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代人多将儒家视为专制主义的罪魁祸首?
个人认为原始儒家的思想非常接近休谟、斯密代表的苏格兰启蒙主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强调的不可知论、案例法、经验主义、演化论、博雅教育、责任伦理、消极自由、对变革的审慎态度、自由市场等等主张,都能在儒家经学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孔子是温和的经验主义-不可知论-折中论者,是既有自发秩序、礼乐习惯法、封建主义多国体系和人道主义的支持者,《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献的整理者,其思想气质酷似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休谟、斯密、伯克、联邦党人、托克维尔意义上的古典自由主义者。
儒家的平等观:儒家主张人皆天之所生,《春秋谷梁传·庄公四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白虎通·诛伐》:“人皆天所生也,托父母气而生耳。”由于人皆天之所生,每个人都是天之子,“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王者独称天子仅仅是由于“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那么每个人的人格本质上都是平等。
《白虎通义·诛伐》:“父杀其子当诛何?以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皆天所生也,托父母气而生耳。王者以养长而教之,故父不得专也。”可见儒家思想中父子的人格本质上是平等的。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为人臣者,三谏不从即有去国之义,故君臣的人格本质上也是平等的。
《白虎通义•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指夫妇之间为对等的关系。汉魏经学集大成者郑玄对《礼记•内则》注释也称“妻之言齐也,以礼则问,则得与夫敌体”,意为夫妻是对等的关系。《后汉书•樊英传》记载,樊英生病,他的妻子派遣婢女去拜问,樊英下床答拜,别人问为什么,他指出“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意思是夫妻人格对等,妻子拜丈夫,丈夫也应该答拜妻子,可见儒家思想中夫妻的人格也是平等的。
关于“三纲”,“纲”本意是提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键要领。三纲是强调君臣、父子、夫妇这三者是最关键的社会关系,至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是三纲的引申,指三纲中强势一方要承担更主要的责任和表率作用,这也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观点相吻合。
南宋理学家真德秀《大学衍义》:“即三纲而言之,君为臣纲,君正则臣亦正矣;父为子纲,父正则子亦正矣;夫为妻纲,夫正则妻亦正矣。故为人君者,必正身以统其臣;为人父者,必正身以律其子;为人夫者,必正身以率其妻。如此则三纲正矣。”可见三纲是对君臣、父子、夫妇这三中社会关系强势的一方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
关于“三从四德”,“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本意是丧服中的从服制度,女子如果未嫁时父亲去世,要为父亲服三年斩衰;如果出嫁后丈夫去世,要为丈夫服三年斩衰;如果丈夫死后继夫又死,只要像儿子一样,为继夫服一年齐衰就行了。
儒家主张君主、贵族、国人三者共治,反对君主独断专行。君主如果无道,危害社稷,就应该变置君主;君主如果无道,危害社稷,就应该变置社稷。《孟子·离娄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君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儒家的革命论: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孔子易传·彖传·革》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若是,则可谓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谓王。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桀纣非去天下也,反禹汤之德,乱礼义之分,禽兽之行,积其凶,全其恶,而天下去之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汤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汤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贼也。
——《荀子·正论》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诗》云:“殷士肤敏,祼将于京,侯服于周,天命靡常。”言天之无常予,无常夺也。故封泰山之上,禅梁父之下,易姓而王,德如尧舜者,七十二人,王者,天之所予也,其所伐,皆天之所夺也,今唯以汤武之伐桀纣为不义,则七十二王亦有伐也,推足下之说,将以七十二王为皆不义也。
故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宁能至汤武而然耶!夫非汤武之伐桀纣者,亦将非秦之伐周,汉之伐秦,非徒不知天理,又不明人礼。礼,子为父隐恶,今使伐人者,而信不义,当为国讳之,岂宜如诽谤者,此所谓一言而再过者也。君也者,掌令者也,令行而禁止也,今桀纣令天下而不行,禁天下而不止,安在其能臣天下也!果不能臣天下,何谓汤武弒?
——董仲舒《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儒家主张言论自由: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
儒家主张自由市场,反对法家的与民争利的聚敛之治: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礼记·王制》
筑不志,此其志何也?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
——《谷梁传·成公十八年》
故明圣者象天所为,为制度,使诸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
——《春秋繁露·度制》
是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董仲舒说上曰:“《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又言:“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共税,下足以蓄妻子极爱,故民说从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汉书·食货志上》
儒家主张德治,德治可以概括尊重习惯法与既有自发秩序,因俗而治。《礼记·王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从战国到明清,几乎历代都有儒者批判、反抗法家塑造的专制主义整体,试图恢复自由的三代上古之治。孟子、鲁仲连、孔鲋、辕固生、太史公、贤良文学、何休、皮日休、陆龟蒙、朱子、陆九渊、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徐继畲、魏源、龚自珍、夏曾佑、谭嗣同等人都是杰出代表。现代新儒家中,张君劢、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余英时等人,都深刻反思了秦代以来的法家专制主义,并且批判了中共的罪恶。自荀子以来,历代都有很多与法家专制合流的法儒,但即使是法家化的儒者,大部分也只是承认了法家的大一统帝制,而仍然反对刑名之治、聚敛之治和君主独断。
个人利益相关:自认为是儒家自由主义者、经验主义-怀疑论-不可知论者,崇尚孔子、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塔西陀、阿奎那、休谟、斯密、伯克、联邦党人、托克维尔、哈耶克、奥克肖特、奥斯特罗姆夫妇意义上的古典自由主义,对基督教、佛教、道家友好,对洛克、孟德斯鸠、康德、密尔、罗尔斯、诺齐克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友好,反对大部分左派,极其反感卢梭、普列东、马克思、巴枯宁、列宁、尼采、福柯、萨特、德里达、齐泽克,最痛恨法家秦制和中共极权。
儒家的平等观:儒家主张人皆天之所生,《春秋谷梁传·庄公四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白虎通·诛伐》:“人皆天所生也,托父母气而生耳。”由于人皆天之所生,每个人都是天之子,“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王者独称天子仅仅是由于“尊者,取尊称焉;卑者,取卑称焉。”,那么每个人的人格本质上都是平等。
《白虎通义·诛伐》:“父杀其子当诛何?以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皆天所生也,托父母气而生耳。王者以养长而教之,故父不得专也。”可见儒家思想中父子的人格本质上是平等的。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为人臣者,三谏不从即有去国之义,故君臣的人格本质上也是平等的。
《白虎通义•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指夫妇之间为对等的关系。汉魏经学集大成者郑玄对《礼记•内则》注释也称“妻之言齐也,以礼则问,则得与夫敌体”,意为夫妻是对等的关系。《后汉书•樊英传》记载,樊英生病,他的妻子派遣婢女去拜问,樊英下床答拜,别人问为什么,他指出“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意思是夫妻人格对等,妻子拜丈夫,丈夫也应该答拜妻子,可见儒家思想中夫妻的人格也是平等的。
关于“三纲”,“纲”本意是提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键要领。三纲是强调君臣、父子、夫妇这三者是最关键的社会关系,至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是三纲的引申,指三纲中强势一方要承担更主要的责任和表率作用,这也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观点相吻合。
南宋理学家真德秀《大学衍义》:“即三纲而言之,君为臣纲,君正则臣亦正矣;父为子纲,父正则子亦正矣;夫为妻纲,夫正则妻亦正矣。故为人君者,必正身以统其臣;为人父者,必正身以律其子;为人夫者,必正身以率其妻。如此则三纲正矣。”可见三纲是对君臣、父子、夫妇这三中社会关系强势的一方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
关于“三从四德”,“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本意是丧服中的从服制度,女子如果未嫁时父亲去世,要为父亲服三年斩衰;如果出嫁后丈夫去世,要为丈夫服三年斩衰;如果丈夫死后继夫又死,只要像儿子一样,为继夫服一年齐衰就行了。
儒家主张君主、贵族、国人三者共治,反对君主独断专行。君主如果无道,危害社稷,就应该变置君主;君主如果无道,危害社稷,就应该变置社稷。《孟子·离娄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君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儒家的革命论: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孔子易传·彖传·革》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若是,则可谓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谓王。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桀纣非去天下也,反禹汤之德,乱礼义之分,禽兽之行,积其凶,全其恶,而天下去之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故桀纣无天下,汤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汤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贼也。
——《荀子·正论》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诗》云:“殷士肤敏,祼将于京,侯服于周,天命靡常。”言天之无常予,无常夺也。故封泰山之上,禅梁父之下,易姓而王,德如尧舜者,七十二人,王者,天之所予也,其所伐,皆天之所夺也,今唯以汤武之伐桀纣为不义,则七十二王亦有伐也,推足下之说,将以七十二王为皆不义也。
故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宁能至汤武而然耶!夫非汤武之伐桀纣者,亦将非秦之伐周,汉之伐秦,非徒不知天理,又不明人礼。礼,子为父隐恶,今使伐人者,而信不义,当为国讳之,岂宜如诽谤者,此所谓一言而再过者也。君也者,掌令者也,令行而禁止也,今桀纣令天下而不行,禁天下而不止,安在其能臣天下也!果不能臣天下,何谓汤武弒?
——董仲舒《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儒家主张言论自由: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
儒家主张自由市场,反对法家的与民争利的聚敛之治: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礼记·王制》
筑不志,此其志何也?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
——《谷梁传·成公十八年》
故明圣者象天所为,为制度,使诸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
——《春秋繁露·度制》
是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董仲舒说上曰:“《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又言:“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共税,下足以蓄妻子极爱,故民说从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汉书·食货志上》
儒家主张德治,德治可以概括尊重习惯法与既有自发秩序,因俗而治。《礼记·王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从战国到明清,几乎历代都有儒者批判、反抗法家塑造的专制主义整体,试图恢复自由的三代上古之治。孟子、鲁仲连、孔鲋、辕固生、太史公、贤良文学、何休、皮日休、陆龟蒙、朱子、陆九渊、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徐继畲、魏源、龚自珍、夏曾佑、谭嗣同等人都是杰出代表。现代新儒家中,张君劢、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余英时等人,都深刻反思了秦代以来的法家专制主义,并且批判了中共的罪恶。自荀子以来,历代都有很多与法家专制合流的法儒,但即使是法家化的儒者,大部分也只是承认了法家的大一统帝制,而仍然反对刑名之治、聚敛之治和君主独断。
个人利益相关:自认为是儒家自由主义者、经验主义-怀疑论-不可知论者,崇尚孔子、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塔西陀、阿奎那、休谟、斯密、伯克、联邦党人、托克维尔、哈耶克、奥克肖特、奥斯特罗姆夫妇意义上的古典自由主义,对基督教、佛教、道家友好,对洛克、孟德斯鸠、康德、密尔、罗尔斯、诺齐克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友好,反对大部分左派,极其反感卢梭、普列东、马克思、巴枯宁、列宁、尼采、福柯、萨特、德里达、齐泽克,最痛恨法家秦制和中共极权。
正如我刚来品葱时就说过的一句话(大意):
墙里边, “爱国” 是主旋律,小人们就会抗着 “爱国” 的牌坊,满世界逮它们认为的 “反贼” 攻击;
墙外边, “反共” 是主旋律,小人们就会扛着 “反共” 的牌坊,满世界逮它们认为的 “费拉” 攻击。
看起来它们所持立场完全相反,实际它们是同类人,只是屁股坐在了不同的板凳、选择了不同的称手武器。
但都是在靠攻击 “别人” 来变相衬托自己更 “爱国” 或 “反共” 。
“五毛” ,本来就是从这种货色里产生的。
为什么要反儒家?
反儒家的,有几个真正去了解过儒家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反共?
反共产主义的,又有几个是真正读过卡尔马克思那些妖论、才从客观上认识到这玩意确实应该反?
它们,不需要这些。
它们只想要 “快” 的,能够马上用来攻击人、变相衬托自己,就成。
这,很犬儒、很汉族、很中国。
因为这根本就从来不讲原则和道理。
清末民初,一剪刀把脑袋上的辫子剪了,就 “进步” 了?
这种人有什么资格嘲笑始终留着辫子的辜汤生?
辜汤生,那可是最早的一批剪辫子的人。后来民国了,人家看到了满地妖怪,才又故意把辫子蓄了起来。
老头为什么要这么干?
因为正如辜汤生歧视那帮小屁孩的言论 “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
这其实是心理学。
任何群体里最没出息的弱者,往往才是攻击 “异端” 最来劲的,因为它们只能通过这个来证明自己对群体有用。
所以,你明白什么样的玩意最喜欢以 “爱国” 的名义攻击别人了么?
“中医” 真的很差么?
事实上, “中医” 其实也曾差点发展出外科手术的。
但是这个圈子里最废的,一定会拼命去围攻那些想要替整个行业开疆拓土的——你如果更优秀了,那不是显得我更废了么?
所以我一定要毁你、一定要让你干不成。
理由嘛,当然就是 “你不尊重老祖宗的传统” 。
是这些 “中医” 里水平最差、最没用的,人为地把 “纵向时间上的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之分” 变成了 “横向地理上的中医、 西医之分” 。
同理, “反中医” 反得最没节操的,知道 “中医” 是啥么?
它们当然不在乎。
它们只在乎能不能把握住一个 “合法” 攻击别人的机会,比一比谁喷得更狠,来显示自己很有水平、有见识。
洪秀全反儒这么狠,它自己是什么人?
它照样也参加过科举吖,但它考不上吖,这种人能不反儒么?
得不到,就毁。
就像张大户搞不定潘金莲,转手就强行把潘金莲许配给武大郎。
就像宋江搞不定扈三娘,转手就强行把扈三娘许配给王英。
再回想一下墙里的支乎,原本作为一个知识性的平台,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般 “小学生化” ?
什么样的玩意既提不出真知灼见,却总喜欢阴阳怪气酸人、杠人、喷人、恶心人、飞起来吃人,总喜欢在这种地方滥用 “言论自由” ?
支乎堕落了。
然后这帮妖怪,就来祸害品葱了。
一个个三无ID,什么观点也讲不出来,却能肆无忌惮跑到评论区留言恶心别人。一张嘴就是 “你的观点,我不狗同” ,但是它们什么理由也拿不出来。
谁允许这些靠 “反对别人” 来替自己找存在感的极端自卑的心理变态存在的? “言论自由” 是拿给这种小人滥用的么?
你担不担心品葱也慢慢 “小学生化” 、 “中国化” ?
我曾经举了个例子来描述这种现象:
它们,可能是真的拿到了敲门砖,但是它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继续往门里面走,而是拿着砖头堵在门口、不让别人进门。并且看谁不顺眼,就冲上去用砖头砸别人脑袋。
它们,很有搅屎棍潜质。
这种人无论存在于任何阵营,都是巨大的内部隐患、早晚给大局惹麻烦。
点题:它们干嘛要把儒家视为专制主义的罪魁祸首?
因为它们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儒家” 到底是什么。
或者,它们原本其实都很想 “专制” 一把,奈何实在挤不进圈子,然后就想调头将这个圈子彻底毁灭、让别人也没法进圈子。
这种货色,只关心谁喷儒家喷得更狠、就能显得谁更 “进步” 。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能趁机获得更多利益、或发泄自己的变态情绪。
这个现象是谁造成的?
是反人类的江西、湖南、湖北人民,杀千刀的楚国人民。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近代、一条学名叫做 “易白沙” 的湖南人瞎编出来再扣到汉朝的董仲舒头上的。易白沙是想以此煽动更多根本不知道 “儒家” 是什么的泥腿子,彻底把整个 “儒家” 毁灭。
可是,汉武帝刘彻,是一个秦屎黄式的法西斯巨婴,这种人有可能会 “尊儒” 么?
它的领导班子里有几个儒生?
后来,毛遮洞这条更狠的湖南人得势,那可是毁天灭地,甚至连孔子的坟都被刨了。
并且,带头动手的,还是湖南人。
楚国人民,生来就应该是拿来死的。
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择手段毁灭文明、秩序、道德。
它们,数千年都在给整个华夏制造各种灾难。
而所谓的汉族文化,也根本不是高贵而伟大正统华夏文化之传承,恰恰正是反人类的楚文化之延伸、是东亚土著文化之复辟。
因为野蛮的纳粹秦国踏平华夏之后,更加反人类的共产楚国又借壳翻盘、借尸还魂后,把所有人都拉低到了沐猴而冠的楚人的水平。只不过改了个名字,叫 “汉族” 而已——这玩意,跟今天的 “中华民族” 没什么两样。这就是为什么从东北到广西,大家长相、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等等统统不一样,却都要被说成是 “汉族” 。这种玩意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民族” ,而是一种法定的奴隶。
先秦时代,伟大的华夏人歧视楚国人是 “沐猴而冠”;
而到了晚清,一条湖南人民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明明跟 “沐猴而冠” 表达是一模一样的意思,却被视作是 “进步” 。
说明整个大环境的价值观,真的都已经被拉低到了楚国人民的水平。
汉族文化,根本不是什么儒家文化,恰恰从来就容不下真正的儒家,尤其容不下孟子这种讲究权责对等的激进人士;甚至也容不下真正的道家,所以杨朱这个尊重人权的甘地式人物活活被黑了几千年。
反人类的汉族文化,实际是反人类的伪道家文化——
高举 “仁义道德” 的儒家牌坊,实际行的是 “势术法” 的法家手段,把受众洗成 “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的墨家脑子,以试图让自己得到 “清净无为” 的道家状态。
《道德经》的作者,这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 “共产主义者” ,才是反人类的汉民族真正的教主。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共产主义是目的,法西斯是手段(之一)。
商鞅、韩非这种野蛮的极右法西斯,与墨翟这种脑残的极左射秽主义人士,都是受《道德经》毒害的产物。
所以,汉民族根本用不着谁来祸害,它本来就是一个反人类的共产主义民族。
卡尔马克思这个害人的智障所起到的作用,只是让一个罪恶民族把一套已经执行了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换成了一个听上去仿佛很新鲜的洋词而已。
而 “共产主义” 的本质,其实就是披着理想主义的犬儒主义,它早晚会把所有人都变成动物。
看起来老庄与卡尔马克思的主张是相反的,但导致的后果,却是一样的,都是把你变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动物。
所以,这个民族的文化,导致了它们在行为上本身就是反儒的、是与真正的 “儒家” 背道而驰的。
这种文化恰恰是瞄准了专制去的。
而哪些在语言上狂喷 “儒家” 的,则仅仅只是些跳踉小丑,想靠攻击行为,来变相衬托自己 “有思想” 、 “有见识” 而已。
我敢打赌,这种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七八个,都不知道儒家真正的祖师爷是谁。
它们统统跟康有为是一样的人品。
墙里边, “爱国” 是主旋律,小人们就会抗着 “爱国” 的牌坊,满世界逮它们认为的 “反贼” 攻击;
墙外边, “反共” 是主旋律,小人们就会扛着 “反共” 的牌坊,满世界逮它们认为的 “费拉” 攻击。
看起来它们所持立场完全相反,实际它们是同类人,只是屁股坐在了不同的板凳、选择了不同的称手武器。
但都是在靠攻击 “别人” 来变相衬托自己更 “爱国” 或 “反共” 。
“五毛” ,本来就是从这种货色里产生的。
为什么要反儒家?
