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某些粉红“有钱在哪过得都好”这种说法?
某些粉红在骂反贼的时候,喜欢嘲讽反贼“只恨自己不姓赵”,说反贼是嫉妒心作祟,要是让反贼当了赵家人,怕不是马上就站队到坚定不移地维护tg这边了
说反贼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钱你在哪不一样,在国内你要是有钱,其实平心而论你又能过得有多差呢?
粉红说自己当然也没觉得tg有多好,但过好自己的就行了不是吗,真有钱的你不喜欢可以选择移民啊,哪怕钱没那么多你家底有个小康、中产水平在国内又能过得多差呢??
这位粉红还说,而且你再有钱也不会比马云有钱吧?说tg会搞你,把自己看得太大了吧,只要你懂点政治好好过日子,铁拳砸你头上比坐过山车出事故去世概率还低。。。
还给我举了印度的例子,那些历史上想打破种姓制度的印度本土统治者反而没有好下场,低种姓的人当狗当猪都习惯了,你突然让他们当人,人家还不愿意呢。。最后还是发现种姓制度好用。他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再好的政策都需要人去执行,如果本土没有这种文化底蕴,你再好的政策无非也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可执行的地步
粉红结论就是 穷在哪都一样难过,有钱在哪都吃香,反贼提出的问题我们也都知道啊,但随便一个解决起来难度都是非常大,十四亿人随便一个政策都是影响上千万人生计,给你来你又能怎么办呢
嘲讽反贼天天喊民主自由,不切实际,说提出问题很简单啊谁不会,解决问题很困难,给你丢到那个位置上,估计你也是束手无策
请问各位葱油如何评价这位粉红的观点
说反贼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钱你在哪不一样,在国内你要是有钱,其实平心而论你又能过得有多差呢?
粉红说自己当然也没觉得tg有多好,但过好自己的就行了不是吗,真有钱的你不喜欢可以选择移民啊,哪怕钱没那么多你家底有个小康、中产水平在国内又能过得多差呢??
这位粉红还说,而且你再有钱也不会比马云有钱吧?说tg会搞你,把自己看得太大了吧,只要你懂点政治好好过日子,铁拳砸你头上比坐过山车出事故去世概率还低。。。
还给我举了印度的例子,那些历史上想打破种姓制度的印度本土统治者反而没有好下场,低种姓的人当狗当猪都习惯了,你突然让他们当人,人家还不愿意呢。。最后还是发现种姓制度好用。他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再好的政策都需要人去执行,如果本土没有这种文化底蕴,你再好的政策无非也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可执行的地步
粉红结论就是 穷在哪都一样难过,有钱在哪都吃香,反贼提出的问题我们也都知道啊,但随便一个解决起来难度都是非常大,十四亿人随便一个政策都是影响上千万人生计,给你来你又能怎么办呢
嘲讽反贼天天喊民主自由,不切实际,说提出问题很简单啊谁不会,解决问题很困难,给你丢到那个位置上,估计你也是束手无策
请问各位葱油如何评价这位粉红的观点
这话说的没错啊,有钱在哪都过得好。
但你要真正解决 有钱 这个问题
这个不是一般的有点小钱的程度
不光是赚到钱,还要做好全球资产配置,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国籍和税务身份配置。
才能保证不管中国美国形势怎么变,
不管全球怎么变,你资产都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多元化尽可能保值。
做到这种有钱的程度,确实在哪都过得好啊。
中国烂了去美国,美国烂了去欧盟,欧盟烂了去别处。
世界上到时候总有相对稳定的地方。就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不也有南美没被波及到吗?
你做不到资产和身份配置,那你确实还是不够有钱,
在中国资产不安全有风险,那也是正常的。
你看那些明星演员,拿着外国籍,财产在海外,
或者企业家入籍什么圣基茨,马耳他,财产都在信托基金,
人家那叫有钱,而且钱都转移出去并且全球配置了。
自然在哪都生活的很好。捞钱的时候在中国,
享受生活的时候在美国的豪宅。
等到交税的时候,人家是马耳他(或者某群岛)税务居民
真正有钱人不都是这样便宜占尽,到处套利的吗?
到了这种有钱的级别,不都是在哪都一样过得好吗?
但你要真正解决 有钱 这个问题
这个不是一般的有点小钱的程度
不光是赚到钱,还要做好全球资产配置,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国籍和税务身份配置。
才能保证不管中国美国形势怎么变,
不管全球怎么变,你资产都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多元化尽可能保值。
做到这种有钱的程度,确实在哪都过得好啊。
中国烂了去美国,美国烂了去欧盟,欧盟烂了去别处。
世界上到时候总有相对稳定的地方。就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不也有南美没被波及到吗?
你做不到资产和身份配置,那你确实还是不够有钱,
在中国资产不安全有风险,那也是正常的。
你看那些明星演员,拿着外国籍,财产在海外,
或者企业家入籍什么圣基茨,马耳他,财产都在信托基金,
人家那叫有钱,而且钱都转移出去并且全球配置了。
自然在哪都生活的很好。捞钱的时候在中国,
享受生活的时候在美国的豪宅。
等到交税的时候,人家是马耳他(或者某群岛)税务居民
真正有钱人不都是这样便宜占尽,到处套利的吗?
到了这种有钱的级别,不都是在哪都一样过得好吗?
