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化中,好像“低”比“无”更加刺耳

例如:

某某是个低劣的人/是个低能儿
某某是个无德无品的人
低声下气vs没声没气,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的贬义非常强烈

哪个措辞更加激烈,更加引人不满
(不好意思,真的不希望冒犯到各位,只是举例)

再比如:

大陆人消费低端商品
大陆人都是无产阶级,消费不起高端商品

前者更加直率,但也要刺耳得多

我也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感觉在汉语里,低字是比无字更加夸张,严厉,难听的一个描述。说一个人低级/低阶,一定会引发那个人的强烈不满。

反观英语世界:

You have no/zero tolerance/conscience/emotion
You have no/zero idea
You have no/zero fortune

无是比低更加严厉的措辞,低是一种描述性的,而非侮辱性的,带有强烈情绪的量词,有些时候,低是对于无的一种委婉表达。

就我个人的认知而言,对低/无的认知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判断,就比如说人生价值,客观上来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可能为零,但凡要消费,一个人就有消费价值。但在汉语中,人们在颓丧的时候经常会说,没有价值,没有动力,没有钱。似乎隐隐之中,他们会把问题转化为有还是没有,一个存在性的问题,而不是量化的问题,或者转化,解读这个状态,又或者是思考价值的本义。
4
分享 2023-10-26

12 个评论

大多数时候,
伪善比纯粹的罪恶,
更令人作呕。
这个要根据语境和具体的语言习惯来区分吧,没有哪个更刺耳,
并且这两个字组成的词汇有可能也不是同一种意思,
例如:人们会说一个人性无能,不会说这个人性低能吧
低收入,无收入,这不是一个意思
个人认为,首先低相对于高有一种天然的贬义对比,而无相对于有,这种色彩却没那么明显。觉得“低”夸张是因为大家都默认你“有”这个大前提,如果这个大前提不成立那“无”肯定更加刺耳。比如说,你妈“无”了、生孩子“无”屁眼。
>>大多数时候,伪善比纯粹的罪恶,更令人作呕。


所以认知是个很难去解读的东西,作恶不需要承担道德困境,因为恶不蕴含道德;而伪善就是道德低/道德瑕疵。但是与无道德相比,那道德瑕疵肯定还是没那么恐怖。
>>这个要根据语境和具体的语言习惯来区分吧,没有哪个更刺耳,并且这两个字组成的词汇有可能也不是同一种意思...


是的,但本义上性无能应该是性低能的一个说法,虽说有个无字,但不是说状态上没有。
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 这并非咬文嚼字

所谓高低贵贱 背后是一种权力与征服
这是皇权社会里非常重要的一种象征
一切都是线性的 而不是多样性
你高我就低 我贵你就贱 没有相互尊重和欣赏

无的背后是一种跃跃欲试的革命心态
在中共话语体系下是一种合法性
无产者有利 有产者有罪
因此即使我是低 我都会说自己是无
这样似乎我就具备了无罪掠夺的正当性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是的

对比:
李锐评习:没想到文化程度这么低!
李锐评习:没想到文化程度这么无!
Low IQ
No brain
也是低骂人更难听啊。

当然,还是那句话,题主高兴就好。
智商低跟没脑子差不多吧😄
成绩单上0分可能是因为没来考,30分就是不会
可能因為「無」比較文䋓䋓,日常中大多數人都是說「沒」「沒有」的,聽到「無」感覺不是那麼直觀吧
「低」就比較直觀
比方說「低能兒」聽上去很兇,「無能」「無腦」似乎好些,但「沒腦子」也很兇

英文裡「無」對應的應該比較接近null
no也是一個很常用的詞,比較直觀吧
>>成绩单上0分可能是因为没来考,30分就是不会


30分也可能是考试考到一半拉肚子离开考场了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