎?但是誰說男人一定要像貓王那樣?
正正是到了到了現代,人們審美走向多元化,小鮮肉才有機會抬頭,男性才比較放鬆一點,自由做自己 ,不一定要長得像個爺們硬漢才不會被指責。當然,到了極端,如果小鮮肉審美壟斷一切,令男性無法以其他風格表現自己,也是一種壓迫。

女權,又或者叫作平權,所追求的是個人的自由解放,男性或女性都不需要刻意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個“正常人”,可以自然地做自己。男性不會因為長頭髮而被認為不適合做CEO或者覺得像個女人,女性不會因為不化妝而被認為工作不專業。

回到原文,撇開對中共的厭惡不說,當新聞媒體都對一位女性官員的衣著指指點點,迫使女性按照社會觀感去穿衣,這就是壓迫。誰管你是不是穿得太過精緻還是太樸素呢?偏偏就是國家和媒體喜歡批評。

如果男性想要理解被壓迫的感受,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試想像你今天去上班,上司說你鬍子太長很髒。到了明天,當你刮掉鬍子再去上班的時候,上司又說你刮掉鬍子像個未發育的兒童。當你想說,我鬍子長多長關你屁事要留長到自己想要的長度的時候,你的上司把晉升機會給了個更符合他長相要求的人,你的同事都排擠你,你的客戶不喜歡你,街上的人看見你都覺得你很奇怪並望着你……
>>主導作用的這不也是男的,也沒挨罵?地方政府执行的男官员也挨骂好不好,只不过你们不关注罢了

反正你除了spam什麼都不會嗎
反正你除了spam什麼都不會嗎

跟女拳人士讲有营养的话是无意义的
>>閣下理解錯誤,對女權的認識極為不足。“自己查一查有多少男性官員因為穿帶名牌被曝光也下馬” 問題不在於...



既然你也懂說這些問題是男女都有
那麼特意強調女權的意義是什麼?




順帶一提,社會/職場對男性的要求(尤其是外型)比女性更高,你下面說的那個「試想像…」充分展現了你對男性在社會上面對的問題的無知
還不是一副少數婊子模樣!才能和共匪混在一起!
>>既然你也懂說這些問題是男女都有那麼特意強調女權的意義是什麼?順帶一提,社會/職場對男性的要求(尤其是...


社會對男性要求高,不一定合理。為什麼男性不站出來反對?事實就是女性已經受夠,懂得站出來反對,女性不一定要穿裙子,不一定要當家庭主婦,不一定要穿得像個貞婦,而男性還在默默忍受來自社會的要求,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為什麼男性一定要穿西裝?為什麼男性不可以做護士、老師或者家庭主夫?為什麼男性要陽剛爺們?其實男性也可以站出來反抗,只不過他們沒有。

什麼叫強調女權?我沒有強調女權,女權主義者也沒有。“女權”或者feminism只是一個名詞,意思不能按字面理解,不是說女性的權力,而是在反思社會對於性別有什麼壓迫。你不喜歡可以自己給它改個名字,平權又好,自由主義又好,隨你喜歡。不要因為女權主義的名字叫做女權主義,就覺得那是只關女性事,那只是缺乏理解。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重新註冊的帳號......如果看到相同的頭像,可能是我在品蔥殘留的屍體。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2-11-10
  • 浏览: 7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