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很匪夷所思的事(集體作弊的就業率),在中國真的是眾所周知嗎?
鏈接是一家台灣媒體 換日線 刊載的中國人的投稿
那些「中國人其實大多心知肚明的事」(五):集體作弊的就業率
我真的覺得匪夷所思,有其他中國人能分享一下觀點嗎?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479
那些「中國人其實大多心知肚明的事」(五):集體作弊的就業率
我真的覺得匪夷所思,有其他中國人能分享一下觀點嗎?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479
2 億以上鄉村勞動力不列入統計;大學就業率讓學生蓋手印;失業了你要自己登記還不見得有救助金;高等學府用「靈活就業率」來衝評比成績⋯⋯這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可以整理成一句話:在中國有一種就業,叫「政府覺得你沒失業」。
「中國的就業率是注水(臺灣稱「灌水」)的。」我想任何知曉中國就業真實狀況的人,對這句話都不會有異議。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的「就業率」、「失業率」等指標,是怎麼計算的:
不好意思,「鄉村勞動力」不統計:高達 2 億的黑數
首先,中國的「勞動力」是有分別的,共分以下兩種:「城鎮勞動力」與「鄉村勞動力」。政府在做相關統計的時候,只計算「城鎮勞動力」;至於「鄉村勞動力」的就業情況,除了學術單位有所研究外,在政府的官方統計中是直接無視的。
而這個「鄉村勞動力」,多半也都湧入了城市裡沒錯──但他們只要沒有城鎮戶口、甚至連居留證都沒有,在中國政府的眼中,就如同不存在一般。
在民間,他們通常被稱作「農民工」;在某些時候某些城市,他們則直接被稱為「低端人口」。這些人的總數,根據各方保守估計,至少有 2 億人之多。(這是中國大型網路媒體自己做的統計)
其次,政府對於「城鎮勞動力」中的失業率,是怎麼作弊的呢?答案是政府只依照「失業了、去勞動局登記的人數」,來看這些城市中的失業率──也就是俗稱的「城鎮登記失業率」。近年中國政府雖推出了「城鎮調查失業率」,抽樣的對象,也僅限於城鎮中有戶口的居民──更不用說,在調查規定當中,「只要過去一周內有從事一小時以上的勞動,就不能算失業。」
簡單來說,在中國從來就沒有所謂「全國失業率」的官方統計:只有城市中的失業者算失業不說,你通常還得自己去登記。
也就是:有一種就業,叫「政府覺得你沒失業」。
完整擁有「五險一金」的中國員工,不到一成
另外要說明的是,美國用「初領救濟金」人數來計算一定期間內的失業人口,是有相當準確度的──因為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普遍性地提供被裁員失業者的補助津貼;換言之當收入來源斷絕時,人們自然會去「排隊登記」、好領錢吃飯。
但在中國,除非你工作的地方有讓你保「五險一金」中的失業保險,才領得到失業給付(即失業保險);否則中國的勞動局,只是給失業人員「做登記」而已,並沒有任何後續。
我想,這也能夠解釋,中國明明立法:企業都必須給員工上「五險一金」(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五險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則是:住房公積金。)然而在中國,五險一金齊備的員工,不到總勞動人口的一成!
這可不是我在瞎掰,而是中國正統官媒《人民網》在自我標榜「社保功績」時自己公布的數據──換言之,絕大多數中國勞工不但沒有失業保險、連醫保卡也是沒有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中國的大學畢業生,無論如何也要擠進外商、大型台企的原因──因為他們至少百分百給員工上五險一金。中國勞動局針對保險的部分,只敢於管外商和大型台企;對於中國企業,「法不責眾」而已。
更荒謬的「大學生就業率」
第三點要談的,就是荒謬的「大學生就業率」了。在中國的所有大學,每逢畢業季的時候,教育局都會給校方下發一個「任務」:就業率達到X成以上。
這點委實讓人匪夷所思:大學生有沒有找到工作,是學校的「供」和市場的「需」,與學生自己的各項素質決定的,怎麼可能是「上面一個指標任務,下面就要達成」這種方式呢?
學校一般還會把「任務」的指標再上調一點。比如教育局給我省最好的大學「東北大學」一個指標:畢業生就職率需達到 85%,那麽東北大學會「自我要求」提高到 90% !
這樣的「潛規則」政策之下,受苦的是誰?自然是畢業生!
中國的許多大學畢業生,想要拿到畢業證、學位證書、戶口遷回等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
什麼代價呢?要交給大學「自己已經找到工作」的資料,而且「一定要真實」。大學相關部門審覈後,讓該大學生簽字。然後學生才能拿走畢業證正本。
那沒找到工作的同學怎麼辦?按照學校的規定,沒找到工作的學生是拿不到畢業證的。
你可能會問,這樣豈不是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沒畢業證,自然更加找不到工作了呀!
沒關係,還有一種方法,既能讓學校能達成「畢業生就業率」的目標,又可以讓(還)沒找到工作的學生拿走畢業證的,「兩全其美」的方式:沒找到工作的學生先「自己證明」已經找到工作了;校方給畢業證之後,你再自己去找「真的工作」。
中國的許多大學畢業生,想要拿到畢業證、學位證書、戶口遷回等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
世界獨有的「靈活就業率」
學校要求這做兩樣事情:
1.要在校方給的表格中聲明:「已經找到工作」,並且按手印、寫上任職公司的名稱地址聯絡電話等。
2.「找方法」拿到任職公司的信,內容要有公司老闆的確認:這個學生確實在我公司找到了工作,還要有公司大印。
拿著這些回到學校。一樣會拿到畢業證等。
近年,各個學校還增加了簡直舉世無雙的「靈活就業率」這個新玩意:「靈活就業」也算就業,繞來繞去最終的目的是說「看,我們的高就業率可沒有作假。」或者更直白點說,學生們可以用更「簡便」的方式,拿到上面提到的兩項證明。
看歷年的圖表,我們來分析一下。
「靈活就業率」的冠軍:中國傳媒大學,接近一半;亞軍是北外;季軍是法大。它們的靈活就業率都在 25% 以上。再經仔細研究各校歷年來就業去向報告,如北外 2017 届「靈活就業率」達 28.5%,但上届的「契约就業率」僅 9.4%、「組織證明就業」 15.5%,累計才 25%⋯⋯。
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有人還是沒有讀懂,我直接說結論:「靈活就業率」,其實就是最後那一批「被就業」的學生們──他們究竟拿到畢業證後還有沒有「真的」工作呢?沒人知道。
我們班的「作弊實況」
大學時,我們班畢業的有 39 個人, 7 個男生 32 個女生。男生 5 個去了非洲搞「一帶一路」, 2 個當老師;女生真正找到工作的則沒幾個──至少在中國北方的職場,性別歧視多少還是有的,沒生過孩子的女性很難找到工作。(中國很多老闆認為,僱傭生過孩子的員工會少去許多麻煩。沒結婚沒生孩子的女性,還要請婚假、產假,而且還有產後離職的風險⋯⋯)
回到前面提過的「畢業規則」,那沒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沒證書啊怎麼辦?只好做學校規定的兩條事情:
第一條她們咬咬牙就寫了,畢竟先讓自己畢業比較重要;第二條很難為人,我記得她們花錢组團去找了一個公司拿到證明信,把自己的「人頭兒」掛在那個公司。(相當於那個公司的嗯、員工)。至於她們給了這個公司多少錢?我就沒打聽了。肯定不會少,因為這個公司做的是犯法的事情。
我本人讀的是語言大學(學英語、外語的),畢業生都這麼難找工作,其他文科生就更難了──在今日中國,工科生最容易找到工作,文科生後來還有互聯網內容產業賭一賭,理科生畢業直接失業的居多。
2020 年,全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約 940 萬人。國進民退導致公司裁員、農民工返鄉、加上疫情衝擊中小企業……中國今年的失業大軍,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多的吧!而好不容易唸完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們,如今面對的又是什麼樣的命運?
