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葡萄牙法國不怎麼用心經營殖民地?

法國的非洲殖民地到現在依然慘兮兮
就算是東南亞國家也沒好到哪裡
葡萄牙的殖民地下場感覺也差不多
不像日本跟英國雖然有差別待遇
但這兩個對於殖民地還是比法葡認真不少
為何對待殖民地的待遇會差這麼多
cansinlej 香港獨立 粵國獨立
Ganondorf的答案很好。不過我補充一點。

英法的殖民地管理方法迥然不同。英國人的宗旨是,各殖民地應財政自理,千萬不要拖累英國本土。可能在剛佔領的時候英國人會從國庫撥款支持殖民地運作,但時間久了賺不到錢的話,除非是戰略要地如直布羅陀、馬耳他、蘇伊士運河,否則地方就不要了。英國人殖民主要為了 1 工業原材料來源(如印度) 2 商品傾銷地 (如印度) 3 自然資源特別好的地方 (如北美、澳紐) 4 戰略要地 (如直布羅陀馬耳他塞浦路斯亞丁錫蘭星加坡香港威海衛,全是航道上的節點)(佔威海衛是為了抗衡俄國佔的旅順,佔了很小一塊地。1930年租約到期,俄國人那時候已經被日本趕走了,英國人就不要這殖民地了,除了劉公島繼續租用作海軍基地。)

英國人對於原居民,不怎麼管,只要你不鬧事,不反抗殖民統治,不阻撓商業發展,你想怎麼過活英國人不管。公立學校、醫院啥的會搞,但水平與當地經濟相符,不會由母國出大錢去搞賠本的社會建設。

英國人這套管理模式是所有殖民地官僚都奉行的。殖民地總督多數都是從殖民地政府官僚晉升的。

這套運作起來,使得每個地方都自由發展貿易。商業搞起來,有錢,錢再投入到基建教育醫療住房,居民生活改善、教育水平提高,安居樂業,有利於商業發展,良性循環。

https://www.orwellfoundation.com/the-orwell-foundation/orwell/essays-and-other-works/how-a-nation-is-exploited-the-british-empire-in-burma/
The great maxim of the English in governing an oriental race is ‘never get something done by a European when an Oriental can do it’. In other words, supreme power remains with the British authorities, but the minor civil servants who have to carry out day-to-day administration and who must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people in the course of their duties are recruited locally.

In Burma, for example, the lower grade magistrates, all policemen up to the rank of inspector, members of the postal service, government employees, village elders etc. are Burmese.

Recently, to appease public opinion and put a stop to nationalist agitation which was beginning to cause concern, it was even decided to accept the candidature of educated natives for several important posts.

The system of employing natives as civil servants has three advantages.

First, natives will accept lower salaries than Europeans.

Secondly, they have a better idea of the workings of their fellow countrymen’s minds, and this helps them to settle legal disputes more easily.

Thirdly, it is to their own advantage to show their loyalty to a government which provides their livelihood.

And so peace is maintained by ensuring the close collaboration of the educated or semi-educated classes, where discontent might otherwise produce rebel leaders.

「能讓東方人做的,就不要用歐洲人。」政府中下層公務員大量僱傭當地人。


法國那一套完全不同。法國將殖民地等同於本土。殖民地人公民權等於法國人(沒有英國那種N等級的英國國籍,什麼英國屬土公民、英國國民海外……)。在殖民地開公立學校,法國化教育。這種管理方法要砸太多錢,商業發展也不見得好。


再對比支那殖民香港。支聯辦由上到下都是國內派去的,而且裡面連廣東人、福建人的數量也不多。香港的支資國企,華潤、中銀香港、工銀亞洲、中國建築等等,管理層也鮮見香港本地人。支那做法當然不是和法國一樣,而是用人唯親、同鄉拉同鄉的結果,管理層當然全是空降而不用香港、兩廣、福建人。
Ganondorf 塞尔达传说玩家
法国其实还不错,你看上海法租界就是中国租界里最好的。只是法国那套成本太高了,在殖民地复制一套法国官僚体制,对当地势力打压比较严重。一旦殖民地起义,非得花本国的税款去镇压,属于典型的赔钱殖民主义。

