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珀:俄军充分利用铁路网,乌军正面临波帕斯纳亚危机
原地址: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771947040080178
5月19、20日下午,Helion出版社的现代军事作者、画手、编辑汤姆·库珀(Tom Cooper)连续更新两篇军事评论,阐述了乌军面临的波帕斯纳亚战线危机。笔者从中选译相关部分,以飨读者。
各位早上好!
由于从波帕斯纳亚地区传来了坏消息,我就“出乎意料”地更新一下。
首先呢,不好意思,我不得不从抱怨媒体开始:媒体报道了各式各样的消息,说什么普京接管战地指挥权,甚至说他绕过格拉西莫夫(也就是说不止绕过绍伊古)下令。可事实证明,俄军“突然”找到了回到过去的道路,开始以它原本应当采用的方式战斗。
我这到底是在说什么?
俄军军事理论强调要在推进过程中绕过城市地区:如果城市里有守军的话,那就让先头部队(第一梯队)将其割裂、孤立,然后让第二梯队展开围攻。换句话说,包抄守军,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围攻守军,但绝对不要让正在推进的部队展开强击。
在目前的这场战争中,我们似乎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状况。相反,俄军似乎一直在基于占领每一个村落和城镇——不管它们有多么小,也不管损失有多么大——考虑到普京幻想乌克兰人不热衷于战斗,考虑到俄军接到的命令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控制乌克兰,而且俄军长期以来是在极端脆弱的补给线末端作战,这种做法至少在名义上是“合乎逻辑”的。换而言之,俄军需要控制公路以保障供应,而且,公路一般是连接城市地带:毕竟,没人会从乡下修路到乡下……
乌军的战术是把每个地方都变成“堡垒”,也就是依托提供额外防护的建筑物展开抵抗,这一点都不奇怪。鉴于俄军如此频繁地违背己方战术信条,那俄军遭遇耻辱的失败和灾难性的损失就更不奇怪了。我们此前已经看到在基辅西北、切尔尼戈夫、苏梅、哈尔科夫、伊久姆看到了许多战例,更不用说北顿涅茨克、波帕斯纳亚和尤为值得一提的鲁比日内了(我这次谈的是北顿涅茨克以北的鲁比日内)。
好吧,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莫斯科那边总算有人醒悟,俄军现在又恢复了原来的战术:显然是奏效了。
有消息称,昨天,精锐空降兵部队和机械化的近卫军联手在波帕斯纳亚地区回归了旧战术学说,开始绕过乌军加固、设防的村落。请注意:这些部队是真正的军人,不是为了阅兵在莫斯科训练几个月的小家伙。机械化的分裂武装[指卢、顿两军]则紧随其后……
起初,他们好像是对特里波利耶(Trypillya/Триполье)发动佯攻,捆住了守军的手脚,然后利用这个机会让空降兵绕过此地,迅速攻占弗拉基米罗夫卡(Volodymyrivka/Владимировка)。此次攻击速度似乎快到乌军还不能够及时投入炮兵。“合乎逻辑的”后果便是乌军被迫撤出特里波利耶和特洛伊茨科耶(Troitske/Троицкое)两地,以免遭到合围。
结果,俄军还占领了5公里以南的德鲁日巴(Druzhba/Дружба)。
大约与此同时,俄军在卡梅舍瓦哈(Komyshuvakha/Камышеваха)地区也打出了类似的战果:它用机械化部队拖住了该村守军,然后让空降兵部队越过卡梅舍瓦哈河,穿过卡梅舍瓦哈和佐洛托耶(Zolote/Золотое)的中间地域,从南面朝着弗鲁博夫卡(Vrubivka/Врубовка)推进,在当夜较晚时候攻占此地。弗鲁博夫卡位于北顿涅茨克南面,与它仅仅相隔30公里。最糟糕的地方在于,特洛伊茨科耶、弗鲁博夫卡和德鲁日巴都位于T1302公路以东8-9公里处,而这条公路正是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地区乌军仰赖的生命线。
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G计划”似乎进展较好,而且是对俄国有利。此外,正如不少人宣称的那样,波帕斯纳亚一带现在肯定成了新的“重点”(Schwerpunkt)。
此外,从所附照片中可以看出,参与这次推进的俄军装备了大量的BMTP-终结者-1/2,在俄军词汇当中,BMTP属于“坦克支援战车”(Боевая машина поддержки танков):每辆有1个小炮塔、2门30毫米机炮和4枚反坦克导弹。
这有什么意义?
