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文明的朝代会出现周期性的兴亡?
明朝初期的人口有6000万左右。盛时据称有1亿左右,但是经过明末农民战争,竟然只有5000万人口。张献忠屠蜀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详。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原地区的战争会导致人口的大规模减少和经济的大幅度退化。而不能像英法百年或是日本战国那样,战争中仍然实现人口增长呢?
在中国古代大规模战争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并非是杀戮本身,而是饥荒。
地理条件和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大规模农业耕种的道路,对于土地的依赖也就相对于其他文明更为严重,而战争对于耕作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自秦开始有常备军,但退役后专职为农民,土地由国家配给;唐朝是募兵制,也是闲时务农;明朝的正规军实行屯垦制。军人种地以减少粮食物资挤兑,在和平年代自然是好事,但是一旦发生战事,平时种地自给的军人反过来成了纯粹的粮食消费者,这在粮食生产完全依赖“看天吃饭”的古代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加上兵力不足时各地“抓丁”充军,也造成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再加上战时出现的流民流寇,再遇上个瘟疫天灾,死个千万人口也是情理之中了。中共国不打仗没天灾,随便玩个大跃进,也转眼死了半亿,何况古时改朝换代的大变动。
欧洲与日本都属封建,战时调动的资源相对有限,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对于生产的破坏都远不如秦制之后的中国。欧洲士兵的饮食也不完全依赖耕种,食物来源多样化,甚至可以通过商业实现一部分补给,不至于对劳动者造成过分的榨取,而日本在战国时代,各地大名也是十分重视生产,以保护各自封地内的经济发展作为长期后盾,毕竟无论谁挟天皇我至少都还是个大名,对战争成本的计算自然不同,战争意愿与中原各王朝相比也不同,最终导致的伤亡结果也就不同。
地理条件和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大规模农业耕种的道路,对于土地的依赖也就相对于其他文明更为严重,而战争对于耕作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自秦开始有常备军,但退役后专职为农民,土地由国家配给;唐朝是募兵制,也是闲时务农;明朝的正规军实行屯垦制。军人种地以减少粮食物资挤兑,在和平年代自然是好事,但是一旦发生战事,平时种地自给的军人反过来成了纯粹的粮食消费者,这在粮食生产完全依赖“看天吃饭”的古代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加上兵力不足时各地“抓丁”充军,也造成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再加上战时出现的流民流寇,再遇上个瘟疫天灾,死个千万人口也是情理之中了。中共国不打仗没天灾,随便玩个大跃进,也转眼死了半亿,何况古时改朝换代的大变动。
欧洲与日本都属封建,战时调动的资源相对有限,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对于生产的破坏都远不如秦制之后的中国。欧洲士兵的饮食也不完全依赖耕种,食物来源多样化,甚至可以通过商业实现一部分补给,不至于对劳动者造成过分的榨取,而日本在战国时代,各地大名也是十分重视生产,以保护各自封地内的经济发展作为长期后盾,毕竟无论谁挟天皇我至少都还是个大名,对战争成本的计算自然不同,战争意愿与中原各王朝相比也不同,最终导致的伤亡结果也就不同。
周期率的本质
条件1:安稳的环境下蛋糕必然会发酵增大,但蛋糕大小有上限。无论经过多迅速、多长期的增长,一个社会在固定的生产力水平和上层建筑的条件下,能创造的的社会财富总量是有上限的。
条件2:有权分割蛋糕的人,只会给自己多分,且一定会不断增加分给自己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任何统治阶层愿意主动向被统治阶层出让利益,只会不断侵蚀被统治阶层的利益。因为相同利益阶层的集体人格的自私性,比人类个体天然的自私性要严重的多的多,参见法不责众。
条件3:分蛋糕吃亏的一方,只有在分得蛋糕的绝对数量能够持续增长时,才能容忍自己吃亏;若分得的量不能增长甚至降低甚至低到不能满足基本需要,则不能容忍。
看懂的人把三个条件结合起来,就可以回答以下问题:1历史上的周期率或者大洪水的本质是什么?2为什么周期率或者大洪水注定要到来?3周期率或者大洪水大概在什么时候到来?
