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为什么煽动宣传会有效果——睡眠者效应
作者:罗尔夫·多贝里
摘选自《明智行动的艺术》一书
二战”期间,每个国家都制作了宣传电影,以便民众,特别是士兵,能够充满热情地为祖国而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美国为了这类宣传花费了大量成本。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陆军部想要证明,制作这些高成本的电影是否值得。他们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来探明,观看宣传电影后一个普通士兵的态度能有怎样的改变。但研究结果令人失望:电影一点都没有增强士兵们为祖国而战的热情。
是因为电影很差吗?应该不是。更多的是因为观众在电影播放之前就已经知道电影是为了宣传——这就贬低了电影中要传达的信息。尽管电影有逻辑性的叙述,能带来感情上的触动,但观众会直接将这些内容贬值。
可9个星期之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心理学家再次测试了士兵们对战争的态度,结果是:在9个星期之前看过电影的士兵明显比没看过电影的士兵更有热情,显然宣传是起了作用的!
于是研究者们就碰上了一个难题——因为当时人们已经知道,论据的说服力会随着时间而减弱,它会像放射性材料那样衰退,这一点你肯定有过亲身经历:你读了一篇文章,比如关于基因疗法,刚读完之后你还是兴高采烈的,但过了几周你就不记得是为什么了,再过几周你的兴奋就所剩无几了。
令人吃惊的是,宣传的鼓动效果却正好相反。宣传的说服力将随着时间而增强。为什么呢?当时负责美国陆军部此项调查的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将这一让人不解的现象称为“睡眠者效应”。目前对这种效应最好的解释是:人类对目的来源的认知要比对表达论据的认知减弱得更快。换一种说法就是,大脑忘掉信息从哪里来(从宣传部)要比忘掉信息本身(战争是必要的)相对快一些。因此,一个从不值得信任的出处而来的信息会渐渐赢得人们的信任,被视为不值得信任的出处会比信息内容本身被人们遗忘得更快。
在美国几乎所有选举都会用恶意的宣传广告片来抹黑竞选对手,但每个广告片的结尾都会按照法律规定清楚地注明是谁为这个广告片付费。由此每个观众都明白,这是为了竞选宣传。但无数的研究表明,“睡眠者效应”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对待定的候选人。广告片的制作人会被人们遗忘,但其恶意的言论却会被记住。
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广告会有效果。我以为每个头脑清醒的人只要看出信息来自广告,都不会去相信,都会把它看成是没有价值的。但即使是像你这样明智的读者也很难做到这一点,这里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在几周以后已经忘了某个确定的信息是出自经过调查研究的文章,还是出自旁边的广告栏。
你如何避开睡眠者效应呢?首先,不要接受任何未经你要求而得到的建议,即使这建议据说是为了你好。这样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不受操控;第二,你要尽可能地躲开广告宣传中的信息;第三,请你试着回忆每一个你熟知的说法的来源,是谁说的?为什么是这样?你应该像侦探那样去思考,想想这对谁有利。当然这意味着你要花费很多精力,并且你的思考速度会变慢,但你会变得更加清醒。
摘选自《明智行动的艺术》一书
二战”期间,每个国家都制作了宣传电影,以便民众,特别是士兵,能够充满热情地为祖国而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美国为了这类宣传花费了大量成本。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陆军部想要证明,制作这些高成本的电影是否值得。他们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来探明,观看宣传电影后一个普通士兵的态度能有怎样的改变。但研究结果令人失望:电影一点都没有增强士兵们为祖国而战的热情。
是因为电影很差吗?应该不是。更多的是因为观众在电影播放之前就已经知道电影是为了宣传——这就贬低了电影中要传达的信息。尽管电影有逻辑性的叙述,能带来感情上的触动,但观众会直接将这些内容贬值。
可9个星期之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心理学家再次测试了士兵们对战争的态度,结果是:在9个星期之前看过电影的士兵明显比没看过电影的士兵更有热情,显然宣传是起了作用的!