怎么说呢,这2门30毫米机炮效果很好,能够朝很远的地方开火。最重要的是,“坦克支援战车”是为打击步兵而生,准确地说,就是为了打击乌军那种高度机动但重装上阵的步兵。“坦克支援战车”为其乘员提供坦克一般的保护,而且从战争一开始,它们的30毫米机炮发挥就大大出乎乌军意料,而且造成了非常不讨喜的结果:由于这些机炮可以和9M120“攻击”反坦克导弹(ASCC/北约代号AT-9 Spiral-2)以及AGS-17D或AGS-30榴弹发射器配合作战,这种战车就比俄军的任何一种坦克都灵活得多。
(以上为5月20日更新部分)
……
波帕斯纳亚危机
最糟糕的事情仍然是空降兵第76师和机械化部队(先头部队是近卫摩托化步兵第57旅,但也有分裂武装)继续向波帕斯纳亚西面和南面推进。5月19日,星期四,他们攻占了特里波利耶、弗拉基米罗夫卡,然后拖住了据守在弗拉基米罗夫卡附近要塞化高地上的乌军,接下来继续直奔新卡缅卡(Nova Kamyanka/Новая Каменка)。昨天,俄军攻占新卡缅卡,已经推进到索列达尔(Soledar/Соледар)和巴赫穆特斯科耶(Bakhmutske/Бахмутское)以东1-2公里处,也就是距离至关重要的T1302公路——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地区乌军主要补给线——仅有1-2公里。
此外,俄军通过攻击特里波利耶以北、弗鲁博夫卡以西的利波沃耶(Lypove/Липовое)和瓦西列夫卡(Vasylivka/Василевка)扩张了突破战果,截至今天上午,他们已经攻入瓦西列夫卡南部。
换句话说:俄军没有考虑休整或重组,就从波帕斯纳亚出发,绕过守卫卡梅舍瓦哈、圣教堂(Khram Svyatoho/Храм Святого)、卡捷里诺夫卡(Katerynika/Катериновка)和戈尔斯科耶(Hirske/Горское)的乌军向北推进,基本没有给乌军留下什么反应时间。
乌军此前曾在卢甘河(Lunan,疑为笔误/Лугань)上决堤放水,但这对俄军的推进暂无影响[译者注:鉴于卢甘河平均流量为14立方米/秒,似乎的确影响不大]。相反,俄军又投入了两个营级战斗群——分别来自海军陆战队第40旅和第336旅——其中一个正在向南推进,扩大乌军战线缺口:它在昨天攻占了维斯克里瓦(Vyskryva/Выскрива)村。
若干分析……很多人想知道俄军为什么能够在波帕斯纳亚一带打得这么好,也想知道他们还能维持这种态势多久。
显然,我不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部队的所有细节和状况,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哪里面对什么对手;而且,俄军至少带来了1个配备“终结者”坦克支援战车的营级战斗群——也可能是2个——仅就这个话题就足以讨论不休。
然而,仔细找一张像样的该地区地图看一下,就可以解释这一切,然后你就对此毫无疑问了。
为什么呢?因为地图可以解释俄军的补给状况。
俄军是以营级战斗群为单位作战,而营级战斗群仅有极低的维持补给能力。为此,每个战术集团军(每个战术集团军掌控的营级战斗群从两三个到二十个不等)都设有自己的后勤旅。这种高度专业化的部队数量非常有限,我想俄军当中总共也就10-12个单位,而且这些后勤单位依赖卡车。不过,这些部队可能并没有它们看起来那么重要,因为俄军更依赖铁路。我不清楚俄军当中有多少个铁道旅,不过我记得在某本书里读到过大约有20个。
在这场战争中,后勤旅的短缺导致每个战术集团军都只能同时维持1个营级战斗群向前推进。可是,在波帕斯纳亚地区,俄军却能够发动同时有5-6个营级战斗群参与的攻势。
怎么会这样呢?