例如,古代社会不能靠科技迅速提升生产力水平,所以财富的增长本质上是只需要社会环境和平就可以产生的人口增长带来的,所以当人口承载力到达极限时,也就意味着大洪水不远了。
运用三条件定律,对当代中国的认知和判断很容易就会清晰起来。
整个人类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三个条件里,只有唯一一个条件是靠人力可以改变的。所以周期率问题的解是唯一的。充分且必要。
条件1:安稳的环境下蛋糕必然会发酵增大,但蛋糕大小有上限。无论经过多迅速、多长期的增长,一个社会在固定的生产力水平和上层建筑的条件下,能创造的的社会财富总量是有上限的。
条件2:有权分割蛋糕的人,只会给自己多分,且一定会不断增加分给自己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任何统治阶层愿意主动向被统治阶层出让利益,只会不断侵蚀被统治阶层的利益。因为相同利益阶层的集体人格的自私性,比人类个体天然的自私性要严重的多的多,参见法不责众。
条件3:分蛋糕吃亏的一方,只有在分得蛋糕的绝对数量能够持续增长时,才能容忍自己吃亏;若分得的量不能增长甚至降低甚至低到不能满足基本需要,则不能容忍。
看懂的人把三个条件结合起来,就可以回答以下问题:1历史上的周期率或者大洪水的本质是什么?2为什么周期率或者大洪水注定要到来?3周期率或者大洪水大概在什么时候到来?
例如,古代社会不能靠科技迅速提升生产力水平,所以财富的增长本质上是只需要社会环境和平就可以产生的人口增长带来的,所以当人口承载力到达极限时,也就意味着大洪水不远了。
运用三条件定律,对当代中国的认知和判断很容易就会清晰起来。
整个人类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三个条件里,只有唯一一个条件是靠人力可以改变的。所以周期率问题的解是唯一的。充分且必要。
中国那种流民性的战争对社会经济是毁灭性的。流民过境,能跑的跑了,不能跑的要么加入要么杀了当军粮。社会结构被彻底荡平,没有人会继续从事生产。
原因说白了就是基层共同体太弱造成的。封建性强的社会,地方组织度高就有能力武装起来把流民拒绝在境外。这样会牺牲很多流民,但自身境内的社会秩序影响不大,人们依旧会从事生产。
秦朝之后,即使在汉末有强大的土豪堡垒或者南朝强大的寺院庄园下,发生黄巾和侯景之乱依然会制造大批大批的无人区。王谢两家这种在南朝经营超过两百年的核心士族,居然会被杀得灭族。唐宋以后那些地主自然也就不用想了。
原因说白了就是基层共同体太弱造成的。封建性强的社会,地方组织度高就有能力武装起来把流民拒绝在境外。这样会牺牲很多流民,但自身境内的社会秩序影响不大,人们依旧会从事生产。
秦朝之后,即使在汉末有强大的土豪堡垒或者南朝强大的寺院庄园下,发生黄巾和侯景之乱依然会制造大批大批的无人区。王谢两家这种在南朝经营超过两百年的核心士族,居然会被杀得灭族。唐宋以后那些地主自然也就不用想了。
所謂的日本戰國也不是一直在打的,只是一堆小國家比較碎而已
英法百年戰爭也不是一場特大號的戰爭,而是前前後後陸陸續續的各種小戰爭的統稱,換句話說就是英法外交冰河期
還有你只看中國各朝各代,當然都是有興就有亡
你用同樣的眼神看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啊
某貴族家族興起了,另一個家族衰亡了
某欺負鄰國的大國衰亡了,被欺負的小國興起了
因為沒有事物是永恆的,所以注定會有興亡啊
中國各朝各代只是有興亡,也沒太週期,各朝各代持續時間差距很大,長的可以持續幾百年短的只有一百年
英法百年戰爭也不是一場特大號的戰爭,而是前前後後陸陸續續的各種小戰爭的統稱,換句話說就是英法外交冰河期
還有你只看中國各朝各代,當然都是有興就有亡
你用同樣的眼神看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啊
某貴族家族興起了,另一個家族衰亡了
某欺負鄰國的大國衰亡了,被欺負的小國興起了
因為沒有事物是永恆的,所以注定會有興亡啊
中國各朝各代只是有興亡,也沒太週期,各朝各代持續時間差距很大,長的可以持續幾百年短的只有一百年
刚好有做过这方面的题目,在这里简略说一下:
首先,做几个基本假设:
1:在古代,单位土地产出或者叫生产力是有上限的,增产或者叫生产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2:人口增长速度是指数级发展的,远超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有点像马尔萨斯了)
3:社会秩序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在王朝初期,天下初定,经过战争消耗,人口较少,土地产出足以覆盖人口需要,所以大多数王朝在初、中期都会有一个所谓的盛世大治什么的,一般持续2~3代人(这里是有数学论证的:土地产出增长曲线和人口增长曲线的交汇点)。
经过初期的发展,人口、物产达到巅峰,之前土地产出存下来的物资达到最大量(这里也有一个数学论证:土地产出减去人口消耗),王朝步入巅峰。