西葡搞殖民主义时经济学理论还没发展完备。殖民地经济就是种植园加金银矿。只有出没有进,而且这两国也缺少制造业。最后黄金过多导致通货膨胀价格革命。

英国殖民时,经济学家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殖民地既要做原料产地,同时做英国工业产品的市场,才能保证经济的平衡增长。埃及印度北美罗德西亚在英国殖民时期发展都非常快。而且为了降低统治成本,英国一般只委任一个总督,做当地势力以及殖民者的调解官员。英国的普通法也能较好地与当地习惯法相结合,所以不用养庞大的行政团队。在这个环境下,经济不好也难。

荷兰处于西葡和英国之间。印尼的经济也不怎么样。主要是港口转运和橡胶产业。不过荷兰本身制造业和农业不错,通过自由贸易避免了西葡的老路。
NZRdlClr5 嗆聲完了改回來了
推荐多看英法歷史書,尤其英國人寫的,不少吐槽法國人調教殖民地技術的
整體而言,法國人是認真用心在耕耘的,但是會被皇帝坑、被貴族坑、被政府坑、被英國坑
好端端的一個殖民地建起來了,終於殖民者裡有人和原住民相處得不錯了,隔海的法國本國在宗教派系鬥爭就把那個和原住民相處不錯的人做掉了,好感度全部砍掉重練
天降一個不懂前線狀況只有血統的主管亂指揮
為了一時衝動惹怒所有的北美原住民部族,被圍毆到整個colony(我故意使用英文,因為中文殖民地總讓人感覺是指大範圍的比如北美殖民地,colony可以是小範圍的就像一群企鵝)都要砍了重練,多年來辛苦構建起的對原住民部族的友好外交完全泡湯了,花大錢準備的禮物也都白費而這當然是英國的陰謀
……以上,就是法國努力想要管好北美殖民地的辛酸史
按照『英法冤家千年史』(標題是我的渣翻譯)一書的說法,法國當年有一手好牌,就是不會用。當初法國在北美,地比英國大,和原住民的關係也比英國的友好(不同於中共課本宣傳的是,當時北美原住民技術精湛血氣方剛而且人口很多,英法都沒能力或者不願花大成本去攻打他們,關係好的肯定比關係不好的日子好過多了)
結果被官僚和宮鬥坑掉了發展優勢,被英國的離間計拔掉了好感度,完全被無力化
從整個戰略上分析,各位前排說的沒錯,法國的直轄方案決定了法國官僚體系和法國本土的宮鬥也會直接影響各個殖民地這個事實。如果法國本國有什麼事(比方說和英國發生戰爭)也會直接牽連到殖民地的發展和經濟,相對而言英國除非是有地利(比方說讓加拿大就近去教訓想要獨立的美國)或者本國危急時刻否則一般不會輕易驚動殖民地

