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报道,移民到美国生活的我。
这是我个人写的一篇随笔,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只是柔和了几个朋友和亲戚的故事一起讲述。
-----------------------------------------------------------------------------------------------------------------------------------------------
198X年,广东台山,一座以侨乡闻名的地方,一个小伙子与美国回来探亲的姑娘看上了眼,一来二去下,小伙子终于去了美国,在去广州坐飞机的前一晚,别说村长,就是当地的镇长也出来亲自接待,希望小伙子能寄多点物资美元回来,给村里修修路,修修池塘。小伙子不负众望,到了美国后确实寄了很多钱回家,每年清明祭祖都要买最大一直乳猪祭祖,甚至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安置了家里的老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在美国算不上中产阶级,在美国打拼的岁月,在别人家睡了五年的地铺。
不过一切都过去了,这个小伙子有一儿一女,健健康康,也算交待了。
-----------------------------------------------------------------------------------------------------------------------------------------------
199X年,美国电视剧《老友记》正在播出,里面以在纽约生活的六位男女为背景,一不小心创下了无数的记录。
同时间,也有一个女孩子也从中国到了纽约,她是假结婚过来的,对方收了钱后就跑路了人也找不到,没办法,这个女孩只能在与移民局打漫长的官司和没有真正的身份下艰苦的生活。
《老友记》里面六人组住的是光亮的顶层,而女孩是住在《北京人在纽约》的那些半土库里面,一上一下,一光一暗,相互对应。
女孩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面包店工作,月薪800美元,虽然即使在三十年前的纽约,这也是一份不高的薪水,不过女孩省吃俭用,还是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子给家人。
女孩后来嫁人了,也没要孩子,虽然刚到美国那段日子也是苦的,不过女孩还是很怀念那段日子。
那时候还是克林顿当政,工作机会真的很多,不怕失业。一些职业介绍所,有一些员工私自接单一天也能赚一千美元。
在唐人街,最容易遇见的是一些香港明星。
比如在利口福吃饭的周润发,沈殿霞,还有到美国开演唱会的张学友,还有很多人知道他就是叫不出名字的人。
---------------------------------------------------------------------------------------------------------------------------------------------
最近的‘‘我’’移民了,当然这个最近指的是最近几年。
绝大部分的华人,移民的第一站不是加州就是纽约,贪图租房找工作方便。
得益于中国与科技的发展,今天的华人在美国生活的困难程度降低了不少,特别是在手机的翻译应用支持下。
今天的华人很多也不仅仅住在法拉盛和唐人街了,布鲁克林是新的热门地方,地方大,租金便宜,离地铁近。
工作方面,很多华人也不只是在餐厅工作,很多人来纽约的第一步是考证,水电,货车驾照,护理等等,很多工作证明纽约政府会提供会中文的老
师教导以及中文的考试。在最近这几年,有一些胆大的华人,甚至开始在其他州种大麻,一些胆肥的或无工作的非法移民,种大麻是他们赚快钱的好路子
不过也不是代表新移民没有烦脑,比如每年的报税就是大问题,有一些年纪大的或身体抱恙的,工作不能太多或者只能做有现金的工作,不然你的医疗保险会被取消,有些人想申请廉租房也申请不到。
这些人也是被逼的,工资多十几块美元就可能被取消福利,工资又不是翻好几倍,很多人被迫搞高不成低不就。
只做发现金的工作又不能存太多的现金,第一个怕被盗,第二个怕被人说洗黑钱,银行多几张支票存入都有可能冻结,早几年很多人把钱存回国内的银行吃利息,故意做穷人真不是句玩笑话。
年轻人就基本上往搞钱的方向去,毕竟还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有一些人会买股票,有一些人会买一套两层的房子。买两层房子的人,等年纪大了,可以把其中一层租给其他人,当做房产税和生活的补贴。
------------------------------------------------------------------------------------------------------------------------------------------
