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办大事"与“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
本来我是打算写在一位葱油的问题里,发现太长了,于是就写出来一篇文章。
原问题是讨论“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什么好处坏处。
1溯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首先,“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截止到2020年四月十六日,百度百科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我认为中共国发行的字典里也不会有。所以我就可以胡来了。
我们试图从语言本身分析这个词,它是个中性词。
“集中力量办大事”相当于“do something to do something”。集中+力量+(办+大事),即动词+名词+表目的的状语组合。那么这里面,其他的词都好理解,关于“大事”是有讲究的,我以微软必应词典作为参考:
所以,我们说的“大事”应该是指重大的事。当然,在百度百科中,大事还有一种解释叫做“重要的事”,这点我们稍后再谈,在这里先留个引子。
那么既然说“集中”,那应该是某个团体集中力量,这个团体也可以是国家。
综上,“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本质上理解,是一个描述某个团体的一种动作的中性词。我的理解是:集中这个团体所有人的力量,来办成一个很重大的事。
所以,我认为讨论它的优劣好坏本身就陷入了中共的逻辑陷阱。
2关于“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来源以及好坏的标准。
那么既然从语言本身,这只是一种中立的行为,我们有必要谈论好坏吗?
我认为,我们要谈,只不过是我们不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坏,而是要谈“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坏。
首先,我们简单地说一下好坏是怎么分的,是根据价值观分的。这部分并非重点,如果您有了解,建议直接跳过。当我们说“打”这个动作时,这是个中立词,就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样的中立。但是当我们给“打”加上对象时,就不中立了,它就从动作变成了实打实的行为,这时候人们就要用价值观判断好坏了。比如,在一个爱好和平的美国人看来,“打土豪”和“打共匪”都是一件暴力的事;但在一个老党员看,“打土豪”是伟光正、“打共匪”是邪恶。
那么,“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怎么来的呢?来源于前几天我在新品葱上看到一个帖子,倡议我们在原有词前加上“中华田园”来反驳对某些词汇的刻意污名和曲解。比如小粉红常常说:“西方国家口口声声说言论自由,他们能在社交媒体上骂黑人是黑鬼、骂穆斯林是绿猪吗?”;这时我们可以回答:“当然不能,因为墙外的言论自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宗教信仰的。小粉红还是老老实实在墙国享受你的中华田园式言论自由吧。” ( 找不到那个原帖了,谁能找到可以贴一下,十分感谢!)
更新,补链接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1832
3什么是“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什么特点?如何平价?
*“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下简称“中特事”
从古今的历史中总结,“中特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当统治者说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时,往往要干的是一个不集中力量就很难完成的事,所以需要很大的代价。通常情况下,封建与集权统治者本身就有很大的力量,如果他们还要集中,那说明事情真的很难办,比如修长城、大运河、帝王陵墓,那些工程放在今天来看也是很宏伟的工程。事很难办,自然就需要很大的代价了。比如让你考上清华很难,你还必须考上,就只能往死里学,最后考上了,身体也垮了。
2说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说的是集中谁的力量,其实集中的是老百姓的。当中国古今统治者要集中力量的时候,集中的往往不是自己或者上等人的力量,集中的是老百姓的力量:修长城修运河,你们老百姓出钱出劳役;要打大仗,你们老百姓出壮丁;要炼钢铁,你的私营工厂里的机床是铁的,拿出来吧......
3说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告诉你的是要办的事是我认为的“大事”。前面我说过,我们通常的大事是指重大的事,但也可以指“重要的”事。中国古今统治者说“集中力量办大事”时,大事往往是指统治者认为重要的事:我认为修园子过生日很重要,你们就都要去办;我认为我死了以后要住在豪华的棺材里,你们就都要去给我弄;我觉得足球很好玩,不管条件允许不允许、学生愿意不愿意,每个学校都弄个足球队......
4集中你的力量,是无条件的。我说了要开凿大运河,你们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劳役,不准不出,不出了你就是不爱国,和国家对着干,没让你多交钱就不错了,别想着逃劳役。
5办大事时,别的事就都是小事。朝廷要打仗是大事,老百姓的饥饱就是小事了;抗瘟疫是大事,老百姓的生计跟物价就是小事了。
综上,我对“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定义是:无条件地、不计一切代价地集中你们老百姓的力量,来办成我们统治者认为很大的事,在此期间其他事都是小事。
这样看来,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什么好处坏处呢?这就看你用什么价值观、站在谁的立场上了。
4两种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对比以及,“中特事”也可能干成好事?
