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吴邦国?
吴邦国(1941年7月12日-),安徽肥东县吴兴益村人,生于贵州平坝。曾任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工程师。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十四至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六、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吴邦国是毛泽东死后唯一连任的人大委员长,由于胡锦涛是弱主,吴邦国是上海帮的,所以他是实权很大的委员长。
人大委员长的实权可大可小,强势的委员站完全可能压制总理甚至牵制总书记。但是由于人大是橡皮图章,所以人大委员长能做实事的空间远不如总理。人大委员长地位很崇高,毕竟宪法是规定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历任委员长除了万里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政治局常委。各派都要争人大委员长这个职务,除了总书记、总理,常委里面也就是人大委员长还有点权。由于各派斗争间的妥协和制衡,导致委员长担任者很难连任。(扯远了,谈回吴邦国)
吴邦国是接替的朱镕基当的上海市委书记,我不是上海人,不好说市委书记干的怎么样。不过看网上民调,评价似乎也不高,比陈良宇、朱镕基差多了。后来他补选成为李鹏内阁的副总理,然后在朱镕基内阁继续当副总理,当时温家宝也是朱内阁的副总理,但是排名在吴邦国之后。
温家宝这个总理之位应该也是邓小平定的,只不过是没有像胡锦涛当总书记那样公开的宣誓。但由于吴邦国当副总理的排名在温家宝之前,所以吴邦国是政治局的第二常委,温家宝是第三常委。
吴邦国之前的委员长,在党内都有元老级别的地位,只有吴邦国是普通的技术官僚,他刚当上委员长的时候,德国之声就说“新任委员长不是政治强人”。
吴邦国是保守有于,开创不足的人物,完全没有任何进步的开明思想。吴邦国当委员长之后,做了很多自废武功的事情。比如他把黄菊和他在上海摸索出的由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总方针带到人大的工作中。这就导致人大成为与政府、政协、工青妇组织并列的被协调方,宪法上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属性被大打折扣。
吴邦国当委员长之后,他的第一副委员长王兆国就把蔡定剑教授赶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是因为蔡定剑写过《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系统批判了阻挠推行普选的“公民素质论”,引来王兆国一番教训:“吃体制的饭,不能说反体制的话。”结果硬是敲掉了蔡定剑的副局级金饭碗,而且还不许他回到北大。
随后,吴邦国搞了一系列保守措施。人大的评议制度、个案检查、司法检查、代表走访选民几乎被废弃。人大信访划归政府统一的“大信访”体制。在任上公布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里,监督权只给了人大常委会,人大和普通代表并未被授权监督政府。地方民主创新实验全面萎缩和中断,例如“海选”和“民主恳谈”等。所以,面对中国民众呼唤更多民主时,人大不是缺位(例如乌坎事件),就是充当杀手。例如,在2011年“独立候选人”现象产生后,全国人大法工委首先断定,独立候选人“没有法律依据”。在港人争取普选时,人大法工委就到香港宣读反对普选的指示。
当温家宝在谈论“政改不成功,文革悲剧会重演”的进步言论时,吴邦国就开始秀下限似的人大会议上阐述“五不搞”理论。五不搞理论是“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简直是土掉渣了。
吴邦国是闷声发大财的官僚政客,和温家宝形成鲜明的对比。至少温家宝还把自己伪装成改革派,吴邦国却直接赤裸裸秀下限。杜光还因此写了一本叫《回归民主:和吴邦国委员长商榷十三个大问题》,这本书在香港出版了,当然也成为国内的禁书。
总之,吴邦国是中共体制内出来的、非常典型的官僚,政治上故步自封,没任何远见,只知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然后让自己的家族贪污。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人民公敌。
推荐一本书,夏明教授写的《Th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人大委员长的实权可大可小,强势的委员站完全可能压制总理甚至牵制总书记。但是由于人大是橡皮图章,所以人大委员长能做实事的空间远不如总理。人大委员长地位很崇高,毕竟宪法是规定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历任委员长除了万里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政治局常委。各派都要争人大委员长这个职务,除了总书记、总理,常委里面也就是人大委员长还有点权。由于各派斗争间的妥协和制衡,导致委员长担任者很难连任。(扯远了,谈回吴邦国)