在这之后,人口物资消耗超过土地产出,依靠之前的结余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但入不敷出,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之后看随机因素,但总体来说,除非发生科技突破,土地产出大幅增加,否则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轮回,也就是所谓的王朝周期律。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化模型,具体情况比较复杂,诸如战争,流行病,天灾等都会影响曲线的走向,但大方向是不变的,也就是:土地产出不足以覆盖人口增长。
鄙人才学有限,难免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说了中国古代王朝,肯定要说一下现代中国,现代中国,或者说现代国家,当然不能再套刚才的定了,事实上,在一战前后,科学方面有所突破,也就是土地产出足以覆盖现有人口以及可预计增加人口后,就遵循另一套定律了,等以后数学论证完善了,再说说……
首先,做几个基本假设:
1:在古代,单位土地产出或者叫生产力是有上限的,增产或者叫生产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2:人口增长速度是指数级发展的,远超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有点像马尔萨斯了)
3:社会秩序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在王朝初期,天下初定,经过战争消耗,人口较少,土地产出足以覆盖人口需要,所以大多数王朝在初、中期都会有一个所谓的盛世大治什么的,一般持续2~3代人(这里是有数学论证的:土地产出增长曲线和人口增长曲线的交汇点)。
经过初期的发展,人口、物产达到巅峰,之前土地产出存下来的物资达到最大量(这里也有一个数学论证:土地产出减去人口消耗),王朝步入巅峰。
在这之后,人口物资消耗超过土地产出,依靠之前的结余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但入不敷出,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之后看随机因素,但总体来说,除非发生科技突破,土地产出大幅增加,否则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轮回,也就是所谓的王朝周期律。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化模型,具体情况比较复杂,诸如战争,流行病,天灾等都会影响曲线的走向,但大方向是不变的,也就是:土地产出不足以覆盖人口增长。
鄙人才学有限,难免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说了中国古代王朝,肯定要说一下现代中国,现代中国,或者说现代国家,当然不能再套刚才的定了,事实上,在一战前后,科学方面有所突破,也就是土地产出足以覆盖现有人口以及可预计增加人口后,就遵循另一套定律了,等以后数学论证完善了,再说说……
转述刘仲敬先生的观点,不妨一看。
刘仲敬:為什麼中國特別容易發生人口大滅絕呢?答案當然是,大多數費拉和菜人擁有的全部知識都是二傳手的二傳手的二傳手傳下來的東西,全都損失了對人類文明的信息量沒有什麼損失。從秩序的角度來講,他們全都是秩序的消費者,死了不但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更好。他們活著的時候是任何統治者的負擔,死了以後至少是提供了一個機會,下一撥蠻族比較有可能形成權責比較對應的政治體系。如果你發現你擁有的所有知識要麼是錯誤的認知結構,要麼就是反復剽竊的結果,而你的政治組織能力連保衛自己和家庭的安全都做不到,無論如何改頭換面都是要依靠別人的保護的話,那你就可以非常清楚,你就是文明銀行賬戶小數點後第1999位後面的那些數字,這些數字是999還是001,差別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小數點前面的那個數字是0還是9,那就差別非常大了。這個隱秘法則才是文明的真正算術方法。
这一切要从万恶的秦制说起。秦以后大一统帝国的一次次改朝换代无非是流氓无产者被裹挟罢了
这里面有很多假说,制度文化决定论,地理决定论,农业陷阱,马尔萨斯陷阱、大一统陷阱(超稳定结构)、气候变化等等。
华夏的历史还分第一次大循环,第一帝国秦汉灭亡;第二次大循环,第二帝国隋唐灭亡;第三次大循环,第三帝国宋、明灭亡········大循环里面还有小循环,大洪水中间还有小洪水。
第一帝国是进入农业时代初期,这个时候地理环境、气候起主导作用(包括中亚技术进入),并形成初步的制度框架和文化。制度和文化是诞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东亚最大的农耕面积。
第二帝国是融入蛮族以后的重建与超越,这个时候制度和文化就开始起主导作用。
