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到纽约法拉盛之类的的中下层中国人移民(&他们的后代) 目前是个怎样的生活状态?
很好奇这部分人的生活。感觉说到拆腻子移民,不是湾区大厂就是socal,要不就是你美top30教职之类的故事。
中下层蛇头跑路的那些人,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后代又是怎样的?我前几天看了个华二代小朋友的故事,江西人,家里90年代中期跑路美国,爸妈都没读过大学(所以是first-gen college student),自己现在自己考进了个top20美本。感觉这样的故事也算是实现了美国梦了吧?
还有没有更多接触过这些人的葱油?
中下层蛇头跑路的那些人,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后代又是怎样的?我前几天看了个华二代小朋友的故事,江西人,家里90年代中期跑路美国,爸妈都没读过大学(所以是first-gen college student),自己现在自己考进了个top20美本。感觉这样的故事也算是实现了美国梦了吧?
还有没有更多接触过这些人的葱油?
之前读书时候租房,曾经在一个福建人家住过半年。 房东夫妇两个人不出意外,经营一家Chinese Buffet 餐厅,男主人跟我聊天说过自己当年就是偷渡出来了,最开始在纽约做餐馆,后来做装修工,说那时候赚了钱,就各种花天酒地,以至于最初的几年都没攒下钱来。一起出来的几个老乡拿到身份后,都带着富兰克林回国探亲光宗耀祖,他说他当时都不好意思回去。
再后来攒了点钱把老家的老婆和儿子接来美国,又在这边生了一个女儿,才开始真好好工作赚钱养家。差不多来美国15年,终于开了自己的餐厅,买了房子。儿子在加州一所不错的大学学设计,毕业后留在加州那边工作。
夫妻两个人还是挺勤奋的,平时每天早上八九点就出门了,晚上十点多才回来。 有的时候一个月只休息一天。 男主人也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就很喜欢钓鱼,经常跑到海边去钓鱼钓螃蟹,还会请我吃,平时在家里就放TalkBB上大纪元之类的节目。两个人生活都是很简朴那种,开的车都是雅阁凯美瑞这个档次的,吃穿用度各方面不会奢侈也绝对不会寒酸。
我是北方人,刚开始前还担心跟福建人的生活习惯有差距,怕相处不来。实际上我感觉两个人在美国生活久了,也很深谙美国那种处世之道。他们还是很热情的,有时候他们全家吃饭,还会叫我一起吃,反而我还有点不好意思。有一个summer,我当时TA position中间有两个月gap, 所以没有stipend。 房东知道了,还跟我说要是钱不够,可以去他们餐厅打工。
说实话,至少我遇到的这对夫妇,生活还是很踏实的。他们算是通过身体力行的实现了美国梦,当然也承受了超过常人的艰辛。 他们身上完全没有那种暴发户的气质,毕竟现在的殷实生活,都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一点点赚出来的。
再后来攒了点钱把老家的老婆和儿子接来美国,又在这边生了一个女儿,才开始真好好工作赚钱养家。差不多来美国15年,终于开了自己的餐厅,买了房子。儿子在加州一所不错的大学学设计,毕业后留在加州那边工作。
夫妻两个人还是挺勤奋的,平时每天早上八九点就出门了,晚上十点多才回来。 有的时候一个月只休息一天。 男主人也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就很喜欢钓鱼,经常跑到海边去钓鱼钓螃蟹,还会请我吃,平时在家里就放TalkBB上大纪元之类的节目。两个人生活都是很简朴那种,开的车都是雅阁凯美瑞这个档次的,吃穿用度各方面不会奢侈也绝对不会寒酸。
我是北方人,刚开始前还担心跟福建人的生活习惯有差距,怕相处不来。实际上我感觉两个人在美国生活久了,也很深谙美国那种处世之道。他们还是很热情的,有时候他们全家吃饭,还会叫我一起吃,反而我还有点不好意思。有一个summer,我当时TA position中间有两个月gap, 所以没有stipend。 房东知道了,还跟我说要是钱不够,可以去他们餐厅打工。
说实话,至少我遇到的这对夫妇,生活还是很踏实的。他们算是通过身体力行的实现了美国梦,当然也承受了超过常人的艰辛。 他们身上完全没有那种暴发户的气质,毕竟现在的殷实生活,都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一点点赚出来的。