正常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要集中力量实现载人登月,政府有政策支持相关企业、政府多拿出科研经费增加相关研究的发展;政府提高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待遇;全社会在登月的同时,还攻克了许多科技难题,许多企业也都得到了大力扶持,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生产总值。
虚假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要在钢产量上超过某某某,大家都不要种地了、平常服务业的也都停了;为了产量把你家的铁锅贡献出来,你做饭怎么做我就不管了。
“中特事”能用来干好事吗?当然。如果某位皇帝说我们要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我支持。
“中特事”能干成好事吗?干不成。因为它的本质就决定了他要把好事变成坏事。为了办成某一件事,要牺牲其他事,并且只追求面子上、数据上的办成大事。这能是好事?
5谁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谁都能。
这是一个描述集体的动作的词,所以只要不是一盘散沙、名存实亡的集体,就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如果我是个社团负责人,我都能集中全社团力量办一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第五条和第二条”的活动。这不是谁的专利。至于怎么集中力量、事怎么办、办什么事、办大事的同时怎么对待别的事,这才是办大事的差异之处,也是值得讨论之处。
原问题是讨论“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什么好处坏处。
1溯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首先,“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截止到2020年四月十六日,百度百科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我认为中共国发行的字典里也不会有。
我们试图从语言本身分析这个词,它是个中性词。
“集中力量办大事”相当于“do something to do something”。集中+力量+(办+大事),即动词+名词+表目的的状语组合。那么这里面,其他的词都好理解,关于“大事”是有讲究的,我以微软必应词典作为参考:
1重大的事
2总的形势
3大搞
所以,我们说的“大事”应该是指重大的事。当然,在百度百科中,大事还有一种解释叫做“重要的事”,这点我们稍后再谈,在这里先留个引子。
那么既然说“集中”,那应该是某个团体集中力量,这个团体也可以是国家。
综上,“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本质上理解,是一个描述某个团体的一种动作的中性词。我的理解是:集中这个团体所有人的力量,来办成一个很重大的事。
所以,我认为讨论它的优劣好坏本身就陷入了中共的逻辑陷阱。
2关于“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来源以及好坏的标准。
那么既然从语言本身,这只是一种中立的行为,我们有必要谈论好坏吗?
我认为,我们要谈,只不过是我们不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坏,而是要谈“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坏。
首先,我们简单地说一下好坏是怎么分的,是根据价值观分的。这部分并非重点,如果您有了解,建议直接跳过。当我们说“打”这个动作时,这是个中立词,就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样的中立。但是当我们给“打”加上对象时,就不中立了,它就从动作变成了实打实的行为,这时候人们就要用价值观判断好坏了。比如,在一个爱好和平的美国人看来,“打土豪”和“打共匪”都是一件暴力的事;但在一个老党员看,“打土豪”是伟光正、“打共匪”是邪恶。
那么,“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怎么来的呢?来源于前几天我在新品葱上看到一个帖子,倡议我们在原有词前加上“中华田园”来反驳对某些词汇的刻意污名和曲解。比如小粉红常常说:“西方国家口口声声说言论自由,他们能在社交媒体上骂黑人是黑鬼、骂穆斯林是绿猪吗?”;这时我们可以回答:“当然不能,因为墙外的言论自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宗教信仰的。小粉红还是老老实实在墙国享受你的中华田园式言论自由吧。” ( 找不到那个原帖了,谁能找到可以贴一下,十分感谢!)
更新,补链接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1832
3什么是“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什么特点?如何平价?
*“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下简称“中特事”
从古今的历史中总结,“中特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当统治者说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时,往往要干的是一个不集中力量就很难完成的事,所以需要很大的代价。通常情况下,封建与集权统治者本身就有很大的力量,如果他们还要集中,那说明事情真的很难办,比如修长城、大运河、帝王陵墓,那些工程放在今天来看也是很宏伟的工程。事很难办,自然就需要很大的代价了。比如让你考上清华很难,你还必须考上,就只能往死里学,最后考上了,身体也垮了。
2说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说的是集中谁的力量,其实集中的是老百姓的。当中国古今统治者要集中力量的时候,集中的往往不是自己或者上等人的力量,集中的是老百姓的力量:修长城修运河,你们老百姓出钱出劳役;要打大仗,你们老百姓出壮丁;要炼钢铁,你的私营工厂里的机床是铁的,拿出来吧......