第三帝国是余晖和回光返照,地理上、产业上已经无法突破,文化制度又强化遏制创新和思考,这个时候是多重综合因素导致无法突破的瓶颈。文明也就被限制在原地无法前进。
而蒙古、满清、西方、苏联黄俄接连的入侵占领或同化,就是华夏文明已经无法自我保护,自我进化的证据。重复的毁灭或入侵会消灭资本、信息、知识的积累,使得历史、文明断层、篡改失真,于是只能又重新开始。
华夏文明的历史教训向人类世界展示了,任何一个封闭的、一元化系统中,文明演化总是趋向于周期性的重复与自我毁灭。如果把地球也看作一个封闭系统,如果他最后也是大一统一元化,世界政府、全球主义,人类文明也将陷入与华夏文明相同的命运。参考费米悖论和大过滤理论。反对大一统、一元化是地球的政治正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tOGPJ0URM 推荐这个1350万人关注的播主视频
推荐题主书籍 《大分流》又名《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The European Miracle》 学者 彭慕兰 埃里克·琼斯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Divergence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达荣·阿西莫格鲁(DaronAcemoglu)与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罗宾森
华夏的历史还分第一次大循环,第一帝国秦汉灭亡;第二次大循环,第二帝国隋唐灭亡;第三次大循环,第三帝国宋、明灭亡········大循环里面还有小循环,大洪水中间还有小洪水。
第一帝国是进入农业时代初期,这个时候地理环境、气候起主导作用(包括中亚技术进入),并形成初步的制度框架和文化。制度和文化是诞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东亚最大的农耕面积。
第二帝国是融入蛮族以后的重建与超越,这个时候制度和文化就开始起主导作用。
第三帝国是余晖和回光返照,地理上、产业上已经无法突破,文化制度又强化遏制创新和思考,这个时候是多重综合因素导致无法突破的瓶颈。文明也就被限制在原地无法前进。
而蒙古、满清、西方、苏联黄俄接连的入侵占领或同化,就是华夏文明已经无法自我保护,自我进化的证据。重复的毁灭或入侵会消灭资本、信息、知识的积累,使得历史、文明断层、篡改失真,于是只能又重新开始。
华夏文明的历史教训向人类世界展示了,任何一个封闭的、一元化系统中,文明演化总是趋向于周期性的重复与自我毁灭。如果把地球也看作一个封闭系统,如果他最后也是大一统一元化,世界政府、全球主义,人类文明也将陷入与华夏文明相同的命运。参考费米悖论和大过滤理论。反对大一统、一元化是地球的政治正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tOGPJ0URM 推荐这个1350万人关注的播主视频
推荐题主书籍 《大分流》又名《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The European Miracle》 学者 彭慕兰 埃里克·琼斯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Divergence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达荣·阿西莫格鲁(DaronAcemoglu)与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罗宾森
这就是为什么红色瘟疫在恁国有市场的原因 恁国两千年来的农逼起义传统其实和阶级斗争挺像的
泰國越南緬甸印度古埃及都有皇朝更替
您複製的文字會自動顯示在此處只要釘住複製的文字片段,它們就不會在 1 小時後過期
您複製的文字會自動顯示在此處只要釘住複製的文字片段,它們就不會在 1 小時後過期
日本岛国,外来冲击小。不必实行严酷的制度以生存。
老子终身制、无限克隆,胜利破除朝代周期性兴亡。
古中國不同外國, 西方戰爭由於國土較少, 亦少有如黃河河套般肥沃土地, 難以拉龐大雜兵軍團, 因此從希臘時代已經是精兵制, 在人數有限下以訓練和裝備提升軍力, 但古中國農業相較強, 中原政權能動員十萬人力, 於是在人死不完的情況下, 自然是動輒動員過萬兵力上戰陣, 但裝備和各種後勤卻對前線沒有足夠保護, 因此戰亂時期死人太少事。至於日本戰國, 個人覺得應該是當時戰爭是武士的事, 農兵隨意, 武士亦沒有閒情逸致訓練農兵殺人。
没错,如某些答主所言,秦制编户齐民,国家控制太强而社会自组织太弱,一旦出现权力中空,秩序就会崩乱。
因为一直是内循环啊, 一个王朝想要自我修复/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靠战争来打破, 但是也只是循环, 虽然说国家总会灭亡, 但是周期性的仅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