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和楚汉战争惊人的相似

一、辽沈战役,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未合。人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龙且与韩信打之前,也有人劝龙且要坚守齐地,不能过潍水,而是加强城防,打防御战,最后龙且没听,全军覆没。
1948年廖耀湘提出东北主力应该加强城防,坚守沈阳,沈阳有充足的物资,并且兵工厂可以每个月产出足够武装一个师的装备,坚守沈阳静待国际局势之改变,最后蒋介石没听全军覆没。
二、平津战役
项羽封的燕王,就是那种见风使舵且独立性比较强的军阀 ,在井陉之战后韩信畏惧韩信的势力之强,选择投降。
傅作义也是华北独立性比较强的军阀,在林彪入关以后,最终也选择了投降。
三、淮海战役
项羽丢了彭城,想带着主力部队南下与九江楚兵团会合再战,但最终因为周殷的叛变,未能与九江兵团会合,最终被围垓下全军覆没。
黄维兵团中的廖运周叛变,导致黄维突围计划泡汤了,之后杜聿明集团撤出徐州以后,蒋介石严令杜聿明去与黄维会合,最终会合失败,导致杜聿明集团全军覆没。
1
分享 2024-04-28

10 个评论

其实像中国历史上的刘邦也是远比项羽更冷酷的残暴之君,刘邦很可能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推行余粮收集制的人,他在关中大肆搜刮粮食,导致关中出现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饥荒,饿死了一关中半人,却被如今的中国很多人吹捧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和约法三章。
刘邦集团的屠城也远比项羽集团过分的多,项羽集团只屠城和四次,而刘邦集团屠城达到惊人的二十多次,而现在墙国一个个都吹捧刘邦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集团在历史上反而是更仁义的一方,至少西楚从来没有过饥荒记载,而刘邦在关中的横征暴敛,饿死了关中一大半人,刘邦也是靠逆向淘汰上位的皇帝。
redstormss 黑名单
是有点像,林彪当年就号称当代韩信,结果也和韩信很像。刘邦和毛也有点像,得势了后也大杀功臣,吕雉就是江青。周恩来像萧何,早年深受器重。晚年被刘邦追杀,要不是刘邦死得早也很危险。
>>是有点像,林彪当年就号称当代韩信,结果也和韩信很像。刘邦和毛也有点像,得势了后也大杀功臣,吕雉就是江...


其实周更像刘邦身边的卢绾,卢绾长期位居刘邦集团二号人物,而且全面负责汉朝特务统战工作,这一点跟周很像,楚汉战争结束以后,卢绾虽然被封了王,但没几年就被整的特别惨,而且出逃到了匈奴。
秦、隋都是二世而亡,民国中山光头也是二世,汉唐共都算稍微好那么一点的大一统王朝
>>是有点像,林彪当年就号称当代韩信,结果也和韩信很像。刘邦和毛也有点像,得势了后也大杀功臣,吕雉就是江...

韩信倒跟林彪很像,一开始都是对面阵营的,都打下来了半壁江山,都打垮了对面最强大的野战集团,最后都没有善终。
>>其实周更像刘邦身边的卢绾,卢绾长期位居刘邦集团二号人物,而且全面负责汉朝特务统战工作,这一点跟周很像...


其实这一套放到朱元璋身上也不违和,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北伐大元算是三大战役了,太原之战算是渡江战役了,北伐漠北算是挺进大西南了。北元就是台湾
>>其实这一套放到朱元璋身上也不违和,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北伐大元算是三大战役了,太原之战算是渡江战役了...


放朱元璋身上还是比较违和的,不过他和他侄子倒是跟项梁项羽叔侄很像,侄子特别厉害,只不过朱元璋没像项梁那样寄了。
腊肉→刘邦
江青→戚夫人(吕后的政敌,后被吕后收拾,做成人彘)
邓小平→吕后(干掉了华国锋 废黜皇帝 胡耀邦 赵紫阳被他扶起来 又被他搞下去 垂帘听政)
周恩夹→萧何
彪子→韩信
陈云→陈平
叶剑英→周勃
江泽民,胡景涛→文景二帝
习近平→汉武帝刘彻(一带一路,战狼外交)
彭丽媛→卫子夫(歌女出身,且为刘彻的第二任妻子)
秦和刘邦能在短时间内打败那么多对手绝非偶然,我一直坚信秦和刘邦占据着内亚技术通道所以才会对其他国家形成军事技术代差,而不是靠什么狗屁谋略,可以查一查同时期的波斯处于什么时代,绝不能孤立的看中国历史。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4-28
  • 浏览: 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