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大英帝国当年看到美国崛起取代自己成为超级大国,她的心态是怎样的?

做为世界上第一个奠定超级大国定位、同时也是世界史上第一个全球性超级大国,在二战后迅速衰落,被迫将霸主位置让给美国,想问一下,当年看到美国取代自己国家成为超级大国的大英帝国首相和子民,是如和看待美国崛起的,我还记得那时不知道是哪一任首相写下自己身为大英帝国首相对美国崛起并取代大英帝国的惊愕与感慨的想法书籍,想问葱友们有没有人能解读当年大英帝国的心态?
決不再做奴隸 黎明來到 要光復 這香港 同行兒女 為正義 時代革命 祈求 民主與自由 萬世都不朽
《戰鎚40K》系列對那個時代的英國人心態有十分詳盡的描寫呀。

小小一個島國,統治那麼大的地球,遍地都是戰爭和動亂。很多時候,對於一個地方的戰事,國王祗能派來一個特派員。這個特派員再有智慧、本領,畢竟也祗是一個人,他又能做些什麼呢。往往就祗能有氣無力地坐在那裡,坐等戰亂的自然結束。

維持英帝國的成本如此高昂,戰爭付出的代價如此巨大。常常,帝國為了拯救無辜的人捲入一場戰爭,結果戰爭造成的破壞和傷亡是原本想要拯救的人數的好多倍。

大英帝國海軍的實力世界第一,無人敢與之抗衡。然而帝國的殖民地如此之多,海軍分散到這麼多殖民地,結果在每一個地方都處於劣勢,嚴重力不從心。

有氣無力的特派員垂頭喪氣地回到英國,把經歷的事告訴貴族朋友。這樣的故事多了,英國貴族就漸漸地形成了整體性的天命觀:這些殖民地,肯定是上帝在光明的天堂已經決定了是不屬於大英的,因此我們強行維持帝國的努力才會屢屢遭受挫折和厄運。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王室、帝國、皇家海軍都已經瀕臨破產。造成的社會後果就是英國本土臣民叫苦連天。很多英國人覺得,這樣的帝國還是解體了好。後來,這樣想的英國人越來越多了,那麼帝國也就不得不解體了。二戰時期(以及隨後幾年)英國的「戰略收縮」,主要的動機是想防止帝國經濟的全面崩潰和英國本土淪陷。因此,那時候對於到底是德國、蘇聯、還是美國來繼承世界帝國的大業,英國大臣和貴族已經無暇顧及了。

當然,後來美國擊敗了德國、遏制了蘇聯,守住了西歐。其實,英國貴族內心是很慶幸的。愛讀喬治·奧維爾(George Orwell)的蔥友應該能感受到,那時候的英國上流社會,最大的恐懼其實是蘇聯統治全球,然後像「英國社會黨」("Ingsoc")這樣的列寧黨在英國發動暴力革命、並建立極權統治。
baokemeng 自由进步人士,支持女权,反对任何形式的偏激,当你偏激时你就已经跟你指责的对象没有任何区别了
大英帝国当时的心态如何我也不知道,不过美国之所以能取代英国是因为美国民主自由思想价值比英国更加先进文明,和深入人心,所以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一起建设美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关系不大,但是我认为这些底层价值观才是支撑着美元和美国实力的根本,如果有国家想取代美国,必然是要比美国更为先进开放进步深入人心的文明才行,至于中国,问问小粉红自己,他们的价值观出了国以后还能说服谁

从古至今,能成为区域或全球领导者地位的大国都是相对更加先进文明的,比如西方的罗马,东亚的大唐,再到后来的全球性霸主英国,美国,而那些更为野蛮粗暴的文明往往只能昙花一现,这些粗暴野蛮文明的领导者往往喜欢强调铁腕统治,这些文明都在短期内耀武扬威,然而很快就被人击败或者自行崩溃,比如大秦,再到后来的德国,日本,苏联
典型的国家拟人化思维
国家不是人
是人们的集合体
所以她并不会怎么想
沒什麼大不了的。獨立戰爭本來也是沒必要,喬治三世都是同情美國人的,直到美國人開始暴動,他們本來可以和平獨立,又或者不獨立的話,能夠更早和平地廢除奴隸制,避免內戰,或許也可以少殺一些土著,因為大多數土著部落其實是站在英國殖民者那邊反對美國獨立。大英帝國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帝國,在獨立戰爭後英國人就有反思要怎麼樣才不會像羅馬一樣被帝國拖死,結果就是一個鬆散的帝國,很多也不是殖民地,殖民地的定義被那些左派扭曲了,其實非洲不少地方是自願當英國保護地的。羅馬人不用繳稅還有福利,英國人沒有,反而繳稅比殖民地更重,後來還自掏腰包解放帝國其他地方的黑奴,英國本土從來沒有黑奴,有一個黑奴被帶到英格蘭逃跑了,法院直接就判定奴隸制一直都是非法的,不過當時懶得管本土以外的事務。後來立法廢奴也只有12個人投反對票,剩下兩百多個都支持,blm在英國簡直莫名其妙。也因此當時反對美國獨立的也不是大中華膠這樣,而是比如大衛休謨說,美國那種奴隸制國家還好意思和我大英談自由。
1812也是美國先侵略加拿大。你說的那段時期英美有一段時間關係比較緊張,就是委內瑞拉邊界爭議,委內瑞拉和英國殖民地有邊境爭議,委內瑞拉引用門羅原則找美國幫助,英國說門羅主義不屬於國際法,現代人估計都會贊成英國人的說法,門羅主義認為對美洲的干預就是對美國的敵對行為。當時媒體炒作了英美戰爭一段時間,但很快英國人就妥協了,因為其他地方的戰爭,由美國人來仲裁邊境,不過仲裁結果是偏向英國,於是英國人覺得自己贏了,美國人也覺得自己贏了,這等於英國人承認了美國在美洲的地位。當時英國首相去美國拜訪時就說什麼,英語民族之間永遠不應該開戰。
看到英國歷史我覺得挺唏噓的,明明是人類史上最文明的帝國,卻被黑成了這樣。不過也多虧了英國人沒有從帝國獲利什麼,英國人對帝國沒有那麼執著。還有就是英國人的民族性吧,他們喜歡用強硬偽裝脆弱,比如蘇格蘭獨立,英國右派就說你真想獨立的話應該英格蘭人投票,包準把你們投出去。還說什麼乾脆讓英格蘭獨立得了。美國人獨立,英國人就說,good riddance。
迅速衰落指的是苏联那种,英国事实上并没有在二战后就迅速衰落,英国的没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到英国人大概都已经麻木到没什么感觉了。
北美carl 观察 Progressive Conservatism x Forward Observations Group
更是一种解脱吧 强盛时期的一切都是国力 反之则成为了负担 大英并没有消失在历史 但日不落的辉煌只能留在历史里了 自大航海和工业革命后 帝国成为了新世界的秩序 也出现似西班牙 法国 德国 等强大的帝国 强盛后的隐患慢慢开始成为了帝国的负担  

