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外宣的五個迷陣:親共者究竟在想什麼?
經過這段時間對香港事件的觀察,筆者發現不少自由世界的人士都落入了大外宣的陷阱之中。為此,筆者將以中共對香港事件之宣傳為例,揭露大外宣是如何佈下迷陣,引人上鉤的。
一、民主、經濟二元對立論
民主、經濟對立論並不新鮮,中共早期用以愚弄百姓的國情論便是其最初的模板。
通俗地解釋這一理論,就是民主和經濟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只要有民主,經濟就不好;只要經濟好,就不會有民主。這一理論的形成,來自於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
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天生對立的。只要資產階級還活著,無產階級就必死無疑。所以,無產階級要不惜一切搞階級鬥爭,直到徹底消滅資產階級為止。此後,這一觀點延伸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例如:在馬克思主義者的眼中,你若不是唯物主義者,便一定是唯心主義者,除此之外不會再有其他選擇。這便是共產黨二元對立論的起源。
那麼民主經濟對立論究竟正不正確呢?
規律上來說,一黨獨大對經濟發展的促進效果只有10年,過了這個時間就會成為阻礙。這是因為當一個社會的下層建築向前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導致上層建築的演變。若是用政治力強制上層建築保持不變,結果只能是走向軍國主義的極端或者是下層建築(經濟)被強行拖垮,進而導致社會混亂。
以下用兩個事實來解釋:
1、戰後香港的發展
二戰後的英屬香港,雖然民主極少,但英國法治的傳統保障了香港的各項自由。戰後香港的政論雜誌種類繁多,甚至連台灣學者無法出版的刊物都要跑到香港出版,香港政論界的發展可謂空前。同時香港的經濟在戰後的政策下也開始蓬勃發展,最終達成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成就。由此,並未見到所謂自由影響經濟的現象發生。
2、東歐共產國家解體後的經濟發展。
根據IMF的數據,東歐共產國家的GDP在共產政權瓦解後的前四年呈下降趨勢。但是從第五年開始至第九年,這些東歐國家的GDP大都上升了20%左右。
在政治方面,呈現的是政治團體由之前的異議群眾到出現正式政黨再後來正式舉行議會。可見,這些國家在共產政權瓦解後是趨於穩定而不是混亂。
二、偷換概念:將民主自由的理念汙名化、貶低化,甚至虛無化
大外宣最常做的,就是將民主等同於混亂,將自由等同於放縱。也就是將民主描繪成只有跟風的不良少年才會接觸的邪惡事物,甚至聲稱所謂民主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虛幻。那民主究竟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民主就是使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爭端的一種方法,用以取代暴力衝突,是一種社會進步的推力。而自由指的是在不傷害他人的範圍內可是使用自己享有的權利,是個人意志的展現。法治則是用大家都同意的契約來保障以上的權利。在沒有以上保障的情況下,會出現徵地強拆、上訪被截、甚至是強制階級劃分、消滅低端人口等現象,對個人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三、片面比較不同的社會事件
大外宣最常講的,不外乎“美國也有官民衝突”之類的言論。這種開脫方式存在幾個問題。
1、邏輯問題。所謂“別國也有”的解釋方式,無異於在法庭上辯稱“因為隔壁老王也販毒,所以我販毒無罪”。其他人也在做,未必就說明這件事是對的。
2、斷章取義。
在事件本身上,中共喜歡把不同的事件混為一談。例如把香港要求落實一國兩制的運動與加泰要求獨立或是法國要求經濟改善的運動混為一談,以此擾亂抗爭運動本身目的的表達。
在官民衝突上,法治國家的處理通常有回應訴求、司法救濟、獨立調查、總結改進等步驟,而其執法行動的目標也皆在於維持秩序。可是在共產國家,我們不僅看不到以上幾點,更多的反而是政府對群眾的挑釁和壓迫、用執法機構作為鎮壓百姓的工具、甚至徵召黑社會來打壓群眾。這些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既得利益,與前者有極大差異。
3、顛倒事實,例如香港獨立。香港獨立是在2013年後,少數人覺得對香港前途沒有希望而提出的。可是中共卻把香港獨立無限放大為香港人主要甚至唯一的訴求。事實卻是,香港獨立根本就不是這場運動的主流。這場運動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求中共不要破壞一國兩制基本法中的承諾,僅此而已。中共這樣做無疑是在顛倒事實。
四、過度簡化正義與暴力的概念
統治即正義,這是對大外宣所謂正義的最好描述。
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忽視統治的合法性。在現代體制中,政府作為被雇用的服務機構,其決策是否受到民意的支持是其統治合法性的根本來源。大外宣的邏輯,就是他只要能夠統治,那他的一切就是合法的,即使是蓋世太保,他依然也是個警察。你猶太人若是有絲毫反抗,那你就是暴動。被統治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寧願喝農藥自殺,也不要給黨和政府添麻煩。這種宣傳,使得統治者的任何暴力都變得合理,而被統治者任何的抗拒都是不可容忍的,這是極大的謬誤!