于是研究者们就碰上了一个难题——因为当时人们已经知道,论据的说服力会随着时间而减弱,它会像放射性材料那样衰退,这一点你肯定有过亲身经历:你读了一篇文章,比如关于基因疗法,刚读完之后你还是兴高采烈的,但过了几周你就不记得是为什么了,再过几周你的兴奋就所剩无几了。
令人吃惊的是,宣传的鼓动效果却正好相反。宣传的说服力将随着时间而增强。为什么呢?当时负责美国陆军部此项调查的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将这一让人不解的现象称为“睡眠者效应”。目前对这种效应最好的解释是:人类对目的来源的认知要比对表达论据的认知减弱得更快。换一种说法就是,大脑忘掉信息从哪里来(从宣传部)要比忘掉信息本身(战争是必要的)相对快一些。因此,一个从不值得信任的出处而来的信息会渐渐赢得人们的信任,被视为不值得信任的出处会比信息内容本身被人们遗忘得更快。
在美国几乎所有选举都会用恶意的宣传广告片来抹黑竞选对手,但每个广告片的结尾都会按照法律规定清楚地注明是谁为这个广告片付费。由此每个观众都明白,这是为了竞选宣传。但无数的研究表明,“睡眠者效应”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对待定的候选人。广告片的制作人会被人们遗忘,但其恶意的言论却会被记住。
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广告会有效果。我以为每个头脑清醒的人只要看出信息来自广告,都不会去相信,都会把它看成是没有价值的。但即使是像你这样明智的读者也很难做到这一点,这里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在几周以后已经忘了某个确定的信息是出自经过调查研究的文章,还是出自旁边的广告栏。
你如何避开睡眠者效应呢?首先,不要接受任何未经你要求而得到的建议,即使这建议据说是为了你好。这样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不受操控;第二,你要尽可能地躲开广告宣传中的信息;第三,请你试着回忆每一个你熟知的说法的来源,是谁说的?为什么是这样?你应该像侦探那样去思考,想想这对谁有利。当然这意味着你要花费很多精力,并且你的思考速度会变慢,但你会变得更加清醒。
21 个评论
感謝分享
不客气。
这本书(《明智行动的艺术》)和它的姐妹篇《清醒思考的艺术》都很有趣。作者用简明友善的口吻为大家整理了生活中常见的思维陷阱,是两本可以轻松读完又有所启发的书,推荐。
这本书(《明智行动的艺术》)和它的姐妹篇《清醒思考的艺术》都很有趣。作者用简明友善的口吻为大家整理了生活中常见的思维陷阱,是两本可以轻松读完又有所启发的书,推荐。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我一直清楚记性不太靠得住。
共匪的宣傳之所以可以發揮很大的效果,主要是因為防火墻的存在,沒有了防火墻,共匪的宣傳的宣傳效果就會下降。
那就像文章中说的,“基因疗法”这种学术内容忘得快,广告或者洗脑宣传的内容却忘得慢。这俩都是内容,可见还是主要和内容有关系。洗脑宣传的内容还是精心编排的
好神奇,真的是这样就算对于中共的宣传也会潜移默化的带来影响。
感谢分享~~~~~~~~~~~~~~~
论洗脑术,中共还不如西洋人的广告和公关设计者。
中共洗脑术厉害,不过是因为墙(广义)修得高。
中共洗脑术厉害,不过是因为墙(广义)修得高。
强烈推荐《重返美丽新世界》,这本书对依靠现代传媒的睡眠式催眠做了精彩的阐述。如果电视上天天放某种品牌的广告,你就会不自觉想购买他,你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重复性语言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天天看红色传媒并不能让人变白痴,却能让人不知不觉的陷入红色叙事中。
重复性语言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天天看红色传媒并不能让人变白痴,却能让人不知不觉的陷入红色叙事中。
太对了,完美解释了为什么拜登曲线、选举舞弊这种弱智谣言都有一堆人信
从逻辑学和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诉诸情感(appeal to emotion),诸如恐惧、同情、快乐等听众所拥有的内在情绪,而其目标则是使听众认为某种论证是正确或错误的。
以下摘自我的视频:獨立思考為什麼很難?為什麼情感很容易被操控?