反儒家的,有几个真正去了解过儒家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反共?
反共产主义的,又有几个是真正读过卡尔马克思那些妖论、才从客观上认识到这玩意确实应该反?
它们,不需要这些。
它们只想要 “快” 的,能够马上用来攻击人、变相衬托自己,就成。
这,很犬儒、很汉族、很中国。
因为这根本就从来不讲原则和道理。
清末民初,一剪刀把脑袋上的辫子剪了,就 “进步” 了?
这种人有什么资格嘲笑始终留着辫子的辜汤生?
辜汤生,那可是最早的一批剪辫子的人。后来民国了,人家看到了满地妖怪,才又故意把辫子蓄了起来。
老头为什么要这么干?
因为正如辜汤生歧视那帮小屁孩的言论 “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
这其实是心理学。
任何群体里最没出息的弱者,往往才是攻击 “异端” 最来劲的,因为它们只能通过这个来证明自己对群体有用。
所以,你明白什么样的玩意最喜欢以 “爱国” 的名义攻击别人了么?
“中医” 真的很差么?
事实上, “中医” 其实也曾差点发展出外科手术的。
但是这个圈子里最废的,一定会拼命去围攻那些想要替整个行业开疆拓土的——你如果更优秀了,那不是显得我更废了么?
所以我一定要毁你、一定要让你干不成。
理由嘛,当然就是 “你不尊重老祖宗的传统” 。
是这些 “中医” 里水平最差、最没用的,人为地把 “纵向时间上的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之分” 变成了 “横向地理上的中医、 西医之分” 。
同理, “反中医” 反得最没节操的,知道 “中医” 是啥么?
它们当然不在乎。
它们只在乎能不能把握住一个 “合法” 攻击别人的机会,比一比谁喷得更狠,来显示自己很有水平、有见识。
洪秀全反儒这么狠,它自己是什么人?
它照样也参加过科举吖,但它考不上吖,这种人能不反儒么?
得不到,就毁。
就像张大户搞不定潘金莲,转手就强行把潘金莲许配给武大郎。
就像宋江搞不定扈三娘,转手就强行把扈三娘许配给王英。
再回想一下墙里的支乎,原本作为一个知识性的平台,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般 “小学生化” ?
什么样的玩意既提不出真知灼见,却总喜欢阴阳怪气酸人、杠人、喷人、恶心人、飞起来吃人,总喜欢在这种地方滥用 “言论自由” ?
支乎堕落了。
然后这帮妖怪,就来祸害品葱了。
一个个三无ID,什么观点也讲不出来,却能肆无忌惮跑到评论区留言恶心别人。一张嘴就是 “你的观点,我不狗同” ,但是它们什么理由也拿不出来。
谁允许这些靠 “反对别人” 来替自己找存在感的极端自卑的心理变态存在的? “言论自由” 是拿给这种小人滥用的么?
你担不担心品葱也慢慢 “小学生化” 、 “中国化” ?
我曾经举了个例子来描述这种现象:
它们,可能是真的拿到了敲门砖,但是它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继续往门里面走,而是拿着砖头堵在门口、不让别人进门。并且看谁不顺眼,就冲上去用砖头砸别人脑袋。
它们,很有搅屎棍潜质。
这种人无论存在于任何阵营,都是巨大的内部隐患、早晚给大局惹麻烦。
点题:它们干嘛要把儒家视为专制主义的罪魁祸首?
因为它们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儒家” 到底是什么。
或者,它们原本其实都很想 “专制” 一把,奈何实在挤不进圈子,然后就想调头将这个圈子彻底毁灭、让别人也没法进圈子。
这种货色,只关心谁喷儒家喷得更狠、就能显得谁更 “进步” 。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能趁机获得更多利益、或发泄自己的变态情绪。
这个现象是谁造成的?
是反人类的江西、湖南、湖北人民,杀千刀的楚国人民。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近代、一条学名叫做 “易白沙” 的湖南人瞎编出来再扣到汉朝的董仲舒头上的。易白沙是想以此煽动更多根本不知道 “儒家” 是什么的泥腿子,彻底把整个 “儒家” 毁灭。
可是,汉武帝刘彻,是一个秦屎黄式的法西斯巨婴,这种人有可能会 “尊儒” 么?
它的领导班子里有几个儒生?
后来,毛遮洞这条更狠的湖南人得势,那可是毁天灭地,甚至连孔子的坟都被刨了。
并且,带头动手的,还是湖南人。
楚国人民,生来就应该是拿来死的。
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择手段毁灭文明、秩序、道德。
它们,数千年都在给整个华夏制造各种灾难。
而所谓的汉族文化,也根本不是高贵而伟大正统华夏文化之传承,恰恰正是反人类的楚文化之延伸、是东亚土著文化之复辟。
因为野蛮的纳粹秦国踏平华夏之后,更加反人类的共产楚国又借壳翻盘、借尸还魂后,把所有人都拉低到了沐猴而冠的楚人的水平。只不过改了个名字,叫 “汉族” 而已——这玩意,跟今天的 “中华民族” 没什么两样。这就是为什么从东北到广西,大家长相、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等等统统不一样,却都要被说成是 “汉族” 。这种玩意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民族” ,而是一种法定的奴隶。
先秦时代,伟大的华夏人歧视楚国人是 “沐猴而冠”;
而到了晚清,一条湖南人民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明明跟 “沐猴而冠” 表达是一模一样的意思,却被视作是 “进步” 。
说明整个大环境的价值观,真的都已经被拉低到了楚国人民的水平。
汉族文化,根本不是什么儒家文化,恰恰从来就容不下真正的儒家,尤其容不下孟子这种讲究权责对等的激进人士;甚至也容不下真正的道家,所以杨朱这个尊重人权的甘地式人物活活被黑了几千年。
反人类的汉族文化,实际是反人类的伪道家文化——
高举 “仁义道德” 的儒家牌坊,实际行的是 “势术法” 的法家手段,把受众洗成 “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的墨家脑子,以试图让自己得到 “清净无为” 的道家状态。
《道德经》的作者,这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 “共产主义者” ,才是反人类的汉民族真正的教主。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共产主义是目的,法西斯是手段(之一)。
商鞅、韩非这种野蛮的极右法西斯,与墨翟这种脑残的极左射秽主义人士,都是受《道德经》毒害的产物。
所以,汉民族根本用不着谁来祸害,它本来就是一个反人类的共产主义民族。
卡尔马克思这个害人的智障所起到的作用,只是让一个罪恶民族把一套已经执行了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换成了一个听上去仿佛很新鲜的洋词而已。
而 “共产主义” 的本质,其实就是披着理想主义的犬儒主义,它早晚会把所有人都变成动物。
看起来老庄与卡尔马克思的主张是相反的,但导致的后果,却是一样的,都是把你变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动物。
所以,这个民族的文化,导致了它们在行为上本身就是反儒的、是与真正的 “儒家” 背道而驰的。
这种文化恰恰是瞄准了专制去的。
而哪些在语言上狂喷 “儒家” 的,则仅仅只是些跳踉小丑,想靠攻击行为,来变相衬托自己 “有思想” 、 “有见识” 而已。
我敢打赌,这种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七八个,都不知道儒家真正的祖师爷是谁。
它们统统跟康有为是一样的人品。
很简单,近代的文化西化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把中国落后专制的黑锅都让儒家背了。紧接着从西化运动中脱颖而出的中共上台,全面抛弃传统文化,还搞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将儒家妖魔化、污名化。待文革结束,无数从文革中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继续诋毁儒家,再加上河殇派对儒家的进一步抹黑,儒家是彻彻底底摔在地上、扶不起来了。
「儒家」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圈的文化核心,也因此,中华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所有地区都受着儒家深入骨髓的影响,包括日本、韩国、越南,就如基督教之于西方一样。
中共倒台后,「儒家」作为文化是应该被复兴的。就如苏联解体,东正教也在俄罗斯复兴。经过数十年共产主义毒药的摧残,断代已久的本族原生文化道统必须得到传承和复兴。
不过我们复兴的「儒家」并不是那个被中共深度改造、加以利用的“新儒家”。“新儒家”纯粹就是中共用来鼓吹民族主义的爪牙,最近新儒家的代表杜建钢关于欧洲文明来自中国的言论就是证据。
我们应该延续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郑玄→孔颖达→张子→朱子→王阳明→黄宗羲这条传承,从经学等方面发扬儒家,而不是像“新儒家”这样捏造民族主义毒药。
跟晚清道学家们死板地固守不同,我们既要有一种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要将现代的普世价值、自由主义、社会契约等思想理论融入到儒家文化中。就跟历史上儒家在面对佛道宗教挑战时发展出理学一样。
事实上这并不难。孔圣的“仁”和“爱人”就相当于普世思想的体现。而孟子的“谓之一夫”和“以臣伐君”则也表露了权责对等的精神。
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不是一种强迫人服从于秩序的腐朽等级观念,而是指“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若君不像君、肆意妄为了,他的臣民当然是能够反抗他的。孟子专门将这种君称作“独夫”。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有这么一段:“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问到齐王该如何对待失德、失职的官员时,齐王的回答都是“弃之”,意思是罢黜这些官员。而当孟子问到如果齐王没有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时,齐王就“顾左右而言他”了。这几乎可以说明早在孟子时儒家就已经种下了民主选举思想的种子。
儒家显然也并不是支持君主专制和大一统的。
前者体现在先秦儒家对尧舜禹三代以及成汤伐桀、武王伐纣的崇敬上,儒家之所以对其崇敬,是因为三代行禅让、且君是个人境界上以达臻至的“圣人”,类似于西方“哲学王”的概念,而成汤伐桀、武王伐纣则是对暴君的反抗。
后者则几乎是儒者的共识,即使到了宋代理学兴起,那时的儒者仍旧赞同封建(封邦建国),并认为大一统是暴君的所为。像胡宏就说过“黄帝、尧、舜安天下,非封建一事也,然封建其大法也。夏禹、成汤安天下,亦非封建一事也,然封建其大法也。齐桓、晋文之不王,亦非一事也,然不能封建,其大失也。秦二世而亡,非一事也,然埽灭封建,其大缪也。故封建也者,帝王所以顺天理,承天心,公天下之大端大本也,不封建也者,霸世暴主所以纵人欲,悖大道,私一身之大孽大贼也。”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儒家为人提供了一套“修养”的准则,即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孟子的“浩然正气”和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也都包括在内。儒家的修养并不等同于禁欲,也并非要强迫个人服务于集体,而是追求儒家观念中的君子境界。
而儒家也确实沦落过。自秦汉之后,大一统的君主就用儒家来包装法家,借此来麻痹、奴役臣民。其原因在于,赤裸裸的法家统治并不利于长久的统治(秦二世而亡就是前车之鉴),而借较亲民的儒家来进行包装,不仅能够蒙蔽臣民,还能起到洗脑的效果。
不可否认,传统儒家对获得财富的正当性有一定的束缚。在西方,文艺复兴繁荣展开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基督教的宗教改革,一些神学家通过撰书肯定了教徒追求财富的正当性,才使得资本主义蓬勃兴起。
而儒家就缺少这样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尽管明清之交有些儒生提出过“工商皆本”,但也没能掀起太大水花。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当时朝廷的打压。
我们复兴儒家的任务就包括这一点,即在保留传统儒家文化内核基础上,注入现代的人文思想。而这一点能够通过用现代角度重注经典(即“注经”)来做到。历史上很多大儒都以注经闻名,如董、二程、朱等人。研究经学其实也是儒者的本职工作。
有人说儒家还有足够的生命力来复兴吗?是的,如今儒家的生命力确实不足。在民众中拼不过佛道景回等宗教信仰,社会上还要遭到共产党对传统儒家的抹黑和打压以及对“新儒家”的扭曲和利用。
最关键的,是文化大革命彻底毁灭了儒家在大陆地区的根基,将孔孟等圣人的形象狠狠摔在地上,再扶起来就很难了(人们蔑视儒家),而且中共故意提拔儒家观念中典型的暴君朝代秦朝,以此强调「大一统」,而打压周朝的地位,使得儒家在中共统治下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复兴完全变得不可能。
但即使如此,儒家也应该被传承并复兴。这是在粉碎共产党的精神文化囚笼之后,人们重新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儒家在政治上确实不应再占据统治地位,但对经过共产党几十年洗脑的民间来说,则是一个精神寄托的完美代替。
「儒家」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圈的文化核心,也因此,中华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所有地区都受着儒家深入骨髓的影响,包括日本、韩国、越南,就如基督教之于西方一样。
中共倒台后,「儒家」作为文化是应该被复兴的。就如苏联解体,东正教也在俄罗斯复兴。经过数十年共产主义毒药的摧残,断代已久的本族原生文化道统必须得到传承和复兴。
不过我们复兴的「儒家」并不是那个被中共深度改造、加以利用的“新儒家”。“新儒家”纯粹就是中共用来鼓吹民族主义的爪牙,最近新儒家的代表杜建钢关于欧洲文明来自中国的言论就是证据。
我们应该延续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郑玄→孔颖达→张子→朱子→王阳明→黄宗羲这条传承,从经学等方面发扬儒家,而不是像“新儒家”这样捏造民族主义毒药。
跟晚清道学家们死板地固守不同,我们既要有一种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要将现代的普世价值、自由主义、社会契约等思想理论融入到儒家文化中。就跟历史上儒家在面对佛道宗教挑战时发展出理学一样。
事实上这并不难。孔圣的“仁”和“爱人”就相当于普世思想的体现。而孟子的“谓之一夫”和“以臣伐君”则也表露了权责对等的精神。
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不是一种强迫人服从于秩序的腐朽等级观念,而是指“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若君不像君、肆意妄为了,他的臣民当然是能够反抗他的。孟子专门将这种君称作“独夫”。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有这么一段:“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问到齐王该如何对待失德、失职的官员时,齐王的回答都是“弃之”,意思是罢黜这些官员。而当孟子问到如果齐王没有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时,齐王就“顾左右而言他”了。这几乎可以说明早在孟子时儒家就已经种下了民主选举思想的种子。
儒家显然也并不是支持君主专制和大一统的。
前者体现在先秦儒家对尧舜禹三代以及成汤伐桀、武王伐纣的崇敬上,儒家之所以对其崇敬,是因为三代行禅让、且君是个人境界上以达臻至的“圣人”,类似于西方“哲学王”的概念,而成汤伐桀、武王伐纣则是对暴君的反抗。
后者则几乎是儒者的共识,即使到了宋代理学兴起,那时的儒者仍旧赞同封建(封邦建国),并认为大一统是暴君的所为。像胡宏就说过“黄帝、尧、舜安天下,非封建一事也,然封建其大法也。夏禹、成汤安天下,亦非封建一事也,然封建其大法也。齐桓、晋文之不王,亦非一事也,然不能封建,其大失也。秦二世而亡,非一事也,然埽灭封建,其大缪也。故封建也者,帝王所以顺天理,承天心,公天下之大端大本也,不封建也者,霸世暴主所以纵人欲,悖大道,私一身之大孽大贼也。”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儒家为人提供了一套“修养”的准则,即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孟子的“浩然正气”和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也都包括在内。儒家的修养并不等同于禁欲,也并非要强迫个人服务于集体,而是追求儒家观念中的君子境界。
而儒家也确实沦落过。自秦汉之后,大一统的君主就用儒家来包装法家,借此来麻痹、奴役臣民。其原因在于,赤裸裸的法家统治并不利于长久的统治(秦二世而亡就是前车之鉴),而借较亲民的儒家来进行包装,不仅能够蒙蔽臣民,还能起到洗脑的效果。
不可否认,传统儒家对获得财富的正当性有一定的束缚。在西方,文艺复兴繁荣展开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基督教的宗教改革,一些神学家通过撰书肯定了教徒追求财富的正当性,才使得资本主义蓬勃兴起。
而儒家就缺少这样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尽管明清之交有些儒生提出过“工商皆本”,但也没能掀起太大水花。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当时朝廷的打压。
我们复兴儒家的任务就包括这一点,即在保留传统儒家文化内核基础上,注入现代的人文思想。而这一点能够通过用现代角度重注经典(即“注经”)来做到。历史上很多大儒都以注经闻名,如董、二程、朱等人。研究经学其实也是儒者的本职工作。
有人说儒家还有足够的生命力来复兴吗?是的,如今儒家的生命力确实不足。在民众中拼不过佛道景回等宗教信仰,社会上还要遭到共产党对传统儒家的抹黑和打压以及对“新儒家”的扭曲和利用。
最关键的,是文化大革命彻底毁灭了儒家在大陆地区的根基,将孔孟等圣人的形象狠狠摔在地上,再扶起来就很难了(人们蔑视儒家),而且中共故意提拔儒家观念中典型的暴君朝代秦朝,以此强调「大一统」,而打压周朝的地位,使得儒家在中共统治下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复兴完全变得不可能。
但即使如此,儒家也应该被传承并复兴。这是在粉碎共产党的精神文化囚笼之后,人们重新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儒家在政治上确实不应再占据统治地位,但对经过共产党几十年洗脑的民间来说,则是一个精神寄托的完美代替。
儒学提出的观点是非常理想化的,儒学指导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有比较高的道德标准,都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人总会有自私短视的一面,儒学没有提出完美的解决方法。只提出了完美的社会理想,但没有给出完美的实现方法。自然没法成功。
最重要的一点是,儒学提出的要求,如果有人不照做怎么办?这个时候只有手握暴力机器的人能强制别人执行。那这社会就变成了有强权的人可以随意做事,而无权的人必须接受强权制约。这就形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在儒学理论中对统治者也是有诸多要求的,也提出为了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做到种种事情。然而,如果统治者自私短视,不愿依照儒学的理论来做,那是没有任何方法的。
《史记-商君列传》里就记载了商鞅游说秦孝公的经历。先后三次分别讲述“帝道”“王道”“霸道”,结果只有“霸道”可以使秦孝公不睡觉听完。这也能证明统治者未必会在乎长治久安,因而也不会照儒学理论来做。
儒家学说的十分理想化,于是必然会引入极大的社会不公。因为人不是天使。而这种理想,也很容易被恶人利用作为伪装。从这个角度讲,儒学确实极大促成了专制。
最重要的一点是,儒学提出的要求,如果有人不照做怎么办?这个时候只有手握暴力机器的人能强制别人执行。那这社会就变成了有强权的人可以随意做事,而无权的人必须接受强权制约。这就形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在儒学理论中对统治者也是有诸多要求的,也提出为了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做到种种事情。然而,如果统治者自私短视,不愿依照儒学的理论来做,那是没有任何方法的。
《史记-商君列传》里就记载了商鞅游说秦孝公的经历。先后三次分别讲述“帝道”“王道”“霸道”,结果只有“霸道”可以使秦孝公不睡觉听完。这也能证明统治者未必会在乎长治久安,因而也不会照儒学理论来做。
儒家学说的十分理想化,于是必然会引入极大的社会不公。因为人不是天使。而这种理想,也很容易被恶人利用作为伪装。从这个角度讲,儒学确实极大促成了专制。
等级森严,君臣之道,忠君爱国,尊卑有别,男女有别,不能以下犯上,帝王的权威不能冒犯,平民要守纪。其实儒家思想总的来说就是一套社会规范,它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君王要怎么样,士大夫要怎么样,士兵要怎么样,平民要怎么样,男人应该怎么样,女人又应该怎么样,其实就是限制每一个人的自由,并在当中制造了很多的不平等。这套制度只强调义务,从来不谈及权利。从来不谈法治,不谈人权,不谈平等,不谈私有财产。中国人的极度自私源于只尽义务却不享有权利。我们依然遵守着几千年的儒家传统等级秩序,毫不尊重人权,只要求人民尽义务,他们从未享受过身为公民的权利。
孔子、其思想以及儒家体系,之于中国,究竟是祸是福?迄今,已经争执了将近百年。帝制时期,是不容争辩的——因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四书五经,是官方规定的教科书。官方定的,谁敢质疑啊!质疑就是异端,就可能被定罪。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即因此被投入监狱。
五四运动,首开全面质疑儒家之风潮。但,儒家的“江山”还是很稳固的。每到摇摇欲坠,就有人重新加固。
为此,我写十个帖子,列举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十宗罪。
[孔夫子和儒家第一宗罪] 1,以“礼”为核心的等级制——君臣、草民,三六九等,各有自己的位置,说到底,就是人和人是不平等的。上层的,有超好待遇;下层的,则只有奉献的义务。今日之特权,依然是孔子遗毒。再,佛教、基督教都是倡导众生平等、众人平等的。所以,孔夫子是人类文明之毒药。此其一。
[孔夫子和儒家第二宗罪] 2,压制其它思想和言论自由。孔子当官没几天,就杀了少正卯。主要原因是少正卯搞异端。孟子与墨家争辩,不说理论如何,说墨家无君无父,禽兽也。这是论辩吗?不是骂街吗?到了汉朝,登峰造极了,董仲舒居然来了个最狠的“独尊儒术”,此后,中国思想界进入了黑箱。
[孔夫子和儒家第三宗罪] 3,个人崇拜和造神。尧舜禹,周公孔子孟子。先不说尧舜禹,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就不止一次地拍孔子的马屁。有说:孔子的学问就像高墙围起来的院子,看不见里边,是因为高;再有说:前后左右,都是孔子的影子的。手法和江湖把戏,有何差别?柏拉图说:爱我师更爱真理!