答案很简单,与乌克兰其他地区的状况相反,波帕斯纳亚以东仅仅30公里远的卡季耶夫卡(Kadiivka/Кадиевка)-阿尔切夫斯克(Alchevsk/Алчевск)地区有着良好的铁路网,自2014年以来,这一地区就已被分裂分子控制。
此外,当俄军攻占波帕斯纳亚和弗拉基米罗夫卡之后,他们就又控制了一条铁路支线,也就可以把它和卡季耶夫卡-阿尔切夫斯克地区的铁路系统连接起来。
请注意:俄军从波帕斯纳亚向弗鲁博夫卡推进时也是沿着另一条铁路支线。
换句话说:按照俄军现在的作战方式,他们可以用火车把物资直接运输到前线,并没有必要尝试使用卡车。俄军不仅严重缺乏卡车,而且卡车车队目前仍是乌军炮兵的主要目标之一。
“问题解决了”,而且是一个关键问题:后勤。这就是俄军能够在波帕斯纳亚地区成功发动攻势的原因:它的炮兵能够日夜不停地轰击乌军阵地,近卫军里“终结者”的30毫米机炮也不会打光炮弹……
(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不妨举个例子,请将它和北顿涅茨克以北的情形做个对比,那里只有一条铁路线,是通过克列缅纳亚的铁路线,位于北顿涅茨克市西北方向。“毫不奇怪”,从东北方向打过去的俄军花了3个月才攻入北顿涅茨克郊区……)
但我仍然不明白乌克兰总参谋部是如何进行增援。似乎它还是仅仅投入已经遭受过打击的第24机械化步兵旅和顿巴斯营,企图以此减缓乃至阻止俄军在波帕斯纳亚北面和西面的攻势。当然,乌军完全有可能从其他部队里抽出几个营来加强上述部队,而且乌军也无疑有许多旅同时拥有4、5乃至6个营。不过,指望1个旅——不管加强了多少——来阻挡这种冲击,这在我看来真不一定是个好主意。还得考虑到一点,俄军越是向前推进,这个孤独的乌克兰旅必须守卫的战线就越长。
考虑到乌军至少有两个旅在守卫谢韦尔斯克(Siversk/Северск)地区,此外仅仅守卫巴赫穆特一地的就有两个旅,这就让我感到尤为惊讶了:这么说吧,四个旅防守两个位于后方的地区,就在那里等待着前线被突破乃至陷入崩溃……?嗯哼……
5月19、20日下午,Helion出版社的现代军事作者、画手、编辑汤姆·库珀(Tom Cooper)连续更新两篇军事评论,阐述了乌军面临的波帕斯纳亚战线危机。笔者从中选译相关部分,以飨读者。
各位早上好!
由于从波帕斯纳亚地区传来了坏消息,我就“出乎意料”地更新一下。
首先呢,不好意思,我不得不从抱怨媒体开始:媒体报道了各式各样的消息,说什么普京接管战地指挥权,甚至说他绕过格拉西莫夫(也就是说不止绕过绍伊古)下令。可事实证明,俄军“突然”找到了回到过去的道路,开始以它原本应当采用的方式战斗。
我这到底是在说什么?