因为中国人在内心中有一种强权崇拜的思维,也就是皇帝思想、伟人思想、枭雄思想、不妥协思想,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思想普遍都有对有权力的人,富翁,也就是俗话说的有钱人进行崇拜。再加上中共洗脑,比如西方国家都是金钱至上、消费主义,充满攀比思想等等这些观念,于是导致中国人的普遍思维就是“我的世界,由我做主”和“我在别人的世界里啥也不是”的思维,进而导致中国人心理普遍有“有钱在哪里都过得很好”的这种思想。
有一篇文章就已经说的非常中肯了:
马未都:我们这个民族是不看书的,三种坏文化影响了数千年
中国的文化非常复杂,一两句话很难说清,但我还是想试着总结出中国文化中的几个要点。
首先是枭雄文化。中国人永远盼着出现一个枭雄,中国一旦失去集权,就会陷入混乱,比如我们的五代十国时期、民国时期。为什么呢?因为最大的领导人没出现,一旦出现,社会就变得比较安定。这就是我们的枭雄文化。所以,作为农民的陈胜、吴广起义时会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是个枭雄啊。
其次是不妥协的文化。生活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某些人一张嘴就说我这人可不能商量啊。这种心态导致中国人很难从谈判中获得利益,经常吃亏。我们解决分歧的方法要不就硬打,要不就吃亏认栽,反正都是走极端。中国人的谈判都是让人拿枪顶着后脖颈子才谈完的。没有人愿意发自内心地去谈判,也不懂得找一个中间点,双方说和。因此,在这种不妥协的文化中,社会交易成本极高。
第三是推卸文化。有事儿了先推出去,千万别找我,不是我干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最经典的画面是,在公园里,一个学步的孩子突然摔倒,爷爷奶奶一定冲过去,一定要找个事去赖,没有赖的地方也要赖到地身上。我见过无数个老太太抱着孙子拍着地说,都赖它,都赖它。这就等于从小给了孩子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出了事一定先把责任推出去。这让我们成了一个不会道歉的民族,给外人的普遍印象就是中国人不会道歉。我小时候就不会道歉,也绝不道歉,最后都是被老师拧着去道歉的。
两个人吵架,吵到最后经常是这两个人梗着脖子说“我是不对,但你也不怎么样”。这就已经算道歉了。你看外国人就很会道歉,他们经常是高跟低道歉,比如父亲跟儿子道歉,丈夫跟妻子道歉。丈夫跟妻子,并没有高低之分,但是按中国的传统,总认为男比女高一头。在西方,丈夫跟妻子道歉的事比比皆是,张口就来。可中国人不会,中国人最多说一句“这事过去就拉倒了”。明白了吧,只要你家丈夫说“这事过去就拉倒了”,那已经是在跟你道歉了,你就赶紧就坡下驴别再不依不饶了。中国人的这种推卸文化导致我们严重缺乏反思精神,出了什么事一定都是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自己永远不承担责任,怨天尤人,不是赖领导就是赖制度,总之先把自己摘干净再说。这就是我们的社会走向文明的最大阻力。
包容的力量
说了这么多枭雄文化、不妥协文化、推卸文化,这些都是负面的,我们也有好的文化。那就是包容。中国人心胸最宽,有容乃大。
文化可以把什么东西都牵进来。比如说我们的餐饮,全世界独树一帜,光是那些古怪的字眼,就连中国人自个儿都说不清楚。比如炝炒和爆炒有什么区别?这中间的分别极其微妙,中国的烹调术语能写满满一本书。西方人有什么烹饪手段啊?少得可怜,但是它能长驱直入。改革开放没多久,北京第一家肯德基在前门开业,那队排得一眼望不到头。然后麦当劳也来了。今天全世界的麦当劳、肯德基有上万家,你出国万一人生地不熟,不确定上哪儿吃饭放心,你就去这两家,绝对不会上当。我在土耳其试过,一尝,跟北京的没啥区别,跟美国的也没啥区别,就是多了一点咖喱。你看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早餐都有炸油条、蛋花汤了,现在还有麻婆豆腐盖饭呢。你想想,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才多久?不到三十年。我看再过三十年,我们就得挤对得他们掂勺了。一百年后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全是厨子在那掂勺。这就是包容的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好像是在不断改变自己,其实是先让你进来之后再悄悄把你改变。我们一般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以汉族为主,但是汉族人所有的生活习惯全是学来的。你的起居原来是坐地上的,现在坐椅子上了;你原来的衣服是宽袍大袖,现在都是紧身的;你吃饭过去是分餐(到了明朝还是分餐呢),清朝人让我们共餐了。大家围在一个桌子上吃,明朝人认为是种野蛮的吃法,应该一人一张桌子,自个吃自个的。日本人现在吃饭都是一人一份,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若真按明朝的吃法,今天的我们还真不习惯了。你想想,十个人十张桌子,一人一份地吃,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在号子里。
文化输出的无尽遐想
文化是社会变革最大的一股力量,如果你不能理解文化是你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背景,你做什么事都不会太顺。所以官方今天不停地讲要把我们的文化输出去。
美国人靠好莱坞大片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和理念。我们靠什么呢?我走过全世界很多国家,走到哪儿都发现有中国人开的餐馆。我想,如果通过餐馆来输出我们的文化,那一定事半功倍。我们今天在世界各地看到的中餐馆一般都偏小、偏杂乱,档次不高。我今年去了一趟慕尼黑,人家介绍说有一个特别好的中餐馆,就是有点贵。我问是不是中国人去得不多,他说基本上都是外国人去。我去了之后发现那个餐馆的菜式都是很传统的中国菜,但它的布局和上菜方式非常西化。我觉得这真是一个特别好的文化输出的场合,大量的外国人在里头悠然自得,很享受那个环境。其实,只要你让一个人从胃里爱上你这个国家的菜,他一定会对你的国家有无尽遐想。
马未都:在功利时代 穷则独善其身
来源:新周刊
我不愿看到收藏界变成一个彻头彻尾谈钱的领域。功利会伤害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既然如此,就按照过去的说法:穷则独善其身。
现在人家叫我收藏家,我并不是很高兴。过去收藏家必须有个标志——“著书立说”,没有著书立说,你算哪门子收藏家呀?而且,今天的收藏,已经大大背离了收藏的原旨。收藏最初的宗旨,往大了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证据,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实时标高,通过收藏,你能看到我们的商代、周代、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往小了说,是满足文人雅士的一些内心需求,帮他理解纷杂的世界。
不幸的是,现在基本上全社会的收藏已经转变成为一个商业的博弈,至少99%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所有人的说法都是“未来可以升值”,社会各角度都以“他是否买了贵东西”为标准。从我内心讲,非常不喜欢:不是不喜欢别人加入这个队伍,而是不喜欢把过去唯一干净的净地变得非常世俗化。
每个人的目标过高,就跟唱歌似的,调子一起高了,谁都唱不上去。
我有时也可以理解别人的世俗观,比如,宗教应该是最脱俗的地儿,但今天很多宗教场所并不能免俗;同样,我不能要求收藏界免俗,我们的社会处处体现世俗的话,让收藏界变得高雅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也不愿意收藏界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与原旨无关的领域:大家都谈我赚了多少钱、将来可能赚多少钱——我觉得这些没有意义。
其实我能感受到功利对我们严重的伤害,甚至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伤害。既然如此,就按照过去的说法:穷则独善其身。这个“穷”是指精神上,这社会是一个精神贫穷的社会,但我一定要独善其身,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不能要求别人。
我一个人不可能改善,只能保全我自己不同流合污,不向世俗低头。人是要妥协和自卫的,你妥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下一步的成功。过去人们说,尺蠖之曲,以求伸也——但今天的年轻人,第一不懂得尺蠖之曲,不愿意退回来、软一下,不会;第二,认为前进就一定能成功,但他又没有前进的能力,每个人都好高骛远。
我们常说“励志”,但励志的标准是很高的,很多成功人物背后往往有特殊的因素,如果把他们当作全社会的励志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普通人就会认为上升通道不够——问题是,你通到哪一站算够呢?
