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迎新系列】微博爱国党盛行,我们无需痛恨,更无需绝望——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与临界点模型
目标读者:刚开始接触自由世界政治讨论,对政治理论几乎一无所知的新难民。
为什么革命十分罕见,而且无法预测?可又为什么说独裁政权是纸老虎?
集体行动困境
集体行动,是个社会学概念,不是小红班里春节包饺子那个集体行动,也不是小明公司团建那个集体行动。集体行动是指,一群个人或者社团追求某个共同目标,通常,这个目标是为了某项公众利益。
公众利益有两个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不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个公众利益。
非竞争性:不论多少人享受这个公众利益,大家享受到的都不变。公众利益不是分蛋糕,不会因为人多了,每个人就少享受,也不会因为人少了,每个人就多享受。
举个例子,消防队,自然保护区,民主制度。
搭便车问题
雷锋精神是反人类的。在一个群体中,单独的个体不愿意为了所有人都能受惠的公众利益付出代价。如果能够不付出代价就享受好处,谁都愿意。但是这样以来,就没有人愿意主动付出代价了。
假设有个群体,一共N个人。
如果K个人愿意付出代价,或者说参与建设,公众利益就能实现。
这项公众利益对每个人的好处大小记为B.
参与建设公众利益的代价大小记为C.
预设B>C,也就是说公众利益利大于弊。
你收到一张传单,明天有一场示威集会,要求民主,你要不要参与?
这天晚上,某种神秘的力量出现,你知道其他人打算怎么做了。
情况1:参加者不到(K-1)个。
即使你参加了,公众利益也不会实现。选择参与的收益是-C,选择不参与收益是0.
0总比-C大,所以,收益最高的选择是不参与。
你应该把传单扔进垃圾桶,继续在学习强国签到。
情况2:参与者正好有(K-1)个。
如果你参加,参与者就达到了K个,公众利益可以实现,你的收益是B-C.
如果你不参加,参与者不够,公共利益没有实现,但是你也没有付出代价,你的收益是0.
B-C大于0,收益最高的选择是参与。
你应该通宵做好标语,翘班参加明天的活动。
情况3:参与者有K个甚至更多。
如果你参加,公众利益可以实现,你的收益是B-C.
如果你不参加,参与者也足够实现公众利益了,你不需要付出代价,收益是B.
B大于B-C,收益最高的选择是不参与。
你应该把传单扔进垃圾桶,躺在床上等着民主从天上掉下来。
现实生活中,神秘力量并不存在,第二天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完全取决于你的主观判断。
如果大家都觉得是情况1,那么谁也不会参加。如果大家都觉得是情况3,最终同样没人参加。
为了实现公众利益,必须正好有K个人愿意参与,并坚信只有他们会参与。
决定集体行动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 K和N的差距;人群总数N.
如果K=N,也就是说,必须全员参与才能成功,情况3根本不存在,那么就没有搭便车的空间。
如果K<N,那就有了搭便车的空间。K与N的差距越大,搭便车的空间就越大。
现实生活中,K=N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搭便车的空间永远存在。
K与N的差距越小,就越容易达成集体行动。
人群总数N的大小也很重要。
一方面,它影响了你对自己重要程度的判断。如果一个群体只有二十个人,你肯定觉得自己参与与否很重要;如果有一千个人,你可能就会想,我参不参与,其实根本看不出来吧。
另一方面,人群越大,就越难监督有谁搭便车,难以惩罚搭便车的人。小班教学时,你肯定要按时出勤、认真听讲,但是阶梯教室的大课,你肯定逃过,至少悄悄玩过手机。
人群数量越大,就越难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违反直觉的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人数少的小集体可能比人数多的大集体更有行动力。
独裁政权下,虽然大部分人都会因为推翻独裁而受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一定就愿意参与行动达到这个目标。更重要的是,在独裁政权下,我们不光没有神秘力量,甚至连民意调查都没有,那么人们怎么预判未来到底是情况1,2,还是3呢?无从知晓。
此时,是否参与集体行动,成了一个新的谜团。
临界点模型
接下来我们看看1989年东欧剧变,临界点模型可以解释东欧剧变为什么突如其来,一发不可收拾。
在八十年代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每个人都要公开选择,支持独裁政权,还是反对独裁政权,没有中间地带,没有沉默的选项。
对独裁政权的态度分成了两个,明面上的态度,私下真实的态度。
说谎很累人,得不偿失,在言论自由的社会,人们更愿意保持诚实。但是在独裁政权下,表达反对意见很危险,所以人们在明面上表达态度时,经常选择弄虚作假。
民众示威抗议的规模,会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参加,公开表达不满。抗议规模越大,政府就越难监视、惩罚每个个体,正所谓法不责众。