认识一个老家的姐姐在纽约,早年自学英语东南亚打工,赚了点钱,当扶弟魔全给弟弟结婚,和给老家盖房子撑门面了,当然房子也是属于弟弟的了,因为她后面通过结婚移民润美国了,她讨厌家乡,再也没回去了。
婚姻特别不顺利,她结婚就是为了拿绿卡,对象年龄有点大,也知道她就是为了绿卡,所以就赖着她让她赚钱养自己,各种威胁,争吵。具体有多痛苦外人无法知道,只见过她接美国来的电话就是英语对骂,气的浑身发抖,挂了电话还在国骂。两年到了她就跑去纽约了,办了离婚,去纽约洗盘子。
最后一次视频是差不多是好几年前,她知道我在法国就叫我一定要嫁给白人,一定要想方设法留在当地,我当时不解,婚姻中她也很惨啊,干嘛还要我和白人结婚。后来我确实和法国人结婚了,但是和她的话没有关系,当时看到她那样我觉得和白人结婚很恐怖,甚至觉得一定不要和白人结婚。
视频里当时房子空空荡荡,三面白白的墙,应该是物质条件不好,好像还在洗盘子。她只读了中专,相当于没有文凭。钱都被原生家庭和美国前夫搞空了,现在可能大概率还在底层打工。但是那次视频,虽然有苦相,精神也比在国内的时候放松和快乐一点。
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应该还是底层吧,物质条件应该好了不少,因为没听家乡的人说她在国外苦了。早已经过了生孩子的年龄,应该无后。不过可以通过劳动换钱,快乐自由地过,也总比被亲人吸血吸干了强太多了。
婚姻特别不顺利,她结婚就是为了拿绿卡,对象年龄有点大,也知道她就是为了绿卡,所以就赖着她让她赚钱养自己,各种威胁,争吵。具体有多痛苦外人无法知道,只见过她接美国来的电话就是英语对骂,气的浑身发抖,挂了电话还在国骂。两年到了她就跑去纽约了,办了离婚,去纽约洗盘子。
最后一次视频是差不多是好几年前,她知道我在法国就叫我一定要嫁给白人,一定要想方设法留在当地,我当时不解,婚姻中她也很惨啊,干嘛还要我和白人结婚。后来我确实和法国人结婚了,但是和她的话没有关系,当时看到她那样我觉得和白人结婚很恐怖,甚至觉得一定不要和白人结婚。
视频里当时房子空空荡荡,三面白白的墙,应该是物质条件不好,好像还在洗盘子。她只读了中专,相当于没有文凭。钱都被原生家庭和美国前夫搞空了,现在可能大概率还在底层打工。但是那次视频,虽然有苦相,精神也比在国内的时候放松和快乐一点。
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应该还是底层吧,物质条件应该好了不少,因为没听家乡的人说她在国外苦了。早已经过了生孩子的年龄,应该无后。不过可以通过劳动换钱,快乐自由地过,也总比被亲人吸血吸干了强太多了。
提供一个单身女性的视角:https://www.npr.org/2021/04/28/990956942/in-china-atlanta-shooting-victims-kin-struggle-to-understand-her-and-her-death
冯道佑的故事:广东农村女孩,经济原因辍学从工,非常善良,哥哥病重就放弃事业去照顾,2016年哥哥去世后在朋友的帮助下run到亚特兰大,每天工作15小时打多份工,给母亲和兄弟家大量的经济支持。2021年不幸被害身亡,当地没有亲友,约一百名陌生人为她举行了葬礼。中文媒体也有报道过,但是都略去了家人因为她未婚拒绝接受她骨灰返回中国的事实。
"Our custom is that an unmarried woman's remains cannot enter her home village," explains her brother Daokun. "We had nowhere to bury her."
她的美国梦就是为在中国的家庭奉献,但死后还是被中国的家庭无情的抛弃了。
冯道佑的故事:广东农村女孩,经济原因辍学从工,非常善良,哥哥病重就放弃事业去照顾,2016年哥哥去世后在朋友的帮助下run到亚特兰大,每天工作15小时打多份工,给母亲和兄弟家大量的经济支持。2021年不幸被害身亡,当地没有亲友,约一百名陌生人为她举行了葬礼。中文媒体也有报道过,但是都略去了家人因为她未婚拒绝接受她骨灰返回中国的事实。
"Our custom is that an unmarried woman's remains cannot enter her home village," explains her brother Daokun. "We had nowhere to bury her."