政府各部門有沒有想過:當前,「慢就業」已成為一種全球性趨勢;但是,「慢就業」≠「不就業」。如何改善就業環境,提升勞動人口的「就業質量」?面對真實數字,是所有事情的第一步。
言盡於此做個總結:「數字漂亮」對於為官者來說可能很重要;但真實的「就業質量」,影響的可是一個人的一生。
中国的失业率问题,在我国经济学界大概属于一个研究禁区。官方数据长年稳定在4%左右,完全无视经济波动。按照我党的说法,无论经济增速是此前的20%还是目前的7%,反正失业率就不会变,就是4%。对于像我这样的数据狂来说,最喜欢的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下面就用官方的数据,来狠狠的分析一把这个失业率问题,并且尝试探讨一下,中国真实的失业率是多少,有没有达到7%的国际警戒线。考虑到有些读者是第一次看老蛮我的文字,所以我必须重新声明一次: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请有兴趣查验数据的同学去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查验。
先从2014年的数据开始看。2014年的经济当然是下行的,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困境,我党也隐瞒不住,开两会的时候总理都要长篇大论的讲述接下来会面临多少困难。但是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注意,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只是指城镇户籍的居民,农民工不纳入失业统计。)是多少呢?4.09%,失业人口总数约900万。真是雷打不动的4%啊。先不管了,把与就业有关的人口数据全都翻出来。我们来好好整理一下这个事。失业率数据造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得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数据庞大得像海一样,统计局的那些大学刚毕业的孩纸根本不可能完成全面系统的造假。所以一定有大量的漏洞可以给我们抓到。
先来看适龄劳动力总数,2014年,全国16-59周岁的人口数为9.16亿。这些人不是去读书,就要去工作。如果读不了书,也没有工作,那么他们当然就处于无业状态。因此理论上,适龄劳动力-在校学生-全国就业人数,减出来的结果,就是无业人数。2014年的在校学生总数6936万,其中高中生2401万,中职生1802万(老实说我之前真不知道原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有这么多),本专科大学生共2548万,研究生185万。而官方公布的全国就业人数为7.73亿。注意,这个“全国就业人数”,包含了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因此这个数据会比我们后面会重点阐述的“城镇就业人数”要高。
现在结果出来了:9.16亿-6936万-7.73亿=7363万。这算是使用官方数据简单推算出来的我国宏观上的失业总人数,是包含了农村和城镇所有人口的失业数。这个算法简单易懂。按这么算的话,我国2014年适龄劳动力的失业率为7363万÷9.16亿=8%,当然超出了7%的国际失业警戒线。
再使用这个简单的算法往前算几年,2010年16-59周岁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为9.4亿,在校学生数为7045万,全国就业人数为7.61亿,这么算下来,2010年的适龄劳动力的失业人口数为1.08亿,失业率为11.5%。我这里顺带说一下,2010年和2011年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均为9.4亿,是建国以来的峰值,从此之后计划生育的威力终于体现了出来,适龄劳动力总数开始下降。2014年的9.16亿,较2010年已经下降了2400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的去研究一下这个适龄劳动力下降的拐点问题。这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当然,正是因为劳动力总数下降,2010年11.5%的失业率,到2014年会下降到8%。
再往前看,2006年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为9.06亿,在校学生数为6173万,全国就业人数为7.5亿,由此算出来的失业人数为9427万,失业率为10.4%。这种失业率规模和2010年差不多。这大概算是我国在劳动力拐点出现前的常态,即我国长期维持着10%左右的失业率。每10个壮健的劳动力里面,就有1个在田间地头或者城市的小巷子里苦闷的游荡,期待有一份工作。正因为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再怎么薪水低廉,也总能找到穷苦的平民来打工。2011年后国内开始出现普遍的招工难现象,不是别的原因,只不过是计划生育的效应,劳动力供应拐点出现了,劳动力减少了。3年时间,劳动力就减少了2400万,这种减少的幅度真是触目惊心。失业率从11%下降到目前的8%,每年都要降1个点,虽然还是高于国际警戒线,但是已经不算特别惊恐的数据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国的失业率问题将会因为人口规模的缩减而自动解决似的。每年下降1%,那么2015年失业率就会将到警戒线之下,2017年恨不得出现劳动力普遍短缺的现象。这可真是会让我党在做梦的时候都能笑醒的美好未来。然而事态真会如此演变吗?符合逻辑的未来之,到底会通向何方?请期待第二章:城市贫民。
第二章 城市贫民
在讨论失业率的问题时,我们必须要理解一个概念:我国官方层面上,从来都不承认农民的失业问题。所有的失业,都是城市户籍人口的失业。农民工被默认有田有地,可以回去耕地。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深入了解一下农村的现状,看看我国的农业,到底能容纳多少就业人口。
2014年的数据暂时还没全面公布,没关系,我们来看2013年的数据,与2014年不会有什么差距。2013年乡村就业人口数为3.87亿,其中在乡村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4279万,干个体户的3193万,合起来7472万,这部分算是乡村里从事些挣钱营生,能干点加工和做点买卖的人,剩下3亿出头的人,就是纯粹的农民,从事基础农业,也就是种田种菜看天吃饭这类了。以18亿亩耕地红线计算,3亿农民人均耕种6亩地。基础农业这个东西,那是真不挣钱,尤其是种粮食,在经济学角度考虑基本上是一种自虐行为。一亩地累死累活种下来,就算一年能种两季好了,风调雨顺,也没病虫害,撑死了也就是2000斤粮,卖个4000块钱。扣掉化肥种子等等花销,劳动力本身不算成本,利润能有3000块已经顶天了。现在人均种6亩地,那就意味着一个完全的劳动力,即便是在最好的年景,种着最肥沃的土地,年收益也才1万8。如果稍微来点水旱病虫灾害,基本上一年就是白干。就这,还是农村连续20多年往外输出劳动力的结果。放到2000年的时候,纯粹的农民能有4.5亿人,那会人均耕地才4亩,壮劳力的年收入在最好的年景也就1万块钱出头,都不知道怎么养活一家老小。所以,按目前这种趋势,纯粹的农民还得继续减少,得减少到人均8到10亩地,一个壮劳力靠种田一年能挣到2.5万-3万块钱的时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流出的趋势才会停止。年薪3万块钱,算是城镇流水线工人的最低收入水准了。稍微有点技术,干活麻利一点,一年下来挣个5万 块钱不是梦,而且无惧天气变幻,旱涝保收,一家企业倒闭了,了不起换一家企业打工就是了,不至于全年颗粒无收,一家老小抱在一起饿死。这就是农民工这个群 体的由来。而这种农村人口迁出的趋势,至少在目前的农业盈利水平之下,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农村人口迁出的规模会放缓,毕竟现在好歹也是人均6亩耕地了,比4亩的时候好多了,但也还不够过上好日子,还得继续迁出。经济规律就是:每个人都会选择更好的日子。安贫乐道那是圣人扯的蛋,现实中是不会有这种人的。
在这种农民迁出的背景下,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在迅猛增长。1997年农民工总数仅约7000万,到2000年约为1.2亿,2008年已经增加到2.25亿,2014年更是达到了2.74亿的规模。(说明一下,我国到2008年才开始正式的农民工数量统计,此前的数据来源于各类研究报告,本文的数据主要采信了06年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对应“城镇就业人数”数据,1995年的城镇就业人数为1.9亿,扣除当年度7000万农民工,有1.2亿城镇本地户籍居民实现了就业。2000年的城镇就业人数为2.32亿,扣除当年度1.2亿的农民工,还有1.1亿的城镇本地户籍居民实现了就业。2008年城镇就业人数为3.21亿,扣除2.25亿的农民工,只剩下9600的 工作岗位留给了城市居民。这大概是城市户籍人口就业岗位最少的年份了。此后城市居民开始和农民工展开了激烈的就业竞争,种种排外的言论不绝于耳。城市普通 老百姓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一步步的走向恶化,城市不再包容,不再对外地人充满热情。这种排外情绪的产生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符合最基本的人性。在自己的核心 利益受损时,城市居民当然会起而反抗。而要求城市居民放开怀抱欢迎竞争者,这简直是反人性的。想想看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本地人的整体就业岗位居然 还大幅度的减少了!这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08年之后城市本地户籍居民的就业人数逐渐上升,2010年为1.06亿人。到2014年,城镇就业人数3.93亿,扣除2.74亿的农民工,城市本地人的就业人数已经恢复到了1.19亿的规模,这大概算是回归到了1995年的美好时光。经过20年的经济发展,各项产业蓬勃兴起,中国从经济破产的小农经济国家变成了工业大国。城镇就业人数从1995年的1.9亿上升到2914年的3.9亿,这意味着城镇区域范围内,新增了2亿的就业岗位。而城市本地居民在就业问题上取得最大成就,竟然就是一次轮回,毫无增长可言。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在这20年间,2亿新增的工作岗位,全被农民工抢走了。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这20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其实非常低劣,只能为饥饿的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而无法为要求更高的城市居民提供工作岗位。当然我们有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城市,可以提供一些稍微体面一点的工作岗位,但是宏观和整体上,这个国家的工作岗位,基本上都是面向农民工的,工作岗位的定位,就是为了解决长期陷于贫困的饥民的温饱问题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在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在明白这个国家的主要的就业人群,就是一群贫民之后,我们才能回过头来,仔细的梳理,这个国家的失业率,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请期待第三章:失业陷阱。
第三章 失业陷阱(之一)
首 先让我们的目光从国家级的数据上沉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城市级的人口和就业情况。一线城市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太大的代表性,因为人口和财富总是会涌入这些 极富吸血性的城市,并将它周边的区域都吸成荒漠。我们主要来看看重要的二线城市,一些典型的工业城市。基于我个人的恶趣味,我首先选择的样本城市是佛山。 这座城市在国内并不出名,但它却是中国民营制造业的代表性城市,珠三角最强大的民营企业品牌集中地,没有之一。2010年佛山的户籍人口371万,常住人口719万,常住人口数减去户籍人口数,就是外来长期打工的农民工数量了,719-371=348万;到2014年,佛山户籍人口386万,常住人口735万,农民工数量计算一下是349万。很明显四年下来,佛山的人口规模增长非常缓慢,户籍人口增长了15万,而农民工数量只增加了区区1万。这样看起来,佛山在这四年内已经无法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或者可以这么说:佛山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吸引新的农民工的到来,它能勉强维持住目前的人口规模已经算不错了。作为珠三角民营制造业最强大的城市,佛山居然沦落到了这样的惨境,这真是令人大跌眼镜。要知道2010年前佛山还是狠狠的辉煌过一把的。再往前看四年,2006年佛山户籍人口358万,常住人口586万,586-358=228万农民工。与2010年的348万农民工比较,这四年时间佛山新增了120万的外来劳动力。这给佛山这座城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各项经济指标都耀眼非常。而2010年之后,这座城市却跌入了陷阱之中,再也没有了发展上的活力。想想看吧,前四年可以提供120万个新增工作岗位的城市,后四年却沦落到只能提供区区1万个新增工作岗位。这几乎意味着经济发展停滞。反映到GDP指标上,2006年佛山的GDP为2297亿,到2010年为5651亿,4年间的增长幅度高达146%;而其2014年的GDP为7603亿,相对于2010年的增长幅度仅为34%,不足此前四年增幅的零头。
离开珠三角,我们来看看长三角的无锡。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工业城市,长三角乃至是全中国的工业发源地,中国工业文明之花的诞生地。2014年无锡市户籍人口477万,常住人口650万,由此计算出来的外来农民工人数为173万。而2010年,其户籍人口466万,常住人口637万,由此计算出来的外来农民工人数为171万。相对于2010年,户籍人口增加了16万,但农民工数量仅仅只增加了2万!这种情况,与珠三角的佛山一模一样。很明显,长三角的无锡与珠三角的佛山,这两个当地典型的制造业城市,都失去了为农民工提供新增工作岗位的能力!