順便說一下,日本的殖民系統其實和兩者都不一樣。古代日本類似法國和中國的混合體,打下來了就是自己的,文化全洗掉,本地人變成賤民。近代稱得上殖民地的也就二戰前夕的日治台灣、朝鮮半島,當時日本至少是真心想要建設的,還花了大量精力在研究地形和本土文化上,尤其是日本當年對台灣方言和原住民文化的記載為之後台灣保護自己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日本沒機會展現自己的調教功底就被廣島了,而且就算有機會,本國都管不好的估計管殖民地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但是從當初他們對殖民地做的調查深度看來,心是有的。不然就像西班牙,搶完好吃的好用的以後就一把火燒光吧
葡萄牙的話推薦去玩大航海時代,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西班牙成為初代殖民王讓西班牙語遍布世界至今依然是世界第二大語言,而葡萄牙卻淪為了『另外那顆牙』
已隐藏
你喒啊提厄 但纽各色,给扭曲后儿啊
根本就不是不怎么用心好不好?
全世界只有这两个国家管自己的殖民地不叫殖民地,而叫「海外省」
葡萄牙一直在联合国强硬拒绝任何将殖民地独立的呼吁,理由是这些殖民地都已经成为了「省」,是葡萄牙本土的一部分。要不是军事政变推翻独裁政府,这些殖民地根本不可能独立。
法国更不用说了,在所有政治学教科书中法国都是殖民地管理中「内地延长主义」的代表国,就是说法国从来不会为殖民地制定特有的法律,一切法国本土的法律行政体系都会原封不动的照搬到它的殖民地,法国殖民地上的非洲、越南孩子和白人孩子一样学习的课本第一句话是「我们的祖先是高卢人」。
后殖民时代我只举一个例子:法国通过兴业银行、巴黎银行等大财团垄断了原法属非洲的商业资本。更有甚者,原法属非洲的统一货币区银行-西非中央银行的储备金一直都在法兰西银行寄存,非洲法郎必须紧盯欧元汇率变动,没有自己货币政策的自主权。
KingSager 自由不死,暴政必亡
法国那一套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殖民地的向心力大大强于英国,法属前殖民地普遍通用法语,而英国殖民地往往保留当地语言。而在殖民时代早已结束的今天,英联邦说真的只是松散的面子组织,而法国在非洲依然扮演太上皇。法国也是欧洲唯一一个保留了大块殖民地的国家(法属圭亚那,欧盟发射火箭都靠他了)
另外在殖民时代,英国占的地方本来就比法国的好,英国占的印度南非埃及那本来就是古代的富庶之地,而法国占的黑非洲...

另外,单独讲一下阿尔及利亚,因为在法国人眼里阿尔及利亚非常重要,而且统治时间非常久,法国人在心理上已经把阿尔及利亚当作一个省而不是海外殖民地。完全可以类比新疆在今天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而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最后搞的跟中国在新疆也差不多了,军管,对平民强制迁徙(当然没有集中营),到后来驻扎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军队几乎军阀化,并最终拖垮了第四共和国,戴高乐最后壮士断腕同意了阿尔及利亚独立,上百万法国人和跟法国合作的阿尔及利亚人逃回法国本土。
说真的最后没有赢家,法国失去了最后一块维持其大国地位的海外大省,阿尔及利亚直到今天依然很贫穷,更不用说战争和军管里被迫害的和最后逃亡潮里不得不千里流亡还被歧视的普通人了。还不如一开始就进行政治改革,给予阿尔及利亚自治地位。
我觉得新疆的局势最后也很有可能演变成这样,当然新疆的汉人人口比例要超过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人口比例,问题会更严重,时间会拖的更久,族群冲突最后带来的悲剧估计要数倍于阿尔及利亚。
光复香港时代革命 “亲民爱民的习大大,包子铺一场巧遇,寒冬里温暖了老百姓的心田!”
说明题主要不然不懂历史,要不然是个精神英国人。
这种问题不要在品葱上问,quora上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回答质量比品葱高无数倍。
我虽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但举几个例子讽刺一下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的。
法国葡萄牙不怎么用心经营殖民地?看来留尼汪新喀里多尼亚瓜德罗普魁北克毛里求斯不曾是法国殖民地了,澳门果阿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两个国家里人均gdp最高的行政区;
英国用心经营殖民地?看来孟加拉国缅甸伯利兹圭亚那乌干达苏丹索马里兰独立后都是区域大国强国了?国民都富起来了?
法国很用心的,只是搞得不如英国好而已。葡萄牙早就衰落了,没有精力去管这些,连它自己的国家安全都要英国来保障。
Alicia 人人都戴著一頂面具,誰知心中想什麼?
殖民国为什么要殖民?殖民重要因素是:你在殖民地赚了什么例如赚钱,得到原材料,反正不能做亏本生意,而不是为了什么版图殖民傻子就有毛子,法国,意大利,中国

成功の殖民壬:英国,西班牙
费拉の殖民壬:中国,现代以前的意大利,法国
法国一向是把殖民地当本土管的,只不过手段太极端了战后全反弹了,当年阿尔及利亚独立一大群军官还想刺杀戴高乐呢。

至于题目里说的的法国殖民地至今惨兮兮,是因为他们至今没有离开过法国的控制,马克龙年年要去那些国家讲话,法国的经济也控制着这些国家。
gratesque I follow Truth
法国当然用心,否则戴高乐怎么可能在殖民地继续抗战?