[孔夫子和儒家第四宗罪] 4,尚古和复古。人类之进步,是顺着时间的河流向前。只有中国,不是向前,倒是向后看。始作俑者,孔夫子。“三代”、尧舜禹、克己复礼,这就使得在中国所有变革,都异常艰难。因为,没有一种进步不是以打破旧的传统为前提的,要是旧的都好,还有什么可进步的,还如何进步啊?
[孔夫子和儒家第五宗罪] 5,蔑视实利。任何社会都是以物质财富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可是,孔孟之流居然对此视而不见,空谈什么“小人喻于利”,将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打入另册。如此带来的基本后果,就是社会的整体上的伪善——想要利,还不敢公开地追求利益,怎么办?说一套做一套!伪善之根,在此。
[孔夫子和儒家第六宗罪] 6,轻视体力劳动。“劳心劳力”理论,将社会分成两个等级:动手的和不动手的。不动手的,不直接创造财富的,高人一等;真正的劳动者却处于被轻视、甚至被忽视的地步。欧洲日本都没这个毛病,都以“做出来”为上。儒家空谈“大同世界”直到和谐社会,始终没落实,与此密切相关。
[孔夫子和儒家第七宗罪] 7,鄙视其他民族和文明。凡中国的,都是好的。其它民族和国家,都是“蛮夷之邦”,是野蛮的、不文明的。此遗毒,于今尤深。顽固地拒绝世界上主流文明,死抱着“中国特色”。凡自己不认同、不喜欢的,只要贴上“外国西方”的标签,就算是定了死罪。古有蛮夷,今有西方,同理也。
[孔夫子和儒家第八宗罪] 8,违背和灭绝人性。色、性,人之大欲也,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失去男欢女爱,还有人类吗?还有中国人吗?可是,孔夫子——孔子那个时代,是文明初期,性应该是很开放的;可是,到了程朱理学主导的时候,就彻底变态了。性,万恶了;人正常的欲望都必须压抑,岂不是违背人性!
[孔夫子和儒家第九宗罪] 9,鄙视女性,尤其是性工作者。女性被置于完全从属的地位,“三从”是也。贞节观,看似对女人的尊重,但恰恰是对女人自主支配身体权利的剥夺,也是对人欲的否定。特别是,对于以身体为业的女性,一方面,内心喜欢得不得了,另一方面,却在道德上予以贬低。伪善之极!
[孔子和儒家第10宗罪] 10,不信不敬鬼神。孔子说:子不语乱力鬼神。之后,儒家也一直没给鬼神留位置。但是,人类自身的认识力以及死亡的永恒迷题,使人们不得不求助于神。也就是,有些问题是人力所不能的,必须留给神。其他文明都给神灵预留了位置,儒家留给了人自己。于是造神,神像坍塌,再造再塌!
孔子、其思想以及儒家体系,之于中国,究竟是祸是福?迄今,已经争执了将近百年。帝制时期,是不容争辩的——因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四书五经,是官方规定的教科书。官方定的,谁敢质疑啊!质疑就是异端,就可能被定罪。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即因此被投入监狱。
五四运动,首开全面质疑儒家之风潮。但,儒家的“江山”还是很稳固的。每到摇摇欲坠,就有人重新加固。
为此,我写十个帖子,列举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十宗罪。
[孔夫子和儒家第一宗罪] 1,以“礼”为核心的等级制——君臣、草民,三六九等,各有自己的位置,说到底,就是人和人是不平等的。上层的,有超好待遇;下层的,则只有奉献的义务。今日之特权,依然是孔子遗毒。再,佛教、基督教都是倡导众生平等、众人平等的。所以,孔夫子是人类文明之毒药。此其一。
[孔夫子和儒家第二宗罪] 2,压制其它思想和言论自由。孔子当官没几天,就杀了少正卯。主要原因是少正卯搞异端。孟子与墨家争辩,不说理论如何,说墨家无君无父,禽兽也。这是论辩吗?不是骂街吗?到了汉朝,登峰造极了,董仲舒居然来了个最狠的“独尊儒术”,此后,中国思想界进入了黑箱。
[孔夫子和儒家第三宗罪] 3,个人崇拜和造神。尧舜禹,周公孔子孟子。先不说尧舜禹,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就不止一次地拍孔子的马屁。有说:孔子的学问就像高墙围起来的院子,看不见里边,是因为高;再有说:前后左右,都是孔子的影子的。手法和江湖把戏,有何差别?柏拉图说:爱我师更爱真理!
[孔夫子和儒家第四宗罪] 4,尚古和复古。人类之进步,是顺着时间的河流向前。只有中国,不是向前,倒是向后看。始作俑者,孔夫子。“三代”、尧舜禹、克己复礼,这就使得在中国所有变革,都异常艰难。因为,没有一种进步不是以打破旧的传统为前提的,要是旧的都好,还有什么可进步的,还如何进步啊?
[孔夫子和儒家第五宗罪] 5,蔑视实利。任何社会都是以物质财富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可是,孔孟之流居然对此视而不见,空谈什么“小人喻于利”,将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打入另册。如此带来的基本后果,就是社会的整体上的伪善——想要利,还不敢公开地追求利益,怎么办?说一套做一套!伪善之根,在此。
[孔夫子和儒家第六宗罪] 6,轻视体力劳动。“劳心劳力”理论,将社会分成两个等级:动手的和不动手的。不动手的,不直接创造财富的,高人一等;真正的劳动者却处于被轻视、甚至被忽视的地步。欧洲日本都没这个毛病,都以“做出来”为上。儒家空谈“大同世界”直到和谐社会,始终没落实,与此密切相关。
[孔夫子和儒家第七宗罪] 7,鄙视其他民族和文明。凡中国的,都是好的。其它民族和国家,都是“蛮夷之邦”,是野蛮的、不文明的。此遗毒,于今尤深。顽固地拒绝世界上主流文明,死抱着“中国特色”。凡自己不认同、不喜欢的,只要贴上“外国西方”的标签,就算是定了死罪。古有蛮夷,今有西方,同理也。
[孔夫子和儒家第八宗罪] 8,违背和灭绝人性。色、性,人之大欲也,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失去男欢女爱,还有人类吗?还有中国人吗?可是,孔夫子——孔子那个时代,是文明初期,性应该是很开放的;可是,到了程朱理学主导的时候,就彻底变态了。性,万恶了;人正常的欲望都必须压抑,岂不是违背人性!
[孔夫子和儒家第九宗罪] 9,鄙视女性,尤其是性工作者。女性被置于完全从属的地位,“三从”是也。贞节观,看似对女人的尊重,但恰恰是对女人自主支配身体权利的剥夺,也是对人欲的否定。特别是,对于以身体为业的女性,一方面,内心喜欢得不得了,另一方面,却在道德上予以贬低。伪善之极!
[孔子和儒家第10宗罪] 10,不信不敬鬼神。孔子说:子不语乱力鬼神。之后,儒家也一直没给鬼神留位置。但是,人类自身的认识力以及死亡的永恒迷题,使人们不得不求助于神。也就是,有些问题是人力所不能的,必须留给神。其他文明都给神灵预留了位置,儒家留给了人自己。于是造神,神像坍塌,再造再塌!
儒家思想是對社會秩序的規範,草民必須無條件服從村長,村長服從鄉長,鄉長服從縣長,縣長服從市長,市長服從省長,省長服從國務院,國務院服從中央政治局,建立金字塔一樣的政權結構。強調君權、父權與夫權神聖不可侵犯,否則就是犯上作亂、忤逆長輩、不守婦道。在西語中同樣是uncle,在支那國還要分伯父、叔父、姑父、姨父、舅父,尊卑貴賤一點也不能亂。
而西方的基督教義,承認每一個人的靈魂皆由上帝所創,故在上帝面前,每一關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平民可以辱罵總統批評議員,即使是父子之間,兒子有做得不對的,你也只能用你的愛心去耐心教育他,而沒有權力簡單粗暴的打罵他。
如果父子之間都沒有平等,你能和你的鄰居平等嗎?你能和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平等嗎?至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是一句騙人的鬼話,沒有權力或金錢時就人人平等,有了權力,撞死了人可以叫囂“我爸是李剛",判了死刑可以立功減刑......
所以以我的愚見,即使某天共匪被消滅掉,只要支那人腦子裏儒家的思想不根除掉,取代共匪的新政權,不出3代,又會陷入興盛衰亡的輪回......
不要說臺灣也是儒家思想爲什麼可以民主化,陳水扁是民選的總統,貪污抓進去了。如果說是馬英九政府的政治迫害,如今蔡英文執政4年多了,也沒提過要給陳前總統平反。馬英九清廉是因爲他本人學的是美國的法律,蔡英文不貪污,除了她是英國培養的博士還有更簡單的原因:她沒有孩子。知道皇上爲什麼要寵幸沒有陰莖的太監嗎?如果太監謀反了,皇位傳給誰呢?臺灣今天暫時民主了,你能保證3代以後還能繼續民主嗎?
只有信仰了基督新教才是民主的保障。拉美多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非洲多是法國的殖民地,這些國家大多是信奉天主教的,而天主教的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架構,雖然非洲和拉美國家三權分離搞得像模像樣,但最終免不了掉入貪污的陷阱。
而西方的基督教義,承認每一個人的靈魂皆由上帝所創,故在上帝面前,每一關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平民可以辱罵總統批評議員,即使是父子之間,兒子有做得不對的,你也只能用你的愛心去耐心教育他,而沒有權力簡單粗暴的打罵他。
如果父子之間都沒有平等,你能和你的鄰居平等嗎?你能和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平等嗎?至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是一句騙人的鬼話,沒有權力或金錢時就人人平等,有了權力,撞死了人可以叫囂“我爸是李剛",判了死刑可以立功減刑......
所以以我的愚見,即使某天共匪被消滅掉,只要支那人腦子裏儒家的思想不根除掉,取代共匪的新政權,不出3代,又會陷入興盛衰亡的輪回......
不要說臺灣也是儒家思想爲什麼可以民主化,陳水扁是民選的總統,貪污抓進去了。如果說是馬英九政府的政治迫害,如今蔡英文執政4年多了,也沒提過要給陳前總統平反。馬英九清廉是因爲他本人學的是美國的法律,蔡英文不貪污,除了她是英國培養的博士還有更簡單的原因:她沒有孩子。知道皇上爲什麼要寵幸沒有陰莖的太監嗎?如果太監謀反了,皇位傳給誰呢?臺灣今天暫時民主了,你能保證3代以後還能繼續民主嗎?