无锡和佛山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东部制造业城市的普遍现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询其它东部制造业城市的数据。我在此再举一例,山东的明珠型城市青岛,2006年的常住人口740万,而户籍人口749万,这表明青岛是人口输出型的城市,不要说吸引外来农民工了,本地户籍人口中都有9万人会逃出青岛,出去寻找工作机会。但是到2010年,青岛的常住人口增加到871万,户籍人口微增至764万。这意味着通过这4年的经济迅猛发展,青岛人已经不需要再离乡背土谋生,它甚至已经可以吸引107万的外来农民工。这新增的百万级的人口当然都是冲着青岛提供的工作岗位而来的。而到2014年,青岛的常住人口为904万,户籍人口约775万,由此计算出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129万。相对于2010年,外来农民工只增加了22万而已。百万级的农民工数量增加已经没有了。这当然意味着青岛的经济发展速度正在迅速放缓,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吸引农民工的到来。
中国的东部地区已经普遍失去大量吸纳农民工的能力,那么我们将眼光投向中部和西部,看看这些城市的表现怎么样。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当然是武汉了,它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2014年武汉常住人口1034万,户籍人口827万,由此扣减而得到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207万。请注意接下来的数据,这里面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与东部城市很有些不一样。2010年武汉常住人口979万,户籍人口837万,由此计算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142万。有意思的是,这4年时间里,武汉的外来农民工固然是增加了65万,这种增长规模相对于东部城市而言已经是显著增长,但其户籍人口数却减少了10万。再往前看4年。2006年武汉常住人口约868万,户籍人口819万,外来农民工数约49万。与2010年相比较,四年时间内农民工增加了93万,而户籍人口增加了18万。必须注意的是:2006-2010的四年间,武汉的户籍人口及外来人口均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也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在这个时间内,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人口也从农村大规模的迁移到城市。而2010-2014的四年间,武汉的外来人口虽然在增长,但其户籍人口却出现了下降。对此我先给出一个这样的解释:武汉这种中部城市提供的工作岗位,只能吸引处于饥饿边缘的农民工,而高素质一点的城市居民,则开始尝试逃离中西部,入籍东部,去争取东部更高收入的工作机会。表现在数据上,就是东部的户籍人口数在增加,而外来农民工的数量则不再表现出增长性。当然,这个解释是不是能站得住脚,还需要更多中西部的样本城市的数据来作为例证。
第三章失业陷阱(之2)
现在我们再看看长沙,这算是一个非常极品的城市,好大喜功,铁了心要扩大市区,搞“大长沙”概念。在统计数据上,这个城市的数据以2010年为界限,前后分得清清楚楚。2006年长沙市的户籍人口为631万,常住人口为647,由此计算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16万;这种十来万的外来人口数量长期保持,一直到2009年,664万常住人口,647万户籍人口,扣减得到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仅仅只有17万。由此可见,长沙在09年之前无非是依靠省会城市的吸血性,吸引一些本省居民前来入籍,因此户籍人口得到了增长,但对于中国就业的主体“农民工”来说,这个城市并没有吸引力,甚至算不上是一个人口迁入的城市。到了2010年,随着长株潭三市合并的进程加速,三个城市连电话区号都统一为0731,“大长沙”的概念玩得如火如荼,相当多的产业被湖南省政府从周边城市抢到了长沙。这一年长沙的户籍人口为650万,常住人口为704万,由此计算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一下子暴增到54万。然而这种事可一不可再,玩了这一把,吸引了一帮人过来,自此长沙的人口再次失去了显著的增长性。2014年,长沙户籍人口为669万,常住人口为731万,外来农民工数量为62万。从2010年到2014年的四年时间里,这个一直在鼓吹大长沙概念的城市,户籍人口增长了19万,这背后是湘西山区靠挖矿挣了钱的富人大量的入籍长沙,为这座城市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作出了卓越贡献,令长沙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脚都”和娱乐名城。而农民工倒只增长了区区8万,不到长沙户籍人口增长的一半。这显示的是这个城市的实体产业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发展。除了2010年搞长株潭规划的时候从周边抢到了一些产业,这4年来,几乎就没怎么发展,无法为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
在这里顺带提一下另外一个中部城市郑州。只说一组数据,2011年郑州的全社会就业人员(注意这个统计口径包含了农民以及农民工,他们没有退休年龄的概念)人数为490万,到2012年上升到历年的最高值509万。此后郑州不再能吸纳劳动人口,不再能提供新的就业岗位。2013年郑州的全社会就业人员数为498万,较2012年减少了足足11万个工作岗位。
现 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中部地区的情况。中部发展得最好的重工业城市武汉,它的实体产业发展得真心不错,产业经济数据也非常靓丽,老蛮我也忍不住要竖大拇指的。 不过它只能为农民工提供低端的工作岗位,而无法留住它的市民。而能实现户籍人口增长的“脚都”长沙,却无法实现产业经济的增长,无法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工 作岗位。武汉和长沙就像是硬币的两面,都有各自的硬伤。至于郑州,它已经明显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三个城市算是中部城市的代表,除了这三个城市之外的其它中 部城市几乎都算是渣渣。但这三个城市在就业上交出的答卷,也只有武汉算是勉强及格,长沙只能打0分,而郑州恨不得是负分。东部城市现在已经无法为数以亿计的贫苦的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中部城市同样没能接过这个重担。那么我们有必要看看西部的城市,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能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极。
07年成都常住人口1271万,户籍人口1112万,农民工人数为159万。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成都其实没有多少外来人口。在那个时候,成都还是一个休闲的城市,辛劳奔波的农民工没有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出没,而悠闲的成都本 地人则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麻将桌上。但此后成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大量的电子代工行业从东部地区迁入成都并带动了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2010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长到1405万,其中户籍人口为1149万,两相抵扣,外来农民工数量为256万。3年时间,新增了百万级的农民工,这可是一帮强大的劳动力,令成都的GDP突飞猛进。然而自此之后成都的发展迅速放缓。电子代工行业有着清晰的行业天花板,到了规模之后就无法再有寸进。2013年,成都常住人口规模为1430万,户籍人口1188万,由此计算出来的农民工数量仅为242万。3年过去了,成都的户籍人口固然是增加了39万,但农民工数量却还减少了14万。 很明显,与长沙的情况相似,贫瘠的四川山区的少数富人们,开始纷纷迁往四川地区唯一的富饶城市成都居住,这使得成都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的繁花似锦。但这个 城市的实体产业却在逐渐衰弱,而且由于它的产业基础建立在单一的电子代工行业之上,它的衰弱速度甚至比有着重工业基础的长沙更快。从四川山区走出来的贫民,已经无法指望在成都寻找到新的工作机会。
而西部的另一个大城市西安,情况更加惨不忍睹。2006年西安常住人口822万,户籍人口753万,两相抵扣后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69万。而到了2010年,常住人口847万,户籍人口782万,外来农民工微弱下降到65万。很明显,这四年间,西安为农民工提供的工作岗位在减少。这不算完。到2014年,常住人口863万,户籍人口815万,外来农民工数量大幅度减少到了48万。这种情况与长沙和成都一样,户籍人口在增加,显示陕西全省的富人都在向自己的省会西安聚集,但它的农民工数量却在显著减少。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安完全没有在实业领域取得任何看得见的成绩。陕西省内那些国家级的贫困县,根本不用指望它的省会能为自己的贫民提供工作机会。
综 合来看的话,我国的农村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要走出田野,步入城市。然而中国的东部城市已经完全失去了吸纳人口的能力。中部只有一个武汉的表现稍微好点,其 它城市都不具备大规模吸纳人口的能力。至于西部地区,更加是惨不忍睹。这大概就是我国的失业陷阱:从田间地头走向城市的贫民,他们充满了希望,想要放下锄 头,拿起扳手,在工业的流水线上找一份光明的未来。但是,很不幸,迎接他们的,将是冷冰冰的现实。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将对他们的到来说“NO”!而他们满是老茧的手,如果拿不到扳手,那么又会拿起什么呢?请期待最终章:生存,或者死亡。
第四章 生存,或者死亡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充分就业。除此之外所有的说辞都是瞎扯淡。不能实现就业?13亿多的中国人全靠国家发救济金活着?靠国际社会的援助活着?这是无法想象的惨事。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那就是全人类的灾难,13亿饥饿的黄色人种会横扫全球,将他们眼中所能看到的人和动物全部吃光,不死不休。任何堡垒、围墙和机枪都无法阻止数以13亿计的饥民的扫荡。
当然13亿人一起失业的事情,绝无可能发生。但事情的关键在于,我国到底能承受多高程度的失业?10%?20%?还是30%?目前来说,按照第一章中的保守算法,我国至少有7000万的无业游民,如果这个数字增加到1亿?2亿?3亿?这个国家还能维持平稳吗?
一 个人没有食物,根本活不了几天。能阅读到本文的人,起码有上网的条件,也不太有挨饿的体验。我希望各位能真正的体验一次挨饿。不用多长时间,饿自己一天就 好。找一个周末,从早上到晚上,别吃东西。然后,你们再来思考我上面提出的问题,这个国家,到底能承受多高的失业率。当你们饿着肚子的时候,你们才能明白 一个绝望的失业者,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愤怒,他们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过繁华的街道,看到琳琅满目的食物摆满了橱窗,这个时刻他们的眼中会闪耀起什么样的仇恨 的火花。
2011中国进入了劳动力拐点,劳动力人口减少了。但随着平均寿命的增加,中国的人口总量没有减少,而是持续增长着。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的老年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每个劳动力需要供养的老人越来越多。2011年60岁以上人口数为1.85亿,占当年度13.47亿总人口的13.7%;而到了2014年,60以上人口数上升到了2.12亿,较2011年足足增加了2700万,占当年度13.68亿人口的15.5%。3年时间过去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就上升了近两个百分点。这大致与第一章中提到的失业率下降的情形相对应。人老了,因此在我们简单的计算公式中,不被视为适龄劳动人口了。这就是表面上算起来失业率下降的原因。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一个基础设定:中国的农村户籍人口没有任何养老方面的福利制度,也不存在退休制度。我必须要强调的是:即便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户籍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绝对多数。这一点应该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目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只更新到了2012年,但相信与现在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异。2012年中国农村户籍人口总数为9.7065亿,当年度全国总人口为13.5404亿,农村户籍人口占比达到惊人的71.7%!按照这种比例计算,2.12亿的老人,其中有1.5亿 生活在农村,他们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挣钱养活自己,在官方统计上,也仍然将他们视为劳动力,纳入就业人口统计。最麻烦的是,即便他们干不动了尝试 退休,他们也无法指望自己的农民子女能通过种田养活自己。根据我们在第二章中的简单计算,一个标准的农村劳动力,年收入低于两万块钱。这种收入要养活自己 都很勉强,根本无从养活老老小小的一家人。这种背景,正是近年来农村老人大量自杀的经济学上的原因。即便是儿孙满堂,老人们用最朴素的计算方法,也知道唯 有自杀,才是最经济的方式。要阻止老人自杀的悲剧,年轻的农民必须抛弃土地,走入城市,在流水线上找到一份工作。这是伦理上的必然,百善孝为先。成为农民 工,学会使用扳手,遵循流水线上的作息制度,是青年农民对一个家庭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必须要尽的孝道。而坚守着田地,坚守着锄头和镰刀,坚守着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对农民来说,却成了一种恶行,一种将自己的父母推向自杀绝境的禽兽之举。这真是一种历史性的讽刺。
现在回归到第一章的失业人口计算公式:失业人数=适龄劳动人口数-在校学生-全国就业人数。这一次我们要算得更加精细。2014年中国16-59岁的适龄劳动人口为9.16亿,在校学生为6936万,全国就业人数为7.73亿。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全国就业人数中其实包含了1.5亿的农村老年人,既然我们在计算16-59岁的适龄劳动力的就业情况,这部分人我们当然要从全国就业人数中扣除出来。所以我们目前的公式就要变成:9.16亿-6936万-(7.73亿-1.5亿)=2.23亿。OK,现在清晰了,全国9个亿的16-59周岁的适龄劳动力,失业人口规模约2个亿。适龄劳动力的失业率约20%。这大概才是这个国家真实的失业率。
然而,正如我们在第三章所论述的,我们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的产业都在萎缩,都丧失了吸纳人口的能力。目前2亿的失业人口已经没有工作机会可言,未来还有至少一个亿的青年农民必须要离开农村,向城市寻找工作。怎么办?这个国家,还能提供出3亿的工作岗位吗?