一战后的英国注定知道这份责任要有人该继承了 二次工业革命下的美国是当中最好的结果 雅尔塔时丘吉尔已经很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了 不是美国就是苏联 无论如何美国必须参与 必须放弃固守单边成为超级大国 维持新的秩序下对抗着新的威胁 帝国的时代结束了 共和国的超级大国时代开始了
仲长若谷 生于专制是我们的不幸,结束专制是我们的责任
假设你是家里的男主人
你的孩子继承了你的价值观并加以发扬光大
获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并为这个家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你会痛恨这个孩子夺走了你的光环吗?
zzzzz11111 学术训练家
没什么影响,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无法维持是冷战之后美苏推动的结果,事实上如果没有美国的推动,大英帝国可能现在还没有解体,所以对于英国来说,英国的政治体系的有效性的信心从来没有消失,他的消失只是因为冷战后政治强制所致,而且大多数脱离英国殖民的国家发展不如殖民体系下恐怕还增强了这种自信
谢玉阳 那宪法就比天大嘛?
其实该不爽还是会不爽的…不过在英国衰落的时候,美国崛起是对英国最好的结局。所以英国在发现无法保持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对自己最好的路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伊士运河危机啊…你可别觉得英国人是心甘情愿向埃及交出苏伊士运河的。美国苏联都在此事件获利了
实际上当时的英国对于殖民地的前途是有心理准备的,知道总有一天,必然会独立出去。他们的计划就是让这个进程顺利,保障双方利益最大化,这样对英国也是最好。同时他们亦有时代的骄傲,所谓"白人的责任",觉得不应该让不成熟的殖民地过早独立,就像不能把未成年的孩子出门谋生。但是殖民地独立运动可是轰轰烈烈开展起来,英国不得不改变,大大加快速度,从全世界收缩。
自由与革命 去游行,为什么?这是我的责任
奥威尔表示英国人和此前世界霸权最大的不同,就是英国人在得知自己霸权被美国取代时,只会怂一怂肩,无奈的笑一笑。
英国虽然失去了世界霸权与全球海军,却得到了福利国家与大众民主,因此普通的英国人对此也只会无奈一笑。
fb_china_today https://pincong.rocks/topic/反中国梦系列
德国纳粹曾经试图说服英国和自己一起瓜分世界
英国消耗了自己打败了纳粹

为人类树立了楷模

在文明国家看来老大不老大并不是最重要
nrobersb 一切以反共为目的的轮子活动都是在耍流氓
从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象征英国衰落开始,到1997年香港回归日不落帝国正式陨落,40多年的时间啊,英国的人均gdp都涨了20倍,这很迅速么。

如果用美国2021年阿富汗撤军类比,也按这个速度迅速衰落,那也要到2066年,gdp400万亿的时候才能结束帝国时代。。那时我都70岁了
實際上 美國是繼承而不是取代英國,特別是在國際關係上。美國沒怎麼打破英國的那一套,而是蕭規曹隨。

例如冷戰就是大博奕2.0


所以英國某程度上雖然失去了霸主之位,但自身並沒有因為體系改變而受損
为啥认为国家,公司,学校,家..这些名词会有自己的想法呢?
就像你说的一样,只会是具体的人才有,比如英国首相和子民
英国人这么多,想法就会各异,甚至是有没想过你说的问题,都是问题
最后,其实就是你期待一个你想要的答案,提出了一个根本虚幻的问题,
很像:想知道外星人对地球人的看法?
美国是英国的继承者。相当于大儿子分家独立后,比父母发展得更好,然后接管了父母的海外资产。一则以忧一则以喜。
井上老君 🤬不友善用户
已隐藏
英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衰弱,完全衰弱时间是二战,差不多有50多年,早就逐渐习惯了,而且英美同属于类似的西方文明,所以不会有什么感觉。
有一说一 理性粉红
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美国是靠打服英国争取的独立,自由永远要靠实力来维持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