而在暴力方面,我認為即使在共產世界之外,也有不少觀點對暴力有著過於局限的認知,所以此項將在未來單獨說明。
五、鼓吹中國虛幻的經濟實力
中國的經濟勢力究竟如何,由於不少的學者都在各種媒體中做過評論,也不在此贅述。
一、民主、經濟二元對立論
民主、經濟對立論並不新鮮,中共早期用以愚弄百姓的國情論便是其最初的模板。
通俗地解釋這一理論,就是民主和經濟是你死我活的關係。只要有民主,經濟就不好;只要經濟好,就不會有民主。這一理論的形成,來自於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
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天生對立的。只要資產階級還活著,無產階級就必死無疑。所以,無產階級要不惜一切搞階級鬥爭,直到徹底消滅資產階級為止。此後,這一觀點延伸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例如:在馬克思主義者的眼中,你若不是唯物主義者,便一定是唯心主義者,除此之外不會再有其他選擇。這便是共產黨二元對立論的起源。
那麼民主經濟對立論究竟正不正確呢?
規律上來說,一黨獨大對經濟發展的促進效果只有10年,過了這個時間就會成為阻礙。這是因為當一個社會的下層建築向前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導致上層建築的演變。若是用政治力強制上層建築保持不變,結果只能是走向軍國主義的極端或者是下層建築(經濟)被強行拖垮,進而導致社會混亂。
以下用兩個事實來解釋:
1、戰後香港的發展
二戰後的英屬香港,雖然民主極少,但英國法治的傳統保障了香港的各項自由。戰後香港的政論雜誌種類繁多,甚至連台灣學者無法出版的刊物都要跑到香港出版,香港政論界的發展可謂空前。同時香港的經濟在戰後的政策下也開始蓬勃發展,最終達成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成就。由此,並未見到所謂自由影響經濟的現象發生。
2、東歐共產國家解體後的經濟發展。
根據IMF的數據,東歐共產國家的GDP在共產政權瓦解後的前四年呈下降趨勢。但是從第五年開始至第九年,這些東歐國家的GDP大都上升了20%左右。
在政治方面,呈現的是政治團體由之前的異議群眾到出現正式政黨再後來正式舉行議會。可見,這些國家在共產政權瓦解後是趨於穩定而不是混亂。
二、偷換概念:將民主自由的理念汙名化、貶低化,甚至虛無化
大外宣最常做的,就是將民主等同於混亂,將自由等同於放縱。也就是將民主描繪成只有跟風的不良少年才會接觸的邪惡事物,甚至聲稱所謂民主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虛幻。那民主究竟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民主就是使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爭端的一種方法,用以取代暴力衝突,是一種社會進步的推力。而自由指的是在不傷害他人的範圍內可是使用自己享有的權利,是個人意志的展現。法治則是用大家都同意的契約來保障以上的權利。在沒有以上保障的情況下,會出現徵地強拆、上訪被截、甚至是強制階級劃分、消滅低端人口等現象,對個人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三、片面比較不同的社會事件