这 个奇葩的国家,对制造业充满了刻骨仇恨,对民营企业充满了刻骨仇恨。有趣的是,无论是代表了官方立场的五毛,还是自诩精英的公知,都对提供了最多就业机会 的制造业恨之入骨,一心想着杀之而后快。在这种上下一心的联手屠戮之下,中国的制造业当然陷入了全面萎缩之中,要指望这个奇葩的国家能突然创造出以亿计的 工作岗位,比太阳从西边升起还不靠谱。
所以,3亿饥饿的流民席卷全国的场景,或许真的不远了吧。(全文完)
先从2014年的数据开始看。2014年的经济当然是下行的,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困境,我党也隐瞒不住,开两会的时候总理都要长篇大论的讲述接下来会面临多少困难。但是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注意,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只是指城镇户籍的居民,农民工不纳入失业统计。)是多少呢?4.09%,失业人口总数约900万。真是雷打不动的4%啊。先不管了,把与就业有关的人口数据全都翻出来。我们来好好整理一下这个事。失业率数据造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得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数据庞大得像海一样,统计局的那些大学刚毕业的孩纸根本不可能完成全面系统的造假。所以一定有大量的漏洞可以给我们抓到。
先来看适龄劳动力总数,2014年,全国16-59周岁的人口数为9.16亿。这些人不是去读书,就要去工作。如果读不了书,也没有工作,那么他们当然就处于无业状态。因此理论上,适龄劳动力-在校学生-全国就业人数,减出来的结果,就是无业人数。2014年的在校学生总数6936万,其中高中生2401万,中职生1802万(老实说我之前真不知道原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有这么多),本专科大学生共2548万,研究生185万。而官方公布的全国就业人数为7.73亿。注意,这个“全国就业人数”,包含了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因此这个数据会比我们后面会重点阐述的“城镇就业人数”要高。
现在结果出来了:9.16亿-6936万-7.73亿=7363万。这算是使用官方数据简单推算出来的我国宏观上的失业总人数,是包含了农村和城镇所有人口的失业数。这个算法简单易懂。按这么算的话,我国2014年适龄劳动力的失业率为7363万÷9.16亿=8%,当然超出了7%的国际失业警戒线。
再使用这个简单的算法往前算几年,2010年16-59周岁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为9.4亿,在校学生数为7045万,全国就业人数为7.61亿,这么算下来,2010年的适龄劳动力的失业人口数为1.08亿,失业率为11.5%。我这里顺带说一下,2010年和2011年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均为9.4亿,是建国以来的峰值,从此之后计划生育的威力终于体现了出来,适龄劳动力总数开始下降。2014年的9.16亿,较2010年已经下降了2400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的去研究一下这个适龄劳动力下降的拐点问题。这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当然,正是因为劳动力总数下降,2010年11.5%的失业率,到2014年会下降到8%。
再往前看,2006年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为9.06亿,在校学生数为6173万,全国就业人数为7.5亿,由此算出来的失业人数为9427万,失业率为10.4%。这种失业率规模和2010年差不多。这大概算是我国在劳动力拐点出现前的常态,即我国长期维持着10%左右的失业率。每10个壮健的劳动力里面,就有1个在田间地头或者城市的小巷子里苦闷的游荡,期待有一份工作。正因为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再怎么薪水低廉,也总能找到穷苦的平民来打工。2011年后国内开始出现普遍的招工难现象,不是别的原因,只不过是计划生育的效应,劳动力供应拐点出现了,劳动力减少了。3年时间,劳动力就减少了2400万,这种减少的幅度真是触目惊心。失业率从11%下降到目前的8%,每年都要降1个点,虽然还是高于国际警戒线,但是已经不算特别惊恐的数据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国的失业率问题将会因为人口规模的缩减而自动解决似的。每年下降1%,那么2015年失业率就会将到警戒线之下,2017年恨不得出现劳动力普遍短缺的现象。这可真是会让我党在做梦的时候都能笑醒的美好未来。然而事态真会如此演变吗?符合逻辑的未来之,到底会通向何方?请期待第二章:城市贫民。
第二章 城市贫民
在讨论失业率的问题时,我们必须要理解一个概念:我国官方层面上,从来都不承认农民的失业问题。所有的失业,都是城市户籍人口的失业。农民工被默认有田有地,可以回去耕地。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深入了解一下农村的现状,看看我国的农业,到底能容纳多少就业人口。
2014年的数据暂时还没全面公布,没关系,我们来看2013年的数据,与2014年不会有什么差距。2013年乡村就业人口数为3.87亿,其中在乡村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4279万,干个体户的3193万,合起来7472万,这部分算是乡村里从事些挣钱营生,能干点加工和做点买卖的人,剩下3亿出头的人,就是纯粹的农民,从事基础农业,也就是种田种菜看天吃饭这类了。以18亿亩耕地红线计算,3亿农民人均耕种6亩地。基础农业这个东西,那是真不挣钱,尤其是种粮食,在经济学角度考虑基本上是一种自虐行为。一亩地累死累活种下来,就算一年能种两季好了,风调雨顺,也没病虫害,撑死了也就是2000斤粮,卖个4000块钱。扣掉化肥种子等等花销,劳动力本身不算成本,利润能有3000块已经顶天了。现在人均种6亩地,那就意味着一个完全的劳动力,即便是在最好的年景,种着最肥沃的土地,年收益也才1万8。如果稍微来点水旱病虫灾害,基本上一年就是白干。就这,还是农村连续20多年往外输出劳动力的结果。放到2000年的时候,纯粹的农民能有4.5亿人,那会人均耕地才4亩,壮劳力的年收入在最好的年景也就1万块钱出头,都不知道怎么养活一家老小。所以,按目前这种趋势,纯粹的农民还得继续减少,得减少到人均8到10亩地,一个壮劳力靠种田一年能挣到2.5万-3万块钱的时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流出的趋势才会停止。年薪3万块钱,算是城镇流水线工人的最低收入水准了。稍微有点技术,干活麻利一点,一年下来挣个5万 块钱不是梦,而且无惧天气变幻,旱涝保收,一家企业倒闭了,了不起换一家企业打工就是了,不至于全年颗粒无收,一家老小抱在一起饿死。这就是农民工这个群 体的由来。而这种农村人口迁出的趋势,至少在目前的农业盈利水平之下,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农村人口迁出的规模会放缓,毕竟现在好歹也是人均6亩耕地了,比4亩的时候好多了,但也还不够过上好日子,还得继续迁出。经济规律就是:每个人都会选择更好的日子。安贫乐道那是圣人扯的蛋,现实中是不会有这种人的。
在这种农民迁出的背景下,中国的“农民工”群体在迅猛增长。1997年农民工总数仅约7000万,到2000年约为1.2亿,2008年已经增加到2.25亿,2014年更是达到了2.74亿的规模。(说明一下,我国到2008年才开始正式的农民工数量统计,此前的数据来源于各类研究报告,本文的数据主要采信了06年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对应“城镇就业人数”数据,1995年的城镇就业人数为1.9亿,扣除当年度7000万农民工,有1.2亿城镇本地户籍居民实现了就业。2000年的城镇就业人数为2.32亿,扣除当年度1.2亿的农民工,还有1.1亿的城镇本地户籍居民实现了就业。2008年城镇就业人数为3.21亿,扣除2.25亿的农民工,只剩下9600的 工作岗位留给了城市居民。这大概是城市户籍人口就业岗位最少的年份了。此后城市居民开始和农民工展开了激烈的就业竞争,种种排外的言论不绝于耳。城市普通 老百姓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一步步的走向恶化,城市不再包容,不再对外地人充满热情。这种排外情绪的产生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符合最基本的人性。在自己的核心 利益受损时,城市居民当然会起而反抗。而要求城市居民放开怀抱欢迎竞争者,这简直是反人性的。想想看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本地人的整体就业岗位居然 还大幅度的减少了!这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08年之后城市本地户籍居民的就业人数逐渐上升,2010年为1.06亿人。到2014年,城镇就业人数3.93亿,扣除2.74亿的农民工,城市本地人的就业人数已经恢复到了1.19亿的规模,这大概算是回归到了1995年的美好时光。经过20年的经济发展,各项产业蓬勃兴起,中国从经济破产的小农经济国家变成了工业大国。城镇就业人数从1995年的1.9亿上升到2914年的3.9亿,这意味着城镇区域范围内,新增了2亿的就业岗位。而城市本地居民在就业问题上取得最大成就,竟然就是一次轮回,毫无增长可言。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在这20年间,2亿新增的工作岗位,全被农民工抢走了。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这20年的经济增长质量其实非常低劣,只能为饥饿的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而无法为要求更高的城市居民提供工作岗位。当然我们有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城市,可以提供一些稍微体面一点的工作岗位,但是宏观和整体上,这个国家的工作岗位,基本上都是面向农民工的,工作岗位的定位,就是为了解决长期陷于贫困的饥民的温饱问题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在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在明白这个国家的主要的就业人群,就是一群贫民之后,我们才能回过头来,仔细的梳理,这个国家的失业率,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请期待第三章:失业陷阱。
第三章 失业陷阱(之一)
首 先让我们的目光从国家级的数据上沉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城市级的人口和就业情况。一线城市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太大的代表性,因为人口和财富总是会涌入这些 极富吸血性的城市,并将它周边的区域都吸成荒漠。我们主要来看看重要的二线城市,一些典型的工业城市。基于我个人的恶趣味,我首先选择的样本城市是佛山。 这座城市在国内并不出名,但它却是中国民营制造业的代表性城市,珠三角最强大的民营企业品牌集中地,没有之一。2010年佛山的户籍人口371万,常住人口719万,常住人口数减去户籍人口数,就是外来长期打工的农民工数量了,719-371=348万;到2014年,佛山户籍人口386万,常住人口735万,农民工数量计算一下是349万。很明显四年下来,佛山的人口规模增长非常缓慢,户籍人口增长了15万,而农民工数量只增加了区区1万。这样看起来,佛山在这四年内已经无法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或者可以这么说:佛山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吸引新的农民工的到来,它能勉强维持住目前的人口规模已经算不错了。作为珠三角民营制造业最强大的城市,佛山居然沦落到了这样的惨境,这真是令人大跌眼镜。要知道2010年前佛山还是狠狠的辉煌过一把的。再往前看四年,2006年佛山户籍人口358万,常住人口586万,586-358=228万农民工。与2010年的348万农民工比较,这四年时间佛山新增了120万的外来劳动力。这给佛山这座城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各项经济指标都耀眼非常。而2010年之后,这座城市却跌入了陷阱之中,再也没有了发展上的活力。想想看吧,前四年可以提供120万个新增工作岗位的城市,后四年却沦落到只能提供区区1万个新增工作岗位。这几乎意味着经济发展停滞。反映到GDP指标上,2006年佛山的GDP为2297亿,到2010年为5651亿,4年间的增长幅度高达146%;而其2014年的GDP为7603亿,相对于2010年的增长幅度仅为34%,不足此前四年增幅的零头。