俄军军事理论强调要在推进过程中绕过城市地区:如果城市里有守军的话,那就让先头部队(第一梯队)将其割裂、孤立,然后让第二梯队展开围攻。换句话说,包抄守军,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围攻守军,但绝对不要让正在推进的部队展开强击。
在目前的这场战争中,我们似乎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状况。相反,俄军似乎一直在基于占领每一个村落和城镇——不管它们有多么小,也不管损失有多么大——考虑到普京幻想乌克兰人不热衷于战斗,考虑到俄军接到的命令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控制乌克兰,而且俄军长期以来是在极端脆弱的补给线末端作战,这种做法至少在名义上是“合乎逻辑”的。换而言之,俄军需要控制公路以保障供应,而且,公路一般是连接城市地带:毕竟,没人会从乡下修路到乡下……
乌军的战术是把每个地方都变成“堡垒”,也就是依托提供额外防护的建筑物展开抵抗,这一点都不奇怪。鉴于俄军如此频繁地违背己方战术信条,那俄军遭遇耻辱的失败和灾难性的损失就更不奇怪了。我们此前已经看到在基辅西北、切尔尼戈夫、苏梅、哈尔科夫、伊久姆看到了许多战例,更不用说北顿涅茨克、波帕斯纳亚和尤为值得一提的鲁比日内了(我这次谈的是北顿涅茨克以北的鲁比日内)。
好吧,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莫斯科那边总算有人醒悟,俄军现在又恢复了原来的战术:显然是奏效了。
有消息称,昨天,精锐空降兵部队和机械化的近卫军联手在波帕斯纳亚地区回归了旧战术学说,开始绕过乌军加固、设防的村落。请注意:这些部队是真正的军人,不是为了阅兵在莫斯科训练几个月的小家伙。机械化的分裂武装[指卢、顿两军]则紧随其后……
起初,他们好像是对特里波利耶(Trypillya/Триполье)发动佯攻,捆住了守军的手脚,然后利用这个机会让空降兵绕过此地,迅速攻占弗拉基米罗夫卡(Volodymyrivka/Владимировка)。此次攻击速度似乎快到乌军还不能够及时投入炮兵。“合乎逻辑的”后果便是乌军被迫撤出特里波利耶和特洛伊茨科耶(Troitske/Троицкое)两地,以免遭到合围。
结果,俄军还占领了5公里以南的德鲁日巴(Druzhba/Дружба)。
大约与此同时,俄军在卡梅舍瓦哈(Komyshuvakha/Камышеваха)地区也打出了类似的战果:它用机械化部队拖住了该村守军,然后让空降兵部队越过卡梅舍瓦哈河,穿过卡梅舍瓦哈和佐洛托耶(Zolote/Золотое)的中间地域,从南面朝着弗鲁博夫卡(Vrubivka/Врубовка)推进,在当夜较晚时候攻占此地。弗鲁博夫卡位于北顿涅茨克南面,与它仅仅相隔30公里。最糟糕的地方在于,特洛伊茨科耶、弗鲁博夫卡和德鲁日巴都位于T1302公路以东8-9公里处,而这条公路正是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地区乌军仰赖的生命线。
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G计划”似乎进展较好,而且是对俄国有利。此外,正如不少人宣称的那样,波帕斯纳亚一带现在肯定成了新的“重点”(Schwerpunkt)。
此外,从所附照片中可以看出,参与这次推进的俄军装备了大量的BMTP-终结者-1/2,在俄军词汇当中,BMTP属于“坦克支援战车”(Боевая машина поддержки танков):每辆有1个小炮塔、2门30毫米机炮和4枚反坦克导弹。
这有什么意义?
