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香港手足:如何才能学好native的香港话?

我是大陆人,想要学真正的香港本地语言,应该怎么学呢?有无好的平台?各位有什么建议吗?

还想了解一下香港的英语普及程度如何,平均英语水平怎样?我的英语就很好的,想了解一下。
琉璃光 文藝是抵抗暴政之妙法,乃至唯一方法。
亦晚近華人之通病也,外語必欲字正腔圓。外地人之誠意,在肯學當地話,學到入當地人耳而明白無礙即可,有些口音不要緊。歐洲人學英文,殆盡鄉音,或輕或重,依舊交談得賓主盡歡,反倒兹兹念念口音之華人,結舌成了啞子。

和而不同,e pluribus unum,是古今四方聖賢所嘉許。不讀古書,西學又半桶水,難哉難矣。

梁振英、鄭月娥之香港話沒口音,仍然腥不可聞,人所欲共誅。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獲他人尊重者,不是口音,而是舉止有禮 、莊敬自強。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此外,學香港話切勿夾雜中英,那是下等人。土財主還是下等人。中英夾雜,聽懂即可。中便是中,英便是英。下等人也有高尚者,學作下等人不是高尚。學上乘粵語,可聽香港舊時說書錄音,學老廣州話,即使不能畢肖,求上尚得其中,如英文學英國官音,不學倫敦地痞。

敬白
米路庫 人沒有反抗思想就不能算活著,必須捍衛自由意志。自由和人權不是當權者賜予的,是你自己本來應得的。
其實有時候很諷刺,共匪一直宣傳的「方言」(事實就是不同語言) 如果不是經常接觸,如看香港電視節目,非廣東大陸人根本是完全聽不懂,粵語口語字打出來也是完全看不懂,mutual intelligibility比起北歐語系之間,甚至葡萄牙語西班牙語之間更低 (但當然沒有人敢說它們是彼此的方言啦) ,作為語言學上的獨立語言,中國的諸多所謂「方言」是夠資格有餘了,就是獨立語言在共匪眼中是有更深的意味。

想學粵語,首先放棄和普通話的對比,譬如你覺得哪個普通話聲母「像」哪個粵語聲母,不存在的,先學好每個音標的標準讀法,否則你不可避免地帶著口音去學習,時間久了就成了自然,例如普通話沒有六調(九聲),沒有入聲,沒有ng (voiced velar nasal,  /ŋ/) 這個奇怪的聲母 (雖然一般年青人都把鼻音懶音掉了就是) ,香港本地人沒有在中文課學習半點粵語拼音,但我覺得是有必要學的。

大部份這裡新舊移民的口音出處都很容易追溯,情況有點像老香港人的港式普通話 - 他們放棄不了這個字的普通話發音,下意識讀歪一點,聲母對了,聲調對了,卻用了普通話的韻母,這種情況是在茶餐廳很常留意到 (新移民大媽一般都沒有甚麼技術就是大多在食肆工作)。 

然後到了日常用語、粵語獨有語法這些,真要親自接觸會比較容易,建議多看粵語youtubers,也有不少香港傳媒還是堅持標準發音字正腔圓的,不怕低俗粗鄙和無腦反中情緒可以去看連登,畢竟還是香港年青人常上的論壇。

至於香港人的英文程度,嗯…老實說…嗯…不行啊。這跟英治時期遺下那些言談中的大量中英夾雜沒有關係,那些早成了習慣,是本地文化而已。除了外國回流、經常接觸外國人的或國際學校學生,香港英文程度平均在初中水平左右吧,連大學生也不太行,更別說那口音聽了相當尷尬 (不比中式英文好),建議不要太期待。
商女不知亡國恨 新注册用户 廣州人 work in HK 反對強權 討厭極端和沒教養(不管哪個陣營)
我英語不好,就幫忙解答你的粵語問題吧。