抗议规模大到让某个人愿意加入,表达真实异见,我们把这个抗议规模叫作革命阈值。如果你不喜欢文绉绉的词,就叫它“心里的那个坎儿”。显然,每个人心里那道坎儿不一样,有的人天生反骨,以反对政府为己任,有的人就是奴性不改,半条棉被也要送给红军,更多的人在中间,随大流,别人抗议那我也抗议,大家都忍着我就忍着。
在一个社会里,大家的革命阈值在哪里,直接决定了会不会发生革命。
所有人的革命阈值,我们用这种形式表示:
社会A={0, 2, 2, 3, 4, 5, 6, 7, 8, 10}
最开始,只有一个人会抗议,没有人响应。
她死得无声无息。
变动一点点。社会A'={0,1,2,3,4,5,6,7,8,10}
最开始那个天生反骨的人出来抗议了。她站出来后,抗议者数量达到了1,革命阈值等于1的人有一个,他也站了出来。抗议者数量达到了2,革命阈值等于2的有一个,也站了出来……最终,社会的10个人中,9个人都会抗议。
一个人的参与导致了另一个人的参与,这种革命行动的连锁反应,叫revolutionary cascade,实际上,共产党曾经用过这个词,革命大串联。如今党国的智库反倒用了很多晦涩的翻译,什么革命瀑布、革命级联、革命流,真是忘本了。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国家。
社会B={0, 2, 3, 3, 4, 5, 6, 7, 8, 10}
第一个人依旧死得无声无息。
变动一点点。社会B'={0, 1, 3, 3, 4, 5, 6, 7, 8, 10}
只有两个人抗议,革命大串联并没有发生。
社会A和B的变动是一样的,都是把第二反动派的革命阈值下降了一点。然而,社会B发生了一些抗议,但是最终并没有成功。经济衰退、结构性变革可能会降低部分人的革命阈值,但是不一定会引发革命,这取决于整个社会革命阈值如何分布。
虚报政治立场,意味着外部的观察者不知道,这个社会的革命阈值到底如何分布。甚至这个社会内部成员也不知道社会革命阈值分布的情况。因此,这个不透明的社会也许就在革命前夕,但是谁也不知道。
我们说习近平把左派右派、穷人富人都得罪了个遍,实际上是在说,几乎所有人的革命阈值都下降了。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虚报政治立场反过来也是成立的。随着革命大串联的进行,独裁政权的支持者可能内心依然怀恋独裁和特权,但是为了避免日后清算,会选择加入民主阵营。民主人士在独裁政权下会虚报政治立场,独裁拥护者在民主政权下也同样会虚报政治立场。
这意味着,我们甚至不需要争取9个人的真心反对,就能达成革命大串联。
诸君在党国生活,自然很熟悉什么叫两面人。也许以前可以做一个岁月静好党,但是如今,几乎每个人都要被迫站队,连党内高层都要虚与委蛇。看见表忠心的言论时,不必气愤,那是眼见为实的证据:全民虚报政治立场的时代已经到来,而所有人的心里那个坎儿,都越来越低了。
参考资料
油管:苏联1990年大阅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Zux1KLhAQ)
Principles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Chapter 8: Democratic Transition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Principles_of_Comparative_Politics.html?id=2KFvJwi8_jwC)
博讯新闻网:智库观察:中国社会变革迫近临界点(https://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3/03/201303091321.shtml)
难民迎新系列:
中文世界政治立场颜色一览
左-右政治光谱及中共对其畸化
微博爱国党盛行,我们无需痛恨,更无需绝望——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与临界点模型
四中全会要开了,党内改革派能否有所作为?——自上而下的民主转型
关于中国民主化转型的四种观点
中国人不适合民主吗?——文化与政治制度
“我觉得中国够民主了!”——如何衡量民主与独裁
为什么革命十分罕见,而且无法预测?可又为什么说独裁政权是纸老虎?
集体行动困境
集体行动,是个社会学概念,不是小红班里春节包饺子那个集体行动,也不是小明公司团建那个集体行动。集体行动是指,一群个人或者社团追求某个共同目标,通常,这个目标是为了某项公众利益。
公众利益有两个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不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个公众利益。
非竞争性:不论多少人享受这个公众利益,大家享受到的都不变。公众利益不是分蛋糕,不会因为人多了,每个人就少享受,也不会因为人少了,每个人就多享受。
举个例子,消防队,自然保护区,民主制度。
搭便车问题
雷锋精神是反人类的。在一个群体中,单独的个体不愿意为了所有人都能受惠的公众利益付出代价。如果能够不付出代价就享受好处,谁都愿意。但是这样以来,就没有人愿意主动付出代价了。
假设有个群体,一共N个人。
如果K个人愿意付出代价,或者说参与建设,公众利益就能实现。
这项公众利益对每个人的好处大小记为B.