人光有自我判断还不够,很多人认为自己身怀绝技,怎么老也遇不到知音?就是因为对周围环境没有判断。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资料,说中国缺400万个经理人。我认识的很多老板都说,缺有管理能力的人;我自己也是,想找一个有执行力的博物馆馆长,愿意出百万甚至千万的年薪,但是没有这么一个人。干不了这个活,那你还说什么呢?你觉得你行,但具体的事儿你做不来,然后就会埋怨:团队不好、环境恶劣、潜规则盛行,那别人怎么能够生存呢?我觉得这是个社会的问题——每个人的目标过高,就跟唱歌似的,调子一起高了,谁都唱不上去。
我们这个民族是不看书的。
我们今天全社会的文学修养都不够,因为社会不躺在文学上生存。当然,我们更不注重史学。这非常可怕。中国近几十年的大片,都能看出来,创作者不读书、没思考。很多国内的电影,别人评判的全是技术活儿,哪个镜头用得不好,应该怎样怎样——但我一看,明摆着这导演不读书。
举个例子,同样是表达血腥,《辛德勒的名单》和《勇敢的心》都有对人性的思考。《辛德勒的名单》里最血腥的一幕是:党卫军枪毙工人,“啪”一枪没响,又“啪”一枪没响,再“啪”一枪,三枪没响,滚蛋。这个工人经历了三枪,但子弹就是不响。在我们的电影里,就一定要让子弹响、打得血肉模糊你才觉得血腥,但《辛德勒的名单》里,不,踹开他去干活——当你看到他非常机械地干活,就会知道,人性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爆发出什么样的力量;而且一个施暴一个受暴,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这里面有明确的对人性的思考。
反观我们的电影,都是单纯的复仇,和《勇敢的心》差千万里。看得越多,就越觉得可笑。我这么说,不是特指电影界,只是电影是特别大众的文化代表,也可以说是民族心态的标志物。
《一九四二》的票房惨败,对冯小刚来说这是唯一的一次惨败,再看之后的《泰囧》,你就会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不看书的。《一九四二》已经变成一声凄厉的鹤唳——鹤呖长鸣,鹤呖是悲哀的,会传很远;但我们的电影都是麻雀窝,叽叽喳喳,说话毫无价值,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映射。《泰囧》的商业成功,很多搞电影的也看不懂,本身不可复制,再有个什么囧也不会是那样,我们整个民族没有目标。
我们的电视剧里,永远是儿女跟爹妈大喊大叫,少有社会秩序。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化很多成不了体系,不像一棵树,而是永远像同心圆一样。”同心圆的“心”是什么?儒家思想。汉代以后,儒家就确立了老大地位,却没有老二,中国文化就没有“老二文化”。中国文化中,一定是有一位枭雄,就一个,完了就完了,你也不用问二三四。不信你随便抓一个人问奥运会银牌有谁,一个都说不出来,因为大家都不关心这个。
中日韩三国都在儒家文化圈,但侧重点不同:日本侧重忠,韩国侧重孝,我们侧重义,讲义气、两肋插刀,但不幸的是——现在刀插向别人。
同在儒家文化圈,日本人由于忠诚,社会管理成本极低;我们不重忠诚,所以社会管理成本巨大。我常说,在中国能管10个人,到日本就能管500人。经济危机时,韩国、日本的很多企业员工愿意与企业共存亡,愿意减薪一半跟老板渡过难关,我们可能吗?地震时,人家发放矿泉水,只需要一个人,我们就得严阵以待,以免哄抢。讲究孝道,跟韩国不能比,你看韩国电视剧,孝道是第一位的,每个人进屋第一件事要向长辈请安——在韩国的文化输出当中,孝道是第一位的。我们有吗?我们的电视剧里,永远是儿女跟爹妈大喊大叫,少有社会秩序。
我们老说中国法制不健全,其实是个误读。我们在秦汉时期有非常严谨的法律,为什么法律在中国漫长的极权社会中不能得以实施呢?因为用不上,仅道德一项就能把社会治理得很好。法律是高成本的社会治理手段,当你用一道铁丝网就能拦住人,就犯不上筑一道高墙;当你用一根绳就能拦住人,就犯不上用铁丝网;当你划道线就能拦住人,就犯不上拉那条绳——什么成本最低?地上划条线最低。在国外的机场,地上划条线,没有人会逾越;在中国就得拦着,每个角上站一个人看守,那成本多高啊。社会若没有忠又没有孝,就剩下一个功利的“义”时:当我跟你讲义气的时候是求回报的。那我们这个国家怎么治理?完全靠法制,但一个完全靠法制治理的国家是最没有希望的。
问:你怎么看“社会板结”一词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答:所谓社会的“板结现象”,从某个角度讲,其实是现在人的能力不够。我们的社会再板结,也不会像三四十年前那样。打个比喻,今天的社会板结是黄土,而过去是水泥甚至是钢板。我们年轻时,人是没有权利选择工作的,今天你不满意可以转身就走。今天的社会,只要一个人有能力,就一定能够走出来,你没走出来说明你能力不够,或者在某处有缺陷。比如一个人能力非常强,但有性格缺陷,和人不好沟通,那就很难走出来,人家不帮你啊!