首先你需要從最基礎的廣東話入手,如果你廣東話已經說得還不錯,才能進階去學習香港的語言文化,比如“中伏”、“伏味濃”、“CLS”……其實和我們大陸的“臥槽”、"mlgb”一樣,都是年輕人的網絡用語罷了,只要你廣東話666了,理解這些沒難度的。

我母語雖然是普通話,但因為在廣州長大,從小看香港的電視台,加上那個年代廣州也還是以粵語為主要語言,所以我本身也是粵語使用者。如果你身邊沒有說粵語的人,那麼你就需要藉助一些影視作品當成教材,我有朋友就是因為狂看港劇練的一口廣東話,甚至從來沒來過廣東,廣東話也說得很好(但有口音),所以我覺得LZ可以試試。

當然也有成年後才學粵語且幾乎沒口音的例子,比如教育大學有個80後社會學者叫黎明,上海人,本科畢業後才來的香港,她的廣東話就說得很好,幾乎沒口音,樓主可以在油管上翻翻她的視頻。

進階:

進階的香港語言文化就需要有local朋友帶一帶,我是通過同學同事平時發的fb學到的。

連登論壇是一個不錯的地方,但我嫌看帖太麻煩,所以主要教材還是local們的fb。

另外平時喜歡在油管看杜汶澤的喱騷,聽他吐槽真的很解壓。小時候喜歡看黃子華的棟篤笑。
看你想學什麽風格吧
一般爛口的風格
可以去看看杜汶澤
雖然比他爛的大有人在
曾經見過人説話每一組詞之間都會有一個粗口字
例如:
琴日,我咪sentx左個濕xPowerPoint俾條x嘴囖,點x知條pk話自己無x x 收到
學不起來 很是佩服

另外日常説話很多都是夾雜英語
但外地人想學習是需要一些時間融入的
比如一般 發送 sent
計劃書 proposal
簡報 powerpoint
之類都是會用英語代替
比較常見還有
suppose
assume
tricky
之類都是比較常見的動詞/形容詞
但有一些是比較少或者基本不會用英語代替
如果用了的話 基本上可以判定你不是本地人
還有一些是香港特有的讀音
APP (一個音,不會讀成A P P)
然後簡報會讀全寫PowerPoint 不會縮寫成ppt

上面説的很好
如果沒有人帶你
經常用粵語和你溝通的話
我覺得基本上轉去學英語比較好啦
除非你對香港文化很有興趣
否則 時間有限嗎
个人觉得,要有一个人带你,是最快的。

粤语的话,说最重要,说约等于模仿,所以你需要知道“怎么说”,有条件可以上粤语课,想自学的话建议大量看剧/电影/节目等,生活中多留意,多听,熟能生巧。

不建议自缚手脚地学,不需要理会音调,也不要用你的母语去做迁移,总之就是模仿,就正如叫你模仿猫咪叫一样,就是模仿而已。

而且要有一个心理预期,这是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一年半年会略有所成,要学好终究都要十年八年的,很多东西后期再纠正都没问题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香港人反而很難回答耶,畢竟母語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有系統步驟地學會的。看見不少蔥油都回覆逛論壇、看港產影視等建議,我想也差不多,學外語不外乎這些方法,多聽然後自己模仿。

也可看看有字幕的黃絲YouTuber喔,歡迎支持黃色YouTube圈,有個走訪深黃大地yellowland的channel很不錯,主持聲線柔軟、語速不會太快、咬字清晰、書面語字幕,還可順便記下黃店往後來香港可去,可惜的是有點懶音。