为什么情感这么容易被操控,还是要从人本身的特质说起,大家都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而人的大脑则是一个复杂的CPU,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完全的理性的,人的一生就是在理智和情感的对抗中逐渐长大和成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生物体与刺激相互作用的导体。也就是说情感是受到外力刺激的产物,我们会高兴、悲伤、恐惧、羞愧、愤怒...这些都是跟我们长期接触的外部信息刺激相关,久而久之这些刺激会让人形成一种生理反馈,通过分泌多巴胺、内啡肽、肾上腺素等物质给大脑不同感受。对于大脑来说,这些感受基本上都是被动生成的,并不需要消耗大脑太多能量,对于大脑这种人体最懒的器官来说,能不消耗就不消耗能量,能待机绝不超频工作。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理智在和情感的对抗中往往处于下风,因为,情感代表着习惯,理智代表让大脑脱离舒适区。
在诉诸情感的表述中,往往就是诉诸者有意或者无意的给予对方刺激,让对方唤起对某种情感的反应。如果你想让对方站在你的立场,可以唤起对方的的正面情绪,比如讨好、赞扬、怜悯等,也可以唤起对方在其他立场的负面情绪,比如恐惧、厌恶、仇恨等。一般来说,唤起负面情绪会有一个看似合理的事实或者证据,特别是如果你要让一个人在相信一个新的观念,这样做就会显得更有说服力。比如开始的例子中,女人胸小是一件多么丢脸和掉价的事啊,画面中采访了很多路人大家都这样认为,这里同时运用了诉诸恐惧和诉诸大众两个伎俩,加深了事实的可信度,让人产生焦虑,这里的新观点就是居然还有一个东西可以不用手术就可以丰胸,从而让本来就自卑的女士加速购买这种产品的冲动。
在现代政治宣传中,政客们对于诉诸恐惧等情感因素的方法可谓是拿捏的死死的。我们以中国为例,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有国才有家」,都是诉诸恐惧的代表,这个跟中国人传统的二元价值论有着深刻的关系。比如「落后就要挨打」理论,就是把人类社会简单归咎与原始社会的丛林法则,这就是典型的二元论。这里面的负面情绪就是人们对于战乱的恐惧,对于资源稀缺导致贫穷的恐惧,从而让人们支持军费的开销,甚至迷信军事力量强大是国家安全的唯一保障。而在现代的几场战争中,你会发现,反而是某些方面的弱者发起的,日本人觉得自己的自然条件不好所以需要更多的领土,德国人觉得自己的血统被污染所以要灭掉犹太人,俄国人觉得北约把枪炮架到家门口所以要收了乌克兰。总而言之就是本民族最苦难——诉诸恐惧,本民族最牛逼——听我的就有解决办法。但仔细想想,现代社会中强者一定就要掠夺弱者的资源吗?为什么强者就不能帮助弱者呢?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倡导尊老爱幼呢?为什么还要攻坚扶贫呢?为什么还要共同富裕呢?这岂不是和「落后就要挨打」完全相悖吗?所以,多想一下,这些逻辑谬误就会不攻自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治是避免不了诉诸情感这种手段的,比如西方国家的选举中辩论环节,在进行了一堆摆事实讲道理后,在最后就是展现候选人各自诉诸情感技巧的时候,你可以唤起你最想争取的人共鸣和基本利益,甚至候选人互相揭短。作为选民你完全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选择你支持的候选人,也同时给了选民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机会。有句著名的话就是不要看这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这个本质上和法庭辩论最后的总结陈词是一个道理,在进行事实和逻辑分析之后,辩方律师往往会强调当事人的遭遇,从而唤起陪审团和法官对于当事人的同情,达到维护当事人利益的目的。
以下摘自我的视频:獨立思考為什麼很難?為什麼情感很容易被操控?