原文:https://m.sohu.com/a/236104110_740896/?pvid=000115_3w_a
有一篇文章就已经说的非常中肯了:
马未都:我们这个民族是不看书的,三种坏文化影响了数千年
中国的文化非常复杂,一两句话很难说清,但我还是想试着总结出中国文化中的几个要点。
首先是枭雄文化。中国人永远盼着出现一个枭雄,中国一旦失去集权,就会陷入混乱,比如我们的五代十国时期、民国时期。为什么呢?因为最大的领导人没出现,一旦出现,社会就变得比较安定。这就是我们的枭雄文化。所以,作为农民的陈胜、吴广起义时会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是个枭雄啊。
其次是不妥协的文化。生活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某些人一张嘴就说我这人可不能商量啊。这种心态导致中国人很难从谈判中获得利益,经常吃亏。我们解决分歧的方法要不就硬打,要不就吃亏认栽,反正都是走极端。中国人的谈判都是让人拿枪顶着后脖颈子才谈完的。没有人愿意发自内心地去谈判,也不懂得找一个中间点,双方说和。因此,在这种不妥协的文化中,社会交易成本极高。
第三是推卸文化。有事儿了先推出去,千万别找我,不是我干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最经典的画面是,在公园里,一个学步的孩子突然摔倒,爷爷奶奶一定冲过去,一定要找个事去赖,没有赖的地方也要赖到地身上。我见过无数个老太太抱着孙子拍着地说,都赖它,都赖它。这就等于从小给了孩子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出了事一定先把责任推出去。这让我们成了一个不会道歉的民族,给外人的普遍印象就是中国人不会道歉。我小时候就不会道歉,也绝不道歉,最后都是被老师拧着去道歉的。
两个人吵架,吵到最后经常是这两个人梗着脖子说“我是不对,但你也不怎么样”。这就已经算道歉了。你看外国人就很会道歉,他们经常是高跟低道歉,比如父亲跟儿子道歉,丈夫跟妻子道歉。丈夫跟妻子,并没有高低之分,但是按中国的传统,总认为男比女高一头。在西方,丈夫跟妻子道歉的事比比皆是,张口就来。可中国人不会,中国人最多说一句“这事过去就拉倒了”。明白了吧,只要你家丈夫说“这事过去就拉倒了”,那已经是在跟你道歉了,你就赶紧就坡下驴别再不依不饶了。中国人的这种推卸文化导致我们严重缺乏反思精神,出了什么事一定都是先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自己永远不承担责任,怨天尤人,不是赖领导就是赖制度,总之先把自己摘干净再说。这就是我们的社会走向文明的最大阻力。
包容的力量
说了这么多枭雄文化、不妥协文化、推卸文化,这些都是负面的,我们也有好的文化。那就是包容。中国人心胸最宽,有容乃大。
文化可以把什么东西都牵进来。比如说我们的餐饮,全世界独树一帜,光是那些古怪的字眼,就连中国人自个儿都说不清楚。比如炝炒和爆炒有什么区别?这中间的分别极其微妙,中国的烹调术语能写满满一本书。西方人有什么烹饪手段啊?少得可怜,但是它能长驱直入。改革开放没多久,北京第一家肯德基在前门开业,那队排得一眼望不到头。然后麦当劳也来了。今天全世界的麦当劳、肯德基有上万家,你出国万一人生地不熟,不确定上哪儿吃饭放心,你就去这两家,绝对不会上当。我在土耳其试过,一尝,跟北京的没啥区别,跟美国的也没啥区别,就是多了一点咖喱。你看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早餐都有炸油条、蛋花汤了,现在还有麻婆豆腐盖饭呢。你想想,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才多久?不到三十年。我看再过三十年,我们就得挤对得他们掂勺了。一百年后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全是厨子在那掂勺。这就是包容的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好像是在不断改变自己,其实是先让你进来之后再悄悄把你改变。我们一般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以汉族为主,但是汉族人所有的生活习惯全是学来的。你的起居原来是坐地上的,现在坐椅子上了;你原来的衣服是宽袍大袖,现在都是紧身的;你吃饭过去是分餐(到了明朝还是分餐呢),清朝人让我们共餐了。大家围在一个桌子上吃,明朝人认为是种野蛮的吃法,应该一人一张桌子,自个吃自个的。日本人现在吃饭都是一人一份,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若真按明朝的吃法,今天的我们还真不习惯了。你想想,十个人十张桌子,一人一份地吃,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在号子里。
文化输出的无尽遐想
文化是社会变革最大的一股力量,如果你不能理解文化是你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背景,你做什么事都不会太顺。所以官方今天不停地讲要把我们的文化输出去。
美国人靠好莱坞大片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和理念。我们靠什么呢?我走过全世界很多国家,走到哪儿都发现有中国人开的餐馆。我想,如果通过餐馆来输出我们的文化,那一定事半功倍。我们今天在世界各地看到的中餐馆一般都偏小、偏杂乱,档次不高。我今年去了一趟慕尼黑,人家介绍说有一个特别好的中餐馆,就是有点贵。我问是不是中国人去得不多,他说基本上都是外国人去。我去了之后发现那个餐馆的菜式都是很传统的中国菜,但它的布局和上菜方式非常西化。我觉得这真是一个特别好的文化输出的场合,大量的外国人在里头悠然自得,很享受那个环境。其实,只要你让一个人从胃里爱上你这个国家的菜,他一定会对你的国家有无尽遐想。