怎么说呢,这2门30毫米机炮效果很好,能够朝很远的地方开火。最重要的是,“坦克支援战车”是为打击步兵而生,准确地说,就是为了打击乌军那种高度机动但重装上阵的步兵。“坦克支援战车”为其乘员提供坦克一般的保护,而且从战争一开始,它们的30毫米机炮发挥就大大出乎乌军意料,而且造成了非常不讨喜的结果:由于这些机炮可以和9M120“攻击”反坦克导弹(ASCC/北约代号AT-9 Spiral-2)以及AGS-17D或AGS-30榴弹发射器配合作战,这种战车就比俄军的任何一种坦克都灵活得多。
(以上为5月20日更新部分)
……
波帕斯纳亚危机
最糟糕的事情仍然是空降兵第76师和机械化部队(先头部队是近卫摩托化步兵第57旅,但也有分裂武装)继续向波帕斯纳亚西面和南面推进。5月19日,星期四,他们攻占了特里波利耶、弗拉基米罗夫卡,然后拖住了据守在弗拉基米罗夫卡附近要塞化高地上的乌军,接下来继续直奔新卡缅卡(Nova Kamyanka/Новая Каменка)。昨天,俄军攻占新卡缅卡,已经推进到索列达尔(Soledar/Соледар)和巴赫穆特斯科耶(Bakhmutske/Бахмутское)以东1-2公里处,也就是距离至关重要的T1302公路——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地区乌军主要补给线——仅有1-2公里。
此外,俄军通过攻击特里波利耶以北、弗鲁博夫卡以西的利波沃耶(Lypove/Липовое)和瓦西列夫卡(Vasylivka/Василевка)扩张了突破战果,截至今天上午,他们已经攻入瓦西列夫卡南部。
换句话说:俄军没有考虑休整或重组,就从波帕斯纳亚出发,绕过守卫卡梅舍瓦哈、圣教堂(Khram Svyatoho/Храм Святого)、卡捷里诺夫卡(Katerynika/Катериновка)和戈尔斯科耶(Hirske/Горское)的乌军向北推进,基本没有给乌军留下什么反应时间。
乌军此前曾在卢甘河(Lunan,疑为笔误/Лугань)上决堤放水,但这对俄军的推进暂无影响[译者注:鉴于卢甘河平均流量为14立方米/秒,似乎的确影响不大]。相反,俄军又投入了两个营级战斗群——分别来自海军陆战队第40旅和第336旅——其中一个正在向南推进,扩大乌军战线缺口:它在昨天攻占了维斯克里瓦(Vyskryva/Выскрива)村。
若干分析……很多人想知道俄军为什么能够在波帕斯纳亚一带打得这么好,也想知道他们还能维持这种态势多久。
显然,我不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部队的所有细节和状况,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哪里面对什么对手;而且,俄军至少带来了1个配备“终结者”坦克支援战车的营级战斗群——也可能是2个——仅就这个话题就足以讨论不休。
然而,仔细找一张像样的该地区地图看一下,就可以解释这一切,然后你就对此毫无疑问了。
为什么呢?因为地图可以解释俄军的补给状况。
俄军是以营级战斗群为单位作战,而营级战斗群仅有极低的维持补给能力。为此,每个战术集团军(每个战术集团军掌控的营级战斗群从两三个到二十个不等)都设有自己的后勤旅。这种高度专业化的部队数量非常有限,我想俄军当中总共也就10-12个单位,而且这些后勤单位依赖卡车。不过,这些部队可能并没有它们看起来那么重要,因为俄军更依赖铁路。我不清楚俄军当中有多少个铁道旅,不过我记得在某本书里读到过大约有20个。
在这场战争中,后勤旅的短缺导致每个战术集团军都只能同时维持1个营级战斗群向前推进。可是,在波帕斯纳亚地区,俄军却能够发动同时有5-6个营级战斗群参与的攻势。
怎么会这样呢?