至于法国衰落以后不管事,那是法国自己找死。
Chayooseung 泡菜棒子
不是英國比其他管得好,只是香港是唯一一個奇蹟。歷史上建設香港令其變富的不是英格蘭人,是蘇格蘭及愛爾蘭人。當年歷史英帝國只會派他們認定是次等公民的人管香港,那麼次等公民想在帝國面前爭一口氣特別用心的管理小小的香港。香港的英資財團(HSBC,太古集團,怡和集團)都是蘇格蘭人的,以至管理中期香港的港督大都是蘇格蘭或愛爾蘭人。香港變富後英國才開始重視(1990年代小小香港比大英帝國本土還要有錢)。雖說如此...1997年英國人走的時候在香港連一張鈔票也沒帶走,這個也是香港人懷念英國管治的一個重點。面子也好,虛偽也罷。英國做到這點是瀟灑
mk999999999 深吹的克星
法属黎巴嫩一直是中东的商业中心,法属越南的南越是东南亚最强的经济体,西贡在共产党占领前是东南亚最好的城市,只不过法国作为第二殖民国大部分殖民地拿的是地理位置人口资源相对于英国比较次等的地方,这些地方基础不能和英国比,当然发展程度差一些,不过好处是这些殖民地实力弱,法国至今能保留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不像英国大部分都独立了
實際上只有英國人管的好殖民地
你要是說的話 西葡法意荷比美 的殖民地都很垃圾

英國有3種殖民地,一種是商港,一種是人口輸出,一種是資源/市場

前兩者(香港新加坡,美加澳新)搞得好
後者(印度蘇丹)也發展得不好


英國人很聰明 要麼選沒有原住民的地區並直接移民 要麼選個小城市並不改變其文化

面對印度阿拉伯這種有自己文明的地區 
就乖乖的把它當市場/資源地
不費精神改其文化
但後果是該殖民地會一直垃圾下去
广州湾湛江和澳门,两个被抛弃的城市,后者的命还好一些
广州湾原本应该1998(1899开始算99年)才回来,但法国却在1945把她还了回来,广州湾的地理位置算比较好了,而且土地资源多(整体比香港大很多,而且广州湾境内都是没什么山),若成功挺过了49、66-67年,恐怕现在广州湾也是共匪的眼中钉和香港的忠实战友吧
KyriosKyrios 古典自由-美式保守;基督新教;西方史、政治
法国不止用心,而且一直喜欢洗殖民地的文化,当年试图把阿尔及利亚法国化没成功。一战结束后圣地的锡安主义政府就因为害怕被洗所以希望圣地被英国接管
法国殖民真的不行,看看原广东省的三个欧洲殖民地,法国殖民的湛江和香港澳门比完全没存在感。湛江作为港口一点不比香港差,但是法国人根本不想经营,二战一结束就跑了
紅鷹同蒼狼 ? 我反对一切形式的政府和有头组织,我的一生本该是和所有的政府的作战的一生
我觉得殖民地独立出一个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能叫用心经营过吗
谁告诉你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惨兮兮了。。。。法国的殖民地货币稳定,内战之类的事法国会出面调解,二战到现在相比其他国家的前非洲殖民地算是比较稳定的
上面有人说到了法国葡萄牙本身经济结构问题,以及文化因素导致的管理不同。
补充一点,就是地理因素。
英国占领的殖民地都是世界贸易路线的关键点。货物的流通能给当地带来繁荣。
看看英国的殖民地:
1.印度是财富之源,是大英帝国皇冠的明珠,寻找新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到达印度。
2.直布罗陀、马耳他、埃及,控制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的咽喉。
3.南非,好望角。
4.马来亚、新加坡、马六甲。
5.香港,在富饶珠三角旁边,沿海岸线去到东北亚。
可以说英国世界贸易的海上航线都必须经过英国的殖民地,这些地方只要不出动乱,不自己折腾作死,坐着收过路费,做贸易转运就能富裕起来。