马未都:在功利时代 穷则独善其身
来源:新周刊
我不愿看到收藏界变成一个彻头彻尾谈钱的领域。功利会伤害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既然如此,就按照过去的说法:穷则独善其身。
现在人家叫我收藏家,我并不是很高兴。过去收藏家必须有个标志——“著书立说”,没有著书立说,你算哪门子收藏家呀?而且,今天的收藏,已经大大背离了收藏的原旨。收藏最初的宗旨,往大了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证据,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实时标高,通过收藏,你能看到我们的商代、周代、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往小了说,是满足文人雅士的一些内心需求,帮他理解纷杂的世界。
不幸的是,现在基本上全社会的收藏已经转变成为一个商业的博弈,至少99%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所有人的说法都是“未来可以升值”,社会各角度都以“他是否买了贵东西”为标准。从我内心讲,非常不喜欢:不是不喜欢别人加入这个队伍,而是不喜欢把过去唯一干净的净地变得非常世俗化。
每个人的目标过高,就跟唱歌似的,调子一起高了,谁都唱不上去。
我有时也可以理解别人的世俗观,比如,宗教应该是最脱俗的地儿,但今天很多宗教场所并不能免俗;同样,我不能要求收藏界免俗,我们的社会处处体现世俗的话,让收藏界变得高雅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也不愿意收藏界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与原旨无关的领域:大家都谈我赚了多少钱、将来可能赚多少钱——我觉得这些没有意义。
其实我能感受到功利对我们严重的伤害,甚至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伤害。既然如此,就按照过去的说法:穷则独善其身。这个“穷”是指精神上,这社会是一个精神贫穷的社会,但我一定要独善其身,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不能要求别人。
我一个人不可能改善,只能保全我自己不同流合污,不向世俗低头。人是要妥协和自卫的,你妥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下一步的成功。过去人们说,尺蠖之曲,以求伸也——但今天的年轻人,第一不懂得尺蠖之曲,不愿意退回来、软一下,不会;第二,认为前进就一定能成功,但他又没有前进的能力,每个人都好高骛远。
我们常说“励志”,但励志的标准是很高的,很多成功人物背后往往有特殊的因素,如果把他们当作全社会的励志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普通人就会认为上升通道不够——问题是,你通到哪一站算够呢?
人光有自我判断还不够,很多人认为自己身怀绝技,怎么老也遇不到知音?就是因为对周围环境没有判断。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资料,说中国缺400万个经理人。我认识的很多老板都说,缺有管理能力的人;我自己也是,想找一个有执行力的博物馆馆长,愿意出百万甚至千万的年薪,但是没有这么一个人。干不了这个活,那你还说什么呢?你觉得你行,但具体的事儿你做不来,然后就会埋怨:团队不好、环境恶劣、潜规则盛行,那别人怎么能够生存呢?我觉得这是个社会的问题——每个人的目标过高,就跟唱歌似的,调子一起高了,谁都唱不上去。
我们这个民族是不看书的。
我们今天全社会的文学修养都不够,因为社会不躺在文学上生存。当然,我们更不注重史学。这非常可怕。中国近几十年的大片,都能看出来,创作者不读书、没思考。很多国内的电影,别人评判的全是技术活儿,哪个镜头用得不好,应该怎样怎样——但我一看,明摆着这导演不读书。
举个例子,同样是表达血腥,《辛德勒的名单》和《勇敢的心》都有对人性的思考。《辛德勒的名单》里最血腥的一幕是:党卫军枪毙工人,“啪”一枪没响,又“啪”一枪没响,再“啪”一枪,三枪没响,滚蛋。这个工人经历了三枪,但子弹就是不响。在我们的电影里,就一定要让子弹响、打得血肉模糊你才觉得血腥,但《辛德勒的名单》里,不,踹开他去干活——当你看到他非常机械地干活,就会知道,人性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爆发出什么样的力量;而且一个施暴一个受暴,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这里面有明确的对人性的思考。
反观我们的电影,都是单纯的复仇,和《勇敢的心》差千万里。看得越多,就越觉得可笑。我这么说,不是特指电影界,只是电影是特别大众的文化代表,也可以说是民族心态的标志物。
《一九四二》的票房惨败,对冯小刚来说这是唯一的一次惨败,再看之后的《泰囧》,你就会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不看书的。《一九四二》已经变成一声凄厉的鹤唳——鹤呖长鸣,鹤呖是悲哀的,会传很远;但我们的电影都是麻雀窝,叽叽喳喳,说话毫无价值,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映射。《泰囧》的商业成功,很多搞电影的也看不懂,本身不可复制,再有个什么囧也不会是那样,我们整个民族没有目标。
我们的电视剧里,永远是儿女跟爹妈大喊大叫,少有社会秩序。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化很多成不了体系,不像一棵树,而是永远像同心圆一样。”同心圆的“心”是什么?儒家思想。汉代以后,儒家就确立了老大地位,却没有老二,中国文化就没有“老二文化”。中国文化中,一定是有一位枭雄,就一个,完了就完了,你也不用问二三四。不信你随便抓一个人问奥运会银牌有谁,一个都说不出来,因为大家都不关心这个。
