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默的大多数?
我长期认为是有沉默的大多数的,而且这批人群会随着经济情况的恶化慢慢增加。中国的教育并没有教导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的知识,这是一个硬伤。导致很多对现有体制不满的人,除了无脑谩骂,没有任何建设性意见。
你认为这批沉默的大多数真的存在吗?他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爆?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群,如何理解他们的诉求和引导他们?
你认为这批沉默的大多数真的存在吗?他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爆?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群,如何理解他们的诉求和引导他们?
我认为存在,不过不仅限于国内(乃至华文圈)。这种“沉默的大多数”,既有因知识水平不够而不发表意见的谦虚和内敛,也有“担心惹麻烦”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至于何时引爆••••••首先,你得有足够广的波及范围;其次,就是事情严重到难以掩盖;再有,就是要有“领头羊”。(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不容易扯到CPC。在PRC,你大可以骂国家不好,最多就容易被自干五围攻罢了;但你若是骂CPC,那连五毛都未必敢和你辩,而是直接让有关部门封杀你------在大陆,党才是一切,所谓“爱党爱国爱人民”,最重要的就是党。)
扯多了。要说最好的例子的话,那就是最近的基因编辑的事件了。1、有关部门当喜讯一般发布,疏于舆论控制。2、数百名科研人员联名反对,有威望的人站出来,能给人底气。3、事件严重,可以直接影响到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权,更何况受试对象是婴儿,直接突破人伦底线。4、引起国外科研机构关注。这些机构尚未被污名化,因此尚能引起大陆人的共鸣。5、这件事从表面来看与党和国家无关(当然,我们都知道背后是谁)。
这一连串条件就促成了一个很滑稽的结果:党媒们将“喜讯”报道出来,想着被粉红们称赞一番,却被科学人员的联名信打了脸,而且声势发展迅速以至于有关部门来不及封杀,最终只能仓惶着推卸责任。国外权威科研机构的跟踪报告更是让政府下不来台(与Twitter这些不同,CPC再怎么逞能也不敢与国外学术界开战,在这种底线问题上科研人员不会跟你让步,到时PRC成为科研孤岛就是实打实地摧毁了CPC试图在科技上实现反超的可能)。虽然最后迫于压力,事件不了了之,墙内也没有出现抨击政府和党的声音(若在十年前政府早就被口诛笔伐了,可惜党不会)。
也因此,不需要觉得中国人无可救药,问题在于方法。没有几个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批判专制者的,包括在品葱的各位,不都是在确保自己的安全后才敢对CPC进行口诛笔伐吗?凭什么因为别人迫于压力而屈服就嘲讽大陆人“支性十足”呢?
至于何时引爆••••••首先,你得有足够广的波及范围;其次,就是事情严重到难以掩盖;再有,就是要有“领头羊”。(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不容易扯到CPC。在PRC,你大可以骂国家不好,最多就容易被自干五围攻罢了;但你若是骂CPC,那连五毛都未必敢和你辩,而是直接让有关部门封杀你------在大陆,党才是一切,所谓“爱党爱国爱人民”,最重要的就是党。)
扯多了。要说最好的例子的话,那就是最近的基因编辑的事件了。1、有关部门当喜讯一般发布,疏于舆论控制。2、数百名科研人员联名反对,有威望的人站出来,能给人底气。3、事件严重,可以直接影响到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权,更何况受试对象是婴儿,直接突破人伦底线。4、引起国外科研机构关注。这些机构尚未被污名化,因此尚能引起大陆人的共鸣。5、这件事从表面来看与党和国家无关(当然,我们都知道背后是谁)。
这一连串条件就促成了一个很滑稽的结果:党媒们将“喜讯”报道出来,想着被粉红们称赞一番,却被科学人员的联名信打了脸,而且声势发展迅速以至于有关部门来不及封杀,最终只能仓惶着推卸责任。国外权威科研机构的跟踪报告更是让政府下不来台(与Twitter这些不同,CPC再怎么逞能也不敢与国外学术界开战,在这种底线问题上科研人员不会跟你让步,到时PRC成为科研孤岛就是实打实地摧毁了CPC试图在科技上实现反超的可能)。虽然最后迫于压力,事件不了了之,墙内也没有出现抨击政府和党的声音(若在十年前政府早就被口诛笔伐了,可惜党不会)。
也因此,不需要觉得中国人无可救药,问题在于方法。没有几个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批判专制者的,包括在品葱的各位,不都是在确保自己的安全后才敢对CPC进行口诛笔伐吗?凭什么因为别人迫于压力而屈服就嘲讽大陆人“支性十足”呢?
你认为这批沉默的大多数真的存在吗?
存在, 所有國家都存在沉默的大多數, 即便是美國, 還有一堆不去註冊甚至註冊了也不去投票的選民.
他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爆?
正如你所說的一樣, 經濟下行, 尤其是基本生活狀況(吃, 喝, 生活的自然環境)惡化時.
比如前階段東北那因為建垃圾焚燒廠抗議的.
只有影響到他們的直接根本利益時, 才會引爆.
比如共黨突然說低端人口子女不得參加高考, 一周後就得換國旗.
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群,如何理解他们的诉求和引导他们?
首先, 他們得打破沉默, 提出訴求 : )
真想帶動這群人, 就得學共黨當年.
農民沒土地, 共黨當年就宣傳跟共產黨打仗能分土地.
至於現在嘛....跟著XX打仗以後能分房子分車子?????
清末时候,在京城的老百姓听到了甲午战败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也就是换个朝代罢了,清军入关时候、不是是要废除科举吗、倒看看,也就那回事。”
沉默的大多数的是社會的常態,只有在社會發生巨變的情況下沉默的大多數才會成為少數。
沉默大多數發生轉變的條件:有明確的領頭羊指出方向,全社會對某一議題達成基本共識。
強行迫使沉默大多數為自己所用,共匪過去嘗試過但實際效果未必有效,比如發動了文革,搞人人表態過關的運動。
沉默大多數發生轉變的條件:有明確的領頭羊指出方向,全社會對某一議題達成基本共識。
強行迫使沉默大多數為自己所用,共匪過去嘗試過但實際效果未必有效,比如發動了文革,搞人人表態過關的運動。
我承认存在"沉默的大多数",但地域不同,这类人群的分布比例也不同。
大体上,在华北、东北这样比较民风保守,支性较浓的地区,"沉默的大多数"是少见的,"从顺的大多数"是常态。
而南方沿海地区,如浙江、广东,以及中央势力鞭长莫及的边疆地区,如云南、四川,"沉默的大多数"是比较多的。
大体上,在华北、东北这样比较民风保守,支性较浓的地区,"沉默的大多数"是少见的,"从顺的大多数"是常态。
而南方沿海地区,如浙江、广东,以及中央势力鞭长莫及的边疆地区,如云南、四川,"沉默的大多数"是比较多的。
沉默也是没有办法的,这种环境,谁愿意当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