3说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不告诉你的是要办的事是我认为的“大事”。前面我说过,我们通常的大事是指重大的事,但也可以指“重要的”事。中国古今统治者说“集中力量办大事”时,大事往往是指统治者认为重要的事:我认为修园子过生日很重要,你们就都要去办;我认为我死了以后要住在豪华的棺材里,你们就都要去给我弄;我觉得足球很好玩,不管条件允许不允许、学生愿意不愿意,每个学校都弄个足球队......
4集中你的力量,是无条件的。我说了要开凿大运河,你们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劳役,不准不出,不出了你就是不爱国,和国家对着干,没让你多交钱就不错了,别想着逃劳役。
5办大事时,别的事就都是小事。朝廷要打仗是大事,老百姓的饥饱就是小事了;抗瘟疫是大事,老百姓的生计跟物价就是小事了。
综上,我对“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定义是:无条件地、不计一切代价地集中你们老百姓的力量,来办成我们统治者认为很大的事,在此期间其他事都是小事。
这样看来,中华田园式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什么好处坏处呢?这就看你用什么价值观、站在谁的立场上了。
4两种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对比以及,“中特事”也可能干成好事?
正常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要集中力量实现载人登月,政府有政策支持相关企业、政府多拿出科研经费增加相关研究的发展;政府提高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待遇;全社会在登月的同时,还攻克了许多科技难题,许多企业也都得到了大力扶持,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生产总值。
虚假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要在钢产量上超过某某某,大家都不要种地了、平常服务业的也都停了;为了产量把你家的铁锅贡献出来,你做饭怎么做我就不管了。
“中特事”能用来干好事吗?当然。如果某位皇帝说我们要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我支持。
“中特事”能干成好事吗?干不成。因为它的本质就决定了他要把好事变成坏事。为了办成某一件事,要牺牲其他事,并且只追求面子上、数据上的办成大事。这能是好事?
5谁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谁都能。
这是一个描述集体的动作的词,所以只要不是一盘散沙、名存实亡的集体,就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如果我是个社团负责人,我都能集中全社团力量办一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第五条和第二条”的活动。这不是谁的专利。至于怎么集中力量、事怎么办、办什么事、办大事的同时怎么对待别的事,这才是办大事的差异之处,也是值得讨论之处。
20 个评论
找到了,友情链接: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1832
“田园自由”和“田园民主”
“田园自由”和“田园民主”
刚刚看到中华田园式民主自由,现在一看中共确实很有田园女权内味。
而且集中力量不仅是中华田园式滥权,还是瓦房店化的集中力量。
集了一群酒囊饭袋,集中的资源都进权贵口袋,真正能发挥的力量反而少的可怜,办的事也相当瓦房店,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
而且集中力量不仅是中华田园式滥权,还是瓦房店化的集中力量。
集了一群酒囊饭袋,集中的资源都进权贵口袋,真正能发挥的力量反而少的可怜,办的事也相当瓦房店,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
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集中代价办大事
至于谁是代价那就--说不清了
至于谁是代价那就--说不清了
一点个人想法
“田园”出现的语境一般体现的是底层互害
“中国特色”出现时一般对应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行动
一般讨论“集中力量办大事”,强调的还是党的领导
“田园”出现的语境一般体现的是底层互害
“中国特色”出现时一般对应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行动
一般讨论“集中力量办大事”,强调的还是党的领导
一点个人想法“田园”出现的语境一般体现的是底层互害“中国特色”出现时一般对应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行...
感觉好有道理,受教了。我在这里扣“中华田园”的帽子其实更像一种气话吧,大概算是对共产党进行语言污染的反击?想把“中华田园”这个帽子做大,我觉得“中华田园”可能更有“中国特色”字面上的意思,并且加了一丝丝嘲讽,比如“中华田园犬”指的是中国乡下特有的土狗。
“集中力量办大事”叙事的两个漏洞在于
1、没人能保证“大事”一定是“好事”,历史上集中力量办坏事的先例不少。
2、“集中力量”的成本和回报比,是赚是赔,这笔帐是从来不讲的。
1、没人能保证“大事”一定是“好事”,历史上集中力量办坏事的先例不少。
2、“集中力量”的成本和回报比,是赚是赔,这笔帐是从来不讲的。
感觉好有道理,受教了。我在这里扣 “中华田园” 的帽子其实更像一种气话吧,大概算是对共产党进行语言污...