大致聽懂後中階可聽sai ho chan的channel,語速比yellowland快一點,但也平平穩穩的,字幕不是書面語是白話,也順便學某些廣東話的寫法。

往後要學習更高階的粗口字眼活用,推介杜汶澤和黃毓民的視頻;如何很香港人地中英夾雜裝逼,沈旭暉的談吐很有那種精英感,可以聽聽他的訪問。

這些都不是專教香港話的視頻,但我想如果想要有什麼視頻能讓你順便學到香港話,這些都挺不錯。

不過我聽說學廣東話最難的是嘴巴、舌頭運用在豐富的發音上,這點似乎真的需要本地人親身糾正,我以前都是手把手教我的大陸朋友舌頭和嘴形怎樣做去發某些音的 :( 總之我最喜歡想學香港話的朋友的,有些香港人很差勁老是笑別人有口音,但我覺得粵語那麼難發音,人家被人取笑還是努力的說不是很難得嗎?希望你能學會,加油喔~
Liberty2011 自由人
如果能上Youtube,可以看RTHK的系列纪录片:《铿锵集》,里面报道的内容客观真实,粤语解说还带字幕,一边学粤语一边长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
Hermione When injustice becomes law, resistance becomes duty 當不義成為法律,反抗就是義務
參考馬來西亞人,他們的粵語非常好,我有數個馬來西亞華人的朋友,他們都說學習方法是看TVB劇、港產片、聼cantopop,當然要有對象練習,不經常練得話是學不好語言的。
金庸在香港这么多年,粤语还是夹生的。但是没有人敢说金庸不是NATIVE香港人!
孟早舟 Madda fakka
小时候是最好学的。我以前从某省搬到广东读小学,天天看香港翡翠台,不知不觉就会了。
大陸人,包含粵語地區的人士,保護粵語最大漏洞是使用普通話拼音輸入法,如此一來,無論你線上跟誰交流,都是在加強普通話的地位。

建議換粵拼輸入法 (Jyutping), 手機有 Google 粵拼,電腦有開源的 RIME 輸入法。

我是一個堅持用粵拼的北方人。🇭🇰🇭🇰🇭🇰
我覺得口音這回事是是這樣的:

母語在語言學上相對要學的語言 越複雜 就越沒有口音,反之亦然。


語音學上大概是 元音輔音聲調3個東西

簡單如日語 只有5個元音 沒有複輔音 沒有聲調,於是日本人學其他語言都很重口音


很不幸地普通話是個比較簡單的語言
沒有複輔音 沒有清濁對立 尾接輔音只有n和ng 

要學英語,難! 中國人很難發出正宗的濁聲 發不出自然的複輔音

要學法語,難!中國人分不出那堆元音
要學西語,難!發不出r音 分不出p b


粵語對於普通話母語者最大的挑戰是m和ptk入聲(世上絕無僅有)、九個聲調以及個別幾個個元音(粵語有11個單元音,很多在普通話中不存在 如œ ɛ ɵ ɔ)

主力練習以上的東西就可以了,學得有效率點
虽然是海南人后代,但家里都说广东话。
吃着香港连续剧饭长大,所以听和讲都不是问题。写呢就从香港的论坛下手,如高登,连登or fb香港group