为什么情感这么容易被操控,还是要从人本身的特质说起,大家都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而人的大脑则是一个复杂的CPU,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完全的理性的,人的一生就是在理智和情感的对抗中逐渐长大和成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生物体与刺激相互作用的导体。也就是说情感是受到外力刺激的产物,我们会高兴、悲伤、恐惧、羞愧、愤怒...这些都是跟我们长期接触的外部信息刺激相关,久而久之这些刺激会让人形成一种生理反馈,通过分泌多巴胺、内啡肽、肾上腺素等物质给大脑不同感受。对于大脑来说,这些感受基本上都是被动生成的,并不需要消耗大脑太多能量,对于大脑这种人体最懒的器官来说,能不消耗就不消耗能量,能待机绝不超频工作。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理智在和情感的对抗中往往处于下风,因为,情感代表着习惯,理智代表让大脑脱离舒适区。
在诉诸情感的表述中,往往就是诉诸者有意或者无意的给予对方刺激,让对方唤起对某种情感的反应。如果你想让对方站在你的立场,可以唤起对方的的正面情绪,比如讨好、赞扬、怜悯等,也可以唤起对方在其他立场的负面情绪,比如恐惧、厌恶、仇恨等。一般来说,唤起负面情绪会有一个看似合理的事实或者证据,特别是如果你要让一个人在相信一个新的观念,这样做就会显得更有说服力。比如开始的例子中,女人胸小是一件多么丢脸和掉价的事啊,画面中采访了很多路人大家都这样认为,这里同时运用了诉诸恐惧和诉诸大众两个伎俩,加深了事实的可信度,让人产生焦虑,这里的新观点就是居然还有一个东西可以不用手术就可以丰胸,从而让本来就自卑的女士加速购买这种产品的冲动。
在现代政治宣传中,政客们对于诉诸恐惧等情感因素的方法可谓是拿捏的死死的。我们以中国为例,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有国才有家」,都是诉诸恐惧的代表,这个跟中国人传统的二元价值论有着深刻的关系。比如「落后就要挨打」理论,就是把人类社会简单归咎与原始社会的丛林法则,这就是典型的二元论。这里面的负面情绪就是人们对于战乱的恐惧,对于资源稀缺导致贫穷的恐惧,从而让人们支持军费的开销,甚至迷信军事力量强大是国家安全的唯一保障。而在现代的几场战争中,你会发现,反而是某些方面的弱者发起的,日本人觉得自己的自然条件不好所以需要更多的领土,德国人觉得自己的血统被污染所以要灭掉犹太人,俄国人觉得北约把枪炮架到家门口所以要收了乌克兰。总而言之就是本民族最苦难——诉诸恐惧,本民族最牛逼——听我的就有解决办法。但仔细想想,现代社会中强者一定就要掠夺弱者的资源吗?为什么强者就不能帮助弱者呢?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倡导尊老爱幼呢?为什么还要攻坚扶贫呢?为什么还要共同富裕呢?这岂不是和「落后就要挨打」完全相悖吗?所以,多想一下,这些逻辑谬误就会不攻自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治是避免不了诉诸情感这种手段的,比如西方国家的选举中辩论环节,在进行了一堆摆事实讲道理后,在最后就是展现候选人各自诉诸情感技巧的时候,你可以唤起你最想争取的人共鸣和基本利益,甚至候选人互相揭短。作为选民你完全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选择你支持的候选人,也同时给了选民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机会。有句著名的话就是不要看这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这个本质上和法庭辩论最后的总结陈词是一个道理,在进行事实和逻辑分析之后,辩方律师往往会强调当事人的遭遇,从而唤起陪审团和法官对于当事人的同情,达到维护当事人利益的目的。
共匪近年最大的宣传效果是;
搞反向五毛。利用反向宣传。五毛们自己发些无脑反党帖。作为宣传标本样本。反向洗脑用。
跟共匪自己当年扮演汉奸一个模子。只是利用互联网不好辨别出扮演者而已了。
天天这样扮演炒作。是个傻子都这么认为汉奸走狗都是这么滑稽无脑了。
搞反向五毛。利用反向宣传。五毛们自己发些无脑反党帖。作为宣传标本样本。反向洗脑用。
跟共匪自己当年扮演汉奸一个模子。只是利用互联网不好辨别出扮演者而已了。
天天这样扮演炒作。是个傻子都这么认为汉奸走狗都是这么滑稽无脑了。
>>共匪近年最大的宣传效果是;搞反向五毛。利用反向宣传。五毛们自己发些无脑反党帖。作为宣传标本样本。反向...
你是在说郭骗吗
至今還記得拜登兒子的筆電 笑
所以反贼要多锻炼
对熊猫下仔, 习主席的初衷, 武汉病毒死四亿人
各种党国的心理暗示都要有名感性
颜色革命用得到
对熊猫下仔, 习主席的初衷, 武汉病毒死四亿人
各种党国的心理暗示都要有名感性
颜色革命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