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韩国民主制度的比较?

  根据在下的愚见,台湾所谓的民主制度并不算很成功,台湾的历史包袱太多,政治人物的眼界又太小,台湾的国际地位和外交关系一直被中共打压。但是韩国的政治人物都是很有棱角的人,并且是那种真正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来执政的,并且在和朝鲜的外交斗争中不落下风。这和台湾这种换汤不换药差别很大。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台湾民主制度繁文缛节又倾轧不断,但是不少消息都显示台湾的福利制度,社会的矛盾和贫富差距要比韩国好。韩国的普通人民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是要远远大于台湾。(在上学期间感觉韩国人都很拼,台湾小确幸心态不少。虽然韩国纸面的人均GDP要比台湾高不少)
  1. 韩国民主制度的运作要好于台湾吗?
  2. 台湾的社会问题少是因为台湾的财阀实力不如韩国吗?
民主信仰者 出身臺灣的民主法治信仰者
你好,關於提問者的問題,我有一點想法能回答。

1. 韩国民主制度的运作要好于台湾吗?
如果單論政治清廉和政府運作,那答案是「沒有」。
韓國有很多政治醜聞都來自於財閥,但財閥卻很少出事,除非事情鬧大到掩蓋不住。但就算這樣,也還有韓國人明確表示不要懲罰財閥。韓國還有個三星共和國的別名,三星共和國表示出的是財閥治國,而非以民為主的民主國家

2.台湾的社会问题少是因为台湾的财阀实力不如韩国吗?
不是,你把結果和原因顛倒了。臺灣的社會問題雖然也不少,但仍比韓國好很多的原因,主要是臺灣政府沒有把資源都集中到大企業身上,而是盡可能照顧到需要幫助的低收入人群、中小企業身上,另外還得加上臺灣媒體(註一)的有效監督和合格公民的抗爭,所以整體而言,臺灣社會要比韓國社會寬鬆不少。
附帶一提,韓國財閥幾乎壟斷了韓國國內的所有行業,反托拉斯法(註二)就像不存在一樣,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完全被壟斷的市場,會發生什麼事。




註一:臺灣的新聞自由指數得到亞洲第一不少次,雖然臺灣媒體素養不足、品格不一,但大體上而言仍就是非常有效的監督手段。再加上發生點什麼事,就會有媒體在電視上二十四小時連環播放。

註二:反托拉斯法又名反壟斷法,大多數國家都有此法律,目的在於維持市場的正常競爭,避免市場被壟斷而導致的競爭力低下。但很神奇的,韓國明明有這條法律,但對他們的財閥而言,就像不存在一樣。
台湾研究 台湾政治与社团研究
林霞在一篇文章中对比了台韩民主化进程
駕馭「第三波」:台灣和韓國民主化比較研究
http://www.cuhk.edu.hk/ics/21c/media/online/0803080.pdf

(二)台韓民主化的主要相同點
1、都在現代化發展到一定程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經濟水準以及中產階級佔人口比例1/3以上)之後啟動民主化進程,中產階級對民主化發揮了關鍵影響;
2、都是美國在東亞地區一手扶植的「對抗共產主義侵略」的「橋頭堡」,卡特政府的「人權外交」政策和雷根政府的「民主規劃」政策,構成民主化強大的外部壓力;
3、都必須處理棘手的威權遺留問題。台灣需要滿足民眾「二二八事件」的平反要求,韓國要儘快平反「光州事件」。台韓的處理措施都起到了一定的治癒社會創傷的作用;
4、都出現了對權力的「弱監督」現象。進入民主化時期之後,台灣的威權體制逐漸被「黑金體制」和派系政治所取代,形成了新的「統治霸權」,壟斷了台灣政壇。在韓國,對權力的「弱監督」導致了政界腐敗醜聞不斷以及財閥勢力的過度膨脹,對韓國民主化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
5、民主化進程中都出現了地域矛盾的嚴重惡化。在台灣,體現為1949年前來台的居民(本省人)和1949年後來台的居民(外省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在韓國,主要體現為嶺南人和湖南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三)台韓民主化的主要不同點
1、台灣和韓國的民主化各有特殊的條件:平反「二二八事件」的正義要求,是台灣民主化強大的精神動力。平反「光州事件」的正義要求,成為韓國民主化的精神動力;蔣經國面臨著生理性「界限」,重病纏身,來日無多。全斗煥面臨著憲法性「界限」,任期將滿且不能連任;韓國還有一個極其特殊的條件,即必須確保第24屆奧運會在漢城如期召開。