参与建设公众利益的代价大小记为C.
预设B>C,也就是说公众利益利大于弊。
你收到一张传单,明天有一场示威集会,要求民主,你要不要参与?
这天晚上,某种神秘的力量出现,你知道其他人打算怎么做了。
情况1:参加者不到(K-1)个。
即使你参加了,公众利益也不会实现。选择参与的收益是-C,选择不参与收益是0.
0总比-C大,所以,收益最高的选择是不参与。
你应该把传单扔进垃圾桶,继续在学习强国签到。
情况2:参与者正好有(K-1)个。
如果你参加,参与者就达到了K个,公众利益可以实现,你的收益是B-C.
如果你不参加,参与者不够,公共利益没有实现,但是你也没有付出代价,你的收益是0.
B-C大于0,收益最高的选择是参与。
你应该通宵做好标语,翘班参加明天的活动。
情况3:参与者有K个甚至更多。
如果你参加,公众利益可以实现,你的收益是B-C.
如果你不参加,参与者也足够实现公众利益了,你不需要付出代价,收益是B.
B大于B-C,收益最高的选择是不参与。
你应该把传单扔进垃圾桶,躺在床上等着民主从天上掉下来。
现实生活中,神秘力量并不存在,第二天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完全取决于你的主观判断。
如果大家都觉得是情况1,那么谁也不会参加。如果大家都觉得是情况3,最终同样没人参加。
为了实现公众利益,必须正好有K个人愿意参与,并坚信只有他们会参与。
决定集体行动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 K和N的差距;人群总数N.
如果K=N,也就是说,必须全员参与才能成功,情况3根本不存在,那么就没有搭便车的空间。
如果K<N,那就有了搭便车的空间。K与N的差距越大,搭便车的空间就越大。
现实生活中,K=N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搭便车的空间永远存在。
K与N的差距越小,就越容易达成集体行动。
人群总数N的大小也很重要。
一方面,它影响了你对自己重要程度的判断。如果一个群体只有二十个人,你肯定觉得自己参与与否很重要;如果有一千个人,你可能就会想,我参不参与,其实根本看不出来吧。
另一方面,人群越大,就越难监督有谁搭便车,难以惩罚搭便车的人。小班教学时,你肯定要按时出勤、认真听讲,但是阶梯教室的大课,你肯定逃过,至少悄悄玩过手机。
人群数量越大,就越难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违反直觉的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人数少的小集体可能比人数多的大集体更有行动力。
独裁政权下,虽然大部分人都会因为推翻独裁而受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一定就愿意参与行动达到这个目标。更重要的是,在独裁政权下,我们不光没有神秘力量,甚至连民意调查都没有,那么人们怎么预判未来到底是情况1,2,还是3呢?无从知晓。
此时,是否参与集体行动,成了一个新的谜团。
临界点模型
接下来我们看看1989年东欧剧变,临界点模型可以解释东欧剧变为什么突如其来,一发不可收拾。
在八十年代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每个人都要公开选择,支持独裁政权,还是反对独裁政权,没有中间地带,没有沉默的选项。
对独裁政权的态度分成了两个,明面上的态度,私下真实的态度。
说谎很累人,得不偿失,在言论自由的社会,人们更愿意保持诚实。但是在独裁政权下,表达反对意见很危险,所以人们在明面上表达态度时,经常选择弄虚作假。
民众示威抗议的规模,会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参加,公开表达不满。抗议规模越大,政府就越难监视、惩罚每个个体,正所谓法不责众。
抗议规模大到让某个人愿意加入,表达真实异见,我们把这个抗议规模叫作革命阈值。如果你不喜欢文绉绉的词,就叫它“心里的那个坎儿”。显然,每个人心里那道坎儿不一样,有的人天生反骨,以反对政府为己任,有的人就是奴性不改,半条棉被也要送给红军,更多的人在中间,随大流,别人抗议那我也抗议,大家都忍着我就忍着。
在一个社会里,大家的革命阈值在哪里,直接决定了会不会发生革命。
所有人的革命阈值,我们用这种形式表示:
社会A={0, 2, 2, 3, 4, 5, 6, 7, 8, 10}
最开始,只有一个人会抗议,没有人响应。
她死得无声无息。
变动一点点。社会A'={0,1,2,3,4,5,6,7,8,10}
最开始那个天生反骨的人出来抗议了。她站出来后,抗议者数量达到了1,革命阈值等于1的人有一个,他也站了出来。抗议者数量达到了2,革命阈值等于2的有一个,也站了出来……最终,社会的10个人中,9个人都会抗议。
一个人的参与导致了另一个人的参与,这种革命行动的连锁反应,叫revolutionary cascade,实际上,共产党曾经用过这个词,革命大串联。如今党国的智库反倒用了很多晦涩的翻译,什么革命瀑布、革命级联、革命流,真是忘本了。
我们再看看另一个国家。
社会B={0, 2, 3, 3, 4, 5, 6, 7, 8, 10}
第一个人依旧死得无声无息。
变动一点点。社会B'={0, 1, 3, 3, 4, 5, 6, 7, 8, 10}
只有两个人抗议,革命大串联并没有发生。