中日韩三国都在儒家文化圈,但侧重点不同:日本侧重忠,韩国侧重孝,我们侧重义,讲义气、两肋插刀,但不幸的是——现在刀插向别人。
同在儒家文化圈,日本人由于忠诚,社会管理成本极低;我们不重忠诚,所以社会管理成本巨大。我常说,在中国能管10个人,到日本就能管500人。经济危机时,韩国、日本的很多企业员工愿意与企业共存亡,愿意减薪一半跟老板渡过难关,我们可能吗?地震时,人家发放矿泉水,只需要一个人,我们就得严阵以待,以免哄抢。讲究孝道,跟韩国不能比,你看韩国电视剧,孝道是第一位的,每个人进屋第一件事要向长辈请安——在韩国的文化输出当中,孝道是第一位的。我们有吗?我们的电视剧里,永远是儿女跟爹妈大喊大叫,少有社会秩序。
我们老说中国法制不健全,其实是个误读。我们在秦汉时期有非常严谨的法律,为什么法律在中国漫长的极权社会中不能得以实施呢?因为用不上,仅道德一项就能把社会治理得很好。法律是高成本的社会治理手段,当你用一道铁丝网就能拦住人,就犯不上筑一道高墙;当你用一根绳就能拦住人,就犯不上用铁丝网;当你划道线就能拦住人,就犯不上拉那条绳——什么成本最低?地上划条线最低。在国外的机场,地上划条线,没有人会逾越;在中国就得拦着,每个角上站一个人看守,那成本多高啊。社会若没有忠又没有孝,就剩下一个功利的“义”时:当我跟你讲义气的时候是求回报的。那我们这个国家怎么治理?完全靠法制,但一个完全靠法制治理的国家是最没有希望的。
问:你怎么看“社会板结”一词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答:所谓社会的“板结现象”,从某个角度讲,其实是现在人的能力不够。我们的社会再板结,也不会像三四十年前那样。打个比喻,今天的社会板结是黄土,而过去是水泥甚至是钢板。我们年轻时,人是没有权利选择工作的,今天你不满意可以转身就走。今天的社会,只要一个人有能力,就一定能够走出来,你没走出来说明你能力不够,或者在某处有缺陷。比如一个人能力非常强,但有性格缺陷,和人不好沟通,那就很难走出来,人家不帮你啊!
原文:https://m.sohu.com/a/236104110_740896/?pvid=000115_3w_a
這句話本身沒錯,有錢人在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活得窮人舒服。但是在中國,你的錢不是你的,偉大的黨什麽時候都可以徵用。所以你爲什麽要理會一群真正的無產階級的叫囂呢,他們當然覺得只要有錢了日子就好過了,因爲他們從來就沒有過錢,不理解爲什麽他們自己國家的有錢人要拼命移民,更不理解爲什麽打倒那些所謂“不合格”的養豬場後自己國家的豬肉越來越貴,自己拼死拼活怎麽都吃不起肉。更可怕的是,他們自然而然地覺得全世界的窮人都吃不起肉,天天看些哄韭菜的文章,關心比他們有錢不知道多少倍的人才應該關心的富貴病,好高騖遠,以自己所謂的“健康綠色生活”爲榮,卻不知道近在眼前的易子而食
猪也是这么说的。只要多吃多睡多长肉,在哪都能得到好饲料,在哪都是这个理。
既然有錢就能在牆內解決問題,李嘉誠跑屁啊?馬雲也不會...
如果你在美国想玩玩船,玩玩私人飞机,那入门门槛比中国低的多,资产几十万美刀享受的是汁国亿万富翁的生活。而汁那那些几百万资产的中产过的日子,简直和猪狗差不多。粉红或者因为头脑简单统计不合格,或者因为坏喜欢胡搅蛮缠,喜欢把差的很远的事情往一起扯。
有部分准确,说到底还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中国的改朝换代就是因为解决不了吃饭(生存不是生活)问题,只是这个论述忽略了很重要的保证你屁股即便坐在赵老爷那边也有可能掉脑袋的情况,就是法治。
马云足够富有了,按照粉红的描述不可能过得差,可是,他人呢?你拿着一吨黄金去索马里不会成为山大王,只会被劫杀,这就是法律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至今都没有法律,你只要把皇帝的屁眼舔得发亮就稳了。
马云足够富有了,按照粉红的描述不可能过得差,可是,他人呢?你拿着一吨黄金去索马里不会成为山大王,只会被劫杀,这就是法律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至今都没有法律,你只要把皇帝的屁眼舔得发亮就稳了。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精神需求的话,显然有钱在中国过的会更好,而且不用非常有钱,小中资就行。因为中国底层不是人。就跟留学生抱怨西方国家店面关门早一样。
毕竟有钱一回事 一个人钱多 可不能说明这个人大脑结构就正常
只要在贡产裆坑里,钱都是时刻准备着 贡产 的!
否则, 拍照, 送终,贪污,妄议,。。。总有一款适合的。
否则, 拍照, 送终,贪污,妄议,。。。总有一款适合的。
内陆 北方尤甚 白手起家有钱没权=移动肥肉;
长三角珠三角 中产韭菜先忽略一下 不得不承认包子粉墨登场之前那些老板们日子过得确实不错;
不过现在肯定就没以前那么安稳了 被监察委员会盯上了以后 大冬天站在院子里洗澡洗到一整块肥皂用光 然后乖乖在所有“口供”上签字 运气不好的再得个心脏病抑郁症什么的
这还不是做实业的。。。
长三角珠三角 中产韭菜先忽略一下 不得不承认包子粉墨登场之前那些老板们日子过得确实不错;
不过现在肯定就没以前那么安稳了 被监察委员会盯上了以后 大冬天站在院子里洗澡洗到一整块肥皂用光 然后乖乖在所有“口供”上签字 运气不好的再得个心脏病抑郁症什么的
这还不是做实业的。。。
他说的没有错,但是不够完整。
在中国穷人想变成富人很难。
我们都知道内卷的厉害。这是体制问题。独裁导致经济失去活力,人民失去创新能力,各种学术腐败,所以中国将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位置。美帝不是靠什么霸权,美帝是靠自由的制度发达起来的。你能说美国100多所高校的科研能力跟国家政权有关系吗?美国那么多各行各业的顶级研发公司都是靠政府霸权?