大外宣最常講的,不外乎“美國也有官民衝突”之類的言論。這種開脫方式存在幾個問題。
1、邏輯問題。所謂“別國也有”的解釋方式,無異於在法庭上辯稱“因為隔壁老王也販毒,所以我販毒無罪”。其他人也在做,未必就說明這件事是對的。
2、斷章取義。
在事件本身上,中共喜歡把不同的事件混為一談。例如把香港要求落實一國兩制的運動與加泰要求獨立或是法國要求經濟改善的運動混為一談,以此擾亂抗爭運動本身目的的表達。
在官民衝突上,法治國家的處理通常有回應訴求、司法救濟、獨立調查、總結改進等步驟,而其執法行動的目標也皆在於維持秩序。可是在共產國家,我們不僅看不到以上幾點,更多的反而是政府對群眾的挑釁和壓迫、用執法機構作為鎮壓百姓的工具、甚至徵召黑社會來打壓群眾。這些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既得利益,與前者有極大差異。
3、顛倒事實,例如香港獨立。香港獨立是在2013年後,少數人覺得對香港前途沒有希望而提出的。可是中共卻把香港獨立無限放大為香港人主要甚至唯一的訴求。事實卻是,香港獨立根本就不是這場運動的主流。這場運動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求中共不要破壞一國兩制基本法中的承諾,僅此而已。中共這樣做無疑是在顛倒事實。
四、過度簡化正義與暴力的概念
統治即正義,這是對大外宣所謂正義的最好描述。
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忽視統治的合法性。在現代體制中,政府作為被雇用的服務機構,其決策是否受到民意的支持是其統治合法性的根本來源。大外宣的邏輯,就是他只要能夠統治,那他的一切就是合法的,即使是蓋世太保,他依然也是個警察。你猶太人若是有絲毫反抗,那你就是暴動。被統治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寧願喝農藥自殺,也不要給黨和政府添麻煩。這種宣傳,使得統治者的任何暴力都變得合理,而被統治者任何的抗拒都是不可容忍的,這是極大的謬誤!
而在暴力方面,我認為即使在共產世界之外,也有不少觀點對暴力有著過於局限的認知,所以此項將在未來單獨說明。
五、鼓吹中國虛幻的經濟實力
中國的經濟勢力究竟如何,由於不少的學者都在各種媒體中做過評論,也不在此贅述。
深入浅出,但粉红真的好像油盐不进,给他们讲这些无异对牛弹琴。
苏联经济衰退也值得解释一下,分裂以后的苏联国土和人口都减少了不少 经济总量降低有很大原因是分出去了一部分,苏联共产党领导前后的发展如果要比较应该是苏联和所有前苏联国家总和的比较(而不是俄罗斯)
我們只能夠探討一群豬的發展由來,屬於何種生物
至於豬在想甚麼,其實沒法深究
當他們在泥及自己的糞便中滾來滾去一臉幸福
你嗅到臭就行了
至於豬在想甚麼,其實沒法深究
當他們在泥及自己的糞便中滾來滾去一臉幸福
你嗅到臭就行了
這就是信息流通不自由的後果,一切信息由政府部門、黨政機關管理機構提供、教育,人民皆巨嬰,懶得自己尋找信息源。結果就是,中共告訴妳其一,不告訴妳其二。小粉紅還真以為自己知道了牆外人不知道的東西,拼命地告訴世界Western media is fake。
共匪的手段很简单:谁跪舔我,谁就可以来中国割韭菜。
14亿韭菜,哪个不眼红?
14亿韭菜,哪个不眼红?
他们在祈祷手中人民币不要变成冥币,能早日移民
讲得很透彻。赞!