答案很简单,与乌克兰其他地区的状况相反,波帕斯纳亚以东仅仅30公里远的卡季耶夫卡(Kadiivka/Кадиевка)-阿尔切夫斯克(Alchevsk/Алчевск)地区有着良好的铁路网,自2014年以来,这一地区就已被分裂分子控制。
此外,当俄军攻占波帕斯纳亚和弗拉基米罗夫卡之后,他们就又控制了一条铁路支线,也就可以把它和卡季耶夫卡-阿尔切夫斯克地区的铁路系统连接起来。
请注意:俄军从波帕斯纳亚向弗鲁博夫卡推进时也是沿着另一条铁路支线。
换句话说:按照俄军现在的作战方式,他们可以用火车把物资直接运输到前线,并没有必要尝试使用卡车。俄军不仅严重缺乏卡车,而且卡车车队目前仍是乌军炮兵的主要目标之一。
“问题解决了”,而且是一个关键问题:后勤。这就是俄军能够在波帕斯纳亚地区成功发动攻势的原因:它的炮兵能够日夜不停地轰击乌军阵地,近卫军里“终结者”的30毫米机炮也不会打光炮弹……
(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不妨举个例子,请将它和北顿涅茨克以北的情形做个对比,那里只有一条铁路线,是通过克列缅纳亚的铁路线,位于北顿涅茨克市西北方向。“毫不奇怪”,从东北方向打过去的俄军花了3个月才攻入北顿涅茨克郊区……)
但我仍然不明白乌克兰总参谋部是如何进行增援。似乎它还是仅仅投入已经遭受过打击的第24机械化步兵旅和顿巴斯营,企图以此减缓乃至阻止俄军在波帕斯纳亚北面和西面的攻势。当然,乌军完全有可能从其他部队里抽出几个营来加强上述部队,而且乌军也无疑有许多旅同时拥有4、5乃至6个营。不过,指望1个旅——不管加强了多少——来阻挡这种冲击,这在我看来真不一定是个好主意。还得考虑到一点,俄军越是向前推进,这个孤独的乌克兰旅必须守卫的战线就越长。
考虑到乌军至少有两个旅在守卫谢韦尔斯克(Siversk/Северск)地区,此外仅仅守卫巴赫穆特一地的就有两个旅,这就让我感到尤为惊讶了:这么说吧,四个旅防守两个位于后方的地区,就在那里等待着前线被突破乃至陷入崩溃……?嗯哼……
23 个评论
这几天是有点看不懂, 和这个文章的分析也是相符。
Sievierodonetsk 这个城市是已经被三面包围了,南北东都是俄军, 那么西面应该就是一定要守住了。
可是这两天看得有点危险, 乌克兰方面和各大媒体的评论却并没有发出什么这里有危险的说法, 所以就看不懂了。
前两周俄军从北向南渡河多次失败,但是这条河南边 30 公里也是俄军, 河的名字: Sievierosky Donetsk River
也就是说乌克兰 方面是需要坚守 Sievierodonetsk 西面一条 30 来公里的退路, 这是唯一退路。 现在通道北面的俄军是没能向南过河, 可是通道南面的俄军这两天向北攻击很快的样子。
如果俄军从北向南打通, 不一样合围 Sivvierodonetsk 吗?
在 Bakhmut 东面 M03 公路 东面一些的地方, 俄军一路向北拿下几个村子, 威胁到了 T1302 公路,这条公路是 Sievierodonetsk 向西的退路, 可是没有看到乌克兰方面有撤退或者反攻的情况。
因此, 这一区域这两天就可能会 爆出大新闻, 不会比 Azovstal 钢铁厂的事情小,希望乌克兰在这一线不要出意外。
Sievierodonetsk 这个城市是已经被三面包围了,南北东都是俄军, 那么西面应该就是一定要守住了。
可是这两天看得有点危险, 乌克兰方面和各大媒体的评论却并没有发出什么这里有危险的说法, 所以就看不懂了。
前两周俄军从北向南渡河多次失败,但是这条河南边 30 公里也是俄军, 河的名字: Sievierosky Donetsk River
也就是说乌克兰 方面是需要坚守 Sievierodonetsk 西面一条 30 来公里的退路, 这是唯一退路。 现在通道北面的俄军是没能向南过河, 可是通道南面的俄军这两天向北攻击很快的样子。
如果俄军从北向南打通, 不一样合围 Sivvierodonetsk 吗?
在 Bakhmut 东面 M03 公路 东面一些的地方, 俄军一路向北拿下几个村子, 威胁到了 T1302 公路,这条公路是 Sievierodonetsk 向西的退路, 可是没有看到乌克兰方面有撤退或者反攻的情况。
因此, 这一区域这两天就可能会 爆出大新闻, 不会比 Azovstal 钢铁厂的事情小,希望乌克兰在这一线不要出意外。
听说欧美的很多轻武器弹药都因为援助乌克兰见底了。而俄罗斯战损那么大,居然各种装备补给还源源不断的开过来。有点不懂,俄罗斯库存比欧美还厚得多么?