吴邦国是接替的朱镕基当的上海市委书记,我不是上海人,不好说市委书记干的怎么样。不过看网上民调,评价似乎也不高,比陈良宇、朱镕基差多了。后来他补选成为李鹏内阁的副总理,然后在朱镕基内阁继续当副总理,当时温家宝也是朱内阁的副总理,但是排名在吴邦国之后。
温家宝这个总理之位应该也是邓小平定的,只不过是没有像胡锦涛当总书记那样公开的宣誓。但由于吴邦国当副总理的排名在温家宝之前,所以吴邦国是政治局的第二常委,温家宝是第三常委。
吴邦国之前的委员长,在党内都有元老级别的地位,只有吴邦国是普通的技术官僚,他刚当上委员长的时候,德国之声就说“新任委员长不是政治强人”。
吴邦国是保守有于,开创不足的人物,完全没有任何进步的开明思想。吴邦国当委员长之后,做了很多自废武功的事情。比如他把黄菊和他在上海摸索出的由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总方针带到人大的工作中。这就导致人大成为与政府、政协、工青妇组织并列的被协调方,宪法上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属性被大打折扣。
吴邦国当委员长之后,他的第一副委员长王兆国就把蔡定剑教授赶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是因为蔡定剑写过《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系统批判了阻挠推行普选的“公民素质论”,引来王兆国一番教训:“吃体制的饭,不能说反体制的话。”结果硬是敲掉了蔡定剑的副局级金饭碗,而且还不许他回到北大。
随后,吴邦国搞了一系列保守措施。人大的评议制度、个案检查、司法检查、代表走访选民几乎被废弃。人大信访划归政府统一的“大信访”体制。在任上公布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里,监督权只给了人大常委会,人大和普通代表并未被授权监督政府。地方民主创新实验全面萎缩和中断,例如“海选”和“民主恳谈”等。所以,面对中国民众呼唤更多民主时,人大不是缺位(例如乌坎事件),就是充当杀手。例如,在2011年“独立候选人”现象产生后,全国人大法工委首先断定,独立候选人“没有法律依据”。在港人争取普选时,人大法工委就到香港宣读反对普选的指示。
当温家宝在谈论“政改不成功,文革悲剧会重演”的进步言论时,吴邦国就开始秀下限似的人大会议上阐述“五不搞”理论。五不搞理论是“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简直是土掉渣了。
吴邦国是闷声发大财的官僚政客,和温家宝形成鲜明的对比。至少温家宝还把自己伪装成改革派,吴邦国却直接赤裸裸秀下限。杜光还因此写了一本叫《回归民主:和吴邦国委员长商榷十三个大问题》,这本书在香港出版了,当然也成为国内的禁书。
总之,吴邦国是中共体制内出来的、非常典型的官僚,政治上故步自封,没任何远见,只知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然后让自己的家族贪污。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人民公敌。
推荐一本书,夏明教授写的《Th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唔帮国误邦国
当前回答字数不足20,不回复为讨论
当前回答字数不足20,不回复为讨论
这老不死的东西我记得
三权分立,亡党亡国,就是这老不死说的
三权分立,亡党亡国,就是这老不死说的
记得他,当他说坚决不搞西方的多党制的时候就非常气愤。当时对中共已经非常绝望了。
没想到之后还有更让人绝望的。
没想到之后还有更让人绝望的。

党内的保守派,温家宝深圳讲话以后,立马提出五不搞打温家宝的脸
于国无帮,于民有害。

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在以养猪的手段统治这个民族。
唔幫國唔幫國唔幫國唔幫國唔幫國唔幫國唔幫國
提起他就想起一个民间顺口溜:
民主法制理难清(李岚清),帮亲帮友无帮国(吴邦国);
全国上下无官正(吴官正),反腐xxxx未见行(尉健行);
还有几句忘了,
民主法制理难清(李岚清),帮亲帮友无帮国(吴邦国);
全国上下无官正(吴官正),反腐xxxx未见行(尉健行);
还有几句忘了,
看了这么多回复,我想问问温家宝如果上台会不会成为中国的赫鲁晓夫?

赵紫阳有些真,有些单纯,有些赤子之心,中共的领导人普遍假,复杂,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根源中国人普遍虚假,没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