只有信仰了基督新教才是民主的保障。拉美多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非洲多是法國的殖民地,這些國家大多是信奉天主教的,而天主教的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架構,雖然非洲和拉美國家三權分離搞得像模像樣,但最終免不了掉入貪污的陷阱。
首先要搞清楚儒家是什麼。儒家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儒家思想形成的先秦時期,這時的原始儒家思想是一種封建多國體系下產生出的保守派政治倫理思想。
第二個是漢到唐,儒家思想被大一統帝國拿來竄改利用為官方意識形態。
第三個是宋以後,也就是西方說的“新儒學”出現的時期。這時期儒家有兩面性,一是繼續被大一統王朝當作官方意識形態,但更重要的是儒家被南方諸夏各民族利用,大儒都是南方各民族人。新儒學本質上是諸夏各民族的知識分子打著紅旗反紅旗,利用和發展帝國的意識形態來維護本民族的利益。但是新儒學是侷限的,因為首先這些知識分子本身也是帝國體系內部的人,他們不能也不想從根本上打破這個體系,所以就造成新儒學的思想有很多,或者容易造成很多矛盾。比如說三綱的概念,本來朱熹的解釋確實是限制君權的意思,但是許衡的解釋就變成“君知君道,臣知臣道,则君臣各得其所矣;父知父道,子知子道,则父子各得其所矣;夫知夫道,婦知婦道,则夫婦各得其所矣。”這就很容易被帝國拿來利用了,而事實上也是這樣,比如朱熹在世的時候被打壓,在明清就被重新解釋成官方哲學。現在那些沐猴而冠的“新儒家”本質上也就是想要把儒家重新發明成大一統帝國的官方哲學而已。
所以說現在我們對待儒家,首先應該要正名,就像孔子是魯國人不是中國人一樣,朱熹是閩人,陸九淵是贛人,陳獻章是粵人,王陽明是吳越人,王艮是江淮人,王夫之是湘人,他們也都不是中國人。不要再使用“宋明理學”一類大一統名詞,而應該用閩學,贛學等,它們和朝鮮儒學,日本儒學對等。諸夏各民族都應該重新整理本民族的思想傳統。其次,關於具體的儒家學說,有關基層宗族社會建構和個人修養的部分都可以發揚,其他的就沒必要了,特別是為大一統帝國服務的“經世致用”一類東西必須摒棄。
第一個是儒家思想形成的先秦時期,這時的原始儒家思想是一種封建多國體系下產生出的保守派政治倫理思想。
第二個是漢到唐,儒家思想被大一統帝國拿來竄改利用為官方意識形態。
第三個是宋以後,也就是西方說的“新儒學”出現的時期。這時期儒家有兩面性,一是繼續被大一統王朝當作官方意識形態,但更重要的是儒家被南方諸夏各民族利用,大儒都是南方各民族人。新儒學本質上是諸夏各民族的知識分子打著紅旗反紅旗,利用和發展帝國的意識形態來維護本民族的利益。但是新儒學是侷限的,因為首先這些知識分子本身也是帝國體系內部的人,他們不能也不想從根本上打破這個體系,所以就造成新儒學的思想有很多,或者容易造成很多矛盾。比如說三綱的概念,本來朱熹的解釋確實是限制君權的意思,但是許衡的解釋就變成“君知君道,臣知臣道,则君臣各得其所矣;父知父道,子知子道,则父子各得其所矣;夫知夫道,婦知婦道,则夫婦各得其所矣。”這就很容易被帝國拿來利用了,而事實上也是這樣,比如朱熹在世的時候被打壓,在明清就被重新解釋成官方哲學。現在那些沐猴而冠的“新儒家”本質上也就是想要把儒家重新發明成大一統帝國的官方哲學而已。
所以說現在我們對待儒家,首先應該要正名,就像孔子是魯國人不是中國人一樣,朱熹是閩人,陸九淵是贛人,陳獻章是粵人,王陽明是吳越人,王艮是江淮人,王夫之是湘人,他們也都不是中國人。不要再使用“宋明理學”一類大一統名詞,而應該用閩學,贛學等,它們和朝鮮儒學,日本儒學對等。諸夏各民族都應該重新整理本民族的思想傳統。其次,關於具體的儒家學說,有關基層宗族社會建構和個人修養的部分都可以發揚,其他的就沒必要了,特別是為大一統帝國服務的“經世致用”一類東西必須摒棄。
好惡心
東方哲學的敘述體系和支那語言文化的缺乏邏輯
會衍生出一大堆這種類似的問題:
give me a break
早期的這幫人對一些東西的論述,
加上文言文的模糊不精確和稀泥似是而非,propganda形式的教條,當然隨便摘個直言片語都可以往西方的各種主義上靠了
但是,西方哲學的系統性體系,和邏輯的發展,才是形成完整且reasonable的理論的關鍵,然後才成為了建立國家社會的building block, 緊緊一些被截取出來敘述模糊,連理解解釋都可以有多個不同版本的東西,連debate都會有諸多歧意, 頂多被稱為wisedom, 不是theory,
所以這些所謂先哲也有一大堆前後邏輯矛盾的車咕嚕話
所以有必要去費勁心思研究一些只言片語來證明可能擁有類似思想的中華文化的先進性???
跑題了
我的重點是,中國古代的這些哲學思想,即使有一些片段很advance和西方類似,因為整個敘述體系的不夠economic 沒有系統性的邏輯,已經失去研究發展來建立起一整套和西方對立的文明體系的價值
therefore, 這些老人說再多話,寫再多古典著作, 反映在國家社會治理上影響就是: 統治者會選擇*最簡單粗暴低智商的*專制制度.
why bother?
who gives a fuck about a few random words said by thousand years old men???
東方哲學的敘述體系和支那語言文化的缺乏邏輯
會衍生出一大堆這種類似的問題:
个人认为原始儒家的思想非常接近休谟、斯密代表的苏格兰启蒙主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强调的不可知论、案例法、经验主义、演化论、博雅教育、责任伦理、消极自由、对变革的审慎态度、自由市场等等主张,都能在儒家经学中找到对应的内容。
其思想气质酷似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休谟、斯密、伯克、联邦党人、托克维尔意义上的古典自由主义者。
give me a break
早期的這幫人對一些東西的論述,
加上文言文的模糊不精確和稀泥似是而非,propganda形式的教條,當然隨便摘個直言片語都可以往西方的各種主義上靠了
但是,西方哲學的系統性體系,和邏輯的發展,才是形成完整且reasonable的理論的關鍵,然後才成為了建立國家社會的building block, 緊緊一些被截取出來敘述模糊,連理解解釋都可以有多個不同版本的東西,連debate都會有諸多歧意, 頂多被稱為wisedom, 不是theory,
所以這些所謂先哲也有一大堆前後邏輯矛盾的車咕嚕話
所以有必要去費勁心思研究一些只言片語來證明可能擁有類似思想的中華文化的先進性???
跑題了
我的重點是,中國古代的這些哲學思想,即使有一些片段很advance和西方類似,因為整個敘述體系的不夠economic 沒有系統性的邏輯,已經失去研究發展來建立起一整套和西方對立的文明體系的價值
therefore, 這些老人說再多話,寫再多古典著作, 反映在國家社會治理上影響就是: 統治者會選擇*最簡單粗暴低智商的*專制制度.
why bother?
who gives a fuck about a few random words said by thousand years old men???
我觉得,不要看它主张什么,要看它为什么这么主张。
1.儒家的核心,其实是孔子“克己复礼”的“礼”。其余主张,都是因礼设教。
礼的内容,就是三礼(包括历代权威注释)的内容。当然,五经都可以作为参考。
是一套具体主张。它解释了秩序的起源的,划分了人的等级。
2.礼才是根本,是儒生区别于其它学派的根本。
孔子讨厌“礼崩乐坏”,曾经因为季孙氏舞八侑而出走。有些人觉得他不会为这种“小事”出走,解释了一大堆阴谋之类的。但对于儒家来说,这不是小事。这是根本之论。孔子的表态,是他的政治学说的表态。
季孙氏失礼,是无道。孔子对他寄望很深,在小事上宽容了。但季孙氏舞八侑,干犯到天子,礼的核心,所以不能容忍了。
又比如子见南子。子路为什么不满,为什么这件事要记录下来?不是因为后世的种种桃色揣测,就是因为这件事不符合礼。
圣人要解释。圣人犯错也要认错。因为礼是不可以侵犯的。
3.近代以来,有些想要继先圣之言的人,把礼的内容挖空了。说孔子并没有说什么是礼,礼只是一套泛泛之谈,一种寄托。
我以前就是被这些言论迷惑,以为儒家是述而不作,只讲包含着我们中国智慧的“朴素却深刻的大道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礼的内容具体而微,一直就在五经里边。一直在我看不进去,以为不太重要的《礼记》《周礼》《仪礼》里边。是中学历史教科书讲过,但刻意不和儒家联系起来的内容。
4.儒家的礼的核心,是宗法制和封建制。儒家的所有制度,都是根据这两者的核心建立的。先王之道,就是周礼之道。
孔子数次入洛,就是为了研究周礼。他亲口说的:吾从周。
宗法制,大宗小宗制。天子娶妇,生下嫡子。嫡长子为嗣子。其家族为大宗。天子的其他妃子生下庶子。这些庶子和其他嫡子一起,建立的家族叫小宗。从天子以至于庶人,以此类推。
封建制。天子分封自己的子侄兄弟,树立诸侯,以屏藩周。爵分五等。诸侯分封自己的子侄兄弟为大夫。大夫的子侄兄弟是士。士以下为庶人。
天子为天下大宗,诸侯为小宗。诸侯为大夫大宗,大夫为小宗。大夫为士大宗,士为小宗。
在这个基础上,有宗族、姻亲等人伦关系。有君臣父子夫妇等等级关系。
天子建立天子的礼仪,依次降等到诸侯、卿、大夫、士、庶人。
天子铺展自己的亲戚关系,依次延及诸侯、卿、大夫、士、庶人。
5.所以儒家是以等级和血缘关系关系的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为原点,发展出来的理论和制度。
其它内容都是不重要的。只是在这个制度上的展开。历代儒家宗师,都以精通礼制出名。不读史,不学习其它学问,可以是儒生。但不习礼,一定不是儒生。
6.孔子要复礼,从周,就是要用周礼来建立他理想的社会。
他理想的社会,是君臣父子夫妇各有秩序,从天子开始,按照一套稳定的等级制度,出生、吃饭、睡觉、祭祀、婚嫁、出仕、社交、生子、死亡……都按照各自等级的制度生活。国家也按照自己的等级,祭祀、开战、养育百姓。
7.这就是一套非常落后的繁琐的理想化的制度。儒家的所有政治理想,都是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稳定的等级社会而展开的。
而且因为儒家的秩序,依赖于臣对君、子对父、妇对夫的依附和服从。所以他们的道德观念,实际上就是对怎么服从,什么样的服从才是好的服从的解释。
儒家学者天然有这个倾向。
当然,他们也谈上位者的责任。但他们只谈责任,不谈约束。所以董仲舒把天人感应拿出来。一方面是解释天子受命于天的合法性,一方面是给天子上个笼头。
但很快,出于忠君之义为天子挡灾,就成了丞相的责任。
1.儒家的核心,其实是孔子“克己复礼”的“礼”。其余主张,都是因礼设教。
礼的内容,就是三礼(包括历代权威注释)的内容。当然,五经都可以作为参考。
是一套具体主张。它解释了秩序的起源的,划分了人的等级。
2.礼才是根本,是儒生区别于其它学派的根本。
孔子讨厌“礼崩乐坏”,曾经因为季孙氏舞八侑而出走。有些人觉得他不会为这种“小事”出走,解释了一大堆阴谋之类的。但对于儒家来说,这不是小事。这是根本之论。孔子的表态,是他的政治学说的表态。
季孙氏失礼,是无道。孔子对他寄望很深,在小事上宽容了。但季孙氏舞八侑,干犯到天子,礼的核心,所以不能容忍了。
又比如子见南子。子路为什么不满,为什么这件事要记录下来?不是因为后世的种种桃色揣测,就是因为这件事不符合礼。
圣人要解释。圣人犯错也要认错。因为礼是不可以侵犯的。
3.近代以来,有些想要继先圣之言的人,把礼的内容挖空了。说孔子并没有说什么是礼,礼只是一套泛泛之谈,一种寄托。
我以前就是被这些言论迷惑,以为儒家是述而不作,只讲包含着我们中国智慧的“朴素却深刻的大道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礼的内容具体而微,一直就在五经里边。一直在我看不进去,以为不太重要的《礼记》《周礼》《仪礼》里边。是中学历史教科书讲过,但刻意不和儒家联系起来的内容。
4.儒家的礼的核心,是宗法制和封建制。儒家的所有制度,都是根据这两者的核心建立的。先王之道,就是周礼之道。
孔子数次入洛,就是为了研究周礼。他亲口说的:吾从周。
宗法制,大宗小宗制。天子娶妇,生下嫡子。嫡长子为嗣子。其家族为大宗。天子的其他妃子生下庶子。这些庶子和其他嫡子一起,建立的家族叫小宗。从天子以至于庶人,以此类推。
封建制。天子分封自己的子侄兄弟,树立诸侯,以屏藩周。爵分五等。诸侯分封自己的子侄兄弟为大夫。大夫的子侄兄弟是士。士以下为庶人。
天子为天下大宗,诸侯为小宗。诸侯为大夫大宗,大夫为小宗。大夫为士大宗,士为小宗。
在这个基础上,有宗族、姻亲等人伦关系。有君臣父子夫妇等等级关系。
天子建立天子的礼仪,依次降等到诸侯、卿、大夫、士、庶人。
天子铺展自己的亲戚关系,依次延及诸侯、卿、大夫、士、庶人。
5.所以儒家是以等级和血缘关系关系的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为原点,发展出来的理论和制度。
其它内容都是不重要的。只是在这个制度上的展开。历代儒家宗师,都以精通礼制出名。不读史,不学习其它学问,可以是儒生。但不习礼,一定不是儒生。
6.孔子要复礼,从周,就是要用周礼来建立他理想的社会。
他理想的社会,是君臣父子夫妇各有秩序,从天子开始,按照一套稳定的等级制度,出生、吃饭、睡觉、祭祀、婚嫁、出仕、社交、生子、死亡……都按照各自等级的制度生活。国家也按照自己的等级,祭祀、开战、养育百姓。
7.这就是一套非常落后的繁琐的理想化的制度。儒家的所有政治理想,都是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稳定的等级社会而展开的。
而且因为儒家的秩序,依赖于臣对君、子对父、妇对夫的依附和服从。所以他们的道德观念,实际上就是对怎么服从,什么样的服从才是好的服从的解释。
儒家学者天然有这个倾向。
当然,他们也谈上位者的责任。但他们只谈责任,不谈约束。所以董仲舒把天人感应拿出来。一方面是解释天子受命于天的合法性,一方面是给天子上个笼头。
但很快,出于忠君之义为天子挡灾,就成了丞相的责任。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
長文不能閲
專制不離
尊敬
守禮
序位
權責相等不等於平等
君臣是上下級關係
君臣不只是皇帝與大臣
儒家五倫是指人際中的所有關係
君臣就像老闆與員工,上司與下屬
但老闆員工,上司下屬之間,怎可以講禮教談忠義呢?
父子之間怎可以孝敬呢?
為甚麼要做對傳統父子呢?
該知道生兒育女僅是為父母的個人滿足
就如養寵物,不能飼主不能以我養了你便是我對你有養育之恩而自居,是飼主當有養好的責任。
父母要完成這個自我滿足,誰都不欠你恩情。所以子對父也沒有甚麼本份的。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也相當強調序列
想當然 問責制,罷免便是僭越
服禮教,怎可能不出專權。
人之間也不應存在上下級的社會結構,君君臣臣的狗屁不通。社會中怎可能有上下級呢?你是人我是人,怎麼就你是君我是臣呢。
老闆,也僅是購買員工勞動及服務的消費者。其餘也僅是其間衍生的感情。並不存在這種上下結構。社會的結構是自由的,平等的。
有甚麼你便去問魯迅,魯迅比我懂得多。
(《論語.為政》)
長文不能閲
專制不離
尊敬
守禮
序位
權責相等不等於平等
君臣是上下級關係
君臣不只是皇帝與大臣
儒家五倫是指人際中的所有關係
君臣就像老闆與員工,上司與下屬
但老闆員工,上司下屬之間,怎可以講禮教談忠義呢?
父子之間怎可以孝敬呢?
為甚麼要做對傳統父子呢?