离开珠三角,我们来看看长三角的无锡。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工业城市,长三角乃至是全中国的工业发源地,中国工业文明之花的诞生地。2014年无锡市户籍人口477万,常住人口650万,由此计算出来的外来农民工人数为173万。而2010年,其户籍人口466万,常住人口637万,由此计算出来的外来农民工人数为171万。相对于2010年,户籍人口增加了16万,但农民工数量仅仅只增加了2万!这种情况,与珠三角的佛山一模一样。很明显,长三角的无锡与珠三角的佛山,这两个当地典型的制造业城市,都失去了为农民工提供新增工作岗位的能力!
无锡和佛山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东部制造业城市的普遍现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询其它东部制造业城市的数据。我在此再举一例,山东的明珠型城市青岛,2006年的常住人口740万,而户籍人口749万,这表明青岛是人口输出型的城市,不要说吸引外来农民工了,本地户籍人口中都有9万人会逃出青岛,出去寻找工作机会。但是到2010年,青岛的常住人口增加到871万,户籍人口微增至764万。这意味着通过这4年的经济迅猛发展,青岛人已经不需要再离乡背土谋生,它甚至已经可以吸引107万的外来农民工。这新增的百万级的人口当然都是冲着青岛提供的工作岗位而来的。而到2014年,青岛的常住人口为904万,户籍人口约775万,由此计算出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129万。相对于2010年,外来农民工只增加了22万而已。百万级的农民工数量增加已经没有了。这当然意味着青岛的经济发展速度正在迅速放缓,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吸引农民工的到来。
中国的东部地区已经普遍失去大量吸纳农民工的能力,那么我们将眼光投向中部和西部,看看这些城市的表现怎么样。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当然是武汉了,它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2014年武汉常住人口1034万,户籍人口827万,由此扣减而得到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207万。请注意接下来的数据,这里面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与东部城市很有些不一样。2010年武汉常住人口979万,户籍人口837万,由此计算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142万。有意思的是,这4年时间里,武汉的外来农民工固然是增加了65万,这种增长规模相对于东部城市而言已经是显著增长,但其户籍人口数却减少了10万。再往前看4年。2006年武汉常住人口约868万,户籍人口819万,外来农民工数约49万。与2010年相比较,四年时间内农民工增加了93万,而户籍人口增加了18万。必须注意的是:2006-2010的四年间,武汉的户籍人口及外来人口均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也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在这个时间内,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人口也从农村大规模的迁移到城市。而2010-2014的四年间,武汉的外来人口虽然在增长,但其户籍人口却出现了下降。对此我先给出一个这样的解释:武汉这种中部城市提供的工作岗位,只能吸引处于饥饿边缘的农民工,而高素质一点的城市居民,则开始尝试逃离中西部,入籍东部,去争取东部更高收入的工作机会。表现在数据上,就是东部的户籍人口数在增加,而外来农民工的数量则不再表现出增长性。当然,这个解释是不是能站得住脚,还需要更多中西部的样本城市的数据来作为例证。
第三章失业陷阱(之2)
现在我们再看看长沙,这算是一个非常极品的城市,好大喜功,铁了心要扩大市区,搞“大长沙”概念。在统计数据上,这个城市的数据以2010年为界限,前后分得清清楚楚。2006年长沙市的户籍人口为631万,常住人口为647,由此计算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16万;这种十来万的外来人口数量长期保持,一直到2009年,664万常住人口,647万户籍人口,扣减得到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仅仅只有17万。由此可见,长沙在09年之前无非是依靠省会城市的吸血性,吸引一些本省居民前来入籍,因此户籍人口得到了增长,但对于中国就业的主体“农民工”来说,这个城市并没有吸引力,甚至算不上是一个人口迁入的城市。到了2010年,随着长株潭三市合并的进程加速,三个城市连电话区号都统一为0731,“大长沙”的概念玩得如火如荼,相当多的产业被湖南省政府从周边城市抢到了长沙。这一年长沙的户籍人口为650万,常住人口为704万,由此计算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一下子暴增到54万。然而这种事可一不可再,玩了这一把,吸引了一帮人过来,自此长沙的人口再次失去了显著的增长性。2014年,长沙户籍人口为669万,常住人口为731万,外来农民工数量为62万。从2010年到2014年的四年时间里,这个一直在鼓吹大长沙概念的城市,户籍人口增长了19万,这背后是湘西山区靠挖矿挣了钱的富人大量的入籍长沙,为这座城市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作出了卓越贡献,令长沙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脚都”和娱乐名城。而农民工倒只增长了区区8万,不到长沙户籍人口增长的一半。这显示的是这个城市的实体产业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发展。除了2010年搞长株潭规划的时候从周边抢到了一些产业,这4年来,几乎就没怎么发展,无法为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
在这里顺带提一下另外一个中部城市郑州。只说一组数据,2011年郑州的全社会就业人员(注意这个统计口径包含了农民以及农民工,他们没有退休年龄的概念)人数为490万,到2012年上升到历年的最高值509万。此后郑州不再能吸纳劳动人口,不再能提供新的就业岗位。2013年郑州的全社会就业人员数为498万,较2012年减少了足足11万个工作岗位。
现 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中部地区的情况。中部发展得最好的重工业城市武汉,它的实体产业发展得真心不错,产业经济数据也非常靓丽,老蛮我也忍不住要竖大拇指的。 不过它只能为农民工提供低端的工作岗位,而无法留住它的市民。而能实现户籍人口增长的“脚都”长沙,却无法实现产业经济的增长,无法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工 作岗位。武汉和长沙就像是硬币的两面,都有各自的硬伤。至于郑州,它已经明显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三个城市算是中部城市的代表,除了这三个城市之外的其它中 部城市几乎都算是渣渣。但这三个城市在就业上交出的答卷,也只有武汉算是勉强及格,长沙只能打0分,而郑州恨不得是负分。东部城市现在已经无法为数以亿计的贫苦的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中部城市同样没能接过这个重担。那么我们有必要看看西部的城市,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能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极。
07年成都常住人口1271万,户籍人口1112万,农民工人数为159万。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成都其实没有多少外来人口。在那个时候,成都还是一个休闲的城市,辛劳奔波的农民工没有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出没,而悠闲的成都本 地人则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麻将桌上。但此后成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大量的电子代工行业从东部地区迁入成都并带动了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2010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长到1405万,其中户籍人口为1149万,两相抵扣,外来农民工数量为256万。3年时间,新增了百万级的农民工,这可是一帮强大的劳动力,令成都的GDP突飞猛进。然而自此之后成都的发展迅速放缓。电子代工行业有着清晰的行业天花板,到了规模之后就无法再有寸进。2013年,成都常住人口规模为1430万,户籍人口1188万,由此计算出来的农民工数量仅为242万。3年过去了,成都的户籍人口固然是增加了39万,但农民工数量却还减少了14万。 很明显,与长沙的情况相似,贫瘠的四川山区的少数富人们,开始纷纷迁往四川地区唯一的富饶城市成都居住,这使得成都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的繁花似锦。但这个 城市的实体产业却在逐渐衰弱,而且由于它的产业基础建立在单一的电子代工行业之上,它的衰弱速度甚至比有着重工业基础的长沙更快。从四川山区走出来的贫民,已经无法指望在成都寻找到新的工作机会。
而西部的另一个大城市西安,情况更加惨不忍睹。2006年西安常住人口822万,户籍人口753万,两相抵扣后的外来农民工数量为69万。而到了2010年,常住人口847万,户籍人口782万,外来农民工微弱下降到65万。很明显,这四年间,西安为农民工提供的工作岗位在减少。这不算完。到2014年,常住人口863万,户籍人口815万,外来农民工数量大幅度减少到了48万。这种情况与长沙和成都一样,户籍人口在增加,显示陕西全省的富人都在向自己的省会西安聚集,但它的农民工数量却在显著减少。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安完全没有在实业领域取得任何看得见的成绩。陕西省内那些国家级的贫困县,根本不用指望它的省会能为自己的贫民提供工作机会。
综 合来看的话,我国的农村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要走出田野,步入城市。然而中国的东部城市已经完全失去了吸纳人口的能力。中部只有一个武汉的表现稍微好点,其 它城市都不具备大规模吸纳人口的能力。至于西部地区,更加是惨不忍睹。这大概就是我国的失业陷阱:从田间地头走向城市的贫民,他们充满了希望,想要放下锄 头,拿起扳手,在工业的流水线上找一份光明的未来。但是,很不幸,迎接他们的,将是冷冰冰的现实。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将对他们的到来说“NO”!而他们满是老茧的手,如果拿不到扳手,那么又会拿起什么呢?请期待最终章:生存,或者死亡。
第四章 生存,或者死亡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充分就业。除此之外所有的说辞都是瞎扯淡。不能实现就业?13亿多的中国人全靠国家发救济金活着?靠国际社会的援助活着?这是无法想象的惨事。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那就是全人类的灾难,13亿饥饿的黄色人种会横扫全球,将他们眼中所能看到的人和动物全部吃光,不死不休。任何堡垒、围墙和机枪都无法阻止数以13亿计的饥民的扫荡。
当然13亿人一起失业的事情,绝无可能发生。但事情的关键在于,我国到底能承受多高程度的失业?10%?20%?还是30%?目前来说,按照第一章中的保守算法,我国至少有7000万的无业游民,如果这个数字增加到1亿?2亿?3亿?这个国家还能维持平稳吗?
