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的友谊商店,不仅不许国人购物,陪同外侨的国人也是不让进的,但对外国友人却谄媚屈膝

https://telegra.ph/file/5cb9fb786cddf649c6e97.jpghttps://telegra.ph/file/4aa8a84c7aefcd3e80842.jpghttps://telegra.ph/file/22f6bef6c1af2aaf3b9d8.png
11
分享 2023-03-01

29 个评论

中共国的奴民又不是人,是畜生和狗逼,不得入内文明场所不是很正常?中共国当权者深知这点,或者说 所有共产主义国家深知自己居民们的这点(因为你们当初能够选择我共产党,就证明你们是狗逼,我共产党就是摸准了你们狗逼刁民下流胚爱犯贱,所以用你们期盼的和习惯的对待方式来对待你们,你们还得给我喊万岁呢,就是这么贱,所以正常)没错,就连满清贵族 慈禧 也深谙此理,所以才会说“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等什么时候深谙此理了,你就能统治这片洼地的滞纳奴隶(虽然我很不愿意这么说和不高兴承认,但我现在也越来越看出来了),而 隔壁兄弟国家朝鲜 至今还是这样呢,不说一模一样吧,百分之九十,这个待遇。共产党执政国家只有奴民和贱民。改革开放后,这些情况才渐渐改变许多(修正主义了,至少朝鲜是这么认为的,就像我们当初认为苏联老大哥那样)。该! 还债罢了!
已隐藏
现在不也还是照样歧视本土贱民,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我以前国内工作时候外企,中国毕业生想进去要千挑万选,巴基斯坦留学生屁也不懂就进了,职级比我还高
山大学伴笑而不语。支那光棍已经够多了,共匪还一个劲往外送。
已隐藏
毛大佐文治武功
因年齡限制我只有上至七十年代到如今的生活經驗, 再早就因年幼記不清了.

_ _ 友誼商店又俗稱外匯商店, 我進去過兩次分別是兩家, 一次是蹭的特權進去的, 另一次則是八十年代管的不嚴了有外匯或外匯券就能進了, 九十年代基本不管了外匯商店也逐漸沒落了, 我記得九十年代中期還在營業之後應該是關門或對内了吧.

_ _ 忘了是如何得到外匯券的, 可能是某權貴或外國人看我可愛贈送的吧. 總之是得到兩張分別五元和三元面值的, 在供銷社買糖不遂后獲得指點 "這是外匯券, 你哪來的?" 之後在大院裏詢問大孩子, 有熱心姐姐說她的同學能進去, 帶我找到另一位姐姐就帶我去了, 離家不遠的涉外賓館邊上就是友誼商店. 看門人和姐姐打招呼 "小⚪又來玩啦" 也問我是誰, 姐姐說我是她表弟, 我們就進去了. 應該是買了點白巧克力, 姐姐也沒要我給她的, 全都被我吃了. 那時候可封建了只有小的時候才能和姐姐們玩, 大點就開始女男大防了, 我也比較沒心沒肺, 連當初幫我買巧克力的姐姐叫啥早都忘了~後來聽説是去北京了, 我去北京上學的時候也沒想起來去拜望她.

_ _ 第二次是八十年代初, 給日本人指路得到幾張日元同學都不敢接所以全歸我了. 得知老爹要去北京出差, 我就帶上了日元非要去. 當地是花不出去的金額看著又大我又不想去銀行兌換, 那時候我就警惕銀行了莫名就會覺得兌換會被坑, 想著在北京也許能花出去. 司機班的戰士開吉普老爹和我坐車, 雖然路上很顛但現在想來應該是遺傳和我孩子一樣坐車很催眠. 然後到了北京人民大學附近的招待所, 老爹去辦事我就出去逛街, 人大附近有個友誼賓館, 邊上就是友誼商店.

_ _ 第二天拿了日元就跑去了, 看門人叫住我 "你幹嘛的?" "逛商店啊" "誰家孩子?" "老⚪家的" "我怎麽不認識你?" "我第一次來你怎麽會認識我?" "你有外匯券嘛?" "沒, 但有外匯" 拿出來亮了亮 "你進去吧, 別搗亂啊, 買完快點出來" 然後我就去逛了一圈, 嚴格來説是外匯券才能購買, 但是拿日元進去也能方便的兌換成外匯券. 那時不懂爲啥要煽動匪患區仇日, 電視裏[日本鬼子]的形象被我遇到的日本人完全擊潰了. 但儘管面額大這次也只能買巧克力...再也不會犯傻買白巧克力啦, 純巧克力真香~

_ _ 補充一下我知道的年代最早是特權能進民衆不行, 攤販和農民想在邊上擺攤都會被驅趕的. 外匯商店和普通商店相比我記憶比較明顯的是賣洋酒外烟, 感覺多是我看不上的工藝品、奢侈品什麽的, 第二次鋼筆是想買來著無奈日元不夠啊, 總之是好吃的黑白巧克力商店吧. 在群裏喊了老北京一問最早北京只有一家開在王府井之後搬到日壇路再之後才有多家開設, 在王府井的時候不讓民衆進快搬家的時候會有單位組織進去參觀. 搬家之後就能隨便進了, 感嘆一下首都是比小地方自由的多.