社会A和B的变动是一样的,都是把第二反动派的革命阈值下降了一点。然而,社会B发生了一些抗议,但是最终并没有成功。经济衰退、结构性变革可能会降低部分人的革命阈值,但是不一定会引发革命,这取决于整个社会革命阈值如何分布。
虚报政治立场,意味着外部的观察者不知道,这个社会的革命阈值到底如何分布。甚至这个社会内部成员也不知道社会革命阈值分布的情况。因此,这个不透明的社会也许就在革命前夕,但是谁也不知道。
我们说习近平把左派右派、穷人富人都得罪了个遍,实际上是在说,几乎所有人的革命阈值都下降了。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虚报政治立场反过来也是成立的。随着革命大串联的进行,独裁政权的支持者可能内心依然怀恋独裁和特权,但是为了避免日后清算,会选择加入民主阵营。民主人士在独裁政权下会虚报政治立场,独裁拥护者在民主政权下也同样会虚报政治立场。
这意味着,我们甚至不需要争取9个人的真心反对,就能达成革命大串联。
诸君在党国生活,自然很熟悉什么叫两面人。也许以前可以做一个岁月静好党,但是如今,几乎每个人都要被迫站队,连党内高层都要虚与委蛇。看见表忠心的言论时,不必气愤,那是眼见为实的证据:全民虚报政治立场的时代已经到来,而所有人的心里那个坎儿,都越来越低了。
参考资料
油管:苏联1990年大阅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Zux1KLhAQ)
Principles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Chapter 8: Democratic Transition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Principles_of_Comparative_Politics.html?id=2KFvJwi8_jwC)
博讯新闻网:智库观察:中国社会变革迫近临界点(https://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3/03/201303091321.shtml)
难民迎新系列:
中文世界政治立场颜色一览
左-右政治光谱及中共对其畸化
微博爱国党盛行,我们无需痛恨,更无需绝望——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与临界点模型
四中全会要开了,党内改革派能否有所作为?——自上而下的民主转型
关于中国民主化转型的四种观点
中国人不适合民主吗?——文化与政治制度
“我觉得中国够民主了!”——如何衡量民主与独裁
30 个评论
干货,收藏了
非常好,感谢
独裁专制倒台的时刻才能发现它的虚胖和脆弱
89年應該屬於
情况3:参与者有K个甚至更多。
情况3:参与者有K个甚至更多。
楼主博弈论和微观学的不错啊 活学活用了~ 但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对于是否选择反抗暴政是囚徒困境(假设有反抗和举报两个选择),特别是举报反抗者还有奖励的情况下。
独裁政权倒塌时的革命自然都是大串联,但是要达成这个结果,反而要人们预判情况时坚信情况2会发生,才能让人选择加入革命。除去无论如何都要革命的种子选手,对于大众来说,预判情况2的人越多,参与革命的人就越多。当一个人预判未来是情况2时,就意味着事情的发展达到了此人的革命阈值。(预判如何与实际如何是两回事。)
数学家论革命
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德国联署“与中华民国建交”的人数走势图:
https://epetitionen.bundestag.de/content/petitionen/_2019/_05/_31/Petition_95643.mitzeichnungsstatistik.bild.png
https://epetitionen.bundestag.de/content/petitionen/_2019/_05/_31/Petition_95643.mitzeichnungsstatistik.bild.png
好文,建议编辑下加入品葱知识库
谢谢。图片链接已用BBCode更新,但似乎还是显示不出来。有需要可以点进 https://epetitionen.bundestag.de/petitionen/_2019/_05/_31/Petition_95643.mitzeichnen.html 看。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为什么新教基督教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宗教组织?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486825
答案就是新教基督教最先放弃教条宗教主义,在宗教改革中主动契合时代潮流,与民主,法制,科学,人文相互合作、妥协。我们从以上的叙述里就可以看到,他主动放弃森严的等级制度,主动放弃逼捐,主动放弃和主联络及祷告的垄断权,主动放弃对人文情怀和个人价值的干涉。结果他衰落了吗?没有! 反而生机勃勃! 相对的有些人锱铢必较,拿得起放不下,天天就在算计我怎么把圣杯抱好了,怎么把权杖拿稳了,怎么把民众控制了,结果呢?