最后说一点吧,如果你在国内学不好英语,也没有留过学的经验,留完学后没有在全英语的环境下工作。
就算移民国外多年,英语也仅仅会听会说一点点,会看还是很难的。
-----------------------------------------------------------------------------------------------------------------------------------------------
198X年,广东台山,一座以侨乡闻名的地方,一个小伙子与美国回来探亲的姑娘看上了眼,一来二去下,小伙子终于去了美国,在去广州坐飞机的前一晚,别说村长,就是当地的镇长也出来亲自接待,希望小伙子能寄多点物资美元回来,给村里修修路,修修池塘。小伙子不负众望,到了美国后确实寄了很多钱回家,每年清明祭祖都要买最大一直乳猪祭祖,甚至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安置了家里的老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在美国算不上中产阶级,在美国打拼的岁月,在别人家睡了五年的地铺。
不过一切都过去了,这个小伙子有一儿一女,健健康康,也算交待了。
-----------------------------------------------------------------------------------------------------------------------------------------------
199X年,美国电视剧《老友记》正在播出,里面以在纽约生活的六位男女为背景,一不小心创下了无数的记录。
同时间,也有一个女孩子也从中国到了纽约,她是假结婚过来的,对方收了钱后就跑路了人也找不到,没办法,这个女孩只能在与移民局打漫长的官司和没有真正的身份下艰苦的生活。
《老友记》里面六人组住的是光亮的顶层,而女孩是住在《北京人在纽约》的那些半土库里面,一上一下,一光一暗,相互对应。
女孩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面包店工作,月薪800美元,虽然即使在三十年前的纽约,这也是一份不高的薪水,不过女孩省吃俭用,还是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子给家人。
女孩后来嫁人了,也没要孩子,虽然刚到美国那段日子也是苦的,不过女孩还是很怀念那段日子。
那时候还是克林顿当政,工作机会真的很多,不怕失业。一些职业介绍所,有一些员工私自接单一天也能赚一千美元。
在唐人街,最容易遇见的是一些香港明星。
比如在利口福吃饭的周润发,沈殿霞,还有到美国开演唱会的张学友,还有很多人知道他就是叫不出名字的人。
---------------------------------------------------------------------------------------------------------------------------------------------
最近的‘‘我’’移民了,当然这个最近指的是最近几年。
绝大部分的华人,移民的第一站不是加州就是纽约,贪图租房找工作方便。
得益于中国与科技的发展,今天的华人在美国生活的困难程度降低了不少,特别是在手机的翻译应用支持下。
今天的华人很多也不仅仅住在法拉盛和唐人街了,布鲁克林是新的热门地方,地方大,租金便宜,离地铁近。
工作方面,很多华人也不只是在餐厅工作,很多人来纽约的第一步是考证,水电,货车驾照,护理等等,很多工作证明纽约政府会提供会中文的老
师教导以及中文的考试。在最近这几年,有一些胆大的华人,甚至开始在其他州种大麻,一些胆肥的或无工作的非法移民,种大麻是他们赚快钱的好路子
不过也不是代表新移民没有烦脑,比如每年的报税就是大问题,有一些年纪大的或身体抱恙的,工作不能太多或者只能做有现金的工作,不然你的医疗保险会被取消,有些人想申请廉租房也申请不到。
这些人也是被逼的,工资多十几块美元就可能被取消福利,工资又不是翻好几倍,很多人被迫搞高不成低不就。
只做发现金的工作又不能存太多的现金,第一个怕被盗,第二个怕被人说洗黑钱,银行多几张支票存入都有可能冻结,早几年很多人把钱存回国内的银行吃利息,故意做穷人真不是句玩笑话。
年轻人就基本上往搞钱的方向去,毕竟还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有一些人会买股票,有一些人会买一套两层的房子。买两层房子的人,等年纪大了,可以把其中一层租给其他人,当做房产税和生活的补贴。
------------------------------------------------------------------------------------------------------------------------------------------
最后说一点吧,如果你在国内学不好英语,也没有留过学的经验,留完学后没有在全英语的环境下工作。
就算移民国外多年,英语也仅仅会听会说一点点,会看还是很难的。
6 个评论