6.美加澳新,英国移民后裔亲手建立的国家,而且也把自己变成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地区,既有文化也有地理因素了。
7.加勒比海地区,英法西荷瓜分,但英属加勒比在当地最为富裕,都是加勒比地区,地理差异不大,都是热带资源的产地。为什么英属加勒比最富裕,也许跟可能是文化因素了。
gerryzeng 我爱台湾,台湾是一个国家,小粉红和酸民滚出我的视线
日本对朝鲜半岛和台湾是两个极端吧。。。
否则一个反日,处处和日本撕逼
而且韩国都不承认韩国的发达是因为殖民时期日本打下的基础,现在的韩国,经济,人类开发指数是提高了,但是对外国人的态度却是倒数十二十名
一个对日本不计前嫌,311大地震让日本人看到台湾的好
英帝国殖民有方无出其右,法国比上不足;葡萄牙经营殖民地水平似乎不在荷兰之下?
想当年葡萄牙在Tordesillas和西班牙签署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以西经46°为界两分天下,真绝代双骄也
东国小魔女 灰名单 东国女孩,长期在中国工作
日本对所谓的殖民地,朝鲜、台湾都实行内地延长主义,一视同仁。

搞一国两制的是荷兰和英国,荷兰和英国的前殖民地富强吗?并没有。

殖民地失败的根源在于1960年代列宁主义的泛滥,所谓的“依附论”。列宁主义认为殖民地贫弱是因为被宗主国剥削,只要独立了不被剥削就好了。殖民地纷纷独立,而且大多数都倒向苏联阵营,结果呢,更穷。老觉得别人赚钱自己就吃亏了,其实你不让别人赚钱,你自己更赚不了钱。现实生活中,做生意的合伙人之间也很常见,总觉得自己在劳动,总觉得别的合伙人没有付出,所以脱出来单干,怎么样,自己干的了吗?
wolowick congchu
西班牙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伊比利亚大婚合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当年是联合统治,并且,现在来看不列颠式的不完善帝国才是这个世界试错的比较好的制度
其實答案是反過來的
是只有英國不管殖民地
還被其他殖民帝國笑

英國受到國富論的影響
是當時所有殖民帝國中唯一採取真資本主義的國家
很奇葩

其他帝國的殖民都是想把自己國內那套搞到殖民地上
強制對方改變為自己使用

只有英國直接跟當地合作
該怎樣,還怎樣

當年英國搞其他殖民帝國那套
結果美國獨立

後來放任不管
結果成就日不落帝國

不是每個好的結果都必然是用心的結果
很多時候,放任不管的結果反而會更好
這一點違反常識,但卻是事實
范松忠 黑名单 吾爱人类公敌!宁做伊朗犬,不做中国人!中国、中共、中文,都别想奴役我!习来曼尼和王培尔,来找我啊!有种加我实名制微信抖音啊!我死后,能求得一面美国国旗披上烧掉,或把我烧掉撒入大海,死无葬身之地,也不进中共方舱。誓死反送中,绝不落叶归中!
法国没好好搞印度支那,葡萄牙对澳门也不理不睬。
但英国也没搞好印度,还是要看地方、看人的。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弄出香港的。

都用心啊,你要说法国对印度支那弄得不好?对越南也算尽力了,对老挝的话当时属于边缘地区,也不算什么国家。你看到了英国的香港?但其实英国对非洲就不说了,即便在印度也没把印度弄得很干净很好啊。
法国不咋地。非洲那些最穷最烂的国家比如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乍得、中非共和国,清一色是法国殖民地,直到现在还不断被法国剥削,民不聊生。而非洲混的最好的几个国家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都是英国殖民地。在对世界传播文明的贡献上,英国人完爆法国人。
逃出魔幻紀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現在回顧起來,很多當年的殖民地比現在當家作主的國家還好,歷史是前進的,人民就算想回到過去也回不了,這種現象值得人文學家研究。
没溜的哈士奇 东城会宗家若头李克强组十次组织若众
葡萄牙的殖民地挺好啊,就是小一点,已经变成珠海市下属的一个特区(珠海市委:靠!澳门警察厅随便一个处长都能压死我们珠海市公安局局长。)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最好,精甚细腻,比如青岛