該知道生兒育女僅是為父母的個人滿足
就如養寵物,不能飼主不能以我養了你便是我對你有養育之恩而自居,是飼主當有養好的責任。
父母要完成這個自我滿足,誰都不欠你恩情。所以子對父也沒有甚麼本份的。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也相當強調序列
想當然 問責制,罷免便是僭越
服禮教,怎可能不出專權。
人之間也不應存在上下級的社會結構,君君臣臣的狗屁不通。社會中怎可能有上下級呢?你是人我是人,怎麼就你是君我是臣呢。
老闆,也僅是購買員工勞動及服務的消費者。其餘也僅是其間衍生的感情。並不存在這種上下結構。社會的結構是自由的,平等的。
有甚麼你便去問魯迅,魯迅比我懂得多。
中国人喜欢的【平等】才是他们近代苦难的来源。然后共产党学者告诉不学无术的中国流民都是儒家的【专制】害了你们。
没有给儒家洗地的意思。但是儒家秩序确实能保持东亚社会稳定运转。和沙里亚法、民主制度作用类似,什么样的土地长出什么样的果子。
无产阶级最喜欢公有制和人人平等,于是他们连器官都是共产党的叻,这很德匹下。
英国或者日本的平民是不会认为自己和王室成员平等的。
信仰面前人人平等是没有问题的,法律和科学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也没问题。但是法律和科学知识依然脱胎于宗教。
法国和俄国要求人人平等把皇帝杀掉后就成为共产主义的试验场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保证人人平等,然后中国人就发现等待他们的其实是极权社会。剥夺掉他们的一切就人人平等了。
没有给儒家洗地的意思。但是儒家秩序确实能保持东亚社会稳定运转。和沙里亚法、民主制度作用类似,什么样的土地长出什么样的果子。
无产阶级最喜欢公有制和人人平等,于是他们连器官都是共产党的叻,这很德匹下。
英国或者日本的平民是不会认为自己和王室成员平等的。
信仰面前人人平等是没有问题的,法律和科学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也没问题。但是法律和科学知识依然脱胎于宗教。
法国和俄国要求人人平等把皇帝杀掉后就成为共产主义的试验场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保证人人平等,然后中国人就发现等待他们的其实是极权社会。剥夺掉他们的一切就人人平等了。
開文引用了很多古書,去證明儒家是善良有禮的。事實上並沒有錯,但先考慮兩件事。
共產主義我們去研究,也一樣是善良有禮,並沒有分別。
然後帶出我們的第二點,就是儒家存在裡文化。並不是外儒內法那種裡文化,而是跟儒家並存,靠儒家思想生存下去的裡文化。魯迅曾經在狂人日記諷刺過這種現像,仁義道德的字裡行間,卻是吃人的文化。
有人曾說過,黨就好像空氣一樣,它無處不在但你不會察覺它存在。儒家是相似但卻更無處不在。它跟共產主義有其相似性,就是它們在現實上是行不通的。不是相信儒家就是亡國,而是儒家並不能作為一個治國藍圖來使用。
好像說,儒家並不認同懲罰,反而教化的用處。人之初,本來就性本善。只是現實地看,這是不可能的,人類更多是被恐懼和痛苦所控制而不是良知。歷史上,儒家教育最失敗的學生就是各朝的皇帝,儒家從來都不能令他們改過向善。
同樣地,對平民的效用也是甚微。好像說,一個人殺人搶貨了,你跟他講這是不對的,讓他上儒家思想學習班,天天上課。他學成了,他會不會同操故業?有些人會,有些人會。但即使大多數人成功是沒用,社會承受不起少數人產生的混亂。他們需要一個更實際,更肯定更系統的作法,那當然變成監獄,甚至是使用酷刑的監獄。
這當然會問,為何儒家不阻止跟自己思想完全相反的把戲?有些人喜歡用「外儒內法」這種叫法,但實際上所謂法也不過是一種對儒家無能的臨時應變方法,而不是真的有系統的思想體系。最大的證據就是歷代並沒有儒家學者為酷刑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寫書著文。(至少我不知道有)這可以是說一個公開的秘密;儒家學者知道不對,但同時卻被迫依賴它們。沒有這種黑暗的裡文化,儒家光麗的表文化就會崩潰。當日孔丘四處求官,但各王國的統治者並沒有重用他,其實就應該多少看出端倪。諸王並不認為他的學說有現實的執行力。
一個文化之下有裡文化或次文化,本身就是情理不過之事。但這個黑暗的裡文化的形成,卻是因為儒家的空洞所造成,它代表住儒家在現實世界而不是紙上世界的無力。變成它是一個儒家無法批評反對的東西。直白一點就是「你說我做得不對,但起因卻是你做得不好。我的方法有利有害,而你的方法根本無效」。
在這裡,想再次強調,這個裡文化並不是真的是自成一系的文化。每個朝代,每群人,每個村子都可以形成各自的裡文化,但最終也必然變成極權主義。到這裡,回頭看看共產主義,會發現它們的發展可說是驚人地相似。沒有一個共產政權最後不是極權主義,因為那是必然而無法改變的一條路。
一個良好思想>缺乏現實執行力>依賴執行者各自的黑暗法子>形成的裡文化,不會受到批評,因為它們是革命者,改變者>執行者的權力沒有被文化和習俗所約束而開始漲大>最終他變成了獨裁者。
到這裡,唯一方法就是直接承認儒家是有缺憾的,它必須跟其他東西結合去形成一個完整文化,例如用它跟軍人文化和佛教三合一而成的日本武士道。我從不認為儒家應該被推翻,它更需要是把它的思想體系變得完整。
共產主義我們去研究,也一樣是善良有禮,並沒有分別。
然後帶出我們的第二點,就是儒家存在裡文化。並不是外儒內法那種裡文化,而是跟儒家並存,靠儒家思想生存下去的裡文化。魯迅曾經在狂人日記諷刺過這種現像,仁義道德的字裡行間,卻是吃人的文化。
有人曾說過,黨就好像空氣一樣,它無處不在但你不會察覺它存在。儒家是相似但卻更無處不在。它跟共產主義有其相似性,就是它們在現實上是行不通的。不是相信儒家就是亡國,而是儒家並不能作為一個治國藍圖來使用。
好像說,儒家並不認同懲罰,反而教化的用處。人之初,本來就性本善。只是現實地看,這是不可能的,人類更多是被恐懼和痛苦所控制而不是良知。歷史上,儒家教育最失敗的學生就是各朝的皇帝,儒家從來都不能令他們改過向善。
同樣地,對平民的效用也是甚微。好像說,一個人殺人搶貨了,你跟他講這是不對的,讓他上儒家思想學習班,天天上課。他學成了,他會不會同操故業?有些人會,有些人會。但即使大多數人成功是沒用,社會承受不起少數人產生的混亂。他們需要一個更實際,更肯定更系統的作法,那當然變成監獄,甚至是使用酷刑的監獄。
這當然會問,為何儒家不阻止跟自己思想完全相反的把戲?有些人喜歡用「外儒內法」這種叫法,但實際上所謂法也不過是一種對儒家無能的臨時應變方法,而不是真的有系統的思想體系。最大的證據就是歷代並沒有儒家學者為酷刑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寫書著文。(至少我不知道有)這可以是說一個公開的秘密;儒家學者知道不對,但同時卻被迫依賴它們。沒有這種黑暗的裡文化,儒家光麗的表文化就會崩潰。當日孔丘四處求官,但各王國的統治者並沒有重用他,其實就應該多少看出端倪。諸王並不認為他的學說有現實的執行力。
一個文化之下有裡文化或次文化,本身就是情理不過之事。但這個黑暗的裡文化的形成,卻是因為儒家的空洞所造成,它代表住儒家在現實世界而不是紙上世界的無力。變成它是一個儒家無法批評反對的東西。直白一點就是「你說我做得不對,但起因卻是你做得不好。我的方法有利有害,而你的方法根本無效」。
在這裡,想再次強調,這個裡文化並不是真的是自成一系的文化。每個朝代,每群人,每個村子都可以形成各自的裡文化,但最終也必然變成極權主義。到這裡,回頭看看共產主義,會發現它們的發展可說是驚人地相似。沒有一個共產政權最後不是極權主義,因為那是必然而無法改變的一條路。
一個良好思想>缺乏現實執行力>依賴執行者各自的黑暗法子>形成的裡文化,不會受到批評,因為它們是革命者,改變者>執行者的權力沒有被文化和習俗所約束而開始漲大>最終他變成了獨裁者。
到這裡,唯一方法就是直接承認儒家是有缺憾的,它必須跟其他東西結合去形成一個完整文化,例如用它跟軍人文化和佛教三合一而成的日本武士道。我從不認為儒家應該被推翻,它更需要是把它的思想體系變得完整。
一方面是历朝结合统治需要所做的改造使得儒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是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持续打倒孔家店以来的刻板偏见。如我爸所说,他是学生的时候论语都没读过甚至连四书五经是什么都不晓得,就跟着人批孔。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数千年来的主意识形态,特别是宋明理学产生之后被确立为官学作为科举的标杆,就必然要结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进行新的改造和阐发,于是就变味了...举个例子说,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朱熹说的很明白,约略类似于禅宗的见性功夫,是修身养性的法子。但是运用到统治上来,朱熹说了算吗?不算的,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是统治者说了算,那不是学问了,那是政治了,更多的百姓接受到的宋明理学,是当时政府想让他们看到的宋明理学。
把政治因素抛开,看儒家的本性看宋明理学道学的本性,是瑰宝,现在不需要宋明理学来维护统治了,渐渐的学术性恢复了,慢慢有了正确的认识,会好的,也就是老话说的“淘尽黄沙始见金”亦或是“自将磨洗认前朝”。
说句题外话...我并不喜欢共产党,但我对马克思主义非常的赞赏。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数千年来的主意识形态,特别是宋明理学产生之后被确立为官学作为科举的标杆,就必然要结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进行新的改造和阐发,于是就变味了...举个例子说,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朱熹说的很明白,约略类似于禅宗的见性功夫,是修身养性的法子。但是运用到统治上来,朱熹说了算吗?不算的,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是统治者说了算,那不是学问了,那是政治了,更多的百姓接受到的宋明理学,是当时政府想让他们看到的宋明理学。
把政治因素抛开,看儒家的本性看宋明理学道学的本性,是瑰宝,现在不需要宋明理学来维护统治了,渐渐的学术性恢复了,慢慢有了正确的认识,会好的,也就是老话说的“淘尽黄沙始见金”亦或是“自将磨洗认前朝”。
说句题外话...我并不喜欢共产党,但我对马克思主义非常的赞赏。
韩非子说 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皆自谓真孔墨
你说的原始儒家只是你的理解,就算你的理解是对的,也不能否认儒家在发展中和法家,阴阳家合流,成为专制主义帮凶,是奴役中国人的思想
你说的原始儒家只是你的理解,就算你的理解是对的,也不能否认儒家在发展中和法家,阴阳家合流,成为专制主义帮凶,是奴役中国人的思想
期盼圣人明君的德治,必然会迎来专制。民主法治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性恶论之上的。
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国陷入了黑格尔所谓的历史的循环的泥沼里,儒家的思想通过皇权及其附庸的解释已经成为了一套为帝制背书的系统,成为了专制独裁的捍卫者,骂骂儒家也没什么不对呀
古人留下的只是框架而已。具体细节不都是留给后人去填的吗。
我对春秋古儒没有意见。我对他们的不孝子孙(叔孙通、董仲舒、朱熹、王阳明)很有意见。这些是真·帝制帮凶。
于是,就算那些古儒们的思想和西方近现代思想家的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他们那未经后人填充的空框架和西方完备的思想体系有的比吗?
我对春秋古儒没有意见。我对他们的不孝子孙(叔孙通、董仲舒、朱熹、王阳明)很有意见。这些是真·帝制帮凶。
于是,就算那些古儒们的思想和西方近现代思想家的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他们那未经后人填充的空框架和西方完备的思想体系有的比吗?
儒家是个很朴素的思想。。。。但不可否认,诸子百家其实都是很平庸的东西,拿到今天作为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不够的。
这点可以看邓晓芒教授的文学和文化三论,这是我认为对中国文化最好的批评作品。这本书比较好的说明了,为啥希腊罗马的文化,留下来可以启蒙,而中国文化转来转去就是表面儒家,内在法家,以至于黑格尔看了点传教士关于中国的资料,就认定中国这个历史和文化,只能陷入循环,不能创造新的东西了额。
这点可以看邓晓芒教授的文学和文化三论,这是我认为对中国文化最好的批评作品。这本书比较好的说明了,为啥希腊罗马的文化,留下来可以启蒙,而中国文化转来转去就是表面儒家,内在法家,以至于黑格尔看了点传教士关于中国的资料,就认定中国这个历史和文化,只能陷入循环,不能创造新的东西了额。
外儒内法才是原因,说白了祸头在法家,法家是主体思想,儒家只是次体思想。
法家就是古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尊强主义、要做人上人、要功利至上,只看军功不看什么道德、公义、贵族身份,所以就一定会不择手段冒取军功,那就是唯利益至上不在乎手段正当性、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儒家讲求的是秩序第一,维护既成规则,公家至上,这个公家当然不同时代、不同的集体指代的对象、范围都不一样,这是表面细枝末叶,本质的根都是守序、忠心、为公。
法家和儒家都讲究等级,儒家是维护既成等级,不看拳头只看现状,就算高等级一方有一天拳头不如低等级一方硬还是照样维护既成等级秩序,不求变,那些维护汉献帝反对曹操的汉臣就是这一类。法家是谁拳头硬谁等级高,并主动维护拳头硬一方的等级利益,看曹操硬气不但跟进曹操,还要充当急先锋狠踩汉献帝几脚。
法家和儒家可以通过一方强势主导另一方退居辅助的方式结合:儒家的忠心、秩序第一由法家的维护强势一方辅助,那就是上下等级分明,秩序井然,阶级固化但各司其职,公义大于私利,但上级大多不会太恶,上下矛盾也就不激烈,想上位的野心家、投机分子也只能被限制在既成秩序下搞动作;反过来法家的的唯强至上主义,配上儒家的维护既成秩序进行辅助,就成了主上不管坏到什么性质,只要他还是主上,下面都会无条件维护,这就是为什么儒家会被看成独裁专制的帮凶。
这就好比血型,A主导O辅助那就是日本社会,O主导A辅助就是中国社会。
法家就是古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尊强主义、要做人上人、要功利至上,只看军功不看什么道德、公义、贵族身份,所以就一定会不择手段冒取军功,那就是唯利益至上不在乎手段正当性、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儒家讲求的是秩序第一,维护既成规则,公家至上,这个公家当然不同时代、不同的集体指代的对象、范围都不一样,这是表面细枝末叶,本质的根都是守序、忠心、为公。
法家和儒家都讲究等级,儒家是维护既成等级,不看拳头只看现状,就算高等级一方有一天拳头不如低等级一方硬还是照样维护既成等级秩序,不求变,那些维护汉献帝反对曹操的汉臣就是这一类。法家是谁拳头硬谁等级高,并主动维护拳头硬一方的等级利益,看曹操硬气不但跟进曹操,还要充当急先锋狠踩汉献帝几脚。
法家和儒家可以通过一方强势主导另一方退居辅助的方式结合:儒家的忠心、秩序第一由法家的维护强势一方辅助,那就是上下等级分明,秩序井然,阶级固化但各司其职,公义大于私利,但上级大多不会太恶,上下矛盾也就不激烈,想上位的野心家、投机分子也只能被限制在既成秩序下搞动作;反过来法家的的唯强至上主义,配上儒家的维护既成秩序进行辅助,就成了主上不管坏到什么性质,只要他还是主上,下面都会无条件维护,这就是为什么儒家会被看成独裁专制的帮凶。
这就好比血型,A主导O辅助那就是日本社会,O主导A辅助就是中国社会。
“儒家”是个毒药,“大一统”是另一款毒药,一般这2个毒药单独服用,都不至于致命,
但是2个毒药叠加一起,毒性加倍,就无可救药了,
但是2个毒药叠加一起,毒性加倍,就无可救药了,
就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为什么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角度去看,当然是为了方便统治了对不对。
不过中国那以后的历史也都表明汉武帝的选择没错,儒家思想就是独裁生长的最好的土壤。
儒家核心是三纲五常。五常先不说,只是一个三纲就规定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秩序。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奠定了家庭的地位以及宗族的秩序基础。君为臣纲则是奠定了国家的地位基础。而且这个君还不是民选的君,而是天选的。
简直是和宗教一样的完美的独裁统治洗脑工具。
不过中国那以后的历史也都表明汉武帝的选择没错,儒家思想就是独裁生长的最好的土壤。
儒家核心是三纲五常。五常先不说,只是一个三纲就规定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秩序。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奠定了家庭的地位以及宗族的秩序基础。君为臣纲则是奠定了国家的地位基础。而且这个君还不是民选的君,而是天选的。
简直是和宗教一样的完美的独裁统治洗脑工具。
得了吧,就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论凭什么不能现在把它批判一番?帝王心术与儒家思想本来就是支那人5000年(迫真)夺权篡位以及稳定统治的基本要求。
儒学本身无罪,不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对整个东亚社会的深刻影响力确实是东亚永远之殇,不深刻批判儒学,向西方看齐,东亚人永远都是全球最痛苦的一批人
儒家垃圾太多太多,虽然真正的儒家思想有一定社会学意义,但正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荼毒,才造成了2000年的封建专制集权,儒家思想是禁锢历代中国人独立思考的思想枷锁,导致千百年来中国人毫无个体独立精神和对生命平等自由价值宇宙关怀的思考,以及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
天天鼓吹儒家经典如何与普世价值没有冲突,那为什么不直接抛弃满身腐臭糟粕的儒家伦理,而直接承袭更深刻更文明更系统更实用更浩瀚无穷的普世价值呢?
天天鼓吹儒家经典如何与普世价值没有冲突,那为什么不直接抛弃满身腐臭糟粕的儒家伦理,而直接承袭更深刻更文明更系统更实用更浩瀚无穷的普世价值呢?
楼主请教一下,千年来民众为何对于性工作者就是辱骂和歧视呢?所谓统治者皆是精英,不可质疑,为何朱元璋就创建了明呢?为何汉族自己所谓的天朝上国,被别人入侵永远都是甩锅呢?还闹出了蒙古人也算中国的一代?满洲人也是汉人的一部分?团结我能理解。土地需要我能理解。但是到现在又自称汉人以外皆蛮夷。又借着人口优势用拳头占领满蒙土地?是不是西伯利亚就是汉人自古以来?俄罗斯不可分割一部分?我不排斥儒家但是要认错,逻辑的错误要承认。不是复制粘贴甩锅!
