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自由日 胡錫進:干預新聞是嚴重官僚主義
(中央社台北3日電)今天是世界新聞自由日,中國媒體一片靜默中,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下午發文表示,現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新聞機構採取強干預做法,這絕對不是黨領導媒體的初衷,而是嚴重官僚主義的表現。
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以來對新聞媒體管制最嚴苛時期,許多年輕記者為此紛紛轉行。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今天發布2023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國排名世界倒數第2,北韓墊底。
胡錫進3日下午針對「世界新聞自由日」在社群發文,表示要提醒自己的同業們和各地政府官員,聯合國設立這個日子的積極意義,並努力發揮好媒體在促進中國高品質發展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實現中國社會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他表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致力於中國的全面發展,其中包括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樣的現代化體系中不可能缺少泛新聞媒體積極、建設性的角色。
胡錫進說,「如果我們社會的新聞傳播工具與世界一流的新聞工具長期存在較大差距,我們的強國建設就會形成一個軟肋,那將不利於我們國家對內的方針政策解讀和社會動員,不利於對外開展越來越較勁的意識形態博弈和鬥爭」。
他並稱,「新聞自由」這個概念緣起於西方,會自帶某些西方的政治體系元素,在中國使用這個概念時必須去西方化,使之更加契合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綜合運轉。與此同時,新聞機構一定要在黨的領導下擁有自主運作的充裕空間,「黨的領導不能庸俗化成新聞機構對各個政府部門的簡單服從,由各地各部門的官員發指令,媒體照本宣科。如果有誰這樣理解,顯然是錯誤的」。
胡錫進呼籲,媒體自身的新聞屬性必須得到保護和尊重,它們不能附庸化。現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新聞機構採取強干預做法,這非常值得商榷。這樣的強干預已經傷害到了新聞機構的基本角色和作用,使得很多新聞機構無法正常參與對公眾關心事件的報導和評論,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了。「這絕對不是黨領導媒體的初衷,而是嚴重官僚主義的表現」。這一定會在輿論層面對黨的領導形成負面影響,嚴重有違國家利益。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上海一位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的80後學生張佳今天受訪表示,和她同期畢業的新聞系同學,在最近10年內陸續離開報社或電視台。「現在就說我以前的那些新聞系的同學,還有我以前做記者時候所有的同事,全部都已經轉行了。留在媒體繼續工作的可能連1%都不到」。
張佳說,「一個是收入不行了,媒體已經沒落了;第二就是他們現在所有的新聞自由度已經失去。轉型後的記者一般去從事企業公關,或者企業市場部,或直播帶貨」。
貴州「老記者」趙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就投入新聞工作,對比當年,他感慨現在中國的新聞自由度為零。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趙先生說,「我是80年代幹新聞的,初登新聞舞台,我覺得自己還是個角色,還敢說幾句話。最好的是80年代中期,也就是改革開放中期、(胡)耀邦帶頭說真話時期,1989年以後就不行了,麻繩見水節節緊」。
報導提到,中國官媒今天對「世界新聞自由日」的話題諱莫如深。而武漢公民記者方斌因為公開武漢疫情被以尋釁滋事罪秘密判刑3年,4月30日刑滿出獄後,卻找不到立身之地。另外,公民記者張展在武漢報導疫情被以同樣的罪名判刑4年,目前仍然身陷囹圄。(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20503
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以來對新聞媒體管制最嚴苛時期,許多年輕記者為此紛紛轉行。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今天發布2023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國排名世界倒數第2,北韓墊底。
胡錫進3日下午針對「世界新聞自由日」在社群發文,表示要提醒自己的同業們和各地政府官員,聯合國設立這個日子的積極意義,並努力發揮好媒體在促進中國高品質發展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實現中國社會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他表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致力於中國的全面發展,其中包括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樣的現代化體系中不可能缺少泛新聞媒體積極、建設性的角色。
胡錫進說,「如果我們社會的新聞傳播工具與世界一流的新聞工具長期存在較大差距,我們的強國建設就會形成一個軟肋,那將不利於我們國家對內的方針政策解讀和社會動員,不利於對外開展越來越較勁的意識形態博弈和鬥爭」。
他並稱,「新聞自由」這個概念緣起於西方,會自帶某些西方的政治體系元素,在中國使用這個概念時必須去西方化,使之更加契合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綜合運轉。與此同時,新聞機構一定要在黨的領導下擁有自主運作的充裕空間,「黨的領導不能庸俗化成新聞機構對各個政府部門的簡單服從,由各地各部門的官員發指令,媒體照本宣科。如果有誰這樣理解,顯然是錯誤的」。
胡錫進呼籲,媒體自身的新聞屬性必須得到保護和尊重,它們不能附庸化。現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新聞機構採取強干預做法,這非常值得商榷。這樣的強干預已經傷害到了新聞機構的基本角色和作用,使得很多新聞機構無法正常參與對公眾關心事件的報導和評論,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了。「這絕對不是黨領導媒體的初衷,而是嚴重官僚主義的表現」。這一定會在輿論層面對黨的領導形成負面影響,嚴重有違國家利益。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上海一位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的80後學生張佳今天受訪表示,和她同期畢業的新聞系同學,在最近10年內陸續離開報社或電視台。「現在就說我以前的那些新聞系的同學,還有我以前做記者時候所有的同事,全部都已經轉行了。留在媒體繼續工作的可能連1%都不到」。
張佳說,「一個是收入不行了,媒體已經沒落了;第二就是他們現在所有的新聞自由度已經失去。轉型後的記者一般去從事企業公關,或者企業市場部,或直播帶貨」。
貴州「老記者」趙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就投入新聞工作,對比當年,他感慨現在中國的新聞自由度為零。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趙先生說,「我是80年代幹新聞的,初登新聞舞台,我覺得自己還是個角色,還敢說幾句話。最好的是80年代中期,也就是改革開放中期、(胡)耀邦帶頭說真話時期,1989年以後就不行了,麻繩見水節節緊」。
報導提到,中國官媒今天對「世界新聞自由日」的話題諱莫如深。而武漢公民記者方斌因為公開武漢疫情被以尋釁滋事罪秘密判刑3年,4月30日刑滿出獄後,卻找不到立身之地。另外,公民記者張展在武漢報導疫情被以同樣的罪名判刑4年,目前仍然身陷囹圄。(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