_ _ 説起來北京還有一種叫指標商店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不曾有過的, 過去在雅寶路能用美元越過電視票直接購買進口家電, 是爲出境歸來者準備的. 在匪患去人從未平等過, 但這是有問題的共匪體制上不平等實際上讓誰都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人, 從政治、經濟到社會的各方面人們從未有過平等參與權.
可以看作是一种家文化的延申。称外国人为外宾,给宾客超规格的待遇。

家里人也有地位区别,有血缘关系的、管家、厨子、护卫、仆人,除了血亲之外,其他人是享受不了宾客待遇的
>>可以看作是一种家文化的延申。称外国人为外宾,给宾客超规格的待遇。家里人也有地位区别,有血缘关系的、管...


传统儒家宾客文化是礼待外人,但是并没有说应该虐待家人。即便说对自己人严苛一些,也并不是要歧视迫害啊
>>因年齡限制我只有上至七十年代到如今的生活經驗, 再早就因年幼記不清了._ _ 友誼商店又俗稱外匯商店...



友谊商店、外交公寓,二环和长安街沿线天龙人那些仿苏建筑还真不少
共产国家就是这样的 朝鲜也有类似这样的“友谊商店” 朝鲜人不得进入
看待社会现象不能脱离时代背景。

都知道广州的友谊商店以前是专门接待外国人的,买卖也只能用外汇,背景是当时我支的经济孱弱,出口无力,极度缺乏外汇。

看过一部讲邓矮子重新工作担任副总理后访问美国的纪录片,里面说出发前通知央行准备外汇,结果搜刮了央行的库存才找出35万美元来。

今天连我这种普通人账上也不止这点美元,可见当年的我支窘迫到了什么程度。

友谊商店崇洋媚外本色至今也没变,现在洋人进店接待的服务员仍然会热情很多,只是普通支人也能自由出入,用人民币付款也没有任何问题了。

因为外汇缺乏导致做出窘迫行为的国家其实很多,最近有印度把外国企业骗进去关门打狗,远的也有日本妓女下南洋卖身为国内赚取外汇,这都是落后国家不堪回首的一个阶段而已。
>>友谊商店、外交公寓,二环和长安街沿线天龙人那些仿苏建筑还真不少


嗨, 沒啥天龍人, 在我看來也都是人權不完整的灰牲口.
>>传统儒家宾客文化是礼待外人,但是并没有说应该虐待家人。即便说对自己人严苛一些,也并不是要歧视迫害啊


家文化,没说儒家文化。我也也没说虐待迫害啊,扯哪儿去了?
>>家文化,没说儒家文化。我也也没说虐待迫害啊,扯哪儿去了?


哪个家文化也没毛时代这套虐待家人(国人)的逻辑吧
从老佛爷的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到民国的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到周恩来的 外交无小事
到现在的 山东学伴,武汉日本自行车,洋人代报案

总是从既得利益集团的官老爷们崇洋媚外,犯贱的
>>哪个家文化也没毛时代这套虐待家人(国人)的逻辑吧

哪里说到虐待了?我说的是单纯是不让中国人买友谊商店的东西这事。
>>传统儒家宾客文化是礼待外人,但是并没有说应该虐待家人。即便说对自己人严苛一些,也并不是要歧视迫害啊


中共国又不是中华文化,是毛氏苏维埃文化,文明书籍古迹大部分被砸了啊
嘴上说着弘扬传统文化别当真咯,实际都是在灭传统文化呢
继承了清朝大统的正是老共,当然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租界牌子也一并继承了下来。
“一等洋人二等官
三等少民四等汉”

呵呵不过少民去集中营了 
我等汉人第三等了
好帖,图收了,和粉畜对线的时候就贴它脸上,看谁还吹腊时代
这非常符合唯生产力论
卖给外宾能获得宝贵的外汇
卖给菜人有个屁用 就生产力而言还不如把菜人送去劳改来的价值高
不是洋爹很高贵,而是芝麻人太低贱,一对比就显示出高贵了,芝麻的洋人特权大部分其实就是外国普通人本来就有的权力,但芝麻人全都不配,差距就显得很大了,比如这个去商店购物住旅店明显应该就是很正常的事,算不上什么优待,只是芝麻人被当成猪狗而禁止,猪狗看了人的待遇自然就会有这种感觉。
率先开创了所谓的“朝鲜模式”呗
>>不是洋爹很高贵,而是芝麻人太低贱,一对比就显示出高贵了,芝麻的洋人特权大部分其实就是外国普通人本来就...


确实是这样。留学生“特权”也差不多,都是正常人应有的待遇,只是国人被当韭菜太久,以为正常权利也是特权
中共就是这样  通过不断的向外传达中国人的低贱 从而证明它执政的那可怜一点合法性  其实事情恰好相反
现在朝鲜也一样 怕你看了里面的东西后 知道自己是多么穷 国外是多么好
腊肉版“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外宾商店是向外国人赚外汇用的,交易的都是真金美元,你的已经共产党收走了,你的冥币不值钱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