一 个人没有食物,根本活不了几天。能阅读到本文的人,起码有上网的条件,也不太有挨饿的体验。我希望各位能真正的体验一次挨饿。不用多长时间,饿自己一天就 好。找一个周末,从早上到晚上,别吃东西。然后,你们再来思考我上面提出的问题,这个国家,到底能承受多高的失业率。当你们饿着肚子的时候,你们才能明白 一个绝望的失业者,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愤怒,他们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过繁华的街道,看到琳琅满目的食物摆满了橱窗,这个时刻他们的眼中会闪耀起什么样的仇恨 的火花。
2011中国进入了劳动力拐点,劳动力人口减少了。但随着平均寿命的增加,中国的人口总量没有减少,而是持续增长着。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的老年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每个劳动力需要供养的老人越来越多。2011年60岁以上人口数为1.85亿,占当年度13.47亿总人口的13.7%;而到了2014年,60以上人口数上升到了2.12亿,较2011年足足增加了2700万,占当年度13.68亿人口的15.5%。3年时间过去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就上升了近两个百分点。这大致与第一章中提到的失业率下降的情形相对应。人老了,因此在我们简单的计算公式中,不被视为适龄劳动人口了。这就是表面上算起来失业率下降的原因。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一个基础设定:中国的农村户籍人口没有任何养老方面的福利制度,也不存在退休制度。我必须要强调的是:即便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户籍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绝对多数。这一点应该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目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只更新到了2012年,但相信与现在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异。2012年中国农村户籍人口总数为9.7065亿,当年度全国总人口为13.5404亿,农村户籍人口占比达到惊人的71.7%!按照这种比例计算,2.12亿的老人,其中有1.5亿 生活在农村,他们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挣钱养活自己,在官方统计上,也仍然将他们视为劳动力,纳入就业人口统计。最麻烦的是,即便他们干不动了尝试 退休,他们也无法指望自己的农民子女能通过种田养活自己。根据我们在第二章中的简单计算,一个标准的农村劳动力,年收入低于两万块钱。这种收入要养活自己 都很勉强,根本无从养活老老小小的一家人。这种背景,正是近年来农村老人大量自杀的经济学上的原因。即便是儿孙满堂,老人们用最朴素的计算方法,也知道唯 有自杀,才是最经济的方式。要阻止老人自杀的悲剧,年轻的农民必须抛弃土地,走入城市,在流水线上找到一份工作。这是伦理上的必然,百善孝为先。成为农民 工,学会使用扳手,遵循流水线上的作息制度,是青年农民对一个家庭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必须要尽的孝道。而坚守着田地,坚守着锄头和镰刀,坚守着日出而作日 入而息,对农民来说,却成了一种恶行,一种将自己的父母推向自杀绝境的禽兽之举。这真是一种历史性的讽刺。
现在回归到第一章的失业人口计算公式:失业人数=适龄劳动人口数-在校学生-全国就业人数。这一次我们要算得更加精细。2014年中国16-59岁的适龄劳动人口为9.16亿,在校学生为6936万,全国就业人数为7.73亿。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全国就业人数中其实包含了1.5亿的农村老年人,既然我们在计算16-59岁的适龄劳动力的就业情况,这部分人我们当然要从全国就业人数中扣除出来。所以我们目前的公式就要变成:9.16亿-6936万-(7.73亿-1.5亿)=2.23亿。OK,现在清晰了,全国9个亿的16-59周岁的适龄劳动力,失业人口规模约2个亿。适龄劳动力的失业率约20%。这大概才是这个国家真实的失业率。
然而,正如我们在第三章所论述的,我们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的产业都在萎缩,都丧失了吸纳人口的能力。目前2亿的失业人口已经没有工作机会可言,未来还有至少一个亿的青年农民必须要离开农村,向城市寻找工作。怎么办?这个国家,还能提供出3亿的工作岗位吗?
这 个奇葩的国家,对制造业充满了刻骨仇恨,对民营企业充满了刻骨仇恨。有趣的是,无论是代表了官方立场的五毛,还是自诩精英的公知,都对提供了最多就业机会 的制造业恨之入骨,一心想着杀之而后快。在这种上下一心的联手屠戮之下,中国的制造业当然陷入了全面萎缩之中,要指望这个奇葩的国家能突然创造出以亿计的 工作岗位,比太阳从西边升起还不靠谱。
所以,3亿饥饿的流民席卷全国的场景,或许真的不远了吧。(全文完)
同样不可思议,台湾人居然觉得这篇报道不可思议。
你们看到不可思议的文字,只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
这篇报道里的东西我都经历过
大学毕业时被要求必须有实习证明,强制变成免费劳动力去工作,否则拿不到毕业证。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被迫升学。升学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工作被迫自学专业技能。找到工作后没有五险一金。企业裁员很久后才知道原来还有失业登记,登记后居然拿不到钱。
但这些对我来说都还算友好。见过一个专职放贷的朋友手里客户资料都比我从小到大读过的书还厚。以贷养贷的人多到看得我头皮发麻。另一个朋友因为受不了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厂劳动辞职出来贷款炒外汇,亏了很多。在我的一番劝说下又回到了工厂,我不知我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只是不想他变成又一个跑路的三和大神。
你们看到不可思议的文字,只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
这篇报道里的东西我都经历过
大学毕业时被要求必须有实习证明,强制变成免费劳动力去工作,否则拿不到毕业证。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被迫升学。升学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工作被迫自学专业技能。找到工作后没有五险一金。企业裁员很久后才知道原来还有失业登记,登记后居然拿不到钱。
但这些对我来说都还算友好。见过一个专职放贷的朋友手里客户资料都比我从小到大读过的书还厚。以贷养贷的人多到看得我头皮发麻。另一个朋友因为受不了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厂劳动辞职出来贷款炒外汇,亏了很多。在我的一番劝说下又回到了工厂,我不知我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只是不想他变成又一个跑路的三和大神。
这你都觉得魔幻,那我只能说你也太不了解大陆了,97年国企大下岗的时候失业率上升不到1个百分点你猜猜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就业率这个东西大部分大陆人都心照不宣,而且大部分人对这个数据也并没有什么兴趣,毕竟已经习惯了。
我可以给你说一下当初国企下岗时候的魔幻操作,虽说国企改制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大部分人记恨朱镕基都是因为在改制过程中的这些魔幻操作,首先下岗工人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收入来源,按理说政府应当安排再就业或者发放失业补助,这时候东北政府的骚操作来了,首先我设置一个再就业培训项目,以再就业为目标,收取少量的再就业培训费,而申请这个项目的人是不算失业的,无法领取失业补助,你看一方面可以少发失业补助金一方面还能再赚点培训费,而以前的国企工人因为习惯于政府分配的方式,90%以上的人都被骗进所谓的再就业培训,实际上他们真的会通过这个项目分配工作吗?根本不会,而且东北你懂的,冬天没有暖气连生存都成问题,之前国企工作的时候供暖费由企业交,下岗以后供暖都给你停了,多少东北人没有熬过97年的那个冬天。
我可以给你说一下当初国企下岗时候的魔幻操作,虽说国企改制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大部分人记恨朱镕基都是因为在改制过程中的这些魔幻操作,首先下岗工人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收入来源,按理说政府应当安排再就业或者发放失业补助,这时候东北政府的骚操作来了,首先我设置一个再就业培训项目,以再就业为目标,收取少量的再就业培训费,而申请这个项目的人是不算失业的,无法领取失业补助,你看一方面可以少发失业补助金一方面还能再赚点培训费,而以前的国企工人因为习惯于政府分配的方式,90%以上的人都被骗进所谓的再就业培训,实际上他们真的会通过这个项目分配工作吗?根本不会,而且东北你懂的,冬天没有暖气连生存都成问题,之前国企工作的时候供暖费由企业交,下岗以后供暖都给你停了,多少东北人没有熬过97年的那个冬天。
是啊,这个是中国的常态,大家都麻木了,所以觉得美国也太傻太天真,现在才知道华为撒谎欺骗偷窃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毫无心理压力的全公司合谋,因为人均反社会人格,凡是没法抠掉良心的人生活在中国都会极其痛苦,或者处处受挫,坚持不肯同流合污的,牢里见。
再给你们讲几个老外不知道中国人个个都知道的例子,为了创卫,就是某城市要创建文明城市,上级要来检查情况,于是上面有人提前打招呼,底下马上安排全市打扫卫生,清理死角,禁止摆摊。。。到那天,上级假装不知道,跑来装模作样检查,当然情况良好皆大欢喜,顺利通过。他们一走,恢复原样。
教育局来学校检查工作,与此类似,也是提前全校动员打扫卫生,安排准备好的学生回答,公开课的老师都事先排练过,底下学生是几个班里挑出来的好学生临时凑个假班级,差生干脆放假回家不要影响不好。
家长教育小孩子,总是说不撒谎要诚实,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与此相反,大人们自己不诚实,撒谎。领导,老师,父母,这些人给小孩子树的好榜样啊!