法国? 法兰西斯坦而已
米路庫 人沒有反抗思想就不能算活著,必須捍衛自由意志。自由和人權不是當權者賜予的,是你自己本來應得的。
大概就是把女兒養大了最終還是要把她嫁給一隻肥豬的心態一樣吧
你的炸酱面 请五毛粉红明白,我老宗旨是推翻恶臭你支国,建立新中国。你过敏纯属你傻逼。我的SHA512加密串:09F143B7AB386E0CCFD3A02BC58AA249A615172DADF118ADEF996B18F61B7CF20655C465CE1699C7
这个宋鸿兵在他的鸿观里讲过,殖民模式的不同。
飛躍瘋人院 观察 ,天滅中共
非洲黑人那種地方和黑人的民族性 誰來殖民都帶不動的。。。 就像你讓瓜迪奧拉帶國足 一樣帶不動和教練沒多大關係看看美國貧民窟的黑人地區就知道了  相反香港人當年一步一腳印的勤勞 不是黑人地區能比的 即使是南越地區都是整個東南亞的最富裕的 講明了 愚昧又勤勞的人種配上 自由的制度才可以百分百發揮出來。  不服氣的 你們去看看黑人國家利比裡亞百分百原汁原味照搬美國制度,最後又是甚麼下場? 執政不是華人的強項真的不能勉強 數千年無數的獨裁朝代已經很好的解釋了 有的事情不是你能做的就真的別勉強。  好好從商 勤勞工作 政治就交給美國純種本土白人 沒甚麼好羞恥的。。。


https://youtu.be/LzNeBys75MQ 利比裡亞可是連國旗都照抄美國國旗的 你非要讓一個大草原裡擅長高速飛奔打獵的野人去參加政治從政。 最後就是又換來獨裁 畢竟整套民主自由體制就是近代美國人所定義 的
邓匪小平 既不中华,也不人民,更不是共和国。
文昭的一期节目中比较过英、法两国在北美殖民地经营政策的异同。
结论是基本上从国家的核心理念到衍生出的北美殖民地政策,都是英国比法国更先进。
所以英国能从法国手里夺取大片北美的殖民地,当然啦,后面他们自己也玩完了。
你說錯了吧 "過去"來說法國還算比較用心的

法國基本上是同化政策的代表

尤其對阿爾及利亞更是如此

不管你黑的白的 都是高盧人的後代

都是法蘭西帝國的公民

於是語言法律官僚飲食宗教都要教化成和本土一致

這也是成本最高的殖民模式(比起英國)

法國也是殖民帝國相對更願意跟當地人通婚的

二戰法國更靠法屬殖民地的黑人兵團才能湊一腳

不然戰後大概跟五常五緣

到目前法國也是保留最多海外殖民地的國家

那些殖民地也不愿意脫離法國

不論是利益或情感或文化 獨立公投失敗的不少

至於法屬印度支那 採用的是英國模式的劣化版

不能一概而論

至於英國

嚴格說來英國自身看法

以香港來說只有香港島那一塊洋人區才是殖民地

其他只是殖民地的附屬領土

除了核心利益相關的建設與殖民地外 

英國對附屬領土和當地人只要遵守基本原則

比如法院系統 禁止酷刑 其它的英國懶得管

洋人不許納妾 但是當地人依然可以納妾

對英國來說殖民地和附屬領土更像是生意

除了必要的 其他能不管就不管 追求投入最小化

建設盡量不搞 政策盡量不變 政府人員越少越好

所以要不是颱風死了太多人 那就不會有天文台

要不是鼠疫太嚴重 那也不會有衛生局

也因為投入少 英國對殖民地獨立的反應不像法國那樣激烈

成本之內能鎮壓就鎮壓 

如果鎮壓成本會壓縮獲利就讓你獨立 但希望跟你談後續保障

唯一比較特殊的大概只有印度 帝國核心利益

所有殖民地中大概只有印度比較特殊
Fuk_Your_Allah 黑名单 F.U.C.K your Allah
凡是过得好的殖民地不都是宗主国人口搬过去替换了原住民吗?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日本曾经的满洲国
morgan2022 黑名单
英国是自吹式说反了吧。英国说法国的牌比她好,简直颠倒黑白啊。