我觉得整体思路没问题
毕竟词语的意义如何赋予还是要看人们怎么用,能区别开被官方话语污染过的概念,让讨论回归原本意义就好。
就好像现在想提到特权阶层大家都会说赵家人,其实就是防止特权者把自己伪装成普通中国人

花纳税人的钱,花的这么理所应当,全世界独一无二了
不用那么复杂
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不惜牺牲一切的代价)+办大事(维护并巩固中共的极权统治)
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不惜牺牲一切的代价)+办大事(维护并巩固中共的极权统治)
種田 開礦 蓋金字塔 蓋萬里長城 替帝王修陵墓
的確是人多好辦事
科學突破 思想突破 文藝復興 工業革命 造第一顆原子彈
和人多好辦事沒個屁關係
靠的是精英和資本
這就是為什麼這世界是西方領先
的確是人多好辦事
科學突破 思想突破 文藝復興 工業革命 造第一顆原子彈
和人多好辦事沒個屁關係
靠的是精英和資本
這就是為什麼這世界是西方領先
中華田園犬式集中力量辦大事。簡稱土狗式集權。
集中小粉紅的996的血汗錢,
辦趙家人包二奶,買房產的大事。
辦趙家人包二奶,買房產的大事。

利用不受制約的權力集中力量辦獨裁者需要辦的事情,組織對於大多數人有利的事情發生,是極權統治的基本狀態。
集中力量给自己办大事

一直都是集中韭菜的頭辦獨裁者的大事,至於辦不辦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另一个版本:“不惜一切代价”
土匪们一贯混淆视听偷换概念的手法了,稍微有点基本逻辑的人都知道“办大事”并不等于“办好事”,把坏事办得越大,带来的灾难越大。事实上共匪上台以来办的所谓大事就没那件不是坏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效率高”通常是中共自我宣传的手段,以标榜其制度优越性。
诚意,某些时候,中共办事的效率确实比民主制度快,但所谓的“快”,真的是优势吗?为什么要单独强调“快”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评估标准?
说一些极端的例子。
一个国家的决策优势,应该是综合各方面评估,但最基本的点就是民主决策,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将整个过程透明化,以司法独立保证审判的公正性。裁判的人身安全、工资、职位得不到保障,他又如何会秉公执法。
诚意,某些时候,中共办事的效率确实比民主制度快,但所谓的“快”,真的是优势吗?为什么要单独强调“快”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评估标准?
说一些极端的例子。
- 中共建高铁,决策是很快的,根本不需要老百姓参与讨论。但这种快,是意味着割老百姓的韭菜,不用老百姓的同意就把老百姓的钱像海水一样倒掉,进入他们的口袋里面,这样的快有意义吗?是优势吗?要知道,建房子的钱也是老百姓那里拿来的,可是倒卖给百姓,却巨大利润地翻数十倍;
- 中共搞房地产,决策是很快的,根本不需要征求老百姓的同意,或者过一下形式,但是,这种快意味着强拆血拆,黑帮拆,然后几十上百倍的价格卖回给老百姓,这样的“快”,真的是一种值得标榜的优点?
- 中共维稳,速度也是很快的,几分钟内就把人抓走了,不需要公平地审判就可以定罪。这样的“快”是优点吗?哪一天抓走的是今天抓人的公安局的后代,看他会不会后悔当年的快?
一个国家的决策优势,应该是综合各方面评估,但最基本的点就是民主决策,言论自由,媒体自由,将整个过程透明化,以司法独立保证审判的公正性。裁判的人身安全、工资、职位得不到保障,他又如何会秉公执法。
>>刚刚看到中华田园式民主自由,现在一看中共确实很有田园女权内味。而且集中力量不仅是中华田园式滥权,还是...
中共基本九成九的骨干都是铁血支男,而且思想极端右,支持阳刚男孩,反对女性气质。实在是八竿子轮不到用女权来比喻
倒是中华男儿好像几千年前开始就喜欢自己做的错事找个女性当比喻,感觉其他文明国家确实没那么严重啊,这是什么支味本色吗。
最后,不用搞鉴定真假女权那一套,在中国,即使在互联网有点不同的声浪,自己如果不知道到底是男女哪边更占便宜就有点乐了。虽然确实儒家整套体系就畸形,不然也不至于一边世界第一厌女一边养出一个轮回五千年还是回到封建帝制的怪物
”集中力量辦大事”本來是句中性描述句,不知為何竟成了中共制度的褒義詞。
“集中力量辦大事”可以是“集中力量辦對事”也可以是“集中力量辦錯事”。
“集中力量辦大事”可以是“集中力量辦對事”也可以是“集中力量辦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