>>听说欧美的很多轻武器弹药都因为援助乌克兰见底了。而俄罗斯战损那么大,居然各种装备补给还源源不断的开过...主要是欧洲放马南山和过于依赖F35,英国坦克没将军多不是一个笑话,而将眼睛和炸弹放在空中比放在地面上更有价值是美国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为打赢大国战斗更现实的选择,这导致了陆军的坦克和火炮的规模成了战略的牺牲品,而乌克兰能得到的武器却恰恰是这两样。过于先进的F35不能给也没发给,而装甲车和火炮北约自己的地面部队装备自己的部队都很捉襟见肘,基本没太多闲置在仓库里的多余装备给乌克兰。
>>这几天是有点看不懂, 和这个文章的分析也是相符。 Sievierodonetsk 这个城市是已经被三...
无论是开战之前还是之后北顿都是卢甘斯克最后的要塞啊,结果你打了三个月还是只敢在外面蹭蹭
波斯怕那背后的那俩小镇要被放弃了,那条公路危险了
>>这几天是有点看不懂, 和这个文章的分析也是相符。 Sievierodonetsk 这个城市是已经被三...
https://medium.com/@x_TomCooper_x
Ukraine War, 24 May 2022
https://medium.com/@x_TomCooper_x/ukraine-war-24-may-2022-dce696ec139b
作者提出了很可能是Wagner PMC 華格納集團 的加入而改變了戰局
俄羅斯不敢全國動員招新兵,就招退役老兵,而老兵又不能算進正規部隊就全丟這里面
最新打下來的 Su-25機師就是退役老兵
T1302被威脅和這兩天忽然推進得極快,跟這3個月的俄軍好像換了人一樣
很可能就是這批有經驗的老手們做的大事
這星期下來,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背靠鐵路和新的進攻集團(Wagner PMC)
看來烏克蘭要放棄東部了
T1302被斷看來已經必須成為事實
烏克蘭守不住,只能向西退,在不能打退 T1302的威脅之下,前線也必須退
烏東部隊不退就是你說的第二次Azovstal 钢铁厂
>>主要是欧洲放马南山和过于依赖F35,英国坦克没将军多不是一个笑话,而将眼睛和炸弹放在空中比放在地面上...
有道理。现在各国陆军就是没人疼没人爱的,工资也比海军空军低。结果这次俄乌战争主要就是陆军大规模战役。
>>https://medium.com/@x_TomCooper_xUkraine War, 24 M...俄军临阵换将也有帮助。他们还是反思了自己之前的错误。
>>这几天是有点看不懂, 和这个文章的分析也是相符。 Sievierodonetsk 这个城市是已经被三...
才過一天
昨天俄軍還是只有一個點靠近T1302約幾公里
今天就直接是已經在T1302上出現兩個俄軍攻擊點了
>>才過一天昨天俄軍還是只有一個點靠近T1302約幾公里今天就直接是已經在T1302上出現兩個俄軍攻擊點...
乌克兰军队已经出现一个特点,就是不肯撤退。这一支俄军打断 T1302 公路之后有三个选择:
1, 向西北攻击,把 T0513 公路也切断,乌军就没有公路通向 Sievierodonetsk 了。
2, 向东北攻击,接应之前渡河失败的俄军,现在过河更方便了。
3, 这可能是最阴险的,也是红军包括中共都熟练的战术,就是围城打援。东边开始猛轰 Sievierodonetsk ,当乌军被迫增援或者撤退的时候将遭遇更大损失, 因为两条公路上都可能被攻击。
之前防守 Popasna 的乌军指挥官应该拖出来游街,这个镇子丢了真麻烦。
当然,我希望乌克兰能拖来几台炮,放飞几支 Drone,把这支俄军轰成渣,然后俄军什么战术都是浮云。
>>乌克兰军队已经出现一个特点,就是不肯撤退。这一支俄军打断 T1302 公路之后有三个选择:1, 向西...