要學曉粵語其實唔難,最終於身邊有朋友同你溝通。粗口就最撚容易入手,識講之後包你朗朗上口,一日唔屌周身唔自在。

就如呢位印度大兄咁...
https://youtu.be/V-9Hh9IYN0Q
这东西网上平台学不了的只能去香港住。现住深圳老家粤系语,基本上去香港还是会被认出不是香港口音
甴大大小熊維尼 願社會主義鐵拳降臨每一個自干五小粉紅
Youtube有個政論節目“趙氏讀書生活”,節目可以調出中文字幕,可以一邊學粵語一邊學時政。
大阿图因之上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东国小魔女 灰名单 东国女孩,长期在中国工作
你要是会普通话学起来就不困难。在当地住两三年,积极学习,与当地人交谈,就可以学会。普通话和粤语的差异不大不小,能给你学粤语很好的基础,又不至于太接近而经常混淆。
你既然会英语,我想要学会香港的英语口音,必定很难了
看本地论坛学,我觉得最快诶,连登什么的,不懂的词就谷歌一下,看的多了就明白了。
比如「撚」这个字他们用的真的好多,用法也真的不同,挺好玩的。然后就搜到了豆瓣的一篇文章,里面详细举例讲了这个字的用法,好怀念2010年前的豆瓣啊
看台湾的论坛 比如ptt什么的就没什么障碍,可能我繁体还行吧,看香港的论坛一开始是真的看不懂,哈哈。
儿童时期后再学的,永远不可能没口音的,总能听得出你不纯正。广东人学香港口音就容易很多。
學一些俚語、網絡用語可以上香港高登結合香港網絡大典會容易明白很多,口語上就肯定要多講才行,可以加些香港網友打游戲邊玩邊聊,做到完全沒口音比較難,非粵語母語者來説就劉嘉玲幾乎沒有口音。
gossipgirl 新注册用户 金龍魚
沒有香港話這東西,只有廣東話、廣州話、廣府話或者粵語。香港的粵語帶有大量懶音,夾雜的英語也帶有粵語口音,跟著香港人學,粵語也會容易變得不倫不類。
平淡如水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香港人一句說話中很容易夾雜著英語,如果有個別字不懂用英文代替基本上能懂,但全用英語,年輕人應該大多數(只)能明白大概的意思,要相向溝通估計一般人沒有那個自信。港產片、廣東歌、香港Youtuber ,從生活學起應該比較容易。

PS : 例如Youtuber 點點dimdim 有教如何講廣東話
喚醒歲靜研究生 香港 Master 内地生 抗爭者
去香港住10年,每天跟local交流。
自己自以為是的混英文的話會很奇怪很不native
shiweiyu003 一句话介绍
Youtube、b站上都有很多广东话学习视频,可以找来看看,我觉得不一定强求香港口音,先把广东话学好了就行,口音这种事情即便在当地生活多年,也有很多人难以调整。语言主要还是工具,能交流即可。
香港人的普通話水平,看個人。我是九十後,成長中沒有youtube這個工具,普通話的聽說能力是二十五歲以後慢慢補上來的。估計小學開始上網的新一代,外語能力遠超我們吧。
如果是從頭學起,最好就是看香港的電視新聞,電視發音標準,而且有字幕對照。
其次是要不怕講,講得不好或者不標準不要緊!一定要多講,這樣很快就學會了
NZRdlClr5 來的架我都買啊|喜歡用繁體字的大陸人,因為我覺得繁體字看著爽|反共反統反納粹反加速 挺港挺台挺圖博挺東突 自由平權支持者N'Z曼參上 夜露死苦
不是香港人,但是按照native的定義,樓主的夢想就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學用詞完全學得像香港人,甚至一開口讓外地人以爲是香港人,但只要你開始學的時候年齡有一些了就是不能學會native的
不論什麽語言都一樣,只有幼年時期有接觸的才能成爲native,不然只能有樣學樣(不排除個別天才學外語以後發音無限接近native的,但這很個別)
因爲幼年時期人的大腦會按照聼到的詞匯發音進行接綫,所以從聼到的聲音和大腦的反應開始,你就和native的人不一樣了,這是不可逆的
我必須否定上面部分說「中英夾雜是裝逼」嘅論述。當然有人這樣覺得,但並非所有人這樣覺得,這樣覺得也許能驅使一個人盡量鞏固自己的粵語詞彙,但很多時候不太湊效,因為英語畢竟也是殖民語言,粵語長期缺乏進攻高階語言思哲環境,導致很多位置缺乏普羅大眾所知曉的粵語詞。我認為,作為初學者,如需英文「填窿窿」,不要太過分就可以--同時多多注意一下其相對的可能粵語詞是什麼。他朝有日香港光復進行語言改革,你跟隨大家的語言約俗就可以了。
卢明生 新注册用户 树上的猫头鹰
香港话和广东话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从学广东话起步没什么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香港生活一段时间,自然就会了。要是没条件可以天天坚持看香港电台节目,跟着节目学说。当然你在大陆必须要翻墙才行哈。
認識一個港台mixed的,他說自小在香港長大。
大概是因為母親是台灣人,所以港粵即使作為母語,還是有點奇怪。

hummmmm

至於英語,能進大學的,英語也有基礎水平吧
至於沒能進大學的,都是各人有各人的修行吧。
China is not the source of the virushttps://www.belvpo.com/111251.html/
Hayashi 此生不悔乳華夏!
馮盈盈為甚麼第二個盈要變調啊?

