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葱备份】有什么反共组织?以及各组织的评价

fricassee
 
July 23, 2018
 
国内来说,暂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海外民运都不成气候且观念老套,所以我一直觉得有必要进行组织,以此达到救国救民的长远目标。
如果说有比较成气候的,大概就是司徒华创立的香港支联会,他们的标语是:

释放民运人士

平反八九民运

追究六四事件责任

结束一党专政

建设民主中国

目前他们的组织程度,在各大民运势力是应该是最紧密且成熟的,相比较下,大陆在严格监管下,反共团体缺乏组织,在海外的则脱离实际,而且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好。

至于台湾的,我不觉得台湾人真的会很主动牺牲自己利益来争取大陆民主,是为只可引以为援。

但香港不同,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几乎就是参考香港制度里许多东西设计的,同时还要许多政治人物直接参与到中共高层圈子内,不少商人还有利益,甚至乡议局士绅有跟太子党联姻。

同样,支联会为首的若干泛民人士,是少数民运分子里亲身接触大陆,同时又有担当大陆政府体系里公职的人员,又经过香港本地民意直选,熟悉立法工作与党务。

而香港本地,目前来说因为中共淫威,所以很多人其实没法说真话,都是为了利益,中共只要垮台,这群人也会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共的,但一些跪舔太深的人,比如李慧琼、谭耀宗或者范徐丽泰等人,必然会被清算与钉在历史耻柱上,相对的叶刘淑仪、田氏兄弟、林郑月娥等人,到能成为不倒翁,政治底线较为清楚,独立性质强。

因为国际地位的因素,香港会在中共即将下台时,成为内外沟通的主要桥梁,相信到时候支联会有可能改组成一个更强力的实体政党,然后开始通过香港本地力量进入国内社会尝试为新中国建设出力。

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跟支联会或香港泛民政党取得联系。




如果说组建一个实体在大陆存在的强力组织,我是支持并且愿意出力的,但目前还不是时候,中共目前财政仍然强势,至少要等上五到十年,假设运气好财政提前崩溃,那时进行成立组织才是最佳时机。

中共维持社会和自己地位,主要依靠三点财政,一是政府财政、二是维稳财政、三是军队财政。

三者都是维持社会稳定与运作最基本的,没有一个可以缩短。

但目前来说,政府财政增长快速,维稳财政几乎跟飞了一样在飙高,军队财政近年透过裁军有一定节减,习近平上台后一番重新武装也是为了应对国内问题,却终究不可能长期维持,因为军队始终是人,人力费用给不出来也就无从镇压。

其中,维稳费用最为特殊,因为十三亿人,只能依靠人民不反抗来降低维稳必要,如果有一亿人心怀不满,其中哪怕就十万人开始忽视前途与安全问题上街,中共都是无法压下来的。

所以维稳费用没法减,只会不断增加变成无底洞,一旦放弃维稳,中共投入到网络里的资源会统统被清除,也没有人力去控制各大公司和电视台,等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故而中共必然不会放弃维稳而专心维持政府与军队经费,若是真有那一天,中共只能说是一点钱都没了,政府与军队会同时出现哗变。




目前,我的建议是,持续关注中共公布的财政状况,近年中共公布财政越来越模糊,内容越也来越不清晰,说明中共明白到要点。

如果未来五年中共的财政收入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出现入不敷支,那么我觉得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线下聚会,十年以内可以组织成有行动力的团体。


资料来源: 品葱

https://www.pin-cong.com/p/112671/#!q_mt  (卒)
1
分享 2018-11-21

11 个评论

『等到了时候再做』,等于『就看着什么也不做』。现在能做的事情其实挺多的,一个足够独立的社会组织,只要他的利益被侵犯到,自己就会出来反共。任何类型的独立社会组织,都是将来的潜在支援力量。参与加强此类型的组织即可,无需专门政治化。
你能说出来哪个“独立社会组织”吗?
随便举个例子,比如某某偶像的粉丝会。前提是由粉丝自行串联,没有官方人员组织,否则就算不上独立了。
理论说得好,请问有什么历史案例吗?
比如粉丝团体,某某爱好者团体,直接转变为反政府组织的?
不需要转变。『挺共』和『反共』之间有着广阔的中间地带,只要大部分人的立场转移到中间地带,就变相削弱了『挺共』的力量。非要我举个例子的话,法轮功最初也就是『法轮功爱好者』呀,虽说更多的有宗教成分,根本还是他规模大组织强,只不过一般爱好者团体到不了那个规模。
我想问一下有什么具体的,成功的历史案例吗?
首先我已经说了不需要『成功』,或者说『能够独立地生存就是成功』。但我还是给你找个例子。我去检索了『同盟会』,一路上溯,有个前身叫“辅仁书报社”,『该社本来“内容仅在多购置新书以开通民智”』,算是『新书爱好者团体』。
这个新书爱好者团体,放在当前时代下,可能相当于『翻墙爱好者团体』。这样的团体,他能生存就是成功,应该没什么疑问吧。他为什么要掌权呢,能帮别人翻墙就行了。
另外我承认粉丝团体的确是不太容易有政治诉求的一个团体,我能想到很多其他例子,但我担心那会有引来定向爆破的风险,所以我不会举出更有操作性的例子。
“那么我觉得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线下聚会,十年以内可以组织成有行动力的团体。”
这不都一样吗?
文章说的是有前提的,“如果未来五年中共的财政收入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出现入不敷支”,也就是我最初概括的『等到了时候再做』。并且文章所指的『团体』,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我猜是『纯政治团体』,我说的是更广阔的社会团体。开始要验证码了,很难懂的验证码,我不再回复,验证码在下面啊,回复区没有验证码。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要发言请先登录注册