说到沾政府的光,华为天天靠中共的实力打开国际市场,华为这么多年什么东西业界领先了?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硬件喊了这么多年,天天996、007搞了这么多年,除了会为中共宣传撒谎说大话,还做出什么成绩了?
在中国富人想守住财产很难。
这个就不多说了,新闻里天天有。富来富去最后都是共产党的。
在中国穷人想变成富人很难。
我们都知道内卷的厉害。这是体制问题。独裁导致经济失去活力,人民失去创新能力,各种学术腐败,所以中国将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位置。美帝不是靠什么霸权,美帝是靠自由的制度发达起来的。你能说美国100多所高校的科研能力跟国家政权有关系吗?美国那么多各行各业的顶级研发公司都是靠政府霸权?
说到沾政府的光,华为天天靠中共的实力打开国际市场,华为这么多年什么东西业界领先了?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硬件喊了这么多年,天天996、007搞了这么多年,除了会为中共宣传撒谎说大话,还做出什么成绩了?
在中国富人想守住财产很难。
这个就不多说了,新闻里天天有。富来富去最后都是共产党的。
你直接问他,你有钱吗?有多少钱?有钱到不用关心政治了吗?你再有钱,能扛过公私合营吗?再有钱,不怕打土豪挖底财吗?什么?你没钱?或者还没有钱到那个份上?那你说你麻痹呢?!还“有钱在哪都一样”,你就是个没钱还爱装X的穷比!
这种你不好反驳/说服他,这种心态也即是典型的,还有一口饭吃就绝对不会造反,之前有葱油谈如何启蒙的问题,我就说过,不存在普适的启蒙方式,像这种你是无论如何没法让他主动造反的,而一旦风向改变,那不用任何人怂恿,他就自动倒戈了,之前如何歌颂党国,之后就如何歌颂革命,所谓的绝大多数本质投机者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了,这不意味着铁拳也砸不动他,这是不一定的,但砸到之前,他一定会嘴硬到底
当然了,这不意味着铁拳也砸不动他,这是不一定的,但砸到之前,他一定会嘴硬到底
有钱在哪都好,但是中国是个例外,党国专宰肥猪。
那穷呢,穷的话又没有发达国家穷人生活水平高了。
你看这不是22条军规么?
那穷呢,穷的话又没有发达国家穷人生活水平高了。
你看这不是22条军规么?
y有钱在墙内也过得好的话那为啥还有那么多富人移民啊?
会这样说的都是群墙蛙,以为全世界都跟中共国一个鸟样。
要看怎麽比較啊?
「你有錢,一定比平行世界裏那個沒錢的你好過」這句話在哪裏都適用,所以這個角度上來説「有錢在哪裏都好過」是真的
但你這個有錢人,未必比隔壁沒錢老王過得好過。比方説你有骨癌,痛得要死還很難治,老王雖然沒幾個錢但靠打工還能吃飯,而且他强壯到能打工爆肝。「有錢在哪都好過」?逃吧,你逃到天涯海角,你的癌症還是會跟著你,你到哪裏都不好過
只有當你的煩惱是錢能解決的範圍内的時候,有錢才能讓你好過一點
哦對了, 你現在窮,所以鐵拳砸下來的概率比較低。你要有錢了,砸下來的幾率自然也高了
哦還有,很多反賊的確是恨自己不信趙
我不説所有的,但很多都是
甚至所有人,讓他姓趙了,大概沒幾天也都會變成熱愛體制的鐮刀
所以繼續權力腐化論……
「你有錢,一定比平行世界裏那個沒錢的你好過」這句話在哪裏都適用,所以這個角度上來説「有錢在哪裏都好過」是真的
但你這個有錢人,未必比隔壁沒錢老王過得好過。比方説你有骨癌,痛得要死還很難治,老王雖然沒幾個錢但靠打工還能吃飯,而且他强壯到能打工爆肝。「有錢在哪都好過」?逃吧,你逃到天涯海角,你的癌症還是會跟著你,你到哪裏都不好過
只有當你的煩惱是錢能解決的範圍内的時候,有錢才能讓你好過一點
哦對了, 你現在窮,所以鐵拳砸下來的概率比較低。你要有錢了,砸下來的幾率自然也高了
哦還有,很多反賊的確是恨自己不信趙
我不説所有的,但很多都是
甚至所有人,讓他姓趙了,大概沒幾天也都會變成熱愛體制的鐮刀
所以繼續權力腐化論……
先说有钱的。正常国家的有钱人不会仅仅因为在演讲上批评了一次监管机构就直接被消失好几个星期(马云),不会因为治理自己公司的方式被抓进去(孙大午),不会被打黑(重庆)。
再说相对没钱的,这可就更没法比了。各国的最低工资和最低社会保障在那里摆着呢。
再说相对没钱的,这可就更没法比了。各国的最低工资和最低社会保障在那里摆着呢。
真的有钱在哪里过的都很好?
你问问100多年前被列宁清算的那些俄罗斯沙皇贵族,他们在苏维埃新天地下爽不爽?
60多年前被公私合营的资本家看看,他们在兲朝过得如何,爽不爽?!
你问问20多年前被普京清算的那些寡头,过得爽不爽
你问问100多年前被列宁清算的那些俄罗斯沙皇贵族,他们在苏维埃新天地下爽不爽?
60多年前被公私合营的资本家看看,他们在兲朝过得如何,爽不爽?!
你问问20多年前被普京清算的那些寡头,过得爽不爽
有钱哪里都过得好 √ 世界大部分人都没钱 √ 民主政体保护的是大部分人 √
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充公、打土豪前当然也能过得很好
在一个不保护私人财产的地方,有钱也能给你变成没钱,何谈生活得好?
你去北朝鲜有个钱试试?🐶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Pincong Center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Pincong Center
范松忠
黑名单 吾爱人类公敌!宁做伊朗犬,不做中国人!中国、中共、中文,都别想奴役我!习来曼尼和王培尔,来找我啊!有种加我实名制微信抖音啊!我死后,能求得一面美国国旗披上烧掉,或把我烧掉撒入大海,死无葬身之地,也不进中共方舱。誓死反送中,绝不落叶归中!