2、台灣和韓國的民主化各具特色。台灣的民主化進程屬於「變革」型,「在變革過程中,威權統治者在結束威權政權、並把它變成民主體制的過程中起著帶頭作用,並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韓國的民主化進程屬於「移轉」型,「民主化是由政府和反對派採取的聯合行動產生的」。但是,台韓民主化都驗證了西方學者所提出的「類理性選擇方法」 (the as-it-were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即「民主化解決了當權者所面臨的問題,當收益超過成本時它就得到實行,它來自上層而非底層」。

3、台灣和韓國民主化發展的方向不同。蔣經國開啟的台灣民主化進程,被李登輝演變成一場以「總統集權」和「台獨」為主要內容的所謂「寧靜革命」,違背了民主化的本意。發展到後來,台灣民主更是背負了所謂「台灣獨立」的額外負擔,民主的鞏固遙遙無期;民主化啟動以後,韓國政治發展的基本方向是貫徹《六二九民主化宣言》的基本內容,落實「第六共和國憲法」,鞏固韓國的民主憲政。


(四)台韓民主化的啟示
1、經濟社會發展是影響台灣和韓國民主化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構成充分條件的還包括一系列非經濟因素,比如外部條件以及某些特殊條件。因此,民主化是某些必要條件(經濟社會條件)加上這個社會特有的內外部條件(美國的壓力和某些特殊條件)相結合的產物;

2、「經濟發展使得民主成為可能,政治領導使得民主成為現實」。在一個中等發達的社會,政治精英的民主信念和諸如妥協、協商、非暴力等政治技巧,對這個社會能否在關鍵時刻啟動民主化進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國家統一(national unity)是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條件46。處於國家分裂狀態的社會,要謹慎處理民主化和統一的關係。切斷民主化和統一的密切聯繫是錯誤的,而將民主化和獨立相聯繫則是極其危險的,容易導致民主化的斷裂;

4、要注意防範「民主化危險」。要加強法治,堅決維護司法獨立性;要有彈劾、罷免和監督機制並使之有效運作,以能制約「有民意基礎」的當權者,克服對權力的「弱監督」現象;提高媒體和選民的民主素質,不給利用、擴大社會內部分歧的政客以「民意支持」。此外,民主化進程一般會引發某個最棘手的「情境問題」(如「台獨」問題和財閥問題)47,能否順利解決這個問題,將決定民主化的成敗。總之,台韓民主化進程說明:建立民主體制容易,堅守和鞏固民主難。台韓都是在具備一定的經濟社會基礎之後啟動民主化進程,最終目標是建立並鞏固自由民主政體。從民主政體「最低限度的核心要求」(例如競爭性選舉和基本自由)來看,台韓已經達到了「選舉民主」政體(electoral democracy)的標準,但是,要進一步發展到自由民主政體(liberal democracy)48,培育出「羽翼豐滿的民主制度」,還需要有文化、社會和政治的巨變,而按照威亞爾達的估計,這可能需要兩到三代人(50到100年)的時間才能實現49。
台湾是中美两大国挡事,所以比较舒服,韩国是只有美国爸爸保护,生活压力直线上升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MTF,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状态

  • 最新活动: 2019-02-28
  • 浏览: 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