英国当年贵为海权一哥,当年在全球连个像样点的海权对手都一个都没有(荷兰曾当半个,但英法一齐剿灭了),海外殖民地瓜分与权益分配都是英帝说了算。这牌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吧。英国人居然厚颜无耻地吹牌不好纯属牌技好,英国人这么不要脸啊。

什么交通要道资源(如直布罗陀,马耳他,南非,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及运河,大洋上诸多要道的重要岛如大西洋太平洋印),还有盛产黄金与石油等战略资源要地如澳洲加拿大印度尼日利亚等,除了一些实在是太多人口摊薄了资源外(如印巴尼日利亚),人口不多就单吃资源(不搞专制只富一部分人),都足以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富,如新加坡直布罗陀马耳他吃交通与政经战略资源,澳加吃矿物资源,不搞“只富先富一部分人”的政制,都能让人口不多的国家福利满满,反正英国随便弄都应该是富得漏油那种才对,举个比喻就是说,只要不准专制只富小部分人(例如俄国),换随便一个幼稚班智商的来发展,也都应是富国。英国居然也能将一些大资源地搞得那么差简直就是一手好牌打得差。

其他国家包括法国葡萄牙,其海外殖民地有英国这么肥吗?都是要资源没资源(一人均可谓资源穷国),要宜居没宜居的多(非洲热,草不长几棵,不能像美国,吸引不了先进地方的移民),这些地方就只剩靠出卖劳力的低水平低福利模式来发展了,如越南西非等,要自然资源没资源(西非的人均资源也是很穷,人均资源远比不上澳加),要交通资源没交通资源,越南跟星马比交通地位?西非跟南非比交通地位?开什么玩笑!

大部分英国殖民地(除了人均资源也穷的印巴东非)就像富二代,不用努力都完努屌丝啦,还比什么牌技,满手王炸只要不是智涨的,总会胜出吧,不胜的才叫英国自吹贬人说的那句“一手好牌打成鸟样”
fb_china_today https://pincong.rocks/topic/反中国梦系列
天主教国家缺乏新教的那种改造世界传播文明的理想主义, 这也是英国殖民主义虽然有罪恶但是也的确给世界带来许多进步的原因
目前主要管殖民地的管治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特別管治方法」,這種方法簡而言之,便是分而治之,由當地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強調當地少數民族的特別之處,這樣方法目的是減少而且平衡各族的反抗力量,同時吸納當地的精英,派出代表監視著當地殖民地,類似普世帝國,這種方法的優點最明顯的便是能夠用最低的成本去管持著最多的殖民地,缺點很明顯不能用短時間內同化當地人,所以大英帝國在二戰後塌了。 與另一種是直接管治方法,簡單理解便是直接派出本土的人是去統治,並且一定程度上同化當地人,優點可以直接操控殖民地的事務,缺點便是成本相對昂貴。葡萄牙和法國不幸地選擇這條路線,所以間接造成的殖民地管治不太好
name2021 🤬不友善用户 連續回覆之間的冷卻時間很煩..
1 有用心

2 以前用錯方法

3 非洲整區沒歐有錢

但法在非南的島比鄰近的馬達加斯加有錢多了

馬達人都搶著偷渡過去

4 澳門人最少拿到葡公民權

而且以前葡把澳門弄得很繁榮

另外別拿日出來說了,日在佔台韓時都殺了很多人..

在台(原居民)韓都用高壓政策..
法国对越南很不错了,只是越南卷入地缘政治泥潭,缅甸还不是英国殖民地,还不是那个鸟样。
再补充一点 新教起家的英国荷兰本身是在对抗天主教斗争过程中起家的 所以对异教都比较宽容 甚至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和奥特曼sultan的关系都很好 两国东印度公司扩张过程中不传教不强迫信教 受到的抵抗相比两牙小很多
葡萄牙、法國的那些殖民地本身資源稟賦也不怎麽行,類似中國的中西部,出生率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低、自然資源稟賦也一般,很難自負盈虧的,經濟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