对啊,本来,这种观点还真的难辩驳,有点难,比如封城?只要高官,就会有通行证,没事。吃特供食品,喝特供水。
现在,我问你,你愿意在中共国做有钱的丑云呢?还是在西方自由国家做普通底层民众?
我的答案是,我愿意在塞尔维亚、巴基斯坦、柬埔寨,做普通人,也不当下一个丑云。
现在,我问你,你愿意在中共国做有钱的丑云呢?还是在西方自由国家做普通底层民众?
我的答案是,我愿意在塞尔维亚、巴基斯坦、柬埔寨,做普通人,也不当下一个丑云。
1.不否認有些反賊是這麼想,反賊的想法是要均富,他們的想法是特權有錢
2.不見得他們富到哪。我的看法是,他們的偏激跟反賊是一個某些反賊是一個想法。他們嫉妒外國好。
3.不把均富當成目標的政府有個屌用
2.不見得他們富到哪。我的看法是,他們的偏激跟反賊是一個某些反賊是一個想法。他們嫉妒外國好。
3.不把均富當成目標的政府有個屌用
中国的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而中国的体制决定了权力意味着金钱,在这种环境下有多少有钱人(贪官以及和它们勾结暴富的商人)每天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说错话站错队而身陷囹圄甚至性命不保。
即便你只是普通的小有资产的百姓,一场大病或许就会夺去你自诩幸福的生活。你在这个国家生活严重缺乏安全感,但凡涉及民生保障的行业都大搞商业化,没有钱寸步难行,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成为空谈。
即便你只是普通的小有资产的百姓,一场大病或许就会夺去你自诩幸福的生活。你在这个国家生活严重缺乏安全感,但凡涉及民生保障的行业都大搞商业化,没有钱寸步难行,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成为空谈。
这话乍的一听,其实很有道理,无法反驳。其实主要是强国的环境造成的。大概13到14亿人嘛,每个人都想着发大财。有钱去哪里都过的爽,其实背后透露着无奈。如果医疗有保障,养老上学无忧。必须人人发大财吗?做自己喜欢的事,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就不行吗,一定要成富豪才成功?其实也是毒鸡汤造就的文化,记得前段时间看到央视主持人一句话,主要内容是只要你肯努力,哪怕是砖头,也会发光。我发你m个b好吧,你去睡领导博上位,坐着比别人高的位置就摆出一副高级脸。农民工不比你努力多吗,为什么还是那么惨@#,14亿人每个人都想着发财,每个都赚大钱,可能吗,其实是共党希望这样的,你们努力赚钱他就可以坐在上面收割。你们不努力的话他们也没得收。大家如果有机会去其他国家看看,或者问问在国外的亲朋好友,其实很多有保障的国家,有养老,有医疗,有失业保障等。不是人人都要发财才能过得很好。普通人照样可以过的很快乐,很健康,很阳光。所以归根到底,说有钱在哪里都过的好的本身就是被洗脑的,有钱的毕竟是极少数。并不是人人努力都能成功的。
所以有錢人全都移民出國,在牆國,私有財產完全沒有保障,只不過是被割的韮菜。
这个是诡辩啦,有钱好过,对的,没钱难过,对的,有钱不用追求民主自由,对吗?没钱不配追求民主自由,对吗?
他们就喜欢吧话连起来说,混淆逻辑,很简单的道理,别看他们的节奏。
他们就喜欢吧话连起来说,混淆逻辑,很简单的道理,别看他们的节奏。
在天朝有钱不如在美国有钱好过,具体原因可以去了解下,并非有钱在哪里都好过。就拿印度说,婆罗门再穷也不会真香首陀罗,这是规矩。北戴河领导再差,死了还是要葬在八宝山,这是规矩。这世上很多事,规矩不能破。
有钱过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没什么钱的底层的话,至少在中国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如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至少有相对完善的基础保障,这道理很明了吧,可惜底层粉蛆不懂呀
重點不在有沒有錢
重點是在有沒有生活保障
或者回他
給你100億終生在南極看企鵝要不要
重點是在有沒有生活保障
或者回他
給你100億終生在南極看企鵝要不要
socks
黑名单
叫他去印尼 俄罗斯试试 叫他去印尼 俄罗斯试试
有钱在哪都过得好? 去问问几个月钱还被亲热的叫马爸爸的那个呗。 中国首富都是高危人群。
事实证明只有中国首富一直被中共针对打压
紫薯
紫薯
紫薯
紫薯
紫薯
紫薯
这话很容易反驳啊,因为只是单维度解读一个问题
你直接回答:社会地位和资产相当的平民对比(官员除外),肯定是在自由国家过得更好,比如同样地位和资产的人,在朝鲜还是韩国过得更好?
你直接回答:社会地位和资产相当的平民对比(官员除外),肯定是在自由国家过得更好,比如同样地位和资产的人,在朝鲜还是韩国过得更好?
粉红结论就是 穷在哪都一样难过,有钱在哪都吃香
后半句基本没错(不同政体稍有差异)。
前半句不对,发达民主国家的高福利可以保证社会的最底层也能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但是贫穷的民主国家我个人认为是一种伪民主,民主很容易被利益集团绑架,最后穷人依然生活难过。
有錢在哪過的都好 這句話本身沒錯
但是首先要保證個人財產及人身安全
但是首先要保證個人財產及人身安全
你問問馬雲現在過得好不好不就知道了~再者,即係有錢,在北韓真的可能凌駕金三胖?
有钱在哪过得都好
这是个P的真理,觉得这话无可辩驳的需要好好反省了。
首先是语义的模糊性。请定义什么是有钱,是相对值还是绝对值?过得好又是什么标准?
其次这涉及到价值评判的标准,你是否陷入了一元化思维?
已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