泽连斯基逃跑了!(迫真)
很真实,我在美国呆时候,在波士顿,纽约,费城唐人街看到很多不同年龄和样貌的华人,就会想象他们的生活,感觉跟楼主说的很相似。
当初我在国内,月工资八百的时候,多加班拿加班费,老老实实纳税,做到月收入一万。来美国了工资从年薪四五万做到二十多万。从来没有什么领救济,拿福利的念头。
楼主说的这种人,我明目张胆就是看不起他们。他们有房我没房,我不羡慕。他们吃福利我交税,我没意见。他们秀优越,我当看不见。
但是,他们哭穷就算了,先别说从我们纳税人身上拿了多少好处,这帮人往往还是爱国不爱党的大中华胶,令人厌恶。
楼主说的这种人,我明目张胆就是看不起他们。他们有房我没房,我不羡慕。他们吃福利我交税,我没意见。他们秀优越,我当看不见。
但是,他们哭穷就算了,先别说从我们纳税人身上拿了多少好处,这帮人往往还是爱国不爱党的大中华胶,令人厌恶。
我最近一直很同意一个说法叫做karma。
我见过很多很多你上述所说的,拿现金吃福利英文不会说两句的移民。年少气盛的时候也很气愤,觉得我交的税养了这帮骗人的“同胞”,可我手里的现金流可能都不如人手上的一个零头。
后面阅历丰富观念开始有了改变。虽说都是打工人打工魂,但是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和发展的ceiling。美国不是没有人脉,美国的network靠的是自己的构建。这些赚现金的人的圈子,和职业工作人员完全不会有重合,因为无法互相适应和融合。影响的不要说自己,影响子辈是绝对的,影响孙辈也是有很大可能的。他们拿现金不报税,没法光明正大的把钱用在任何财产或教育投资上。所以他们的小孩送不去私人学校,上公立学校也是一起吃免费午餐,花费高的兴趣培养都没办法,不然没法解释钱哪来的。所以他们的孩子有很多甚至都很难融入中产阶级的圈子。那么这些福利,或少交的税,兑换的是投资到自身的机会,你还会觉得值得吗?
同样是投资房,买两层租一层出去兑换的是自己生活的舒适度。 我见过一个美国男孩十八岁上大学,他爸妈报税高,给他担保,他像银行贷款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投资房。从投资履历和信用的建立,都在人生一开头就领先很多人一大步。越有钱,越懂税,越知道怎么能更有效的获取财富。可这些所有可能的路径,都被为了不交税,为了领福利而不报的税给兑换掉了。
我在此不评价任何一种生活,因为人生很多时候其实很无奈。要抛弃华人圈去融入西方圈子,其实需要付去巨大的毅力和努力。这些年海外移民圈,除了粉红越来越多以外,其实我看到向正道努力的新一代华人移民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吧,其实还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的。
我见过很多很多你上述所说的,拿现金吃福利英文不会说两句的移民。年少气盛的时候也很气愤,觉得我交的税养了这帮骗人的“同胞”,可我手里的现金流可能都不如人手上的一个零头。
后面阅历丰富观念开始有了改变。虽说都是打工人打工魂,但是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和发展的ceiling。美国不是没有人脉,美国的network靠的是自己的构建。这些赚现金的人的圈子,和职业工作人员完全不会有重合,因为无法互相适应和融合。影响的不要说自己,影响子辈是绝对的,影响孙辈也是有很大可能的。他们拿现金不报税,没法光明正大的把钱用在任何财产或教育投资上。所以他们的小孩送不去私人学校,上公立学校也是一起吃免费午餐,花费高的兴趣培养都没办法,不然没法解释钱哪来的。所以他们的孩子有很多甚至都很难融入中产阶级的圈子。那么这些福利,或少交的税,兑换的是投资到自身的机会,你还会觉得值得吗?
同样是投资房,买两层租一层出去兑换的是自己生活的舒适度。 我见过一个美国男孩十八岁上大学,他爸妈报税高,给他担保,他像银行贷款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投资房。从投资履历和信用的建立,都在人生一开头就领先很多人一大步。越有钱,越懂税,越知道怎么能更有效的获取财富。可这些所有可能的路径,都被为了不交税,为了领福利而不报的税给兑换掉了。
我在此不评价任何一种生活,因为人生很多时候其实很无奈。要抛弃华人圈去融入西方圈子,其实需要付去巨大的毅力和努力。这些年海外移民圈,除了粉红越来越多以外,其实我看到向正道努力的新一代华人移民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吧,其实还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的。
-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 仇视香港民主运动,仇视台湾,支持两岸统一
- 偷税漏税吃福利
- 民主党圈养的票蛆
法拉盛的华人移民身上普遍拥有这些共性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