她的美国梦就是为在中国的家庭奉献,但死后还是被中国的家庭无情的抛弃了。
不太了解纽约的情况,我能说说加拿大吗?
我认识一对夫妻,和其他润过来的大老板,名校毕业生不同,他俩在国内是开小店的,都是大专学历,农村户口,还有两个孩子。
这个条件,算是底层吧,底层到他们的父母办探亲签证办了八次都没办下来。
这两个人,加上两个孩子,身上带了一万块钱来到了这里,具体咋移民的我真没好意思问,我估计不是特别光明的理由,但是落地就有身份了。
于是八年过去了,他们买了带泳池的三层house,又生了一个孩子,一家五口,男的一个人工作,技术工+社会福利,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华人重视教育,他们的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前途。
我觉得西方国家不是天堂,好像啥都不做就可以自然的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但是只要做到最基本的,努力工作,认真生活,不折腾,就一定可以过上非常好的生活。
加拿大的国歌里有一句歌词 Thou land of hope for all who toil.
虽然现在白左的政治正确,造就了一些懒人,但是整体的西方人,其实是比中国人勤奋的,每到周日就修房顶,产草坪,清理泳池落叶,在很多人身上依然可以看到西方人的实干精神。
我也希望所有移民的华人,在当地认真诚实的生活工作,改变自己后代的命运,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生在一个好国家
我认识一对夫妻,和其他润过来的大老板,名校毕业生不同,他俩在国内是开小店的,都是大专学历,农村户口,还有两个孩子。
这个条件,算是底层吧,底层到他们的父母办探亲签证办了八次都没办下来。
这两个人,加上两个孩子,身上带了一万块钱来到了这里,具体咋移民的我真没好意思问,我估计不是特别光明的理由,但是落地就有身份了。
于是八年过去了,他们买了带泳池的三层house,又生了一个孩子,一家五口,男的一个人工作,技术工+社会福利,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华人重视教育,他们的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前途。
我觉得西方国家不是天堂,好像啥都不做就可以自然的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但是只要做到最基本的,努力工作,认真生活,不折腾,就一定可以过上非常好的生活。
加拿大的国歌里有一句歌词 Thou land of hope for all who toil.
虽然现在白左的政治正确,造就了一些懒人,但是整体的西方人,其实是比中国人勤奋的,每到周日就修房顶,产草坪,清理泳池落叶,在很多人身上依然可以看到西方人的实干精神。
我也希望所有移民的华人,在当地认真诚实的生活工作,改变自己后代的命运,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生在一个好国家
华人或者说东亚小黄人
对子女教育有近乎偏执的追求
哪怕父母是第一代非法移民,偷渡来的
一辈子在法拉盛打黑工
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
从小规划学区房,补习班
而东亚小黄人做题天赋也不差
进不了藤校(需要社会关系,家族背景,太多软性的条件)
进top 30-50的公立还是大有人在的。
一代非移黑工
二代理工码农
三代就可以开始学医学法了
对子女教育有近乎偏执的追求
哪怕父母是第一代非法移民,偷渡来的
一辈子在法拉盛打黑工
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
从小规划学区房,补习班
而东亚小黄人做题天赋也不差
进不了藤校(需要社会关系,家族背景,太多软性的条件)
进top 30-50的公立还是大有人在的。
一代非移黑工
二代理工码农
三代就可以开始学医学法了
東西兩岸待過不少日子,親身經歷
第一代移民--- 拉盛靠勞力吃飯不丢人,不嫖不賭絕對能買房買車,安居樂業
第二代移民--- 普遍能上不錯大學,成功融入社會,收入及教育程度全美第二高
本人家裏,3個 UC Berkeley, 1個 UCLA,I 個 Northwestern Kellogg。
第一代移民--- 拉盛靠勞力吃飯不丢人,不嫖不賭絕對能買房買車,安居樂業
第二代移民--- 普遍能上不錯大學,成功融入社會,收入及教育程度全美第二高
本人家裏,3個 UC Berkeley, 1個 UCLA,I 個 Northwestern Kellogg。
看德行 不过大多数贫下中农的子女依然是贫下中农 出不了华人区的
福建偷渡华裔二代基本都能上大学。也重视学习。
好像華裔移民有兩套房+子女名校是標準配置⋯⋯
認識一個89年過去的,英文只限ABCD。夫妻倆一個水電工一個擦盤子,後來開了裝修公司
現在灣區兩套房,子女頂級公立畢業。
有人問他怎麼看00年代見國內經濟發展不錯就回去/根本沒潤的那些人?