被包围了肯定要撤退啊,就算人还能打,没有子弹也打不了,乌克兰又没有掌握制空权,可以空投补给弹药。
目前乌克兰军队的反击总觉得像被俄罗斯牵着走,一直都是俄军在选择战场,而乌军在救火。乌军应该对俄军薄弱处发动主动攻击,自行开辟战场。
>>为了防止年轻的小葱有被这种微博扯蛋误导, 发一组开展以来战斗地点统计的可视化图片 - 来源纽约时报(...
这篇文章并不能算误导,这几天的战况就是有点迷。当然五月中旬之前俄军节节败退这个没问题。
>>主要是欧洲放马南山和过于依赖F35,英国坦克没将军多不是一个笑话,而将眼睛和炸弹放在空中比放在地面上...
四大名炮齐聚乌克兰,人家都能组织百万大军了,而租借法案还没有发威……俄罗斯的底裤很快又要被再扒一次。
>>乌克兰军队已经出现一个特点,就是不肯撤退。这一支俄军打断 T1302 公路之后有三个选择:1, 向西...
>>乌克兰军队已经出现一个特点,就是不肯撤退。这一支俄军打断 T1302 公路之后有三个选择:1, 向西...
如果T1302失守,俄軍要打下T0513應該也要3-7天
而且也要留意,諾夫戈羅德西克,俄軍也有進展
而围城打援這點的話,上面那位TomCooper就有說了
東部這幾天俄軍進展這麼大,就是用了類似這種的戰術
佯攻一個地方(忘了名字),然後實攻Popasna西邊、南邊,更是放棄之前的強推戰術,不打有烏克蘭守軍的村莊,直接包後面和沒守軍的地點(這次是公路)
烏克蘭反應時間都沒就被打個措手不及
回來這幾天俄軍Popasna成果,我覺得這人沒亂吹,不然不會在雙方傷亡不嚴重、交戰情報不多的情況下,俄軍就推進這麼多
雖然T1302暫時還沒失守
暫時這星期來看T1302這邊輸很大
烏克蘭前幾星期的反攻動作在東部完全消失,是真的打不過,缺重武器
希望歐美提供的武器能快點到位
不然烏克蘭總統早幾天說東部每天都死100+烏克蘭士兵的速度來看,真的到時候有武器但人不夠跟俄羅斯打
估計朝鮮的軍事觀察員開始支招了,以色列革蘭高地那次可以說是朝鮮觀察員支招最成功第一次,現在看起來俄軍不是打算碾壓式的推進了而是像普通的恐怖主義國家那樣開始搞小動作了。烏軍大概要蒙受不少的損失才能找到應對策略。剩下還是靠烏軍對信息化戰爭的掌控能力,畢竟知道對方動向就不用被動挨打
別瞧不起這群朝鮮小癟三,他們對現代戰爭理解程度估計僅次於五角大樓
別瞧不起這群朝鮮小癟三,他們對現代戰爭理解程度估計僅次於五角大樓
我发现俄军不敢打巷战和炮火洗地,是不是还顾忌国际影响,现在改策略了,分割包围,然后避开大城市,我猜俄军是想把东乌事实独立然后吞并,达成战略目的,就可以大吹特吹掩盖之前的进攻失利了
中共在后面运输武器装备,毕竟苏联装备支国能生产同款。
绕过重点防守的城镇往前冲的闪击战正是3个月前俄军基辅战役的打法,但是当时兵力过于分散(还要照顾东南线),后勤等于没有,所以丢掉了大量装备和人员。这次在乌东情况就不一样了,俄军有铁路网的补给,仗就难打了。但是也不是没有希望的,乌军的抵抗意志十分坚决,俄军包围后如果无法快速吃掉麻烦也很大,而且西方援助源源不断,俄军就只能吃老本,M777就已经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了,而且这才90门,海玛斯火箭炮已经在路上了,还有M1A2也在准备中,真正的大战会在夏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