葉翠翠為甚麼第二個翠不用變調?

這是連登近期討論的一個貼。看似有規律 其實也沒有。 更別說口音的差異了 要學到母語化 除非年少時就生活在當地。
Chchoi five demands not one less
我本人土生土長香港人,大学在广州读书,同房是上海人,在来广州前看了几个月香港电视剧,跟我广东话沟通只有些微口音,现在是连一点口音都没有。我本人在大学前普通话绝对是古天乐的级别,现在我敢说我普通话比大部分大陆人都要纯正。学什么语音其实就是只有多听多讲,没什么秘诀
普通話人可以先學粵拼(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
以下為網上敎學:
https://www.jyutping.org/zh-cmn-hant/docs/

粵語學習資源

本文爲資料收集貼,列出對自學者有用的粵語學習資源。



工具

什麼是native的香港話?你說的是粵語嗎?還是偶爾中英夾雜的港式粵語?

學習粵語,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就是非母語的人99%都沒有辦法學會標準發音的。但就和英語一樣,其實別人不會在乎你的發音,能聽明白就可以。

如果想系統地學,從認識粵語拼音、聲調開始的話,可以報一些課程,香港中文大學有粵語課程。如果自學的話,也建議先了解一下粵語的拼音、聲調規則,有點基礎學習效率更高。

然後就是多聽多說了,素材建議是電視劇,TVB情景短劇、現代劇是不錯。電影的話不太建議作為學習素材,因為電影語言是比較文藝的,現實生活不會那樣說話(搞笑電影除外)。書店、網上都有很多粵語教材,有錄音的,一邊聽一邊跟著讀,很有用的。我有個同事就是這樣學的,在家裡聽錄音跟讀,半年左右已經說得不錯了
利申:土產港人,算是有點年紀的,中學是唸band 1的。

自問沒資格教人港語,但提示還是有些的。

要學地道港語,首先學習過程請脫離jee國系統,包括甚麼b站jee乎等等。尤其是如果你未能分辨甚麼才是真香港vs裝作是香港<—香港人能輕鬆分辨。

在學俗語之前,請先對粵語文法有基本認識。非常奇怪,樓上s對粵語跟jee語之間的文法差異幾乎沒有提及。

不要,不要,不要看tvb學港語。Tvb近年為了發展深圳河以北的市場,新聞主播和寫手都換了一大堆從廣東來的,結果是很多時候連文法都是煲冬瓜文法,或者用詞jee化很嚴重,例如sneakers我只會稱之為「波鞋」,講jee語的時候才是「運動鞋」。除非你想學既非廣州又非香港的粵語。真的要看電視的話,還不如翻牆看viu。

香港人的中英混雜是有固定模式的,不熟的話講中文(此處中文意指港語,在香港,中文意即港語)沒有人會真的覺得奇怪。反而你在固有模式以外亂插英文就真的很奇怪,除非那些詞是你想不起中文的對應詞,例如學術類專業類的,這類詞彙你講中文人家可能還聽不懂。

最後想說的是,語言是文化載體,很多人都對口音執著,其實本地人反而沒那麼在意。很多外國人住了幾十年,港語講得很好,跟本地人玩得很close,但真要挑剔的話,本地人還是能找到不同,但不代表本地人介意。反而是你對本地文化理解多少,共鳴有多大反而更重要。例如你在看黃子華棟篤笑,知不知道本地人笑的時候到底在笑甚麼。Get不到的話,你學到的只是一套exam cantonese,距離能做到零文化差異還是有點距離。