他說在當年後來下崗,留國內他們也沒有信心今天可以在北上廣深兩套房,子女上清北复交也很難
總體來說除了有點思鄉,他沒有後悔潤的。勤勞老實的人的發展曲線在北美要比在國內要好
認識一個89年過去的,英文只限ABCD。夫妻倆一個水電工一個擦盤子,後來開了裝修公司
現在灣區兩套房,子女頂級公立畢業。
有人問他怎麼看00年代見國內經濟發展不錯就回去/根本沒潤的那些人?
他說在當年後來下崗,留國內他們也沒有信心今天可以在北上廣深兩套房,子女上清北复交也很難
總體來說除了有點思鄉,他沒有後悔潤的。勤勞老實的人的發展曲線在北美要比在國內要好
認識幾位開餐館的,都很平實有禮,有上教會,一點狼性也沒有。兒子都不會說中文了,跟美國人沒分別。
认识一些单身中老年女性 在国内都是中产阶级水平 在法拉盛干了一辈子 老了以后攒了几百万美元在法拉盛的skyview各自 买了公寓,几个老姐妹没事一起吃饭逛街生活有个照应
这要是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老年女性自由而体面的单身人生
这要是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老年女性自由而体面的单身人生
记得在美华裔的平均收入是低于平均的,也低于其他少数族裔
法拉盛居民在此,亚裔的median收入总体在美国各race里是最高的,其中印度最高,中国在印度菲律宾日本后面,缅甸最低。
法拉盛的房价在queens 算高的(租房和售房都是) 因为新移民都想来这里住,还有很多在这里养老的老人,需求很大
只要勤劳能干,收入也不错,至少衣食无忧,很多华人都是现金不报税,还有白卡(看病免费)
这里新移民做餐馆,按摩,外卖,美甲美睫什么的比较多(有小费收入高一些),也有做办公室文员前台类的(收入低),也可以攒一些钱做点小生意
总体来说这里街道比较脏乱,但是非常方便(走路距离各种餐厅,诊所,五花八门都有)
很多华人选这里做第一站,不用英文也可以过得不错,之后慢慢熟悉了会搬去其他地方
法拉盛的房价在queens 算高的(租房和售房都是) 因为新移民都想来这里住,还有很多在这里养老的老人,需求很大
只要勤劳能干,收入也不错,至少衣食无忧,很多华人都是现金不报税,还有白卡(看病免费)
这里新移民做餐馆,按摩,外卖,美甲美睫什么的比较多(有小费收入高一些),也有做办公室文员前台类的(收入低),也可以攒一些钱做点小生意
总体来说这里街道比较脏乱,但是非常方便(走路距离各种餐厅,诊所,五花八门都有)
很多华人选这里做第一站,不用英文也可以过得不错,之后慢慢熟悉了会搬去其他地方
以前中國人房東九幾年假結婚移民美國,不太會英語,在加州幹裝修工,然後自己搞裝修公司。十年前在灣區已經有兩個房子,三台車。
怎么说呢,我接触的华人有限,不敢随便下结论,但是二代三代们基本上会比一代强很多,当然,也有一代送二代回大陆上学,给当地派出所写保证书保证在美国期间没有反党反国的,也有二代精神分裂没有身份认同于是爱党爱国的,更有支性难改拿着肉麻当有趣的,各种情况都有。
我看到这贴有种错觉,以为自己在白菜地呢。
然后发现原来是品葱😂
然后发现原来是品葱😂
没错,但我不是偷渡来的,所以好歹有个正经工作。木有鄙视偷渡客的意思,只要肯脱支,就不问出处。
从经营的状态和人的素质看就好像在纽约里建了条中国十八线小县城街道,还是比较穷的那种
有个毛后代,大多一代而绝吧,婚姻竞争不过白人,以前还能回国搬运小黄人老婆过去,现在各种脱钩,加上大陆独女多生活也不错,难多了,参照在加州流浪的刘大圣,就看着他怎么在美国一代而灭绝。
我估计和国内一样,国内穷山沟来也有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也有留守原地的,各人际遇不同,各有各的机会。
移二代从小接受了美国的教育,大多数要过得比他们的父辈好,和本土白人区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