既然要践行儒家之道就应该解体中国。中国这个存在本身就是反儒家的。
先秦诸子的思想和希腊先哲一样,有它的历史意义。但是如果今天还要到希腊到先秦去找灵感,找实用工具的话,未免有点舍近求远了。就好像牛顿革命以来四百年,科学技术更新换代之快,不会有人还去学习正宗流数法,而不是学习微积分一样。
现在返回去读先秦著作,最多只是像在博物馆里欣赏古代文物一样,感叹古人的智慧。青铜器再好,我们今天也不会去实用了。
回到楼主的话题上来,其实中国自秦以来,外儒内法几乎成了定论。儒家和法家的混合,造成了原子化的中国,人的自由天性被压抑太久了,对一统和专制的崇拜甚至都变成基因的一部分了。
现在返回去读先秦著作,最多只是像在博物馆里欣赏古代文物一样,感叹古人的智慧。青铜器再好,我们今天也不会去实用了。
回到楼主的话题上来,其实中国自秦以来,外儒内法几乎成了定论。儒家和法家的混合,造成了原子化的中国,人的自由天性被压抑太久了,对一统和专制的崇拜甚至都变成基因的一部分了。
儒家本质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制度,为等级制度抹上一层温情的面纱。然而面纱只是面纱,改变不了其吃人的本质。
儒家等级制不需要说多了,左转云,“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在文化上不容许多元主义的存在,强调家长制与集体主义,鼓吹几世同堂,压制个人主义。
法治问题上鼓吹“必也使无讼”(孔子),反对司法独立,甚至反对法治。
民族关系、国际政治上推行“朝贡主义”,自称天朝上国,对于非中华文化民族十分鄙夷,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格格不入。(见沈志华《最后的天朝》)
儒家等级制不需要说多了,左转云,“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在文化上不容许多元主义的存在,强调家长制与集体主义,鼓吹几世同堂,压制个人主义。
法治问题上鼓吹“必也使无讼”(孔子),反对司法独立,甚至反对法治。
民族关系、国际政治上推行“朝贡主义”,自称天朝上国,对于非中华文化民族十分鄙夷,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格格不入。(见沈志华《最后的天朝》)
時政高見說得對。
儒家的初衷本來就是維護專制,維護等級,讓人無條件服從的。無論先秦儒家還是後來的儒家都是。後世的儒家還時刻為異族服務。
為儒家專制開脫的人 肯定是沒看懂儒家。或者是想吹儒,千方百計的洗白。
儒家的初衷本來就是維護專制,維護等級,讓人無條件服從的。無論先秦儒家還是後來的儒家都是。後世的儒家還時刻為異族服務。
為儒家專制開脫的人 肯定是沒看懂儒家。或者是想吹儒,千方百計的洗白。
秦晖管这种现象叫“荆轲刺孔子”。
最有代表的就是河殇派,将中国人遭受的苦难归咎于儒家传统,也就是归咎于孔子。
而真正迫害他们,推行法家制度的是的“秦王”。
荆轲要破坏法家的专制,于是他不去刺杀秦王,反而去刺孔子,刺错了人。
近代也是如此,人们反封建,反旧道德,其实是在反对小共同体本位。
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瓦解了,剩下原子化的个人,迎接中国的就是共产党。
你说封建礼教不自由,要婚姻恋爱自由,结果得到的是“八千湘女上天山”。
多么讽刺。
最有代表的就是河殇派,将中国人遭受的苦难归咎于儒家传统,也就是归咎于孔子。
而真正迫害他们,推行法家制度的是的“秦王”。
荆轲要破坏法家的专制,于是他不去刺杀秦王,反而去刺孔子,刺错了人。
近代也是如此,人们反封建,反旧道德,其实是在反对小共同体本位。
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瓦解了,剩下原子化的个人,迎接中国的就是共产党。
你说封建礼教不自由,要婚姻恋爱自由,结果得到的是“八千湘女上天山”。
多么讽刺。
1.治理主义:培养儒家士大夫,这是事实,从而推导出精英主义的政治观,认为民众是群氓,需要教化。
2.等级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肯定是世袭帝制的拥护者,顶多是批判暴君(作为个人),绝非帝制(作为制度),以现在看来肯定是保守主义。
3.教化与移风易俗:士大夫以德治天下,但德是儒家的德,而非民众的习俗。而移风易俗的思想则为大一统主义定下基础。
4.重礼法制度,轻视奇技淫巧:否定科技,轻视生产,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从客观上被利用为中国人热衷当官的结果。
2.等级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肯定是世袭帝制的拥护者,顶多是批判暴君(作为个人),绝非帝制(作为制度),以现在看来肯定是保守主义。
3.教化与移风易俗:士大夫以德治天下,但德是儒家的德,而非民众的习俗。而移风易俗的思想则为大一统主义定下基础。
4.重礼法制度,轻视奇技淫巧:否定科技,轻视生产,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从客观上被利用为中国人热衷当官的结果。
我也很不解啊!似乎他们根本不知道所有的罪起源于秦制而秦制本身就跟儒家不兼容的。
儒家不就是专制统治思想的理论根基吗,是古人渔民的思想,现代化社会是科学的社会,不再讲那些神神鬼鬼
儒家哲学基于人性本善,法家基于人性本恶,这两种哲学都未能正确的认识人性所以都会招致灾难,统治者用法家统治民众,对民众嘴上是儒家那一套,也就是嘴上说好话,实际干坏事,这两种哲学都是中国古代皇权的根基
是法家 是秦制
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和其他滑稽场面的原因很可能是一样的:
因为中文世界并没有有在公共场捍卫最起码的常识的人,所以,随便舞剑攻击一个幻想中的、更关键是来自一个死魂灵的风车是不会有思想和行动上的任何负担的,无论这个东西是扎根于旧制度的、基于冷冰冰的现实的,还是乌托邦的、从热血的观念中诞生的。
所以这不只是适用于“儒家思想”,同样适用于“自由主义”、“左派理论”。嘴上痛恨着瓦房店,却做着即便在瓦房店事业中也是最卑劣的一种。
因为中文世界并没有有在公共场捍卫最起码的常识的人,所以,随便舞剑攻击一个幻想中的、更关键是来自一个死魂灵的风车是不会有思想和行动上的任何负担的,无论这个东西是扎根于旧制度的、基于冷冰冰的现实的,还是乌托邦的、从热血的观念中诞生的。
所以这不只是适用于“儒家思想”,同样适用于“自由主义”、“左派理论”。嘴上痛恨着瓦房店,却做着即便在瓦房店事业中也是最卑劣的一种。
楼主看来对儒家很了解啊,
那能不能找两类例子出来
1:儒家因为对皇帝(施政方针之类)不满,所以要杀了皇帝的例子。不是那些评价前朝造反的例子。
2:儒家因为对皇帝(施政方针之类)不满,所以要杀了自己或者说是以死相逼的例子。
前一个我印象里就没有。那种自己皇帝已经被新皇帝推翻,然后忠于老皇帝的不算哦。
后一种情况简直多到数不清。
别掉书包的找那些文句,光一个“三纲五常”你就能找到完全不同的解释出来,然后不同的地方都说这个是儒家,这别人怎么反驳你?变色龙随时解释肯定没意思,看看这帮儒家做了什么不比什么都强么?
那能不能找两类例子出来
1:儒家因为对皇帝(施政方针之类)不满,所以要杀了皇帝的例子。不是那些评价前朝造反的例子。
2:儒家因为对皇帝(施政方针之类)不满,所以要杀了自己或者说是以死相逼的例子。
前一个我印象里就没有。那种自己皇帝已经被新皇帝推翻,然后忠于老皇帝的不算哦。
后一种情况简直多到数不清。
别掉书包的找那些文句,光一个“三纲五常”你就能找到完全不同的解释出来,然后不同的地方都说这个是儒家,这别人怎么反驳你?变色龙随时解释肯定没意思,看看这帮儒家做了什么不比什么都强么?
因為儒家很適合正當化專制,而且不只是國家級別的專制,還可以無處不專制
一句長幼序,害了中國不算還一併坑害日韓至今。年功序列、前輩合法霸凌後輩、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多少孩子因為這句話,被『興趣』、被『志願』?
就憑這一句話?
還有女性應該從父、從夫、從子?
不看人的意見本身是否合理,就看提意見的人是不是長輩是不是男性,你是後輩你就該聽前輩的哪怕前輩是錯誤的,你是女的你就該聽男的哪怕男的是錯誤的…………?
孔子也是千年以前的人物了,我們自然不能指望他思想有多先進,拿現在人的觀念看待孔子也是耍流氓
但是既然他的思想已經過時了,那還抱著一塊腐肉當成美食硬逼人吃,就是你不對了
一句長幼序,害了中國不算還一併坑害日韓至今。年功序列、前輩合法霸凌後輩、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多少孩子因為這句話,被『興趣』、被『志願』?
就憑這一句話?
還有女性應該從父、從夫、從子?
不看人的意見本身是否合理,就看提意見的人是不是長輩是不是男性,你是後輩你就該聽前輩的哪怕前輩是錯誤的,你是女的你就該聽男的哪怕男的是錯誤的…………?
孔子也是千年以前的人物了,我們自然不能指望他思想有多先進,拿現在人的觀念看待孔子也是耍流氓
但是既然他的思想已經過時了,那還抱著一塊腐肉當成美食硬逼人吃,就是你不對了
秦晖的《周秦之变》明确分析了这些专制成分几乎都来源于法家。现代人有儒家=专制这种思想无非是因为毛腊肉自以为是马克思+秦始皇,继续悄悄用法家,把儒表法里改成了马表法里,把屎盆子往儒家上扣而已。

历来各个封建王朝都是儒家、法家结合来用,儒家用来安民,法家用以治民,所谓恩威并用。虽然两家思想各有缺陷,但不一定需要完全否定他们。
原教旨的儒家思想更类似于柏拉图的政治理想,希望贤人/哲学王治国。中国专制制度明面上推崇儒家思想,其实是仅仅推崇儒家思想里的“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社会尊卑等级秩序,至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义”,则是在多数情况下被完全忽视的。其实,中国将近三千年的专制制度,多数情况下其仍是法家的“法、术、势”那一套,所以才会有“百代皆行秦法”一说。概括说,就是“外儒内法,济之以刑”
儒家不是罪魁祸首,成猪(程朱)理学才是。成猪理学是与儒家的原教旨谬误千里的伪儒家,或者说根本算不上儒家。退一万步说,即便儒家就是成猪理学,那今天专制现状也绝对不是儒家造成的,同样是华人社会的台湾香港,就不是专制,而且民主制度运作的很好,即便是新加坡也起码可以称为法制,也绝对谈不上专制。
所以说,中国现在的专制制度谁也怪不到,只能怪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是共产党。
所以说,中国现在的专制制度谁也怪不到,只能怪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是共产党。

已隐藏
后人无论用什么学说都是自我再解释,韩国人还打着基督教的旗号搞邪教呢。看看平时流传的,课本上教的,到处是断章取义的只言片语,孔子时代连封建都是早期,他哪儿知道共产主义的幽灵会飘过来。
恰恰相反,在中国历史上儒学昌盛的时代,皇权反而很弱势。比如宋朝明朝,看看现在热播的剧《清平乐》,宋仁宗天天被一帮士大夫怼,无比憋屈。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在无时无刻的在和儒家士大夫们做斗争,被认为专制的皇帝,都是强势皇帝,而且人数很少。 大部分的还是弱势皇帝。
儒家讲究的是本分,君君臣臣。 它在一定程度上会维护君权, 但是,当皇帝做了不该他们做的事的时候,士大夫们一样会出来反对。
所以儒家其实是一种中庸的思想,它既维护君权,也同时限制君权。
毛为什么要反孔老二?不就是觉得这种思想会限制自己的权力吗。
儒家讲究的是本分,君君臣臣。 它在一定程度上会维护君权, 但是,当皇帝做了不该他们做的事的时候,士大夫们一样会出来反对。
所以儒家其实是一种中庸的思想,它既维护君权,也同时限制君权。
毛为什么要反孔老二?不就是觉得这种思想会限制自己的权力吗。
批儒没有一毛钱价值,吹儒也没有一毛钱价值,都是虚假的意识形态笔仗,用以转移斗争视野,或者掩盖真实目的
因為現在的儒家不是原本的儒家
現在的佛教也不是當初的佛教
只看到現在的狀況的人,自然無法相信這東西一開始長的樣子,和現在完全不一樣
當儒家被統治者選為國學的時候,有利於統治者的部份被放大、稱讚,不利於統治者的被忽略、遮掩,長期下來早就成為中國特色的帝王用的愚民學了
現在的佛教也不是當初的佛教
只看到現在的狀況的人,自然無法相信這東西一開始長的樣子,和現在完全不一樣
當儒家被統治者選為國學的時候,有利於統治者的部份被放大、稱讚,不利於統治者的被忽略、遮掩,長期下來早就成為中國特色的帝王用的愚民學了
先秦儒家的问题是,他们他尊重自由人权这些东西了。这在那个时代太超前。
听听秦晖的《周秦之变》讲座,就知道为什么了。
法家就是军国主义者,污名化儒家那是出道的绝活,甚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都是法家说的,跟儒家没一毛关系。
民众奴性之根完全是法家种下的,除了王,其他人都不是人,其他道理也都不算道理。你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取悦王,做舔狗和宠臣,但你就算靠得再近,追根究底也只是王的狗,该扔你你不能有丝毫不满还得谢主隆恩。
说到底坚信人性本恶的就是那个能把坏事做绝的。为了怕追责,战狼外交就能先倒打一耙,罔顾最基本的做人是非。
只能说恶臭飘香几千年,腊肉不入土这噩梦就醒不了。
法家就是军国主义者,污名化儒家那是出道的绝活,甚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都是法家说的,跟儒家没一毛关系。
民众奴性之根完全是法家种下的,除了王,其他人都不是人,其他道理也都不算道理。你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取悦王,做舔狗和宠臣,但你就算靠得再近,追根究底也只是王的狗,该扔你你不能有丝毫不满还得谢主隆恩。
说到底坚信人性本恶的就是那个能把坏事做绝的。为了怕追责,战狼外交就能先倒打一耙,罔顾最基本的做人是非。
只能说恶臭飘香几千年,腊肉不入土这噩梦就醒不了。
儒家是中国支那文化的代名词。
至于孔孟人家儒家本源的思想,跟今天中国人模模糊糊认知的儒家,是不是同一个东西,根本不重要。
中国人已经把儒家放入很多大便,搅成一锅大便水了。
为什么我非要把水中的大便过滤干净,然后证明说,你看这水也很清澈啊。
我没那闲工夫,我只会把整个大便水都倒掉,我管它里面原来是什么水。
至于孔孟人家儒家本源的思想,跟今天中国人模模糊糊认知的儒家,是不是同一个东西,根本不重要。
中国人已经把儒家放入很多大便,搅成一锅大便水了。
为什么我非要把水中的大便过滤干净,然后证明说,你看这水也很清澈啊。
我没那闲工夫,我只会把整个大便水都倒掉,我管它里面原来是什么水。
认为儒家是中国专制之源者私以为都过于武断片面。对利于专制之事拿来用之便是,至于是不是儒家,是否真的合乎孔子之思想却不甚关心,对外则称是“儒家的发展”。比以共产党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复兴传统文化”,有名无实,“利、驭熏心”罢,实不关二者本初之说矣
然而中國的專制統治者往往是把法家化的儒家拿出點有利於統治的方面大肆宣傳推廣。
儒家只是化妆品。
执着于化妆品的,按照中国传统标准,要么是女人,要么是兔儿爷。
执着于化妆品的,按照中国传统标准,要么是女人,要么是兔儿爷。
把儒家和自由主义联系起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所谓天赋人权,而不是像主楼的例子里一样,由皇帝赋予人的权利。
至于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叫做平等,你问问周围的女性朋友,看看她们答应吗?
也不要为程朱理学洗白,说他们是被当时的统治者利用,朱熹是亲自做过官,在任内推行过禁止寡妇改嫁的政策的。
男性能再娶,女性不能改嫁,这就是你眼里的平等?
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所谓天赋人权,而不是像主楼的例子里一样,由皇帝赋予人的权利。
至于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叫做平等,你问问周围的女性朋友,看看她们答应吗?
也不要为程朱理学洗白,说他们是被当时的统治者利用,朱熹是亲自做过官,在任内推行过禁止寡妇改嫁的政策的。
男性能再娶,女性不能改嫁,这就是你眼里的平等?
鲁迅就骂了,不是等到批孔时候。确实有毒,如果不是,117元素或者周期就是5000文明的产物了,至少数理化占有一点点。
看怎么解读了。反正把人简单二元地划分为君子和小人,把人分三六九等,愚忠愚孝,祖宗传统不能丢,还有很多模棱两可的大道理,这些都是精神毒药,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当代人不肯承认自己不行,一定要表示都是老祖宗的锅。
类似于自己穷然后抱怨爹不行。
问题是他祖上挺阔的,明明是自己散尽家财在先,摊手。
类似于自己穷然后抱怨爹不行。
问题是他祖上挺阔的,明明是自己散尽家财在先,摊手。
1973年毛泽东关于孔子的谈话
一句话总结,如果一个政权已经到了要拼命的从儒教那儿找合法性的地步的话,那么它离完蛋也不远了。
历代农民起来造反,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改换皇帝,他们起兵造反的时候都是批孔。为什么呢?因为孔夫子讲“君君、臣臣”,臣是不能反君的,反了就大逆不道。你要造反,把皇帝换掉,你就得违背孔夫子的儒学理论,就必须批孔,要不然就师出无名,造反无理。特别是农民起义,如刘邦,最看不起儒生的人是刘邦,见了儒生把帽子拿下来洒尿,这个史书上有记载。可是到汉武帝时,却独尊儒术。这就说明,到了要巩固统治地位以后,又要把孔子请回来。为什么呢?要用他那套理论管理国家。
宋太祖赵匡胤他搞陈桥兵变,军事政变,发生在河南,把皇帝推翻,皇袍加身,自己当皇帝,这不符合孔子的理论,肯定不符合。但他当皇帝以后又把孔夫子请了回来。造反的时候批孔,治国时尊孔,都是这样。成吉思汗他读过论语吗?他的铁蹄杀遍欧亚大陆,见人就杀,简直是要把所有的农业区都变成牧区、草地。可是到了元朝后边的皇帝,却到山东去祭孔啊,给孔的地位那么高,戴高帽,封的很高,好象元朝皇帝给孔子封的帽子最高。朱元璋起兵造反,你不批孔,造反有理吗?没理,他得反孔。但朱元璋上台以后,要到曲阜祭孔。清朝也一样,努尔哈赤读过什么书?满清入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符合孔子的理论吗?可是等到清朝皇帝入位以后,要把孔夫子请出来。太平天国洪秀全也是从批孔开始,不批孔他敢造反吗?可是等他到了南京做了天王以后就又要尊孔。
到了现在,孔夫子已经不是当年的孔丘本人,历代的统治阶级都给他梳妆打扮,根据统治者的需要,用鲁迅的话说,后边讲的孔孟之道,是御用文人经过梳妆打扮过的孔夫子,他们就是以这套思想来束缚统治人,是思想专制的工具。回顾中国历史是不是这样?