順帶一提,很多香港人的所謂英文好,只是英文考試能拿高分,文法上找不到很多明顯錯處。被外國人問路是能夠流利對答。可是真的能跟外國人談笑風生甚至吵架時不會輕易被懟的,其實少很多。
dawongwong 新注册用户
在形式上,中英夹杂地用是年轻至中年的香港人一大特色
很多时候会把名词用英文表达,特别是工作上,使用某些比较专门的名词基本都会用英文/short-form
例如"交proposal/report"而不是"交计划书/报告",
"XXX个project赚到几多%profit",
"你个APP load咁耐GE,用紧咩plan啊"
这种使用场景很难一概而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一下
这方面你可以试试
有口音+態度有禮其實蠻可愛的
不用執著無口音這回事
多看影視作品學習會比較簡單
當然最快是交一個香港人男女朋友
(但很難,現在疫情兩地交流很低)

粵語的文法部分仍沿用古語
文言文水平較好的人,學粵語會比較快
ScottY614869 什么肮脏的手段他们都用了,说是为了所有人。但是大饼不可能永远画下去,谎言不能一直被重复。2030,到那时你说好的如果没来,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我第一眼把native看成naive,点进来一看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heliotrope 世界大戰抹黑宇宙了~~~can you feel~~~
所有外語變成主語都需要一段時間文化浸泡才行
尤其要有純淨的口音
就算黎明(某位教育大學上海人教授)都是要一段時間努力混進社羣,還是有一定口音,更何況移了民香港很久的南亞人
住在香港啊,每天聽每天講。學任何一種語言都一樣,住在當地最有效的。
用戶名不存在 懶得挑用戶名
先學好罵人
再研究發音

吾輩港人脫胎自廣東
廣東人全國聞名的傳統藝能是罵人
而香港人更令這種傳統文化發光發亮

香港話罵人基本就五個字:"小狗懶擦鞋"。
這五個字對應動作及男/女某部份器官;但在運用上有嚴格語法限制,否則說起來不流暢,嚴重者會影響整句句子的意味。

以下有個挺好的教材,可以參考一下:

https://youtu.be/zo1-0Eiu8yw

學香港話當然先學這五個字呀!
等你運用流暢了 再慢慢研究發音亦可
而且 能運用流暢了以後
你的香港話大概也說得不錯了
有口音基本也沒所謂...


其實帶口音的香港話也挺好玩的
"而胆勿演懶肉實小喇 加多杯凍撚茶"
懂笑的肯定是香港人:D
Badguy Tried to be a good guy,but it feels good to be a bad guy.
盡量在生活中用到廣東話。前幾層建議的粵語拼音就是一例,在打的時候相當於在心裡又默念一遍,十分之有效。如果身邊有廣東話使用者,最好迫自己使用粵語聊天,網上聊天嘗試用粵拼打字。如果沒有條件的話,或者看完YouTube節目(別忘記click like share喔)在下面用粵語留言都可以。

學語言方法都是類似的,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可以試著聽寫,寫完再朗讀。選擇的YouTube channel 最好是有書面語字幕的。這些前幾層都推薦過了。

想要看香港人的口語表達,一是可以看FB page裡面大家的留言,譬如立場新聞,蘋果新聞等較多人留言的page。二是連登,高登也OK,但是香港討論區,baby kingdom就不了。三就是YouTube channel留言區啦。

工具方面:App store裡應該有粵拼App,
網頁可以使用這個:https://apps.itsc.cuhk.edu.hk/hanyu/Page/Search.aspx?id=8831

iOS平台可以試下你講的Siri聽不聽的明(笑)。

口音的話,非native一般都很難達到native程度的,但是沒有關係,體現尊重的學習的意願就是溝通最好的敲門磚了。
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知道哪些字应该“入声”,掌握了你就会“正宗”很多了。这个油管频道是香港人教粤语,比如学下粤语读古诗:殿下在香港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