这是个吃人的社会,没吃过人的小孩子也许还有一些,成年人白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少之又少,唉:-(
再给你们讲几个老外不知道中国人个个都知道的例子,为了创卫,就是某城市要创建文明城市,上级要来检查情况,于是上面有人提前打招呼,底下马上安排全市打扫卫生,清理死角,禁止摆摊。。。到那天,上级假装不知道,跑来装模作样检查,当然情况良好皆大欢喜,顺利通过。他们一走,恢复原样。
教育局来学校检查工作,与此类似,也是提前全校动员打扫卫生,安排准备好的学生回答,公开课的老师都事先排练过,底下学生是几个班里挑出来的好学生临时凑个假班级,差生干脆放假回家不要影响不好。
家长教育小孩子,总是说不撒谎要诚实,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与此相反,大人们自己不诚实,撒谎。领导,老师,父母,这些人给小孩子树的好榜样啊!
这是个吃人的社会,没吃过人的小孩子也许还有一些,成年人白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少之又少,唉:-(
其实社会上有很多大家都懂的潜规则
比如公务员或国企员工福利待遇超高,但是大家都会装作不知道
比如很多公司加班是不给加班费,还需要签订“自愿奋斗协议书”,但明面上大家都说自己是双休
再比如很多用人单位对女性员工的隐形歧视,虽然在有光的地方还要说着“妇女能顶半边天”
再再比如,民族/法制/自由,都被写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然而现实又是什么呢……
这个神奇的国度,不尊重契约精神,讲究人脉和关系,很多东西写出来承诺的,都可以拒绝兑现
比如公务员或国企员工福利待遇超高,但是大家都会装作不知道
比如很多公司加班是不给加班费,还需要签订“自愿奋斗协议书”,但明面上大家都说自己是双休
再比如很多用人单位对女性员工的隐形歧视,虽然在有光的地方还要说着“妇女能顶半边天”
再再比如,民族/法制/自由,都被写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然而现实又是什么呢……
这个神奇的国度,不尊重契约精神,讲究人脉和关系,很多东西写出来承诺的,都可以拒绝兑现
“谎言在我们国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统治的基石。”
-索尔仁尼琴(著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索尔仁尼琴(著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看了一眼大学的,确实如此。要毕业的时候班主任、辅导员找你,问你什么时候能签三方证明,毕业之前必须把三方交上去,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单位,就自己找人找一家公司盖章,不然没得毕业没有毕业证之类的屁话。

我是2016年毕业的,我记得最清楚的事情就是,毕业以后几乎班上一般以上的人都没有去干本专业了。
文章中说的保证就业率和毕业证发放我不敢说每个学校都是这样。
但是教育的不公平性和行业的局限性影响到个人的发展是肯定的,
至少一些尖端行业目前就是处于开发阶段,人生依附关系并没有解除,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整个社会公私不分,这里说的公私就好比,很多人下班以后依然是和同事聊天喝酒,基本上就是家庭和公司是挂钩的。 社会的人际关系越复杂,越不利于科学技术的研发。
我认可文章中的一点就是提到就业率的问题,
很多人都是半失业状态,富二代基本上是拿资本创业,亏与盈,冷暖自知
普通工薪走继续教育路线,随波逐流
文章中说的保证就业率和毕业证发放我不敢说每个学校都是这样。
但是教育的不公平性和行业的局限性影响到个人的发展是肯定的,
至少一些尖端行业目前就是处于开发阶段,人生依附关系并没有解除,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整个社会公私不分,这里说的公私就好比,很多人下班以后依然是和同事聊天喝酒,基本上就是家庭和公司是挂钩的。 社会的人际关系越复杂,越不利于科学技术的研发。
我认可文章中的一点就是提到就业率的问题,
很多人都是半失业状态,富二代基本上是拿资本创业,亏与盈,冷暖自知
普通工薪走继续教育路线,随波逐流
我毕业的时候既没有找工作,也没有读上研究生。辅导员轻车熟路地把我安排进一家皮包公司,实际上我没在那里上过一天班,为了保证本专业的就业率。中国的数据都没什么可信的。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核平到底有没有道理?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tem_id-504652
其实,核平一个前提就是姨学是路径依赖,说白了就是历史不是必然的。
大洪水是历史必然,但是诸夏是不是可以提升德性那就不一定了。
秦刘对谈,秦晖上来就抛出一个论点:你刘仲敬批评的大一统,也就是法家秦制帝国,恰恰就是为了结束诸夏而设计出来的。
因为战国春秋的确是中国德性的最高点,百家争鸣产生的思想之丰富,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世界!
但是最后历史事实就是,天下归于秦,归于法家,直到今天。
那你的诸夏怎么能保证秦制不会卷土从来呢?
这个精准打击的确让阿姨没法接招,之后阿姨举了好多例子,但是都是在说,小国家就算专制,也容易被推翻等等。但是他都无法把这一点完美地论述出来。
这使得核平的前提直接就不存在了。
最后秦甚至有些讥讽地说,斯宾格勒等人,都不是进步主义者,民族有周期,那就意味着世界就不会进步。人类也不会进步。
这一点阿姨也没有正面回应,可见他也明白如果仅仅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推动进步的话,姨学很快就会沦为法家帝王之术的工具而已。
所以,我并不支持核平。
這她媽共匪這幾十年來的經濟成長率都拿去做啥了???
何止,上网用简体稍微查一下,这共匪前几天还笑话人家美国失业率达到4.4,自己疫情过后村镇返工的人流量还远远没对标上过年那会离开的...
厚黑学才是中国社会最通行的法则,要能装傻,会装傻,才混得开,才有人愿意帮你,才能挣大钱做“人上人”
中国人眼里,“会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满大街的监控摄像头一样,该睁眼的时候事无巨细记录在案,该瞎眼的时候天塌下来也佯装不知。知道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会对各种大规模的舞弊造假行为泰然处之
再说远一点,中国很多领导说话做事蠢到让人发酵,就是因为他们长期浸淫在酱缸里,身边人人都是厚黑大师,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不要紧,只要你会站队有后台,你说一加一等于六十四你的同僚下属们也会击节赞叹,久而久之这些人也就愈发愚蠢荒唐
中国人眼里,“会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满大街的监控摄像头一样,该睁眼的时候事无巨细记录在案,该瞎眼的时候天塌下来也佯装不知。知道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会对各种大规模的舞弊造假行为泰然处之
再说远一点,中国很多领导说话做事蠢到让人发酵,就是因为他们长期浸淫在酱缸里,身边人人都是厚黑大师,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不要紧,只要你会站队有后台,你说一加一等于六十四你的同僚下属们也会击节赞叹,久而久之这些人也就愈发愚蠢荒唐
大陆的高校毕业生应该基本都知道吧
很理解你们的震惊
其实很多数据都是层层作假,心照不宣地糊弄
很理解你们的震惊
其实很多数据都是层层作假,心照不宣地糊弄
我本來還自認對中國有些瞭解,現在我才發現自己真他媽的太天真了!
一直都有留意中國的新聞,不管內網外網
早些時候,為了平衡報導,也看新浪的中國境內新聞,後來真的覺得太虐待自己的腦袋了!再也不瀏覽牆內網頁!
認識過不少中國友人(都在海外),除了個別愛裝逼以外
整體上中國人感覺上都淳良友善好相處
怎麼能接受這麼明目張膽的弄虛造假?!
真的是又被顛覆了三觀!
一直都有留意中國的新聞,不管內網外網
早些時候,為了平衡報導,也看新浪的中國境內新聞,後來真的覺得太虐待自己的腦袋了!再也不瀏覽牆內網頁!
認識過不少中國友人(都在海外),除了個別愛裝逼以外
整體上中國人感覺上都淳良友善好相處
怎麼能接受這麼明目張膽的弄虛造假?!
真的是又被顛覆了三觀!
不找个单位签三方就不给你毕业证哦
不找个单位签三方就不给你毕业证哦
不找个单位签三方就不给你毕业证哦

這如果是事實也太顛覆三觀了
這樣大學生畢業是要怎麼活,不是說中國經濟發展很好嗎?
我也是畢業於文組科系,當初畢業找工作毅然轉行了
當年還是金融風暴那年,隔了一年才找到正常工作
(金融風暴當年就做政府釋出的短期約聘工作,沒辦法,工作真的難找)
可是看文章,這找工作怎感覺比我當年還難啊......還不給算失業
是要年輕人怎麼活......
這樣大學生畢業是要怎麼活,不是說中國經濟發展很好嗎?
我也是畢業於文組科系,當初畢業找工作毅然轉行了
當年還是金融風暴那年,隔了一年才找到正常工作
(金融風暴當年就做政府釋出的短期約聘工作,沒辦法,工作真的難找)
可是看文章,這找工作怎感覺比我當年還難啊......還不給算失業
是要年輕人怎麼活......
毕业前,所有未读研、未真正确定工作的人,学校会给一份假的类似工作合同的东西让签字,但是假的,签字人不会去。每个班每个同学必签。否则不发毕业证。
全民造假的社会只能苟活,国内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敢面对这种现实,只能靠新闻联播反复跟他们宣传美国也很烂,它们才能获得心里安慰,然后心安理得的继续苟活下去,极少数受不了的人就成了反贼
在印度,我终于喝到了真正的果汁,汇源是果汁味的自来水。
所谓的就业率就是发你一张纸,上面写着实习证明,然后你找个章盖上去就算是就业了,不盖你就拿不到毕业证,大陆的学校就业率都是百分之九十多。至于你是不是真的有工作没人关心,又不统计失业率。
看了好驚訝......第一次聽到@@ 我覺得我也算很常關注中國新聞跟論壇了,但都完全沒聽過,所以是因為習以為常就沒必要提起了?