你看看历代,革命的时候都是从批孔开始,等到他掌权的时候,都要把他请回来,干什么呢?把他作为对人民统治的思想专制的工具。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他们一样,都值得我们尊敬,纪念,值得研究,因为他们的思想实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但是作为孔子的这套理论,它是唯心的,主张政治倒退的,是不能接受的。至于说我们现在说批孔,用鲁迅说法是已经经过各朝各代梳妆打扮以后的孔,不是当年的孔夫子。
我们共产党人,是从批孔起家的,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前面他们的路,批了再尊,等到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再把孔子的思想来入老百姓的思想时,就落入到历史的一种循环,这是不行的。如果共产党也到了自己没法统治或者遇到难处了,也要把孔子请回来,说明你也快完了。
资产阶级革命,从文艺复兴开始,首先就是对着教会,批判神,就象我们批孔一样。但是这个教会不是说耶酥本人怎么样,只有打破这个东西,资产阶级革命才能起来,那个时候教会是宗教裁判所,有时比法院还厉害,科学家好多都是被他们迫害死的,像哥白尼、伽利略,你必须改变自己的理论,不改变就要处死!这能怪耶酥吗?不是耶酥的问题。但是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宗教,就用孔夫子的这套东西来统治老百姓。
一句话总结,如果一个政权已经到了要拼命的从儒教那儿找合法性的地步的话,那么它离完蛋也不远了。
不管楼主如何长篇大论,但是历史证明了儒家是垃圾
你国为啥有2000年黑暗史,根本不懂科学,这都是拜儒家所致
这么多支人,翻墙后还不知道东亚低级文明,还攻击老毛
老毛文革就是解放思想,将你国人从三纲五常解放出来,
可惜老毛死后,泥锅人又恢复了几千年阴暗的灵魂
看全世界,唯有你国人不吃不喝掏空6个钱包也要买房,
有房的啥也不做,买房,过去当地主,现在当房东,
土地,房子 这是人生存最基本的因素,
你国人就只知道赚人家命钱,骨子里非常邪恶,愚昧。
你国为啥有2000年黑暗史,根本不懂科学,这都是拜儒家所致
这么多支人,翻墙后还不知道东亚低级文明,还攻击老毛
老毛文革就是解放思想,将你国人从三纲五常解放出来,
可惜老毛死后,泥锅人又恢复了几千年阴暗的灵魂
看全世界,唯有你国人不吃不喝掏空6个钱包也要买房,
有房的啥也不做,买房,过去当地主,现在当房东,
土地,房子 这是人生存最基本的因素,
你国人就只知道赚人家命钱,骨子里非常邪恶,愚昧。
儒学又要站在山顶了吗。垃圾就是垃圾,怎么说都是垃圾哦。
我的天啊😱
看到:「关于“三从四德”,“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本意是丧服中的从服制度,女子如果未嫁时父亲去世,要为父亲服三年斩衰;如果出嫁后丈夫去世,要为丈夫服三年斩衰;如果丈夫死后继夫又死,只要像儿子一样,为继夫服一年齐衰就行了。」這一段,
我 無 法 呼 吸 了 !
放在「儒家的平等观」這一小節下面,是用「三從四德」論述平等?
看到:「关于“三从四德”,“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本意是丧服中的从服制度,女子如果未嫁时父亲去世,要为父亲服三年斩衰;如果出嫁后丈夫去世,要为丈夫服三年斩衰;如果丈夫死后继夫又死,只要像儿子一样,为继夫服一年齐衰就行了。」這一段,
我 無 法 呼 吸 了 !
放在「儒家的平等观」這一小節下面,是用「三從四德」論述平等?
毛澤東一生作惡多端,罪大惡極,唯一做的好事就是"打倒孔家店"。
这种辩论很无意义,现在的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在社会上发表的价值是这些吗?不是。
是哪些呢?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守孝三年,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天地君亲师,是郭巨埋儿卧冰求鲤,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儒家在历史上和目前的社会上发生的作用。
一是忠,二是孝,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儒学大家,都是如此实行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因此你说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儒家人人平等,毫无意义。毛泽东也说过普选好,民主好,习近平现在还在要求政府不要禁止民众发表意见,要允许异见声音的出现。
有意义吗?没有呀。
是哪些呢?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守孝三年,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天地君亲师,是郭巨埋儿卧冰求鲤,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儒家在历史上和目前的社会上发生的作用。
一是忠,二是孝,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儒学大家,都是如此实行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因此你说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儒家人人平等,毫无意义。毛泽东也说过普选好,民主好,习近平现在还在要求政府不要禁止民众发表意见,要允许异见声音的出现。
有意义吗?没有呀。
法儒之争自法家出现以来就贯穿整个中华历史,直到今天崇尚法家的习维尼自然也在打击儒家。儒家是有落后的封建思想,但儒家占上风的时代的封建专制比法家占上风的时代要弱得多,秦朝就是法家盛行的典型例子。只能说反儒不反法的没资格批判儒家。
我個人認為大家對傳統文化最大的一個詬病就是對創作、改良和推翻(俗稱造反)過於排斥,而且對平輩間的尊重和對個人主義的抹殺又不遺餘力,然而這恰恰是社會上創造力和思想最為活躍的一群。很多人都認為為甚麼政治上東方人迂腐昏庸又死氣沉沉,和對年輕人的打壓制裁有關,往往一個年輕的臣子或將領做了一點事,老人不是鼓勵或是推廣,而是打壓,這樣長久下來,即使是平民出身的熱血臣子也會變成最勢利的人,哪有人會去花心思在改進制度呢?所以聖君思想反應的不是君權過重,而是臣民根本不想思考、不願思考。人是不會去做沒意義的事情的,理想主義者即使熱血也會考慮成功率這回事,要是一件事情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可能的話,很快地過幾代就不會再有了。但相反的,束縛一除去,不要太長時間,各種聰明人又會出現。我稱它為藏智於民。
有沒有發現,歷史上,每次天下大亂的時候就會跑出很多平民政治家、謀略家及軍事家?難道天下一亂,人民智商就會突然增加100?錯,這是因為天下一亂,打壓他們的勢力減弱或是消失他們自然就出頭了。因此愚民政策只能在和平時期有效,亂世沒跟上進步就是死亡。
台灣近幾年政治,剛好有不錯的例子,國民黨為甚麼被台灣人唾棄?我覺得除了對中共態度外,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它把所有年輕人,甚至是中年人(60歲以下的)全趕到它們的對立面去了,即使有年輕人在黨內,思想也像坐時光機來的一樣。
我個人真的希望中華文化能與時俱進,因為它確實存在、而且也挺有趣,藝術性也不低,在創作和改良上提供沃土和營養。但是政治這塊,還是乖乖擁抱西方啟蒙民主那套吧。東方的政治官場文化再用下去年輕活力又要死去了。
有沒有發現,歷史上,每次天下大亂的時候就會跑出很多平民政治家、謀略家及軍事家?難道天下一亂,人民智商就會突然增加100?錯,這是因為天下一亂,打壓他們的勢力減弱或是消失他們自然就出頭了。因此愚民政策只能在和平時期有效,亂世沒跟上進步就是死亡。
台灣近幾年政治,剛好有不錯的例子,國民黨為甚麼被台灣人唾棄?我覺得除了對中共態度外,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它把所有年輕人,甚至是中年人(60歲以下的)全趕到它們的對立面去了,即使有年輕人在黨內,思想也像坐時光機來的一樣。
我個人真的希望中華文化能與時俱進,因為它確實存在、而且也挺有趣,藝術性也不低,在創作和改良上提供沃土和營養。但是政治這塊,還是乖乖擁抱西方啟蒙民主那套吧。東方的政治官場文化再用下去年輕活力又要死去了。

这些个礼仪廉耻等,在那个时候并不是说怎么不对,但放到现在,哪怕是康熙、古代各个明君再世,也不会符合现在的道德价值观,那些明君难道他们就尊重人权?完全不会。
农耕文明造就了“落叶归根”的可笑文化,有人说假如中国发现了美洲?基本就不会,因为农耕文明就是这种“我爱家乡”的想法,不肯走出去。
所以,现在来看,这种思想不被淡化,永远不会有出路。不要看表面上习杂种带领下一带一路,想要拓展全球,但骨子里,他们都是“中国人”,脑子里想的只有“老家”。
但事实上他们的认知多么肤浅,人类的老家都是非洲,怎么你们想不起来几千年前你们祖宗来自哪里?蠢死了。
农耕文明造就了“落叶归根”的可笑文化,有人说假如中国发现了美洲?基本就不会,因为农耕文明就是这种“我爱家乡”的想法,不肯走出去。
所以,现在来看,这种思想不被淡化,永远不会有出路。不要看表面上习杂种带领下一带一路,想要拓展全球,但骨子里,他们都是“中国人”,脑子里想的只有“老家”。
但事实上他们的认知多么肤浅,人类的老家都是非洲,怎么你们想不起来几千年前你们祖宗来自哪里?蠢死了。
百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罢辍百家独尊儒术。独尊百家中的任意一个都是一言堂,社会缺少多元观点,就会缺乏纠错机制,如果百家争鸣,某一家的缺点可以参考另一家修正,这是醉吼得。
个人认为中国的专制主义是从法家思想开始。虽然法家强调法律精神,推崇“刑上大夫”,但依旧是依靠君权掌握法律,臣子必须绝对服从而不可有异议,这一点从商鞅变法和焚书坑儒中就可以看出。然而大部分君主自己没有遵守法律的精神,这就导致了极端专制和暴政的出现。
我认为不必对儒家大加批判,只要能认清儒学的本质,把它放在文化领域而拒绝它进入政治领域,就可以营造一种道德被人看重和推崇的社会,而现代法律和国家机器是维护社会底线的工具。
我认为不必对儒家大加批判,只要能认清儒学的本质,把它放在文化领域而拒绝它进入政治领域,就可以营造一种道德被人看重和推崇的社会,而现代法律和国家机器是维护社会底线的工具。
汉以后儒家和孔孟的区别,大致相当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本人理论的区别。
看看《孟子》里这一段里的民主思想,放在古希腊文献里也没什么违和感: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看看《孟子》里这一段里的民主思想,放在古希腊文献里也没什么违和感: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感觉上面好几个都是大神
不懂,我是插不上嘴
就我个人感受,现在的大部分人对儒家丁点都不了解,
可能少数一知半解。
不懂,我是插不上嘴
就我个人感受,现在的大部分人对儒家丁点都不了解,
可能少数一知半解。
因为支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内心中的恶,即对于权力的向往和崇拜。
所以要找个背锅的,孔孟这样的人放今天就是王沪宁这样的师爷而已,根源其实不在他们的身上。
可笑的是,儒家经典里面的那些漂亮话,被人拿来当作是古代中国也有民主萌芽的证明,一句“民贵君轻”就让不少人高潮迭起了,试想一千年后的人用三个代表思想为依据,证明千年前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现代化的民主政党,这是有多么讽刺。
孔子他爹还是个受精卵的时候,雅典已经在开公民大会,实行公民一人一票的古典民主了,孔孟的那点漂亮话说了两千多年,你给我找一次中国开“公民大会”的历史记载嘛,不多,一次就好。
所以要找个背锅的,孔孟这样的人放今天就是王沪宁这样的师爷而已,根源其实不在他们的身上。
可笑的是,儒家经典里面的那些漂亮话,被人拿来当作是古代中国也有民主萌芽的证明,一句“民贵君轻”就让不少人高潮迭起了,试想一千年后的人用三个代表思想为依据,证明千年前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现代化的民主政党,这是有多么讽刺。
孔子他爹还是个受精卵的时候,雅典已经在开公民大会,实行公民一人一票的古典民主了,孔孟的那点漂亮话说了两千多年,你给我找一次中国开“公民大会”的历史记载嘛,不多,一次就好。
看楼主这么辛苦的罗列一大堆材料,我也说说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专制主义最大的元凶首恶自然是法家,不是孟子所谓法家弼士,而是以公孙鞅和韩非等人为代表的法家。秦制的根源就来自于法家,比如强化君主权力,弱民强国,搞军国主义,废封建设郡县等等。
同时,我个人虽然远不及楼主博学,但四书五经还都涉猎过,其中我着重通读了论语,而且看过之后发现抛去语言的障碍,很多小细节都是很有趣的。而且其中有很多道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我个人也非常认同。但是还是有多方面,让我感到儒家确实跟时代脱节了。
首先楼主你说儒家或周礼尊重自由恋爱,但是
显然,孔子在这两段婚姻中,并没有证据显示他尊重了自己闺女和侄女的个人意愿,就把孩子们嫁了出去。我们可以说门人们惜墨如金,但就目前的纪录来看,这是典型的包办婚姻。
还有,说到女性,孔子还说过另一句为人诟病的话,那就是
这话无论再怎么解释,只要把女子当成一般的女性,都是性别歧视。除非你把女解作汝的通假字,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孔子对于弟子们发的牢骚。显然这句话打击面太广,把三千弟子可能都囊括了。一般来说论语中只有宰我和子路有这个待遇(子贡可能会偶尔客串)。我不觉得弟子们有记录这句话的必要。退一万步来讲,我们今天就把它当作汝等弟子来解释,其实这就默认了一个前提:男女在道德层面是平等的,性别歧视在道德层面上是不对的。而显然孔子那个时代没有这样的概念,所以这句话其实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让士大夫们可以一边理直气壮地要求妇女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面忙不迭地向新皇帝称臣。
说到君臣,那就得说说儒家的等级制度。孔子曾非常明显地指出
这句话确实可以理解为君臣父子各尽其责,但接下来齐景公对这句话的反应可以说绝了
景公还算客气,要摆一下姿态。其实对于君主来说只要大权在握,君不君的无所谓,只要臣臣父父子子就可以了。而且我个人非常怀疑,如此强调等级制度的社会,真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吗?我不敢说没有等级制度的社会是理想的,但我认为强调等级制度的社会一定是不理想的。更不用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之类更加直接的言论了。
孔子的争议性言论还不止这一则,还有下边这一个更考验句读的
这话朱文公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谓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当然如果您比较民小,完全可以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先不说这是否符合先秦的文法,我们这样断句的前提就已经承认了平民百姓也应该拥有完全的受教育权,换言之我们反对愚民政策。但南宋时期的士大夫们已经开始认为百姓只是政策执行的工具了,可见这话显然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很厌恶儒家呢?那倒不是。儒家虽然有些思想落后于时代,但是儒家倒也没有否定变革。比如孔子就承认三代之礼,有所损益。但依然认为
他也乐于接受从俭的麻冕,可见他也不是完全食古不化之人。
但不管怎么说,尽管有敢于直球骂诸侯,指出民贵君轻,仁者无敌的孟子,也没有从民主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儒家在历史上终究没能对推翻专制做出太大贡献。相反倒是很多读了孔氏书的人,成为了官僚体系中一颗颗螺丝钉。尽管有种种德政思想,但面对皇权时还是很无力。
但是我劝楼主也不必灰心。毕竟儒有君子小人之分,汝为君子儒就好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今中国,你如果真能致力于此道,也未尝不能成为类似文艺复兴中的启蒙思想家。孔子不久被人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吗? 咱不试一试焉知不可呢?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类似仪封人的人物来拜访你,对你说出
说句题外话,你阿姨心心念念的大一统还真是出自儒家经典《公羊传》中最开头王正月那一段话,只不过当年的大一统不过是尊周天子为共主,各诸侯国还是各自相对独立。那个时候孔子还可以说
那个时候诸夏还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存在的实体。更重要的是,那还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我觉得专制主义最大的元凶首恶自然是法家,不是孟子所谓法家弼士,而是以公孙鞅和韩非等人为代表的法家。秦制的根源就来自于法家,比如强化君主权力,弱民强国,搞军国主义,废封建设郡县等等。
同时,我个人虽然远不及楼主博学,但四书五经还都涉猎过,其中我着重通读了论语,而且看过之后发现抛去语言的障碍,很多小细节都是很有趣的。而且其中有很多道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我个人也非常认同。但是还是有多方面,让我感到儒家确实跟时代脱节了。
首先楼主你说儒家或周礼尊重自由恋爱,但是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i]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i]
显然,孔子在这两段婚姻中,并没有证据显示他尊重了自己闺女和侄女的个人意愿,就把孩子们嫁了出去。我们可以说门人们惜墨如金,但就目前的纪录来看,这是典型的包办婚姻。
还有,说到女性,孔子还说过另一句为人诟病的话,那就是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话无论再怎么解释,只要把女子当成一般的女性,都是性别歧视。除非你把女解作汝的通假字,这样一来就变成了孔子对于弟子们发的牢骚。显然这句话打击面太广,把三千弟子可能都囊括了。一般来说论语中只有宰我和子路有这个待遇(
说到君臣,那就得说说儒家的等级制度。孔子曾非常明显地指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句话确实可以理解为君臣父子各尽其责,但接下来齐景公对这句话的反应可以说绝了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景公还算客气,要摆一下姿态。其实对于君主来说只要大权在握,君不君的无所谓,只要臣臣父父子子就可以了。而且我个人非常怀疑,如此强调等级制度的社会,真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吗?我不敢说没有等级制度的社会是理想的,但我认为强调等级制度的社会一定是不理想的。更不用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之类更加直接的言论了。
孔子的争议性言论还不止这一则,还有下边这一个更考验句读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话朱文公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谓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当然如果您比较民小,完全可以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先不说这是否符合先秦的文法,我们这样断句的前提就已经承认了平民百姓也应该拥有完全的受教育权,换言之我们反对愚民政策。但南宋时期的士大夫们已经开始认为百姓只是政策执行的工具了,可见这话显然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很厌恶儒家呢?那倒不是。儒家虽然有些思想落后于时代,但是儒家倒也没有否定变革。比如孔子就承认三代之礼,有所损益。但依然认为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他也乐于接受从俭的麻冕,可见他也不是完全食古不化之人。