香港向内地输出的外宣,就要遵循这个思路。再口语化一些就更好。
香港向内地输出的外宣,就要遵循这个思路。再口语化一些就更好。
好文章 帮助理清一些常识的错误 谢谢 希望多些类似的分析
民主意味着统治阶级无法成为特权阶级,你让被养成肥猪的新宇哥怎么办?大家当官就是为了剥削普通人发财,就算普通韭菜也想着自己总有一天能当官割邻居家的韭菜,为什么中国父母发了疯一般折磨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惨无人道的学习,还不是为了以后孩子能割自己同班同学的韭菜来养活自己。全中国人都是这种思想,你说什么自由民主?是不是脑壳有病,该去精神病院住几年。
在它们自己人身能保证的情况下,当然乐意赚中共的爱国黑钱,哪管以后别人洪水滔天

中共其实没有“将民主自由的理念汙名化、貶低化,甚至虛無化”,在教科书上“民主”一词广泛出现,甚至中共称自己实行“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专政”,问题就出在这,中共把他所谓“民主”的门栏降低了,同时还模糊了民主的概念,把“民主”和“专政”两种完成不同的体制混为一谈。
這不很簡單嘛,如果我感覺自己是奴隸制裡面可以受益,甚至我就是一个奴隸主,我就會支持奴隸制度啊
語言生動而且容易理解,謝謝!讚!紫薯布丁紫薯布丁
也只能骗骗脑子不好使得人,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哪个不是民主自由的国家?哪个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些事实还需要多说吗?

**该用户被封禁,内容已自动替换**
防火长城促进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吗?假如没有墙,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国产企业还能崛起吗?https://pincong.rocks/question/item_id-304656
相反,极大以制了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首先,破除一个误区是,拥有高技术公司,不一定是 : 拥有大量用户的大公司。
因为大公司都是收购或者强行抄其它小公司的好产品出来的怪物。
真正的技术水平要看整体环境。
其实美国大科技企业也不都是高新技术真正的原创者,它们也是到处收购,玩大鱼吃小鱼资本怪物。
但是,你想吃小鱼,你先得有个足够大的池塘让你有小鱼生长。
这个池塘,就是硅谷千千万万个中小公司,背后是美国发达自由的市场,对人才极度有吸引力的商业环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的法治。而带来的极其强大的创新力。
而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更是跟着美国大企业后面,利用中国工程师红利,模仿抄袭而已。
所以,你说墙给了中国互联网什么,一个封闭的市场,就叫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有利了吗?
错。
防火墙,导致中国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生存发展环境很恶劣,你做一个公司,抄国外的,抄得没大公司快。自己开发新的,要么最后一看国外已经有了,你因为防火墙不知道,要么最后大公司一看,立刻抄一个一样的,把你竞争下去。
比如今天人人用的微信,你可以搜一搜一个叫悠信的软件,看看悠信图标和微信有什么区别。然后你再看看悠信是哪年做出来的,又是哪年倒闭的。而微信是什么时候抄它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都根本不注重创新,而是注重版本的快速更迭。国外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所以,中国工程师,几乎很难有美国工程师那样的学习和开发生活。中国企业由于劣币效应,大家最后都在疯狂压榨人力成本,很多技术员的青春都被消耗在不合理的版本更新速度,以满足上级的业绩指标。最后丧失健康和对技术的热爱。
这使得,中国互联网虽然用户很多,工程师很多。但是技术的池塘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小鱼。
就像华为一样,表面风光,背后还是依靠美国的大树。
只不过,软件产品抄袭起来非常容易。国外难以像制裁华为那样去禁止中国使用国外的软件产品。
但是,最近几年防火长墙和民族主义反而在加速脱钩。
一方面号称要自己造操作系统,要自己操一切轮子。一方面又在不停地禁用更多的类库。我期待git彻底被墙的那一天,看看中国互联网技术水平到底如何。
==========================
最后我说说阿里,很多人都赞同没有防火墙,阿里也是世界级企业。
阿里的确和防火墙直接关系不大,但是我认为没有防火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没有对外资的不合理管制。
阿里能起来是因为第三方支付,但是你们要知道第三方支付能崛起的背后,是中国银行业由国企垄断,五大行和中共一切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内赚钱,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银行,谁也没有动力去推进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说白了,还是因为中共的经济独裁导致的:个人信用分数比互联网出现得还晚。
这个现象说明了中共独裁是多么的不合理,个人征信其实根本不需要互联网技术,可是直到阿里钻了空子中国政府才反应过来。
反过来,假设中国在80年代,就是个民主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外国银行、外国企业可以在中国境内开展正常个人业务。那么以当时欧美计算机电算化的发展程度,以及人民对外贸易的诉求,中国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只会比互联网更早。
如果2000以前中国人就已经用上支票,信用卡,那么2000之后,阿里本土化做得再好,也不会发展得如今天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