宗教的世俗面和政治,可以是非常相近的。
我记得有一部美剧叫《反恐24小时》,里面的特工和探员专门打击恐怖分子,剧中很多次,特工的家属被恐怖分子抓了,威胁他们作出“保护自己家人,还是保护国家利益的选择”
老美的电视剧很有意思,里面的人物都选择了保护家人优先以保护国家利益。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种家人优于国家的宣传思想和流行文化之下,美国真处于民族危机时刻,却涌现了无数的奉献者和殉道者。
相比之下天朝天天告诉你“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天朝的电视剧天天宣扬面对类似冲突,英雄们如何舍弃小家,舍弃个体,去保护集体,但是真到了国家民族危亡时刻,是个什么B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新教基督教的成功,和美国世俗政治的成功,其秘诀是一样一样一样的,那就是个体与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集体你不能拧着民众来,你别高高在上的教育、限制和勒索民众,谁比谁傻?谁比谁脑沟皱纹浅怎么的?你总忽悠我,我就不信了,你再强硬的把我按趴下忽悠我,我总有一天站起来了弄死你。
說得很好
我做了一次搬运工
https://matters.news/@mengnew2/搬运-爱国党盛行-我们无需痛恨-更无需绝望-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与临界点模型-zdpuAupnAgAaWNjfrtYzL2k6k9o9epH4v68qKbmMUUUAJBfHf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会删除,谢谢
https://matters.news/@mengnew2/搬运-爱国党盛行-我们无需痛恨-更无需绝望-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与临界点模型-zdpuAupnAgAaWNjfrtYzL2k6k9o9epH4v68qKbmMUUUAJBfHf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会删除,谢谢
game theory不错。关键在于财政危机导致的镇压力量部分或者完全失效。这样上街付出的代价就会小很多。
可以让我分享出去吗?
@mainlandstu @taxilam12
只是拾人牙慧的产物,承蒙厚爱,不胜感激。
我模仿一下编程随想的声明:本人发布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注明作者懦夫斯基和本文原始地址:https://pincong.rocks/article/6119
只是拾人牙慧的产物,承蒙厚爱,不胜感激。
我模仿一下编程随想的声明:本人发布所有的原创文章,作者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注明作者懦夫斯基和本文原始地址:https://pincong.rocks/article/6119
关注一下,必须给个赞。写的非常好。
通俗的说,其实有些事情大家很愤怒,但大家都很怂。随着愤怒的增加,不管不顾,发飙的几率也在增加。1个人发飙了,另一个人看到,大为惊奇,还有和我一样的,有一个和我一样的我就干,他也上了。后边几个一看,胆更壮了,因为他们是看到2个就上去干,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呼啦啦全上了。
那就可以说下现下的困境,你不知道周围谁是,其实根源在于监控,没办法进行信息串联和交流,这是当下最根本的困难。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通俗的说,其实有些事情大家很愤怒,但大家都很怂。随着愤怒的增加,不管不顾,发飙的几率也在增加。1个人发飙了,另一个人看到,大为惊奇,还有和我一样的,有一个和我一样的我就干,他也上了。后边几个一看,胆更壮了,因为他们是看到2个就上去干,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呼啦啦全上了。
那就可以说下现下的困境,你不知道周围谁是,其实根源在于监控,没办法进行信息串联和交流,这是当下最根本的困难。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好文。
有教程,谷歌搜 群体性事件操作指南
二极管雪崩击穿
微博所谓”爱国党“,”小粉红“多,纯粹就是筛选过滤的结果。现在微博各种”不和谐“评论秒删,账户禁言都不通知你的。
好文!!
好文章。网上种种中国人天生是奴隶的论调我是不同意的,墙外的人不能理解中共对revolutionary cascade防范到何种程度,14亿中国人知道高智晟许志永的少于0.005%。只有在信息充分自由的条件下,连锁反应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