但不管怎么说,尽管有敢于直球骂诸侯,指出民贵君轻,仁者无敌的孟子,也没有从民主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儒家在历史上终究没能对推翻专制做出太大贡献。相反倒是很多读了孔氏书的人,成为了官僚体系中一颗颗螺丝钉。尽管有种种德政思想,但面对皇权时还是很无力。
但是我劝楼主也不必灰心。毕竟儒有君子小人之分,汝为君子儒就好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今中国,你如果真能致力于此道,也未尝不能成为类似文艺复兴中的启蒙思想家。孔子不久被人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吗? 咱不试一试焉知不可呢?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类似仪封人的人物来拜访你,对你说出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说句题外话,你阿姨心心念念的大一统还真是出自儒家经典《公羊传》中最开头王正月那一段话,只不过当年的大一统不过是尊周天子为共主,各诸侯国还是各自相对独立。那个时候孔子还可以说
不如诸夏之亡也
那个时候诸夏还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存在的实体。更重要的是,那还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已隐藏
要講專制,其實更多是法家的鍋,外儒內法,秦之後儒只是包裝糖衣

我覺得這個帖子可以成立品蔥儒家青年會了
誰建個tg群
利益申報:反共分子,港獨分子,閩獨分子,儒家信徒,國學講師
誰建個tg群
利益申報:反共分子,港獨分子,閩獨分子,儒家信徒,國學講師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2200890
所有说采用儒家思想只是为了减少农民起义、只是为了奴役人民的人,都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是世界上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烈度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说儒家思想是简单的要减少农民起义,就跟指着至今依然分裂的欧洲说欧洲人“会团结”,指着大一统了几千年的中国说中国人“只会内斗”一样可笑<br /><br />真正能显著减少农民起义的意识形态,是农奴制、是种姓制、是一神教,是让人民向往来世报而不是现世报的各种宗教,而绝对不可能是儒家这种不语怪力乱神的玩意。像当年英国殖民印度的时候,受工业品冲击,手工业者大量失业,加尔各答15万纺织业手工业者,饿死了11万,用英国人自己的话说,“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可是人家可没有爆发什么起义,反而是乖乖饿死了。这种程度才有资格叫“对于因经济冲击而起的农民暴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br /><br />儒家思想的传播反而显著促进人们“清君侧”、“杀人防火求招安”、“均贫富,等贵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只有像山东孔庙地区那种非常大力洗脑后才会抑制(相对与儒家传播水平一般的地区)农民起义水平,但基准线依然显著远高于宗教、农奴制、种姓制等意识形态。得票最多的 @杨阳的回答中引用的研究不能说不对,但那研究要么是盲人摸象,要么是别有用心,只挑选了山东做了纵向比较,其实跟非儒家地区横向比较一下结论就得马上反过来了……比方说,清朝西藏、满洲地区农民起义数就显著少于山东<br />而统治集团采用儒家为主要架构的意识形态,难道是为了跟自己过不去么?不,还是为了统治集团的利益,不过这个答案就不那么显然了,我能想到的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欢迎补充:<br />“天人感应”,限制皇权,维持大一统<br />“华夷之辨”,保证对外族优势<br />“重义轻利”,抑制资本主义<br />在经济正常时,该系统是稳定的,而当经济不正常时,它保证了王朝更替后换汤不换药第一点,维持大一统对统治集团有利,这很好理解,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有上限,统治集团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压榨农民,而压榨程度也有上限,那么统治集团的收益直接正比与土地面积。那么为啥限制皇权有利用维持大一统呢?这就跟农业时代国家对地方低下的控制力有关,如果皇权不受限制,统治集团不能达成中央和地方的妥协,那么很显然,乘皇帝势弱时,分裂割据就是地方豪强的最优选择。古罗马就没有从制度上完成这一步。
第二点,“华夷之辨”,这也很好理解,就跟现在灯塔国一直宣传自己是人类的希望一样,可以取得主观上对外族心理和文化上的优势。即使被游牧民族征服,征服者最后也不得不跟士族集团作妥协,否则就要连续不断的面对这世界上烈度最高的农民起义
第三点,抑制商业在现在看来是个狗屁倒灶的玩意,但在大一统的农业社会,这确是毫无疑问对统治集团有利的。所谓货值之术,也就是“用钱生钱”,其实质就是原始的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一样,它是会以指数发展的。前面说了,农业社会生产力是有上限的,而大一统的农业社会,在生产力足以支持远洋贸易之前,是个有上限的封闭体系,封闭体系中是无法容纳指数式发展的。放任商业发展,会造成资本飞速集中,土地飞速兼并,而封建王朝多死于土地兼并,剩下的就不用多说了。
第四点,平时系统稳定这是废话,历史上不稳定的都留不到现在,但保持静态平衡简单,保持动态平衡难,能保证王朝更替换汤不换药的制度,在世界上是不多的,四大文明古国能一直文化延续不断的就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另一个是三哥那种换药不换汤的……大世家能延续上千年的,在世界上恐怕不多,在中国却不少,例子就不举了
所有说采用儒家思想只是为了减少农民起义、只是为了奴役人民的人,都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是世界上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烈度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说儒家思想是简单的要减少农民起义,就跟指着至今依然分裂的欧洲说欧洲人“会团结”,指着大一统了几千年的中国说中国人“只会内斗”一样可笑<br /><br />真正能显著减少农民起义的意识形态,是农奴制、是种姓制、是一神教,是让人民向往来世报而不是现世报的各种宗教,而绝对不可能是儒家这种不语怪力乱神的玩意。像当年英国殖民印度的时候,受工业品冲击,手工业者大量失业,加尔各答15万纺织业手工业者,饿死了11万,用英国人自己的话说,“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可是人家可没有爆发什么起义,反而是乖乖饿死了。这种程度才有资格叫“对于因经济冲击而起的农民暴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br /><br />儒家思想的传播反而显著促进人们“清君侧”、“杀人防火求招安”、“均贫富,等贵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只有像山东孔庙地区那种非常大力洗脑后才会抑制(相对与儒家传播水平一般的地区)农民起义水平,但基准线依然显著远高于宗教、农奴制、种姓制等意识形态。得票最多的 @杨阳的回答中引用的研究不能说不对,但那研究要么是盲人摸象,要么是别有用心,只挑选了山东做了纵向比较,其实跟非儒家地区横向比较一下结论就得马上反过来了……比方说,清朝西藏、满洲地区农民起义数就显著少于山东<br />而统治集团采用儒家为主要架构的意识形态,难道是为了跟自己过不去么?不,还是为了统治集团的利益,不过这个答案就不那么显然了,我能想到的主要有那么几个方面,欢迎补充:<br />“天人感应”,限制皇权,维持大一统<br />“华夷之辨”,保证对外族优势<br />“重义轻利”,抑制资本主义<br />在经济正常时,该系统是稳定的,而当经济不正常时,它保证了王朝更替后换汤不换药第一点,维持大一统对统治集团有利,这很好理解,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有上限,统治集团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压榨农民,而压榨程度也有上限,那么统治集团的收益直接正比与土地面积。那么为啥限制皇权有利用维持大一统呢?这就跟农业时代国家对地方低下的控制力有关,如果皇权不受限制,统治集团不能达成中央和地方的妥协,那么很显然,乘皇帝势弱时,分裂割据就是地方豪强的最优选择。古罗马就没有从制度上完成这一步。
第二点,“华夷之辨”,这也很好理解,就跟现在灯塔国一直宣传自己是人类的希望一样,可以取得主观上对外族心理和文化上的优势。即使被游牧民族征服,征服者最后也不得不跟士族集团作妥协,否则就要连续不断的面对这世界上烈度最高的农民起义
第三点,抑制商业在现在看来是个狗屁倒灶的玩意,但在大一统的农业社会,这确是毫无疑问对统治集团有利的。所谓货值之术,也就是“用钱生钱”,其实质就是原始的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一样,它是会以指数发展的。前面说了,农业社会生产力是有上限的,而大一统的农业社会,在生产力足以支持远洋贸易之前,是个有上限的封闭体系,封闭体系中是无法容纳指数式发展的。放任商业发展,会造成资本飞速集中,土地飞速兼并,而封建王朝多死于土地兼并,剩下的就不用多说了。
第四点,平时系统稳定这是废话,历史上不稳定的都留不到现在,但保持静态平衡简单,保持动态平衡难,能保证王朝更替换汤不换药的制度,在世界上是不多的,四大文明古国能一直文化延续不断的就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另一个是三哥那种换药不换汤的……大世家能延续上千年的,在世界上恐怕不多,在中国却不少,例子就不举了
儒家思想再优秀再合理,也只是一种思想,正如马列主义一样,在哲学和思想层面自成一派。
可怕的是中国总是有野心家想要通过篡改某种主义把它变成全社会“唯一”的意识形态,除它之外的所有其他思想全部被消灭。再合理的思想也经不起这样的滥用,它的缺点会被固化下来,造成不可想象的灾难,例如儒家的君臣思想,造成中国知识分子大面积成为“伪君子”,罔顾真理,为皇帝粉饰太平。
听福泽谕吉剖析儒家思想的谬误,厘清文明的真义
https://youtu.be/sARJap_VntA
可怕的是中国总是有野心家想要通过篡改某种主义把它变成全社会“唯一”的意识形态,除它之外的所有其他思想全部被消灭。再合理的思想也经不起这样的滥用,它的缺点会被固化下来,造成不可想象的灾难,例如儒家的君臣思想,造成中国知识分子大面积成为“伪君子”,罔顾真理,为皇帝粉饰太平。
听福泽谕吉剖析儒家思想的谬误,厘清文明的真义
https://youtu.be/sARJap_VntA
两个字肤浅,虽说儒家有诸多弊端,但没看到危害更大的法家,法家虽然秦朝之后没出现了,但一直接着儒家的皮在行事,也就是常说的“内儒外法”,所以真正的罪魁是法家/不是儒家,儒家顶多是个帮凶。
谷歌,推特,脸书,这些也不等于专制媒体,但他们配合中共审查。
一些见解。
儒家是历朝历代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的根本。
历朝历代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衰落腐败,也正是在朝代末期的时候,厌恶儒家传统的声音才会纷纷涌现。
这些声音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百姓希望打破原先的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格局。
儒家思想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儒家是历朝历代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的根本。
历朝历代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衰落腐败,也正是在朝代末期的时候,厌恶儒家传统的声音才会纷纷涌现。
这些声音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百姓希望打破原先的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格局。
儒家思想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覺得官方儒教確實是專制主義,官方儒教宣揚的是儒教思想裡邊的精英主義與精英專政。
每一个哲学思想都可以多种解读,就算是马克思人家也没说要一党专制阿
儒家被统治阶级解释成利于自己统治的,这个很正常。
儒家被统治阶级解释成利于自己统治的,这个很正常。


中国那些所谓儒家就是法里儒表, 儒家所讲的仁、义、忠、恕、诚、信、孝、廉、贞、节以及中庸等等君子之道,都是礼之义,是礼的核心与灵魂, 但是最终不强调「真与假」。 当然可以说儒家思想中:诚信就是真, 对不起,诚信更多是讲做人, 最后都做得虚情假意。 真与假与人无关, 科学最要区分「真与假」, 分不清的社会无法建立科学。 而中国就是这样。
汉以来的帝制本质上是儒表法里,儒家只统治者的门面,用以树立符合统治者利益的道德体系,并论证自己是天命所归的合法统治者,法家才是真正指导统治集团驾驭万民的内核。法家流毒影响深远,影响了历朝历代的,包括现在的政府的官僚集团。

已隐藏
怎么说那我虽然上个号被封了,那我就直接点名了吧!去读商君书,你读了商君书之后就知道中国所有的朝代历史根本没施行过儒家的理论,现在大陆历史课本里吹的商鞅其实才是中国落后的主因哦对了还有秦国那群心够黑够狠的国君。
應該是儒家和法家的完美輪轉融合,這才是形成幾千年來最惡心的漢族文明關鍵,虛偽的儒家對知識分子全面思想操控,殘暴的法家對潛規則和陋習的指導,而且大陸的真理化身即皇帝強迫所有漢人一代又一代都要走這條不歸路,漢人必然從此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儒家与支那互相促进罢了, 在先秦也不算什么进步思想派系, 我对支那的看法是发展出类似于儒家的学说是必然的(地理决定论)
君王无道,做臣子的可以替天行道,这是哪一家的观点?
先秦儒家思想和之后的儒家思想不是一回事了,所以定义什么算正统儒家思想都是一个很大问题。
儒家被法家寄生的结果,其实儒家在属于古代反动学说,第一个搞借古讽今的事他们,第一个反对血统继承要求哲学家出任统治者的也是他们
儒家只是专制的帮凶,不是罪魁祸首
大儒就是专制的伥鬼
大儒就是专制的伥鬼
不長篇回幅,不少人已過說過。例如雖然有部份不同意,但可以參考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6700。
诸子百家很多在现在看来就是反人类和心术不正。
那时的高级,就是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
中国社会3000多年一直就没有真正进步过。
中国这个国家市场经济成功要感谢美国,人权的失败也要感谢美国。
那时的高级,就是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
中国社会3000多年一直就没有真正进步过。
中国这个国家市场经济成功要感谢美国,人权的失败也要感谢美国。
近代日本成功在儒家意识形态基础上,嫁接民主制度,并学习西方科学发展实业,实践了儒家治国齐天下的理念,"八綋一宇"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儒家继承了伏羲,文王的思想,延续了伏羲,文王创立的中国文明。
只有读懂伏羲,文王,才能真正理解儒家。
只有读懂伏羲,文王,才能真正理解儒家。

現今内地一般化儒學現狀:
社會上的儒學培訓機構(多數無辦學資質,土共基層時而默許時而禁止)以“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氾愛衆,而親人;有餘力,則學文”為内容體系,傳播對象大多為學齡兒童——少年、以及雙親,中年男女(大多數為社會底層人士)。傳播方式有如下幾種,一爲請外地某某老師來本地開設講堂,由已經接觸“儒與佛”的先行人士宣傳鼓動周圍親朋好友參加;二爲開辦夏令營,邀請各路小朋友和家長參加,趁機利用“一致性原則”對參加者進行洗腦,如同宗教和傳銷組織吸納與控制成員的手法;三爲辦私塾。
在這種傳播體系中,大多數家長和小領導如同得到啓發一般,將儒學中的孝順、忠誠等教條强行用於管教孩子與控制員工,掌權者本身的行爲與思想卻陷入“當下成佛”的狀態,以爲自己早已成聖,教唆與挑刺的行爲舉止往往會讓周圍的人陷入痛苦。此種儒學實際上成爲了膨脹學。此外,在接受這種儒學的過程中會强化“忠黨愛國”的價值觀,甚至把小學生包裝成文王再世,强化許多自乾五,貽害無窮。
歸根究底這種現狀仍是支共造成的,支共掌權后的所作所爲使儒學非但沒有得到本質發展,反而越來越脫離其“哲學”本質,成爲了維穩工具與反人性工具。
社會上的儒學培訓機構(多數無辦學資質,土共基層時而默許時而禁止)以“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氾愛衆,而親人;有餘力,則學文”為内容體系,傳播對象大多為學齡兒童——少年、以及雙親,中年男女(大多數為社會底層人士)。傳播方式有如下幾種,一爲請外地某某老師來本地開設講堂,由已經接觸“儒與佛”的先行人士宣傳鼓動周圍親朋好友參加;二爲開辦夏令營,邀請各路小朋友和家長參加,趁機利用“一致性原則”對參加者進行洗腦,如同宗教和傳銷組織吸納與控制成員的手法;三爲辦私塾。
在這種傳播體系中,大多數家長和小領導如同得到啓發一般,將儒學中的孝順、忠誠等教條强行用於管教孩子與控制員工,掌權者本身的行爲與思想卻陷入“當下成佛”的狀態,以爲自己早已成聖,教唆與挑刺的行爲舉止往往會讓周圍的人陷入痛苦。此種儒學實際上成爲了膨脹學。此外,在接受這種儒學的過程中會强化“忠黨愛國”的價值觀,甚至把小學生包裝成文王再世,强化許多自乾五,貽害無窮。
歸根究底這種現狀仍是支共造成的,支共掌權后的所作所爲使儒學非但沒有得到本質發展,反而越來越脫離其“哲學”本質,成爲了維穩工具與反人性工具。
中国从来没有产生过民主的思想(也从没有科学),怎么拿古书出来论都没有意义。鲁迅也说:竟不看中国书。
儒家希望用道德治国,说什么选道德君子来做官和为君。道德的不靠谱早已为人所知。
法家的法跟现代的法有本质区别。法家根本不是说法律,而是指《商君书》这些用暴力驭民之术。其他的什么家就没必要讨论了。
西方近代的民主理论才真正值得看。
《论法的精神》
《论自由》
哈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
小说有《1984》《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又短又好懂,实在是反共产主义最好的小说。
儒家希望用道德治国,说什么选道德君子来做官和为君。道德的不靠谱早已为人所知。
法家的法跟现代的法有本质区别。法家根本不是说法律,而是指《商君书》这些用暴力驭民之术。其他的什么家就没必要讨论了。
西方近代的民主理论才真正值得看。
《论法的精神》
《论自由》
哈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
小说有《1984》《动物庄园》。
《动物庄园》又短又好懂,实在是反共产主义最好的小说。
受教了。儒家法家都是垃圾学说,概括起来就是秦制的大一统与儒家的等级礼制,而两家的精华就像屎里的米,少得毫无价值。中国古代汉族精英发明出这些邪恶学说,说明了汉族人的低智,缺德又野心勃勃。而当更先进更文明的思想传遍世界出现在中国人面前时,中国人首先做的是诋毁先进文明,然后继续顽固坚持法家儒家那一套文化自信,只是再次证明中国人的低智傲慢与缺德。
任何思想,理论,信仰,一旦与执政权力结合,就一定是专制独裁。这是因为所有思想和信仰都具有排他性和扩张性。不与政权结合,就是民主的。儒家所以成为专制,是因为有过“独尊儒术”的历史。
儒家的忠君愛國,君臣有別就是封建思想,封建思想放在以前能做內循環,但循環完了遇上天災外族照樣亡國,現在全球一體化,世界以數倍速度發展,普世價值已容不下封建社會,如果你要做封建社會搞獨裁,就會影響別國的經濟和政治的公平利益(比如華為傾中國全國之力在市場不公平競爭),所以最後都會被脫勾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