如果不算失業的話,也就沒有失業補助,不知道政府會不會做些就業輔導,幫助學生就業的活動
不過文組確實不好找工作,我認識的文組畢業生做的都跟所學毫無關係。
如果不算失業的話,也就沒有失業補助,不知道政府會不會做些就業輔導,幫助學生就業的活動
不過文組確實不好找工作,我認識的文組畢業生做的都跟所學毫無關係。
是。
何止众所周知,你有意见别人只会觉得你幼稚,没接受过社会的教育,还要帮社会来教育你。 每个中国人的理想在一生中都要被强奸无数次。
何止众所周知,你有意见别人只会觉得你幼稚,没接受过社会的教育,还要帮社会来教育你。 每个中国人的理想在一生中都要被强奸无数次。
各个高校都有就业率要求的
如果这个学校就业率数字不好看 学校会受批评或者其他处罚
造假是太平常不过了
如果这个学校就业率数字不好看 学校会受批评或者其他处罚
造假是太平常不过了
这就是维稳费高居不下的原因。无论宣传如何掩盖得力,那么多闲散人员游荡在社会上迟早是要成炸药包的。
这些数字都是领导用来歌功颂德用的,所以能二一添作五的都春秋笔法一划了事,怎么好看怎么来。
@台湾奶茶
都是真的,可以出一期生活在中国是什么体验的视频,加上真实举例。很长时间都是一周六天工作制,后来五天工作制了,只有公务员和外企才会遵守五天工作制,多出来的外企会算加班。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六天工作制,没有加班费不可能有失业金,就在今年一堆夫妻在疫情期间没工作就一点钱都没有把孩子丢在医院.
你可以搜【遮羞墙:纸糊的政绩】贫困县说自己脱贫了,用印了高楼的纸板在路边假装能建起大楼。
一篇新闻说领导去看望老人,也可以造假,把领导的照片上p上老人来糊弄。这个搜【官员看望老人照片疑似PS】
想不到有什么真事
都是真的,可以出一期生活在中国是什么体验的视频,加上真实举例。很长时间都是一周六天工作制,后来五天工作制了,只有公务员和外企才会遵守五天工作制,多出来的外企会算加班。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六天工作制,没有加班费不可能有失业金,就在今年一堆夫妻在疫情期间没工作就一点钱都没有把孩子丢在医院.
你可以搜【遮羞墙:纸糊的政绩】贫困县说自己脱贫了,用印了高楼的纸板在路边假装能建起大楼。
一篇新闻说领导去看望老人,也可以造假,把领导的照片上p上老人来糊弄。这个搜【官员看望老人照片疑似PS】
想不到有什么真事
高校就业率实际上很低,我的学校算比较好了,专业好的话找工作还比较容易,据我所知一朋友上的一本大学实际毕业后的就业率内部统计只有40%,还是热门专业,很多人毕业后都是当一段时间家里蹲,这年头,找工作都要看人脉
文章内容属实
一、五险一金的缴纳结算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系统,而是各地有各自的系统,假如你在广州缴纳了社会保险,然后移居到上海工作,需要把广州的社保缴纳记录迁移至上海的系统里,这在以前是麻烦的一件事(有改善过),一些流动性高的工人比如建筑工人会更倾向于和企业达成共识,不缴纳社会保险但是提高工资。
二、高校就业率造假太常见了,除了文章内提到的方法外,还有让学生书面证明自己自愿选择自由职业的。
一、五险一金的缴纳结算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系统,而是各地有各自的系统,假如你在广州缴纳了社会保险,然后移居到上海工作,需要把广州的社保缴纳记录迁移至上海的系统里,这在以前是麻烦的一件事(有改善过),一些流动性高的工人比如建筑工人会更倾向于和企业达成共识,不缴纳社会保险但是提高工资。
二、高校就业率造假太常见了,除了文章内提到的方法外,还有让学生书面证明自己自愿选择自由职业的。
浅显易懂地说明支那造假就业率
已知:现有毕业支那豚10000头,未能获得工作2000头
求:增加就业率方法
解:
增加就业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然后
如果过两年领导觉得不够努力,只需要加快以上三部操作
已知:现有毕业支那豚10000头,未能获得工作2000头
求:增加就业率方法
解:
- 真实失业率Δ=2000/10000=20%
增加就业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 给与延毕,延长学年,退学处理的500头(通过挂科等方式) 失业率δ1 = 1500/9500=15.79%
- 做假就职证明1000头 失业率δ2 = 500/9500=5.3%
- 鼓动参军,或者挂至人力资源公司500头 失业率δ3 = 0/9500 = 0%
然后
今年 我校实现毕业生百分百就业
如果过两年领导觉得不够努力,只需要加快以上三部操作
今年 我校5月便实现毕业生百分百就业
社会上有专门提供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公司,毕业生给他们钱,他们给毕业生签三方走程序,完成高校要求的就业率。然后毕业生是自己再找工作,还是家里蹲,高校那边就不管了
个人经历,当年本科毕业后为了准备出国没找工作。结果自己档案里莫名添加了一个企业“被就业”了。
实习是一门课程,给学分的,找不到实习没法毕业。
你这就是大惊小怪了吧~ 哈哈。有没有听说过【三方协议】呢。大陆人想必太熟悉了吧,签【三方】,拿毕业证。三方协议随便找个公司盖个萝卜章就好了。自此你就算是顺利毕业且顺利就业了~
五險一金方面我懷疑
至少應該不只1成的雇主付了,就連當初幫我家裝修的(本來規模也不大)都説現在五險一金了日子不好過,養不起人了只好一個人當5個用
至於爲什麽那麽多雇主付了,那麽多員工卻沒拿到……嗯………………
至少應該不只1成的雇主付了,就連當初幫我家裝修的(本來規模也不大)都説現在五險一金了日子不好過,養不起人了只好一個人當5個用
至於爲什麽那麽多雇主付了,那麽多員工卻沒拿到……嗯………………
我记得很多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为了达到百分之百就业,在毕业前学校让 我们每个还没签约的都签了一个假的皮包公司的offer 确保就业率。而实际上当时还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而我们的学校名气也还很不错(隐私原因就不透露了),就业率也不低,只是有些是打算要考研 读研,出国,或者其他安排的 不着急就业, 少部分确实太差的 才找不到offer 但是 不允许,为了保证数据漂亮,全部要签约。 ....
是的,大陆不是众所周知失业率有多高,而是众所周知这个数字彻头彻尾假,所以基本上不关心这个数字。
其他被葱友大骂的GDP,疫情数字之类的,大部分老百姓还是认的。
其他被葱友大骂的GDP,疫情数字之类的,大部分老百姓还是认的。
在中国人口多,就业机会也多,但前提是你不挑剔,必须能吃得苦,肯干苦活累活,如果想进圈子里去就比较难了,所以就业率这东西真不好说,就看他们怎么统计了
你们可以质疑小英的学历
谁敢质疑包子的学历
大家都知道他小学都没毕业还是要听他背书单
谁敢质疑包子的学历
大家都知道他小学都没毕业还是要听他背书单
武汉肺炎这么明显的例子你们台湾人看不到吗?就中国的人口密度和卫生习惯,我觉得感染1亿人,死亡2千万都是保守估计。你们居然认为就业数据没有造假?!
我一个朋友参加今年高考的,和我说,高考考场上都在作弊。互相抄,监考老师不管。。无语了。
中国没有失业率的概念,就没有就业率了。
中国只有下岗、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哦,体制内和体制外,有编制和没编制,
这些词用英语都没法翻译,解释了美国人也不懂 哈哈哈
中国只有下岗、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哦,体制内和体制外,有编制和没编制,
这些词用英语都没法翻译,解释了美国人也不懂 哈哈哈
集体作弊都是小case, 煤矿工人死亡肯定是瞒报 从商人到官员到基层 这都是公开的秘密 还有高考作弊 整个县的教育局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有参与 有调查来的还会召集上千人围住阅卷老师 这些都是会上新闻的事情 当然近几年媒体收紧 全面姓党 已经很少见这种东西爆出来了。
跟这些血淋淋的生命,人一辈子的命运前程相比 就业造个假 算个球。
跟这些血淋淋的生命,人一辈子的命运前程相比 就业造个假 算个球。
不是,中国人都被洗脑洗干净了,他们都真心以为共匪的宣传是真的,以为墙外的都是抹黑党和国家的反动势力。
emm,内地人,其实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还可以让学校帮你出一个暂缓就业证明这么一个东西,就是说今年你先不毕业了,所以你也不是应届生了,毕业证什么的也不拿,等下一年再去找春招秋招这些大型招聘会找工作的时候你也不用成为往届生这么一个尴尬的身份。其实这也是一种提升就业率的方法。
1.中國人弄虛作假已有千年文化傳統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2.貪汙受賄已有千年文化傳統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3.中國人搞血腥鎮壓已有千年文化傳統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4.如今中國早已不玩共產主義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5.中國人都知道錯在哪,問題在哪,但仍繼續犯錯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共產黨早年很正派的,而後被權力同國民黨腐化後也回不去了
慢慢承繼中國人的作派
當前看著現在有許多人,想把問題通通推給共產黨,不反省問題根源
也就是不想改進,想要繼續騙世界,把世界推向死亡深淵
回過頭來看,如今共產黨作虐幾十年
每個中國人都推了一把
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2.貪汙受賄已有千年文化傳統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3.中國人搞血腥鎮壓已有千年文化傳統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4.如今中國早已不玩共產主義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5.中國人都知道錯在哪,問題在哪,但仍繼續犯錯
跟中國共產黨好壞沒有直接關係
共產黨早年很正派的,而後被權力同國民黨腐化後也回不去了
慢慢承繼中國人的作派
當前看著現在有許多人,想把問題通通推給共產黨,不反省問題根源
也就是不想改進,想要繼續騙世界,把世界推向死亡深淵
回過頭來看,如今共產黨作虐幾十年
每個中國人都推了一把
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