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游吧琐事、后记

上篇有关零零后文章颇受诸君谬赞,即兴再发一篇琐记。

这篇大白话,权当消遣,先讲李君和他的桌游剧本店。

李君在报社时外号“大老板”(当然现在确实是李老板了,“大”字似尚值得商榷),乃是李君在报社的传奇故事之一,此人聪明,又极敢赌,当年东南国际商会名人云集,又闭门谢绝媒体采访,各大报社使尽关系竟是无一得手(人日、光明等滔天部门自然例外...),却看李君西装革履,请假一周飞去广州。众人不解,李君道“探亲”。不出几日,我社发出独家采访报道,作者正是李君。嗯...和报道一起回来的还有六箱上等金华火腿,这是后话。

下面内容是李君酒后所述,本人仅作转述——甫一出白云机场,李君便赶往会场所在酒店,却又不进去(废话,没登记您也得进得去不是?),李:“这个就叫‘踩点’您知道吧?那次不是讲那盗贼每次行窃...(此处略过我市公安英模破获特大盗窃案办案细节若干),欸,咱这就叫’活学活用‘(笔者不建议读者模仿)...”。

总而言之,会场门口蹲守半天,发现午后各位与会人士乘车者大多不必出示证件,而门口保卫人员大多察言观色,只对那看着不像是“老总”的人群稍作盘问。——“咱这一身儿西装不就派上用场了?我赶紧找个洗手间一打扮,嘿,板儿正”。随后李君便操起一口南腔北调(据他所言模仿的是浙江方言,笔者认为大为不像,若鄙人负责保卫,更可能认作海外归国侨商一类)四处攀谈着顺利混入会场:“门口看都没看,递给咱一瓶水,咱这心里顿时就踏实了”。

随后这位“李总”在会场绝口不提采访一事,只作寻常商人四处观望、问候,直到手里收了一叠名片,还未找到可乘之机。这时某国内餐饮巨头代表陈XX恰好在茶歇处小歇,我们的“李总”立刻上去,借着预先作的功课和陈攀谈起来。“李总”一发话便切中要害,陈大感此人深知行业,又因商会并无太多食品行业代表(也有我们李总一直将那侍应生呼来唤去,使得陈XX手中总是富于饮食的缘故),陈当即决定和“李总”深入讨论。遂和手下交代展会工作,与李君寻一雅座,开吃茶点。

“李总”,也就是李君此时深感不妙:“咱就打算那么一聊,聊顺了就问问采访的事儿,谁知道陈XX讲的高兴,手舞足蹈,根本不给咱开口的机会啊”,也是,会场混入记者,还给人家行业大佬把内幕给忽悠走了,这事儿闹起来李君轻了也是通报处分,社领导也起码得裁撤俩。于是李总越听越多,席间越想越怕,先抖个包袱把气氛顺下来,随后当机立断一拍桌子站起身来:“陈总,其实我是XX报的记者”...

后面的事儿,李君对外宣称的版本是“李老板凭借优秀的业务素质顺利得到谅解,并在陈XX同意后重新开始采访、报道”,其实哪儿啊,真实的版本是“陈XX大笑,盛赞李君有勇有谋,然后沉吟半晌,‘咱俩都干件好事,刚刚讲的东西都拿去,捅出来以后全行业一样中招’”。

于是李老板踏上返京道路,我社不日收到高档火腿六箱,寄件人附言“英雄惜英雄”,业内匿名人士爆出行业内幕见诸报端,食品行业卫生大整治在全国进行,食品安全问题回到公众视野,某集团食品部门被重罚倒闭。
“大老板”聪明敢赌,经常以类似手法弄到此类黑幕消息然后全身而退,因而总有此类传奇故事。因此2015年后,报社彻底不再能报道此类消息后,李君直接请辞,首先去出版业和他的狐朋狗友(包括在下)大玩三年,而后某天,忽然在群里发了一句“北京的桌游店我都玩遍了,没有哪个老板玩儿的过我的”。

不出两月,大学密集处不远的繁华地段,李君拿出积蓄盘下两大间房,桌游吧自此开业。而后不出多时,新增了剧本杀业务。用李君的话:“这块有吃有喝,还缺点儿玩的”。店内装潢一流,价格公道,工作人员素质极高(“在我这干活的都得会玩儿”),还有李君这种大玩儿家建了微信群天天组织各种活动,每天吹牛、插科打诨,周末李老板动不动出钱去扎堆品尝某新营业饭店作为备选“食堂”,不好吃就组团差评等等,“这届大学生不行,得有你李老板教他们怎么玩儿”。
李君就此沉沦了?非也。

在嘻嘻哈哈之余,李君有他的办法。出身寒门,没钱玩儿没事,拿奖学金证书和竞赛奖牌开的“隐藏福利之超白金会员”充50送1000,店里密密麻麻的剧本杀、桌游盒子边上摆着李君工作以来珍藏的各种逻辑学、经济学和社会理论书籍免费借阅(他还很臭美的摆上有自己文章的报纸,不过现在收起来了),以及跟着李君这个“不畏强权的老记者”天天玩的潜移默化...

北京很少下雨,每每下雨,我就溜达到那两大间门口。李老板照例给我拉到后间:“今儿这破天儿生意不好”,然后温上两大杯好酒,谈谈最近的荒诞新闻,聊聊当年那三箱上等火腿的滋味。

”年轻人,嘿,我喜欢年轻人“,酒过三巡,李君每每看着那一叠报纸嘟囔,不知是说给我,还是讲给那叠报纸的日期听。
今年注定又是一个盛夏。
2
分享 2023-05-18

0 个评论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